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天子风水术 > 第二十七章 扶龙经2

天子风水术 第二十七章 扶龙经2

作者:三两二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本扶龙经到底为何物?这事关一段传说:

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兵破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同年,掌管灵台地理事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出逃皇宫,杨筠松乃唐代风水第一人。风水术古称堪舆术,兴于先秦,传于魏晋南北朝,而兴于唐宋,但是古时候,虽然文人多懂风水堪舆,很多文客更是精通此道,不过真正核心的风水术,皆由皇室掌控。

正因为皇室信风水山川龙脉一说,为天下安稳,不然人人得以寻得龙穴祸乱天下,那还了得?所以唐以前的风水术,有人称之为“天子风水术”

杨筠松出逃之后,晚年将毕生所学写了两本书,一本名为“杨公风水”,一本为“扶龙经”。

杨公风水济世,扶龙一经安国。

杨公风水传与世间,流传千年为世人造福,所以到现在为止,世人说风水,一般都会说杨公风水,当代更是很多人把杨公当做风水祖师。

而那一本扶龙经则密不传世,杨公有言乱世出扶龙,匡扶天下。按照我祖上的说法,扶龙经历史上只有两个人习得,一个是宋微宗年间国师赖布衣,扶龙经一书极其晦涩难懂,赖布衣只可看透十中其一,未能救宋灭金。

赖布衣将毕生对扶龙经的见解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则是后世所称的“青乌序”。青乌序刚写完,连同扶龙经在内的所有文稿皆备南华帝君取走,后世传言是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所拿。

扶龙经被取走之后,赖布衣自知自己非扶龙之人,后流落天涯,不问天下事。

百年后,扶龙经传于刘伯温,刘伯温看透十中有三,即助朱元璋定明超大业。

刘伯温后,天下再无扶龙经之消息。

1856年,清军破太平天国南京城,洪秀全的天平天国宝藏下落不明,破城的曾国荃遍地搜寻洪秀全留下的宝藏,却未寻到,只在天京圣坛之下,寻得一本书,此书则为扶龙经。

曾国荃大喜,世人谁人不知得此书可得天下?便把此书献与曾国藩。

在反与不反之间徘徊却在当时权倾朝野的曾国藩为证忠心,将此书献与慈禧太后,而一生迷信佛学的慈禧一句笑言称:“天下人皆称此书可定天下,那洪秀全为何兵败身死?道家所言,不过尔尔。”

扶龙经再次出世,则被尘落在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满圆珍宝被洗劫一空,之后防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一个当时装死躲过了屠杀的看园老人,与混乱之中,捡得那本被烧去多半的古书,仓皇逃离北京城,而那本书,则是杨公的那一本可扶天下之书扶龙经。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能猜的到,当年在圆明园装死得到那剩余半本扶龙经的老人,正是我家的一位先祖,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杨奉山,我太爷爷杨奉山在得到这本书之后,开始了一段举家逃亡之路,最后,定居在了洛阳,有了洛阳城的风水杨家。

为什么要逃?

因为这本扶龙经关系实在是重大,不管是真假,就冲着得扶龙经者得天下就足以让天下人抢破脑袋,而最后,我家的那个先祖杨奉山下场凄惨,据说是被人钉死在树上,找到他的时候,他的身上足足三百八十根钢钉,每一根都钉穿身体,为的就是逼迫这本书的下落。后来随着我家这位先祖杨奉山的死,这本书的去向成谜。

在我家的这位先祖杨奉山死后,我家虽然未改姓,却再祖宗祠堂不敢供奉杨奉山的牌位,就是怕受到牵连,而杨奉山留下的唯一的骨肉,就是我爷爷的老爹,杨公录。

我爷爷曾自称我家是杨筠松第三十八代传人,这一点都不假,但是我家并非杨公嫡系,而是我家有位先祖,在杨筠松嫡系一脉家里做事,因为一生勤恳,所以赐姓为杨,这才得以修习杨公风水。

自从我家的那个先祖杨奉山之后,我家就没有人再提及扶龙经的事儿,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我家的确拥有过这本书,我老爹杨当国更是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他知道,扶龙经上除了真正核心的天子风水术之外,还有一些现在早已遗失的秘法,让鬼魂还阳就是其中一个绝密的法门,所以,他用天下大旱做为引子去跟那个死婴做一个交易,就是为了逼迫爷爷去让那个孩子还阳。

爷爷不做,那个鬼婴定然会报复与我老爹杨当国,报复与整个三里屯的村民。

如果爷爷做了,那就等于证实了,杨奉山之后,我家依旧拥有,或者说拥有过那本旷世奇书扶龙经!

这对于爷爷来说,是个死局,也是我老爹料定了我爷爷的性子,故意给他摆下的一个死局!

为了三里屯的村民,爷爷不得不就范。

此时爷爷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他太了解我老爹性子了,我老爹这一次知道了杨家的确有这本扶龙经,那我老爹绝对会千方百计的得到,这本扶龙经真的给我老爹得到的话,那对于杨家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杨奉山有遗言,杨家非天命之人!

这就好比是风水与阴德的关系,阴德不足,如果葬身风水龙穴,只会适得其反。杨家没有天子命,就算有扶龙经,也得不了天下,洪秀全身首异处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不过此时爷爷唯一欣慰的就是,那本扶龙经现在的确不在他手上,也不在杨家,因为那本书,神秘的遗失了,这么重要的一本书,以前杨家定然也是核心机密,但是就在一天晚上,那本书神秘消失,绕过了层层的机关和守卫,就这么消失了。

那本书丢了之后,当时我太爷爷杨公录甚至长舒一口气,这本书在杨家一天,杨家就无法平静,因为他害怕有一天,杨家就有人步了先祖杨奉山的后尘!

“只要我自己不告诉他,等我入了土,这一切也都烟消云散了,更何况,当国现在也算是废了,杨家的香火也断了,或许这就是报应吧,得了扶龙经,却未让天下安定的杨家的报应?”爷爷自言自语道。

爷爷已经知道了老爹所做所为是为何,知道了也算是放下了心,算计他没事他心里有分寸,只要不要算计这一方百姓就好,爷爷之所以不走,一是因为洛阳杨家已经荡然无存,回去徒增伤感,二是看三里屯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想要在这里了却残生。

他哪里知道,陈半斗会因此误以为他别有用心?

爷爷因为关系重大,所以没有跟陈半斗解释,这件事虽然慢慢的成了陈半斗的心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干旱来的旷日持久,到处都有饿死的人,但是三里屯的人就靠着这口井都存活了下来,再说村民们也没有什么异常,陈半斗的心病也慢慢的消失。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像其他的村民们一样感激我老爹杨当国。

对于我爷爷的那种真正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感觉,也再也回不到从前。

也就是那一年的后半年,因为三里屯的绝对富足,外地逃荒的人蜂拥而至,三里屯的人就算想保守秘密,也无法真正的看着人饿死在村外却无动于衷。

更何况,村里还有我爷爷这样一个大善人在。

那一年,三里屯开村门,养活灾民过万。

也就是那一年,有一个女人因为逃荒进村,这个人,就是我老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