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都市传说:远古文明的遗产 > 第161章罗布泊的深处

都市传说:远古文明的遗产 第161章罗布泊的深处

作者:听书航海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6: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顾自的倒了一杯热茶,于芳香四溢之中能够与冷艳总裁对坐互饮,也别有一番滋味。

“看来你对自己的耐心似乎非常有信心。”

眼见自己吊胃口的计划失败,江映雪不咸不淡的旁敲侧击一句,似乎是想要让白宁多少给她一些台阶平安落地。

说尴尬,现在多多少少也已经有些尴尬的氛围在两人之间回荡飘摇。

“这深山老林之中,哪有这么好喝的花茶,一时之间,确有些沉醉其中。”

白宁淡淡的回应一句,带着些许嘴角下沉的笑意,倒是莫名戳中江映雪的奇怪笑点,兀自哈哈大笑起来。

英姿飒爽之间,与今天所穿着的这套修身登山装倒有几分般配,沉稳中带着隐隐勃发而出的活力。

“不可否认,你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知道的事情太多,很容易就会忽略很多显而易见的细节。”

像是要开始抛投出自己手中的干货,但依旧带有些许藏着掖着的感觉,眼见白宁依旧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感觉有些索然无味的江映雪也懒得继续这个无聊的游戏。

“把那枚玉佩拿给我看看。”

这似乎是一种失败后的变相权力强化过程,带有一丝丝习惯使然的味道,对此,白宁毫无抗拒之意,略显随意的就将古龙玉佩递了出去。

玉佩入手微量,很难想象这是从白宁的上衣口袋里面掏出来的贴身物品。

光凭这一项,就足以见得这枚古龙玉佩的神奇。

江映雪仔细打量了一两眼,除了古朴的光泽以外,她也品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咳嗽一声,示意外面候着的存在进来。

“这是黄教授,玉器方面的专家,也是考古方面的专家。”

进来一个五六十岁的半大老头,就算满脸的风霜之色,额头眼角的皱纹更是横生,但就凭一副黑框眼睛所加持的书卷气,就给人以一种不容轻视之感。

就算被江映雪主动介绍,黄教授也没有要主动搭理白宁的意思,只是快走两步接过江映雪手中的古龙玉佩,满眼凝重的打量起来。

一边看,一边还不住的点头,眼角笑意之中似乎带着几分贪婪,又像是对于珍爱之物的如饥似渴。

“不管是从形制来看,还是从品相色泽来看,这都像是一枚出产于夏商时期的古玉。

商代玉龙以单体龙形为主,身体多呈卷曲状,首尾相接,有的背脊出现扉棱。头部较大,张口露齿,并在头顶处琢饰有粗短的蘑菇形双角。

“臣”字形眼,云纹鼻,躯体分别饰菱格、三角或变形云纹。有的在腮部还刻有重环纹、双连弧纹。

西周玉龙片状器较多,纹饰线条也由商代的方折挺拔而且规矩变得舒展流畅,显得更加自然活泼。

西周晚期有的龙体较前瘦长,角的雕琢亦不太明显,有的甚至变成了云纹状耳,同时“臣”字形眼也逐渐被圆形眼睛所替代。

只是这种东西像是一件孤品,于当前出土的各种商周龙形玉佩有着较大出入,恐怕并非出自于某个王侯古墓。”

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竟然能够一眼就判断出这是御龙一族的专属玉器。

鉴定完毕,黄教授略显不舍将玉佩放置于桌面,纵使其眼角余光时不时的会扫视在古龙玉佩之上,但此举也足见其考古人员的风骨。

“如果仅仅只是判断一下这枚古龙玉佩的年代,想来也不用如此大费周章。

这种形制的玉佩,在你的其他投资之中也出现过吗?”

既然江映雪找来了一名古玉方面的专家,那么一定是在玉这一方面获得了一些什么启发。

“都说你百密一疏,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来问我这个问题,不是有点多余吗?

在各种都市传闻之中,还有什么比双鱼玉佩更为著名的玉器吗?”

江映雪终于将此行的谜底解开,这确实让白宁瞬间为之一惊。

罗布泊双鱼玉佩,其知名度不亚于营口坠龙事件,但正是因为其著名,白宁却恰恰无法将其给联系在一起。

原因无法,因为这两个地点,一个在华夏地图的极东沿海,一个在极西沙海,两者横跨数千公里,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

“罗布泊在1970年之后干涸,之前最大面积可能达到五千平方公里,曾为古楼兰重要的水源地。

就算罗布泊曾经确实是一块西域水乡,这也并不能证明哪里存在龙族。”

古龙玉佩是龙族存在的象征,并不可能因为玉器的关联性而与罗布泊强行联系起来。

对于白宁的反驳,江映雪只是回应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罗布泊,《山海经》称之为“幼泽”,幼泽与瑶池在古音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瑶池和西王母天然性的联系在一起,西王母又和昆仑山绑定在一起。

昆仑山,更是华夏众龙脉之祖。”

江映雪的回应点到为止,让此时的这种交锋变得充满可能性与想象性。

昆仑山上有西王母,这也是山海经里面的记载,至于瑶池在哪里,则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考证出来。

再者,昆仑山脉附近的湖泊众多,怎么轮也轮不到一座位于阿尔金山附近的古湖泊。

“说到瑶池的历史记载,最为出名的还要数周穆王。

《列子·周穆王》记载,(王)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

其中在《穆天子传》一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自宗周北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走天山北路至西王母之邦,又北行一千九百里,至"西北大旷原",终自天山南路归都。

按照这样的记载,瑶池应该在天山之侧,这就显得很搞笑。

如果要强行解释,那么就是书写穆天子传的人弄错了天山南北路的概念。

周穆王在经过祁连山之后,顺着与之相连的阿尔金山抵达罗布泊附近,随后沿罗布泊北上天山,最终抵达西王母之邦(古楼兰),然后继续北上,顺着天山北行一千九百里来到外蒙古大草原(西北大旷原),最终又顺着天山南下回归。

如果通过这种解释,那么你所说的幼泽是瑶池的事情,就对得上。”

虽然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但白宁却并未急着反驳江映雪的判断,而是将网上一些很普遍的信息给拿出来整体分析。

将其给融为一炉,忽略掉一些重要细节,再自洽上一些,确实可以得出罗布泊就是瑶池的结论。

这种论述方式看似在支持江映雪,其实也是在暗指江映雪牵强附会。

既然是牵强附会,那么其结果也等同于猜测。

除了想要点出江映雪的结论过于武断以外,还有就是想要纠正黄教授隐含的立场问题,防止黄教授受限于江映雪的雇佣关系,而不能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做出公平裁决。

白宁的此番旁征博引确实很有效果,听闻到白宁能够对各种历史文献进行考究和自我思考,这立马让黄教授进入到一种纯学术领域的思辨状态。

“很多的人会将阿尔金山当做昆仑山的一条支脉,你能够将其给分出来,确实非常的难得。

不过,我倒是认为,阿尔金山就是昆仑山的一条支脉。

纵使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有一道狭长的河间山谷作为分界线,但以古人的视角去划分山脉,根本就不会因为一条狭长的河间山谷就将其给单独的分割开来。

例如说最为著名的太行八径,古人可不会因为这八条通道而将太行山给分割成为一团碎片。

对于阿尔金山的单独划分,更多的则是基于地质年代的划分,阿尔金山以元古代地层为主,而东昆仑山则以晚古生代为主。

再者,围绕着塔里木盆地的山脉名称,分别是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阿尔金这个突兀出现的音译名称就很不和谐。

上半部的山脉统称为天山,下半部的却分为了昆仑和阿尔金山,这在称呼习惯上也不自然。

所以,罗布泊若真是瑶池,那么它确实在昆仑山。”

黄教授一出手,立马就显现出自身功底,直接将阿尔金山脉归于昆仑山的支脉,可谓是一语点破白宁话语之中隐含的针锋相对。

如此一来,不管是从各种历史文献,还是从古发音,又或者是地理位置上,罗布泊就是瑶池。

“如果罗布泊就是瑶池,那么西王母就是楼兰女王。

就楼兰西域人的特性,其存在女王也并非不可能。

可是,史书记载,楼兰古城人口不过万余,兵丁不满三千,城墙更是用芦苇和泥巴所铸成的土城。

就这种汉兵至而城破矣的小地方,怎么也不像是能够承载西王母这种神话传说人物的居所。

再者,在山海经之中言明,西王母虎齿,有豹尾,穴处,也即是一个住在山洞之中半人半妖的存在。

如果稍微美化一点,就是坐在洞天福地之中的半人半仙。

这与周穆王所经历的事情可不一样。

如果想要将神话和现实调和一点,周穆王确实到达过瑶池,但遇见的却不是西王母本人,而是信仰西王母的楼兰女王。

至于后来记载的古楼兰城,也是西王母的信徒所建立,并非西王母所在的地点。

再结合一下双鱼玉佩的传闻,那么西王母如果已经死亡,那么她的陵墓,很可能就在瑶池,也既是罗布泊。”

白宁看似在反驳江映雪和黄教授,其实是在纷乱中寻找契合点,算是一种炫技的过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