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60章案中案(26)

深度迷案 第60章案中案(26)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针对他个人举办的各种捐款捐钱的爱心活动就不说了,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也争相邀请他去开讲座、作演讲、作汇报,变着法儿的给他发钱发奖金。”

文韬说得煞有其事,并且有些事小王和彭杰也切身经历过,比如组织给“抗艾斗士”捐款这事,他们二人当年所在的单位也干过,并且还对科员级、科级、科级以上人员作出了三个不同的“建议”捐款金额标准,整个公安.系统当时还发起了向英雄人物看齐的学习活动。

因此,二人早已不知不觉重新落座。

王元鹅自杀案,小王和彭杰都略有耳闻,但也仅是把它当作一桩爆炸性新闻。

当时他们从警不久,还是新人,并未到刑警支队工作,所以案件的办理过程以及详细案情他们并不清楚。

但王元鹅作为当时堰城的新闻人物,尤其是作为抗艾斗士的标签人物,代表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和顽强坚强的正面形象,最终却以自杀收场,极具讽刺意味,算是打了全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

因此,王元鹅的自杀在当时又引起不小的轰动,甚至引发全社会集体反思。

网友、社会各界,还有不少的心理学家跳出来说不应给平凡的人物冠以各色各样的英雄称号,强行让他们承担原本不该有的社会责任和压力。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个原本平凡的人,做了一件在自己看来力所能及的事,最终却被全社会倾力关注,过度期待,注定会被夭折。

还有人认为堰城电视台是罪魁祸首,为了收视率,不惜吃人血馒头,将王元鹅这一简单人物吃干抹净,无限制包装和吹捧,将平凡人物无限度英雄化,造成平民草根角色错位,适应不过来,于是酿成了这一悲剧。

各种各样的反思点评虽然五花八门,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无一不是在说王元鹅是因为承受不住社会的过多关注,从而自杀。他们似乎都认为,王元鹅不会因为不想活,或者因为病魔的折磨实在太过痛苦,所以选择自杀。

王元鹅的陨落和他的鹊起一样,都伴随着铺天盖地的社会舆论。他就像是一颗靓丽夺目的流星,在堰城的夜空一闪而逝,又如昙花一现,璀璨短暂。

文韬现在说的,虽然和当初媒体的报道大相庭径,但他口中的“王元鹅”听起来要更真实、更接地气。

“毫无意外,堰城最好的医院和最顶尖的专家也纷纷表示,愿意为王元鹅量身定做,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说到这里,文韬的目光在他二人身上游移不定,突然闭嘴了。

“说话说一半,你不要这么老套吧?”彭杰埋怨道。

“你们把摄像机和监控都关了,对我下面所说的内容也不作笔录,我就继续往下说。”文韬微微仰着脖子,像是一只骄傲的天鹅。

彭杰和小王对视一眼。从来只有审讯方千方百计的关闭摄像头,被审讯方提出这样的要求还是首次,这也只能说明文韬极有可能不想让自己反馈的信息形成官方记录。

彭杰看着文韬,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一辈子没见过这种要求。”

文韬“哼”了一声后,见小王将摄像头关闭,收起笔录本,墙顶角落监控探头的小红点也熄灭了,才继续说道:“堰城的专家给王元鹅做了个全身体检,才发现他很健康,甚至连正常人常见的一些亚健康的毛病都没有,压根儿就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一番调查后,才发现王元鹅最初在医院取验血报告时,中途接了个电话,还没等化验报告出来就离开了自动取单机,排在他后面的那人也在打电话,稀里糊涂刷了身份证后,看也不看就将王元鹅的验血报告取走了。”

“王元鹅回头取了那人的验血报告,也没细看,就去找主治医生。”

“当天的主治医生家里头有事,赶着交班,来接班的医生却还堵在路上。主治医生心烦意燥,也没核对姓名,看了验血报告才被吓了一跳,一脸凝重,旁敲侧击地问了他许多关于性.生活方面的问题。王元鹅一头雾水,就要医生直接说,不要拐弯抹角。”

“主治医生就像看死人一样看了他一眼,然后指着验血报告单上的HIV阳性一栏,将报告单还给他,还说要他再去做个复查。”

“王元鹅当时人都傻了,也没去看报告单上的姓名,问主治医生血液检测报告HIV呈假阳性的几率有多大,医生憋了半天,才回了一句至少他从来没见过。”

主治医生大约是想缓解一下王元鹅当时的情绪,之所以要他去做个复查,也是希望他能有个更长的心理准备期,谁知道会弄巧成拙。

“主治医生都这样说了,那还复查个屁。从医院出来后,王元鹅就将报告单扔进了垃圾桶,云里雾里的就去银行取钱,之后发生的,就是我先前说的那些。”

文韬说的这些内幕,从未见诸于媒体报道。但他说得十分顺畅,并且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不像是临时瞎扯,应当就是王元鹅对他的倾诉。

如文韬所说属实,这的确又是一桩爆炸性新闻。

王元鹅从出现到死亡,可谓赚足了社会大众的目光。人们佩服他的勇气,敬仰他的品性,钦佩他的顽强,同情他的命运,关心他的身体,因为他的死责骂过媒体,抱怨过舆论,也有过集体反思,却从未有人质疑过他到底是不是艾滋病患者。

这个乌龙,真他娘的大。

看着小王和彭杰满脸吃惊的样子,文韬继续说道:“堰城的专家发现王元鹅并未感染HIV病毒后,王元鹅本人很高兴,对当初主治医生因疏忽大意造成的误诊并不介意。”

“但电视台不高兴了。他们在见义勇为不留身后名的基础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精心打造的抗艾斗士,到头来却是个误诊,这不成了个天大的笑话?”

“当时电视台已经和许多社会组织、民营企业达成了学习宣讲‘斗士精神’、‘向英雄看齐’、‘向斗士学习’,这些乱七八糟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是突然撕毁合同,中断合作,电视台的信誉、社会公信力和经济利益都要遭受巨大损失。”

“王元鹅当时霸占了大半个社会舆论,还是主流官媒,搁今天来看,就相当于他一人就聚焦了过半的流量。只要和他扯上关系,就能占据第二天的热点热搜。所以,民间组织和私营企业多如过江之鲫,都千方百计和他搭上关系,搁今天,这就叫蹭热点。”

只要蹭上王元鹅的热点,不但能扩大企业组织的知名度,还能提升形象,代价却小之又小,比起那些天价广告费、宣传费、公关费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只要不是猪脑子,所有的组织、企业应该都想这样干。

小王和彭杰暗暗想着。

“电视台居中联络,俨然成了王元鹅的经纪人,和各方沟通协调,商定各类活动方案。”

“所以,骑虎难下的电视台拒绝了王元鹅出院的要求。软磨硬泡的要他再配合一下,只需出席完已经定下来的活动,之后他想干啥都行,但是不能向外透露他不是艾滋病患者的信息。”

“同时,电视台也告诉王元鹅,知道他身体状况的只有当初的主治医生和几个专家,以及电视台的几位领导,主治医师和专家由他们电视台负责沟通协调,他只需要继续扮好‘抗艾斗士’这一角色就行。”

“王元鹅最初不同意,‘抗艾斗士’这个角色就不是人干的事。”

“电视台每天给王元鹅制定了详细的出席各种会议、活动的行程安排,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多久,都作了详细安排。”

“还要求他每天背诵各种乱七八糟的演讲稿,说会议活动上如果照着稿子念就太生硬,不接地气,所以要求他脱稿演讲。由于每次的活动都会有电视台全程报道,每篇演讲稿的内容还不能重样。所以,光是背演讲稿就把王元鹅折腾得精疲力尽,苦不堪言。”

“他和我抱怨,说从小学到大学,背诵下来的所有东西,还没有那段时间背下来的多,当年高考要是有那段时间的一半努力,早就上清华北大了。”

“王元鹅明明活蹦乱跳的可以上蹿下跳,电视台却要求他剃个光头穿着病号服坐在轮椅上,出席各种活动时都由人抬着上下车。即便在病房,也不能随意下床走动,因为随时会有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突然来访。”

“这样的‘抗艾斗士’,换你们愿意干吗?”

小王和彭杰不约而同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见他二人神情专注,文韬十分满意,继续说道:“但是,电视台却再次向王元鹅抛出了一个令他无法拒绝的诱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