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为了续命,我成了盗墓贼 > 第三十二章淘沙官

为了续命,我成了盗墓贼 第三十二章淘沙官

作者:无名本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6: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士农工商指的是古代四民,分别是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也可以理解为当官的,农民,工人,商人。

但这些放在盗墓这个圈子并不是很恰当。

所以梅姨之所以说这些话,是有更深层的一部分含义在里面的。

只是等我彻底理解这个含义的时候,却承受了原本我不该承受的代价。

同时也对盗墓这个‘怪圈’产生了一种非常不好的感想。

回到铺子,我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同时也带走了阎叔的部分生活用品。

同时还有阎叔的诸多书籍《古代玉器鉴赏》《年鉴》《中国出土玉全册》《瓷器鉴赏》地等整整收拾了几大箱,最后找的小皮卡给拉回去乡下的。

见我拉着大包小包地回来了,陈伯赶忙出来迎接,还问我这次准备回来多久?

对于我之前不辞而别的事情陈伯并未提及,看我的眼神也是一直都是那样的慈爱和善。

我简单地跟陈伯说了一下阎叔铺子里面的事情。

陈伯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意外,而是帮我把东西卸下来后说:“小旭啊,其实按照你的性格与这个圈子本就格格不入。”

“现在回来了,就好好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干点别也挺好。”

“现在是21世纪了,不比从前,盗墓盗墓,盗的不是别人的金钱,而是自家的气运啊!”

陈伯语重心长地跟我说着,但我却没有听进去,我想陈伯也是看出来了。

所以说到最后陈伯低声叹了口气说:“孩子儿,先别想那么多了,还没吃饭的吧,先吃饭,吃完饭早点休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至于你阎叔的事情,我想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他这么多年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一定不会有事情的。”

陈伯拍了拍我的肩膀,随后转身离开进了厨房。

我一个人坐在堂屋的门槛上面,看着远处的太阳落下,心中有一种十足落寞的感觉。

怀中还抱着一份文件袋久久没有打开。

我不清楚父亲给我留下了什么,我不想打开,也不敢打开。

小时候的回忆给我留下了太深太深的阴影,我一直都想不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已经高度社会化的世界了,为什么在深山老林之中还有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如果是我爷爷是自作自受,那为什么我父亲会那般惨状?

就算他们都是抛人家祖坟损了阴德,老天爷报应。

可我母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她不是圈内人,什么也没做,为什么也会出现不详?

我抬头看着远处的夕阳心中久久无法彻底平静下来。

老天爷,难不成我们陈家就真的该死吗?

我独自坐在门槛之上发呆了好久,直到太阳即将彻底消失在这片大地上的时候,我这才低头看向了怀中的档案袋。

档案袋鼓囊囊的,外面的一层用封蜡给密封着。

看着怀中的档案袋,深吸了口气,这才缓缓撕开了档案袋。

而随着尘封已久的档案袋被我打开,就像是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去完成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

首先从档案袋子里面取出来的是一个长方形的纯黑盒子,盒子的外面已经被盘包浆了。

上面什么文字也没有,打开盒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枚暗红色的印章。

印章的大小并不是很大,长宽高都只有三厘米,底部篆刻着四个字!

‘天官赐福!’

在印章的正上方则是雕刻着一尊昂首挺胸的麒麟,每一个细节都十足的惟妙惟肖。

麒麟的肚子下方是镂空的,有一些淡淡的凹痕,应该是长时间佩戴在身体上某个部位所形成的。

我拿着这枚印章放在鼻子跟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传来,刺鼻的味道让我的大脑瞬间清醒过来。

这枚印章难道就是阎叔口中说的证明淘沙官身份的物件淘沙印?

正当我观察手中印章的时候,陈伯端着饭往这边走,我赶忙放下了手中的东西前去帮忙。

吃饭的时候,我把那枚印章递给了陈伯看。

陈伯放下筷子,接过印章端详了起来。

片刻后,陈伯放下了手中的印章看着我说:“孩子,这枚印章的确是你们陈家的淘沙印,但其材质与年代并不是刘豫那一年代的,而是明初的物件……!”

说到刘豫就不得不提到淘沙官的身份的历史渊源了。

刘豫,字彦游,永静军阜城人。

也是淘沙官的祖师爷!

高宗建炎四年被金国扶持为傀儡皇帝,国号‘大齐’建都大名!

淘沙官,也是中国盗墓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着明确文字记载的官方盗墓机构。

与曹操的发球中郎将,摸金校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区别就在于,淘沙官属于官方机构,摸金校尉则是属于军方机构!

两者的行事作风也略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属于比较专业的一种盗墓贼。

与民间诸多散盗不可同日而语!

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存在的单质金,一般混杂在沙粒中。

只要将其从沙子中分离出来即可。

古人常采用“沉淀法”进行生产,最常见的是将金沙放在专用筛子里过滤出金粒,即所谓“淘金”,或“淘沙”。

专门从事金子生产的人,便叫“淘金者”,或“淘沙者”。

《宋史·刘豫传》记载,绍兴二年四月,河、淮、陕西、山东都驻满了北方的军队。

刘豫的儿子刘麟征召登记乡兵十多万,组成“皇子府十三军”。

在军队,他分别设置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将开封、洛阳这些当年北宋东西两京的荒坟古冢,盗掘得一干二净。

原话如下:“(绍兴二年)四月时河、淮、陕西、山东皆驻北军,麟籍乡兵十余万为皇子府十三军。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

虽说刘豫此人在历史上并不受待见,更是被后人所诟病,但却丝毫无法阻碍淘沙官一职的传承。

档案袋中除了有这枚淘沙印还有一本古书与一本笔记。

古书的名字为:《淘沙阴阳秘术》

这本书中更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秘术篇,主要讲易经,风水,主要用来寻龙淘沙,里面的字句全都是古文,非常的晦涩难懂。

陈伯告诉我说,这本书本就是手抄本,真迹早已经不知所踪,有很多还都是后来人添置上去的。

而下半部分则为异物篇,里面详细地阐述了,在诸多古墓中遇到的粽子,怪物,以及一些不能用常理来看待的事物,甚至包括了鬼的描述。

至于那本笔记则是近代的产物,是父亲留下来的东西,只是里面有绝大部分的内容都别撕掉了,只剩下了很少一部分还能看。

我问陈伯,这些东西为什么之前阎叔不给我,现在阎叔失踪了,梅姨却把这些东西交给了我?

陈伯想了一下回答说:“你从小跟着你母亲长大,对你父亲的印象应该很浅吧?”

面对陈伯的询问,我虽然不想承认,但的确如同陈伯所言。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性地‘失踪’我能见到他的时候,也只是在过年期间的那几天。

小时候我喜欢跟爷爷待在一起,但母亲却很排斥,至于父亲一词对于我来说,或许都没有跟爷爷来得亲近!

阎叔说:“你父亲此人,天生要强,什么事情都喜欢争第一,而你阎叔则是行事比较沉稳,跟你父亲刚好一静一动。”

“但你阎叔就是性子太稳了些,很多事情都会错失先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