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都市传说:远古文明的遗产 > 第171章湮灭的过去

都市传说:远古文明的遗产 第171章湮灭的过去

作者:听书航海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6: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就必须要从成千上万的应聘者之中挑选。

想要让公司的某项科技一直保持领先,那么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更加的苛刻。

至于能源基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与其整体发电量呈正相关,能源是一切现代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一切现代科技的基础。

如果人类社会陡然失去了化石能源和电能,人类将会快速地退回到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农耕时代,全球人口也将会迎来一轮饥荒大锐减。

“如此看来,就算有少部分的社会精英能够在灭世大劫之中幸存下来,他们的后代也将会在未来的数百年之间快速地倒退到奴隶社会。

一如当初的上古史,不管东方的尧舜禹禅让,还是西方的议会选举制度,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奴隶制社会,竟然会产生如此现代化的领袖选举制度。

纵观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人类国家层面的权利握持形式,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再到公天下,确实会让人生出一种轮回感。”

江映雪对于这种现象的后续扩展,给人以一种无限的遐想。

人类文明对于知识的储备容器,当前也只有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这种东西都无法长久的保存,更何况是大量的保存。

一旦整个人类文明遭受末日天灾,伴随人口锐减的,立马就是科技文明的大倒退。

就算按照通俗火种计划的设想,将一些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给统一地收容起来,让其成为人类未来的火种。

但对于知识的保存和传承,就不是这帮人的后代能够胜任的了。

聪明人的后代也不见得都聪明,对于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伴随着巨大的不稳定性,一对一的教学传承,其风险性很明显大于一对多。

不仅如此,随着人口的逐渐扩散,知识的运输和传播又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到那时,科技的大倒退是无法被避免的,人类文明的重启也同样无法被避免。

“经过这么一说,我倒是对于地球囚牢说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如果限制人类离开地球的唯一障碍,就是科技障碍,那么只要当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将这样的文明体系毁灭掉,那么人类就只能重新再来。

如此一来,人类的寿命让一个聪明人无法持久地维持人类科技高速发展,一个文明的寿命则限制了人类科技不可能持续性的高速发展。

在这两**限定之下,人类就算经历了五次文明的交叠,当前却依旧只能存留在地球之上。

对于星空,人类依旧只能仰望和遐想。”

在这样的探讨之中,江映雪对于人类的命运似乎保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

如果人类真的只能被困于这地球牢笼之中,那么又是谁在害怕人类逃出牢笼呢?

对于这种哲学问题的思考,只会让人产生数之不尽的多愁善感。

“其实你还忽略了一点。

就算曾经有一部分人侥幸乘坐宇宙飞船离开了地球,他们也会因为人口困境的缘故而无法持久地延续下去。

除了人口基数以外,宇宙飞船的寿命也会影响人类的出逃距离。”

面对江映雪这种略显多愁善感的扩展,白宁的后续回应倒像是一种没心没肺的补刀。

被这么一说,江映雪倒是被触动到了莫名笑点,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人类寿命最高不过一百余,以当前的社会科技水平,逃离地球这样的设想,恐怕也轮不到他们来体验。

当前思虑这个问题,不过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属于没话找话的胡咧咧。

闲谈之余,江映雪的手下已经将新的钻机转运过来,在更强电机的攻坚之下,坚硬的花岗岩犹如豆腐一般的不堪一击。

钢丝绳被膨胀栓头固定,在起重机的帮助下石条被快速吊起,预想之中的墓室并未出现,石条的下面依旧是石条。

不管这座陵墓被建造得多么坚固,已经被掀开衣角,在现代工程能力面前,它将没有任何矜持可言。

就算在开掘后续石条的过程之中,遇到了铁水灌封的技术,在大功率钻头的面前也只是一堆浆糊。

大量的铁屑和石屑纷飞而出,石条就像是被划分好的豆腐一般被孤立出来,扒开这处石条,便露出了下层机关的相关结构。

并无任何高科技设备,有的只是一些最为简单的齿轮和链条传动装置。

想想也是,越复杂的东西越不稳定,最为稳定的结构一定也最为简单,想要保证墓葬的机括结构在数千年之后还能继续运转,就必须得傻大黑粗。

黄教授是考古方面的专家,对于一些古墓结构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洞口观察了半天,他便对可能存在的下行墓道区域做出了指定。

掘进队伍再次调整设备,很快便将黄教授所指出的这个方位给打穿。

就现场的情况来看,下行隧道幽深不可见底,就算使用强光手电照射,也只能深入几十米的样子。

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墓道之内存在某种吸光材料一样。

地下陵墓区域已经被打通,马上也即将天亮,白宁挥了挥手,示意所有人全都回去休息。

看其态度,似乎是想要等待白天再看看这处陵墓会有什么反应。

除了少数的人员负责守夜以外,就连白宁也已经休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长夜从来就没有漫漫一说,也许只是下一个瞬间,一声惊天巨响便将白宁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冲出帐篷外看了一眼,发现太阳才初升不久,距离他们休息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

太阳刚刚升起,陵墓那边就出事了吗?

望着烟尘滚滚的石林方向,白宁心中,莫名的生出了些许隐忧。

“怎么回事,陵墓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同样被惊动的江映雪匆忙跑来,一边跑还一边在对讲机之中确认情况,可对讲机之中除了杂音,什么回应都没有。

“陵墓那边出事了,难道是因为被激发了什么特定的禁制吗?”

江映雪觉得白宁昨晚的决定是为了养精蓄锐,现如今看来,他还想要看看陵墓被破坏之后,会不会产生什么应对机制。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他们昨晚立即就进去了,可能已经被炸死了。

白宁并未回答,只是沉默不语的带着众人赶往石林的核心区域。

刚刚踏入石林区域,就听闻到一种异常的鬼哭狼嚎之声,这与之前的呜咽风声有着非常巨大的不同。

看来,刚刚的爆炸,已经明显改变了石林内部的基础结构。

由此可见,这片石林之下很可能都是中空的墓室,石林的作用,恐怕也远远不止方向迷惑那么简单。

慢慢的踏入其中,耳边的奇异风声给人以一种心烦意乱之感,就好像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次声波正在不断地冲刷人体。

“整片反盗墓系统比预想之中的还要厉害,大家进入的时候都小心一点。”

白宁冷冷的叮嘱一句,随后便头也不回地往里面闯去。

四周跟着的保镖也很忐忑,只能紧紧地将江映雪和黄教授给护卫在中间,慢慢地跟在白宁的身后往内闯。

石林之中的整体结构并未改变,众人顺着之前的遗留痕迹非常容易就进入到石林深处。

从卫星定位上来看,他们距离迷阵的中心地带也只有一百来米的距离。

可眼前的石林似乎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就好像所有的石林都被无形中改变了位置一样。

对此,白宁觉得,陵墓之中应该存在一定的盗墓识别功能,这个功能与光照相关。

一旦那些能够吸光的黑色物质吸收了大量的光线,陵墓之中的相关机制便会判定陵墓已经被打开,相应点的反盗墓机制便会全面启动。

就算偶有盗墓贼能够侥幸逃跑,面对重新改变结构的石林,他们也将会永远地困在这片区域。

本就受伤惊惧,又处于迷途状态之中,他们在风沙烈日之中坚持的时间只会更短。

“整片区域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剩余的地方,皆由无人机和卫星定位慢慢地摸索吧。

如果所料不错,这里的石林甚至能够随着时间的移动而不断移动。”

白宁吩咐一句,携带相关设备的保镖立马行动起来,就升起的无人机画面来看,石林的中心区域确实发生了重大改变。

之前被挖掘的墓道入口也已经不见,就像是突然从这片石林之中消失不见了一般。

如果所料不错,刚刚的巨大爆炸,并不是真的爆炸,而是一次巨大的地面沉降和闭合过程。

也就是说,昨晚在墓道附近守夜的人员,此时已经被完全困死在陵墓之内。

“这片石林,现在进入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中心区域的石林下面全都是机关区域,那咱们为什么不从外围区域挖进去?”

江映雪盯着无人机里面的画面,缓缓的给出了这样的一个建议,非常的中规中矩。

“那就先挖挖看吧。

不过,我觉得这里很可能是非常完整的岩石地面。”

各种猜测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去进行验证,白宁只能采取一个两全的办法。

对此,江映雪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示意队伍开始干活。

抽沙机将一片区域的沙土清理干净,果如白宁所猜测的那样,这片区域并非是由石条覆盖,而是比较松软的普通岩石层。

如果这座陵墓不是建立在一处浅层洞穴之中,那么这座陵墓在修建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的巨大。

几乎不可能被打盗洞的墓室,唯一的墓道口又有大量的反盗墓机关进行守护,这样的墓制规格,可不是一位末代西王母能够享有的。

稍微的武断一点,这必然是一位身处于鼎盛时期的西王母才能享受的墓葬规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