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北海之畔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北海之畔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辗转度日,跨越草原。

岳观潮他们用了半月时间,才跟着永盛商行的车队,越过草原来到贝加尔湖畔东北方向的雪山下。

此时正值**月份,贝加尔湖秋季来临,各处松林层林尽染,好似火烧山峦分外漂亮,更远处的贝加尔湖面波平如镜,荡漾着蓝天苍穹,湖水偶尔拍到岸边,激起无数雪白水花。

若再往东北方向看去,就能看到从西西伯利亚高原绵延而来的雪山,沿着如流线型的贝加尔湖,散落在东北角两岸间的盆地,形成雪山夹盆地的地理景观。

可见盆地之上层林尽染美丽盎然,再抬头望向高处山峦,盆地周围的秋意野山匍匐在下,雪白凛冽的高岭雪山层叠相加,好似湖边神明静静矗立远处。

他们的车来到距离雪山不远处的山间盆地停下,随后进入附近的雅萨古城!

听华约翰的话说,雅萨古城是蒙族草原最北端的城镇,再往前就到了人迹罕至的西西伯利亚高原,那是真正的国境之外。

他们到的这座古城,主要生活着雅萨人,属于蒙族最北端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聚居的城镇,也被称作雅萨部或者雅萨城,除了他们所在的古城之外,北方草原上还散落着不少大大小小的雅萨城,只是规模都没有他们所在的雅萨古城那么大。

他们所在的雅萨城称之为古城,是因为这座城从前朝时期就一直是雅萨人的聚落点,贝加尔湖畔牧草肥美林地多样,他们不需要迁徙到远处就可以放牧畜牧,数百年来,形成了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不知不觉也在这座古城中生活了三四百年。

进入城中,能看到这座古城的构造为圆形,城中的街道没有经过规划,完全是几百年来依照自然建筑的轮廓分割而来,很少见到横平竖直的道路,多是像树叶的脉络一样主脉旁枝、错综复杂。

各处民居宅邸就沿着四通八达的街道绵延排布,民居多是二层石楼或者说干脆是单层木楼,彼此之间很少留有空隙,偶尔还能见到几座尖顶教堂,荡漾出清澈悠远的钟声。

走动时,随处可见楼栋院子的高大烟囱,它们冒着滚滚浓烟,让整个古城上空缥缈虚幻,云遮雾绕。

沿着雅库古城的城墙外,还能见到草地各处散落穹庐帐篷,就好似城墙外围散落着大小各异的蘑菇,可见蒙族人混杂聚居,牛羊成群,牲畜遍地,喧闹成片,可见除了雅萨人之外,居住着不少草原各旗各部的百姓,也算是个多族混居的古城城池。

他们进入古城,找到了某些商队休息的客栈,将大部分东西送入客栈房间,被华约翰带着出了古城,来到距离他们最近的雪山下。

临近贝加尔湖畔,他们这才知道,为什么贝加尔湖会被称之为北海。

这座湖泊前后长几百公里,最宽处也要四五十公里,形如一轮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高原之下,蒙族草原上任何河流,任何湖泊都无法和他相媲美,只要有人跨过广袤草原来到最北端,绝对无法忽略贝加尔湖,以他巨大的体量,说是位于草原最北端的海洋,也就说得过去了。

在数千年的岁月里,贝加尔湖始终是蒙族百姓的草原明珠,雪原翡翠,同时也是中原文明的北海。

前面提到汉武帝时期,苏武曾经不畏匈奴强权,在此牧羊二十年,他回到汉朝之后,将他所观察到的北海情况,以及回归时沿途草原各部的情况,全部告知给汉武帝,使得汉武帝对西北匈奴的国情地貌、草原百姓的风土人情有了大致掌握,为后续的汉家北逐匈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苏武也因此封侯封官,荣耀门楣。

到了盛唐时期,大唐府兵灭绝东突厥,从此以后,西至河西走廊、东至兴安岭,南至阴山、北至西西伯利亚高原在内的东突厥领土,全部收归唐朝管理,大唐在这里设置云中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广袤的东突厥领土。

当时,包括贝加尔湖所在的区域,被唐廷划分为羁縻府玄阙州,让当地的部落首领担任都督州牧,对这里实行管理、推行皇统,至此开始,北海正式纳入中原文明的官府管理范围,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听说过,从未抵达过。

到了元代,元代皇帝也曾降服贝加尔湖畔的林中百姓,将这里划分为岭北行省管辖,到了前朝,这里继续生活着蒙族部落的分支,受到前朝官府的羁縻管理。

可以说北海虽然断断续续从中原文明手中流出,却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来没有真正独立于中原文明和中原文化。

此刻他们站在贝加尔湖畔,总有种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岳观潮和宋思媛也想看看,时而出现时而隐没的鬼岛,为什么会出现在湖中?这座湖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如果你们想找到鬼岛,为什么不派潜水员下去看看?”岳二炮指着湖泊说道。

华约翰朝他们摆摆手:“我们早就试过了,贝加尔湖的深度远超于一般的湖泊,最浅的地方也要将近七百米,这还只是在湖畔沿岸的浅显地带,至于更深的地带,考虑到水压和深度,我们也不敢随便潜水,但根据湖岸深度和湖底的深度比例来判断,最深处至少会超过两千米。”

说到这里,华约翰脸色严肃起来:“这样的深度,把高达四百米的纽约帝国大厦头尾相接全部填进去,也要四五栋才能完全填满。”

单独去看两千米,确实没什么感觉,如今华约翰给他们找了个例子,那纽约帝国大厦至少高度在四百米,连续四五栋才能填满,可比大部分近海地区的海床海盆还要深!

宋思媛看了一下手中的舆图,说道:“这确实有点太诡异了,湖泊大多是由地面河流汇入较为和缓的凹陷地表构成,纵然面积再大,深度大多在十几米到百十米之间,这是因为水流只能侵蚀表面泥土,不可能将泥土层之下的岩层都冲刷掉。”

像这样最浅处都要七百多米深的湖泊,他最深的地方恐怕已经深切入地下岩层,这种深达数百米的水下结构,大多是因为地面的岩层产生了缝隙,在地面河流汇入之后,才产生了类似于湖泊的状态。

由于地下裂缝深数百米到数千米不等,当然也就造就了很多无与伦比的湖泊深度,只是,这样的结构多出现在海洋深处又或者是喀斯特地貌,难道贝加尔湖也是属于岩层之上的巨大裂缝?

说到这一点,华约翰语气神秘起来,朝众人点点头说道:“我们派潜水员下去潜行时,除了要找到鬼岛的踪迹之外,还有就是勘探湖泊水面之下的空间,看看湖泊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从我们拿到的岩层标本来看,贝加尔湖能形成,除了地表河流注入之外,和远古时期的地质运动也有关……”

数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挤压冲撞,造成的地质运动使得雪域高原整体抬升,同时巨大的力道,也使得亚欧板块的内部直接发生了地质变化,在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草原交界处,形成了一道弯月形的撕裂峡谷。

由于撕裂峡谷的位置在盆地中,这也使得峡谷成为周围的盆地最低点,周围大大小小的河流,开始在地势落差之下,将水量注入峡谷,这个过程整整进行了数千万年,这才将峡谷完全填满,形成了他们如今看到的湖泊。

华约翰朝众人点点头:“如果贝加尔湖中没有任何水的话,那么他应该是一个深达数千米的地下峡谷,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根本无法触及贝加尔湖的底部。”

岳观潮质疑道:“假如贝加尔湖中真的有鬼岛的话,那他应该是完全漂浮的状态吧,要不然的话这深达数千米的水,总不可能是湖泊深处浮上来的。”

华约翰对此摇摇头,似乎也不是很清楚,宋思媛思索着湖泊的情况随意说道:“刚才华约翰解释过贝加尔湖的地质构造,是由于远古时期的地质运动产生的,我是在想,是不是鲜卑鬼岛能出现在这里?也是和地质运动有关?”

说罢,宋思媛看了一下远处的雪山,眼前一亮:“据我所知,西伯利亚高原的名称来自西伯利亚鞑靼语,这里曾经被鞑靼人建立过西伯利亚汗国,后来被莫斯科大公国征服,在鞑靼人的语言中,西伯利亚也叫鲜卑利亚,鞑靼鲜卑语中的沉睡之地,这里出现鲜卑金石这种山峰,是不是和西伯利亚高原有关。

华约翰眼神好奇起来,似乎他也认为有这个可能,宋思媛继续说道:“板块冲撞其实就和地震是一样,而地震前后,起变化的恰恰是电磁场……”

提起这里,宋思媛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地震前后会引起电磁场的变化,同时,电磁场也会影响附近环境的磁场变化,从而引起磁场的扭曲,也许在地质构造时期,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高原在激烈地质运动之下,产生了某些扭曲的诡异电磁场,让贝加尔湖附近的某些岛屿受到了影响,变成了所谓的鲜卑金石。”

在这种地磁影响之下,这些岛屿拥有了穿梭镜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能力,同时由于岛屿石头的特性,也成为两个世界沟通的媒介。

她顿了顿,猜测道:“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把阴阳鱼佩放入贝加尔湖中,靠着鲜卑金石的相互感应,可以找出当初鬼岛出现的大致位置,当初我们也用仪器检测过鲜卑金石造成的虎符,确实有股异常的能力蕴含其中,引起了磁场和磁力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的五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