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斯坦赫因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斯坦赫因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会儿,他们迅猛发展,跟战争有啥关系?难道是靠倒卖武器?”岳观潮疑问道。

宋思媛摆摆手,古灵精怪说道:“倒卖武器还要本钱呢,他们做的是无本买卖,倒卖古董。”

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军官在附近百姓的带领下,纵火三日不灭,把包括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在内的皇家建筑直接烧成废墟。

这些园林是前朝贵族皇家私园,里面存有当时最顶级的奇珍异宝,军官们财迷心窍,开始在园中大肆劫掠,古董文玩、丝绸衣服、珠宝瓷器、铜器雕塑、金银器具、宝石玉石……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英法联军抢劫殆尽。

最后,只剩下一点残羹剩饭,也被随后涌进去的流民难民瓜分,再不复辉煌盛况。

事情传到国际上之后,国际社会对这些行为多有议论,由于抢劫财富是军官私人行为,英吉利国只是明面谴责这些军官,背地里却不对他们有任何惩罚,在军官把财富上交之后,就更没什么惩罚了。

斯坦曼瞅准了这些军官不会把劫掠来的财宝尽数上交,嗅到其中的巨大利润,开始做起拍卖行生意,以拍卖的形式,为军官劫掠来的古董提供咨询服务,为买卖双方充当文物掮客,尽可能把这些古董换成钱从中抽成,又或者是帮军官洗白文物

由于前朝当年被抢夺的东西多达数千万件,斯坦曼集团在这些文物身上大赚一笔,以无本买卖获得每年数千万英镑的利润,同时,也让斯坦曼集团的业务线快速扩张,除了国际贸易、买办联合、文物拍卖外,还开始涉猎邮轮航运、报刊发行。

这百年间,这种文物拍卖从未断绝过,斯坦曼集团可以说是罪恶昭彰,罄竹难书。

“难道,就没人管管他们?这些人可是明目张胆倒卖古董!”

在岳观潮看来,这样的跨国大集团长时间作案可是极为显眼的,不可能不被人关注。

宋思媛解释道:“斯坦曼集团属于皇家航海协会白手套,说白了真正操纵的人一定是某个王公贵族,既然有这个因素在,那斯坦曼就相当于投靠了皇亲国戚,怎么可能会有事。”

“这些我都能猜得到,唯独一点感觉意外。”

宋思媛拿起一张照片:“这斯坦曼集团当前的掌舵人叫斯坦赫因,这个名字,我们以前好像听说过。”

徐侠客听到这个名字,疑惑起来:“斯坦赫因,我记得当时我去敦煌游历时,曾经在月牙泉附近结识了一个道士王元箓,当时骗走他不少经卷的,好像就叫斯坦赫因。”

他所说的事情,众人早先就已经听说过,听说,王元箓当年出家做道人后穷困潦倒,一直都想重修大佛殿和九层楼,只是,由于人微言轻也不名,道行也不高,根本就募集不到银两来动工。

这时,有个探险家斯坦赫因找到他,跟他买过两回经书,后来,以保护经书为由,只给少量银钱拿走了好几车敦煌经卷,在走之前,王元箓再三要他保证,一定要寄送银两回来,这才愿意无偿让他们拉走经文。

只是,这洋人十分狡猾,虽说承诺要为月牙泉捐赠银两重修楼阁,此后却一直没再来过,王元箓察觉到上当了,已经是几年以后了。

现在,徐侠客再次听到斯坦赫因的名字,顿觉奇怪起来,他插话道:“有斯坦赫因的照片吗?”

宋思媛点点头,递过去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斯坦赫因至少五十岁,头发半寸长,梳着得体的三七分油头,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的方形眼镜,五官略立体,有着洋人很平常的立体感,头发略微花白,能感觉出经常游历探险,有着健康沧桑感。

他只看了一眼,就已经眼前一亮:“王元箓当年让我看过他和斯坦赫因的合影留念,确实就是王元箓认识的斯坦赫因。”

宋思媛说道:“当真?”

徐侠客点点头,似乎十分确定他见到的招照片,与当前的斯坦赫因是同一人:“当真,千真万确,王元箓对这一点耿耿于怀,我记得很清楚。”

岳观潮眯起眼睛:“这斯坦赫因,到底怎么来头?照你父母的意思,他似乎一直都在华国盗窃文物。”

宋思媛已经感觉斯坦赫因不简单,继续介绍其斯坦赫因的生平。

这个叫斯坦赫因的洋人,英方资料为皇家航海协会高级会员、斯坦曼集团的掌舵人,同时,也是英籍探险家、冒险家、文物专家、华务通,实际上却是个盗墓文物贩子。

幼年时,斯坦赫因跟随父亲,来到驻印总督官邸做文官幕僚,他在英属印国待了将近二十年,直到他父亲调回英吉利才举家搬迁回国。

也许是年少时在中亚生活过,他对东亚乃至于中亚文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在英属印国时期,也曾经借助贸易便利,曾经前往中东、中亚、东南亚列国游历,哪怕已经回国接受教育,所选择的也是和古文化有关的专业。

毕业后,斯坦赫因加入斯坦曼集团,成为斯坦曼集团的咨询顾问,负责带领文物专家鉴定从华国流出的诸多古董,在此期间,他通过接触华国倒卖古董的三教九流,积累了大量关于华国文物的经验,对墓葬文化很有研究。

大概在十年前,他在工作中从文物贩子那得到过一个传说!

周朝皇帝雕刻过一对阴阳双鱼,周穆王西奔昆仑时,曾经将其中一枚玉璧赠给西王母,他认定这枚玉佩就在华国的西域大漠,多次利用华英交流团的身份来到大漠藏地,表面上是考察风土人情、填补西方世界地图关于藏地和大漠的空白,背地里却是在寻找失落的阴阳鱼佩。

五年前,英华双方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他代表英方带着国际探险队前往西域大漠,在敦煌附近发现了古鄯善国城池遗址,将这个发现带回国内后,受到本国的追捧热议。

此后,斯坦赫因就再也没了消息,有人说他在专心撰写自己的西域大漠见闻,也有人说,是又去了其他地方探险游历,众说纷纭,正主不现身,外界也只能无端猜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