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242章抽丝剥茧(37)

深度迷案 第242章抽丝剥茧(37)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即便刘静一时间走投无路,打电话给刘招娣求助,但刘招娣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的可能性不大。」

「但事实却是刘招娣帮忙处理了尸体,所以,这个打电话给刘招娣,让她帮忙的人,更有可能会是刘媛媛。刘招娣或许会对刘静置之不理,但对刘媛媛应该不会见死不救。」

随着杨峰的分析不断深入,王星的精神也越发振奋:「你看,分析来分析去,凶手不还是刘媛媛。」

「我只说打电话请求刘招娣帮忙处理尸体的人,会是刘媛媛的可能性更大,没说刘媛媛一定就是凶手。」

「刘静如果杀了人,想到凭自己的脸面,刘招娣不见得会帮忙处理尸体,所以转而向刘媛媛求救,最后由刘媛媛向刘招娣开口,这样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此外,刘媛媛和刘静共同作案,杀了何双喜和杜鹃,最后由刘媛媛向刘招娣求助,这也是一种可能性。」

接着,杨峰又话锋一转:

「我刚才说过,这三姐弟都是编故事的高手。」

「在刑事案件中,要想让自己的故事看起来符合犯罪事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结合犯罪事实发生时,在其种种客观要素所构成的大体框架内发挥个人联想。」

「这些客观要素包括案发地点和时间、犯罪细节、犯案工具等。」

「这种结合了种种客观要素所形成的半真半假的供词,就有可能达到混淆视听、歪曲事实的效果,甚至能以假乱真,达到顶替真凶的目的。」

「显然,这三姐弟的目的都是各自抢着让自己‘成为真凶。」

「所以,从他们的口供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些客观要素或客观事实的存在。比如,杜鹃和何双喜死亡的先后顺序一致,利用杜鹃的手机发送短信给杜玟,这些都符合客观事实。」

「何双喜死亡的地点是在刘静家里的客厅,并且刘静家里只要没有更换过沙发、没有重新铺设过地板,我们警方就能从这里提取相关物证。虽然技术组的同志仍未给出反馈,但我相信这一点应该也会符合客观事实。」

「另外,三姐弟也都说杜鹃是被勒死的,这一点虽然暂时没法通过实物证据核实,但他们极可能在潜意识里恪守着‘只偷换真凶的原则,所以这一点陈述也极可能属实。」

「这三姐弟各自发挥联想,把自己融入案件当中‘偷换真凶,从而想让自己‘成为杀人凶手,毫无疑问就需要掌握案发全貌和所有细节。」

「如果不是共同犯罪,要做到这一点,三姐弟之间势必就案发经过有过分享交流,或者也叫‘信息共享。」

「问题就出在这个‘信息共享上。」

「这又回到我最初的疑问,何双喜被害前已经让陶强盛和陶立新滚蛋的这一细节,刘媛媛和刘静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刘招娣对此却并不知情。」

顿了顿,杨峰的话锋又转:

「我们暂时先从整体上来看这三姐弟关于谋害何双喜和杜鹃的口供。」

「刘招娣的口供显示,她除了不知道何双喜已经让陶强盛和陶立新滚蛋,还显示出她极可能不清楚刘静‘被抢劫的具体时间,要不然她也不会在这一点上出现低级逻辑错误,暴露了她的口供不实。」

「据此,我认为刘招娣对于何双喜、杜鹃的死亡经过及相关信息的了解最为不全面、不细致。这也符合我们此前的推论,即刘招娣不存在杀害这两人的作案嫌疑。」

「再来看刘媛媛的口供,她只知道何双喜雇了两个人来杀刘静,但这两个人叫什么

名字、是干什么的,她却完全说不出来。刘招娣对此也完全没有提及,应该也是不知情。」

「但刘静呢?刘静不但知道何双喜找来的这两个人叫陶强盛、陶立新,还知道他们两个是建筑工人。」

「所以,从这三姐弟所作口供的整体上来看,刘静对信息的掌握最为全面,刘媛媛次之,刘招娣最为粗糙。」

「这也不难看出来,在‘信息共享的这一过程中,刘静应该为信息源,刘媛媛是为中转站,刘招娣则是最后获取信息的那一个。」

「他们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做不到像电脑那样,可以将数据信息复制粘贴,然后转发、接收,实现信息资源的‘零遗漏共享,因而出现一些细节上的遗漏也就在所难免。」

「刘静既然是信息源,那他应该就是杀害何双喜和杜鹃的真凶。况且,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何双喜雇来的两个‘杀手的姓名和职业,光凭此一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认定他的口供属实。」

「按照先前所说,这三姐弟在编故事时,极可能在潜意识里恪守着‘只偷换真凶的原则,对于已知的客观事实不会刻意歪曲或隐瞒。刘媛媛根据自己知道的客观事实,把自己融进去,想要替刘静顶包,但他明显不知道那两个‘杀手的相关情况。

「凭此一点,又能排除刘媛媛和刘静共同作案杀害何双喜、杜鹃的可能。」

「所以,杀了这两个人的真凶只有一个,就是刘静。他杀了人以后,就打电话给刘媛媛,刘媛媛则向刘招娣求助,请她帮忙处理尸体。」

「在这一过程中,刘静的作案过程和相关信息的传递出现了遗漏,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局面,三姐弟叙述的作案过程大致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却略有差异。」

「当然,正是这些毫不起眼的细微差异,才暴露出了真凶到底是谁。」

接着,杨峰又看着王星:「至于你说杀害何双喜的当天,刘招娣声称自己拿了4张景区门票给刘静,让他带着老太太和两个小孩出门,刘媛媛的口供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刘招娣和刘媛媛的这一节口供为什么会一致?很简单啊,她俩都说了假话,并且应该事前就此有过串供,只是串供的目的没有达到一致而已,这一点我之前就说过。」

「刘静说他不记得这一天一家老小的去向,也并非不可能。」

「对于他来说,他只要确保当天家里只有他一人,至于当天他是找了什么借口打发老太太带着小孩出门,还是这一老两小恰巧真有个什么事需要出门,比如感冒发烧去医院了,七大姑八大姨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或者孩子的学校搞了什么活动,说不准还真不记得了。」

王星没有反驳。

吴小军看着眼前的三份口供:

「我赞同杨队的意见,将杀害杜鹃和何双喜的犯罪嫌疑人基本锁定为刘静……但袁家两兄弟呢?这三姐弟关于谋杀袁家两兄弟的口供基本一致,恐怕很难从他们的口供中找出逻辑漏洞,从而判断作案真凶到底是谁。」

这回王星倒是认认真真想了一下,继而说道:「这么高度雷同的口供,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们仨是共犯,都参与杀害了袁家两兄弟。」

「况且,杨队之前也说过,刘家三姐弟应该每个人身上都背了人命,所以才会抢着承认是自己一个人杀了这4个人,这样以一保二,才划得来。」

「从目前来看,刘媛媛身上背了周小璐这一条人命,刘静身上背了杜鹃和何双喜这两条人命,刘招娣作为共犯也背了袁家两兄弟这两条人命,这样也才能合乎推论。」

杨峰虽然没有

对此表示不同意见,但也没有就此武断:「袁家两兄弟的死,只能从他们的尸体上着手,还有刘家三姐弟说的关押过他们的那个猪圈,尸检报告和案发现场的勘察报告这一时半会儿也出不来,只能等等再说。」

接着,杨峰又想起了一件事:

「刘媛媛关于杀害周小璐的这一节口供也要进行核实,让人去问问尚彪,在周小璐死的前后那几天,也就是在2004年的7月1日到7月5日,他去了外地和正在读研的刘媛媛呆在一起,在此期间,刘媛媛到底有没有突然离开过一两天。也要函请当地警方去人,上门找刘媛媛当年的导师核实。」

顿了顿,杨峰又自顾自地嘀咕道:「当年打了电话给刘媛媛,只问尚彪在那段时间是不是在她那边,她说是的,还说自己撒谎就不得好死……哼,她当然没有撒谎,是老子问错了问题,老子应该问她的具体行程……麻蛋的。」

最后,杨峰终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今天就收工吧,让那三姐弟也都回单间呆着……等明天的物证报告出来再看。」

吴小军也一边伸着懒腰,一边收拾资料准备走人。

王星却仍旧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显得极为出神。

在杨峰和吴小军极为不解的目光中,王星却突然冒出一句话:「杨队……刘静如果杀了杜鹃,仅仅过了几天,面对我的上门盘查,他就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应对自如,这不对劲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