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17章 意外(2)

深度迷案 第17章 意外(2)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竹道是一名孤儿。

在他读警校以后,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大学期间,每年还会回来几趟。从警以后,随着工作任务的不断加重,一年回来一趟慢慢变成了几年一趟。

院长叫桂瑛,50来岁。李竹道来这里生活的时候,她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桂院长见到李竹道的时候很开心,幸福和满足从她的眼角溢出来,瞬间就爬满了她的笑脸。

“臭小子,叫什么桂姨,叫姐!”桂瑛佯装生气,旁若无人地去捏李竹道的耳朵。

“姐,姐,姐!”李竹道东躲西藏,一连喊了三句。

桂瑛仍然不放过他,扯着他的脸皮,十分不满地说:“几年了?你自己说说,几年了?是不是翅膀硬了,就不记得桂姐了?”

“两年……三年。”李竹道任由她“施虐”,说:“我忘记自己是男是女,都不会忘记您啊。我这……工作实在太忙了。”

“工作重要我重要?”

“这还用问,肯定是您。”

“那为什么两三年才回来?”

“太忙了……实在太忙了。”

“不是说我比工作重要吗?”

……

大家都悄悄的退出食堂。现在已经过了开餐时间,里面除了这一对“姐弟”,并没有其他人。

小王咋咋呼呼的说要去找洗手间。

小吴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院子里散步。

老刘、欧阳和彭杰聚在食堂门口较远一点的地方抽烟。

“李队的分析并没有什么问题,一整天下来,怎么就连个鬼影子都查不到。”欧阳说。

“队座也不是神仙,做不到算无遗漏也很正常。”彭杰说。

“李队的调查方向,我认为没什么问题。但人是极其复杂的动物,在具有一般性的同时,总会出现一些特殊性,哪怕是一丝丝很小的特殊性,也会造成一些意外情况。比如,万一王芳是个很抠门的人,或者说是个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她偏偏不选这些生活设施便利,租金相对比较实惠的地方,而是只挑最便宜的租。这种可能,我们是不是也没法排除?”老刘说。

吐了口烟,又说:“一次次假设,再一步步求证,办案本就是这样。要是每一次假设都能一遍验证通过,那就不会有什么逾期未破,更不会有什么悬案了。”

欧阳说:“信息组要是明确说没什么结果,那就只能大张旗鼓地进行拉网式排查了。”

网络舆论在公安执法过程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产生着消极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通过发布警务信息,可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破案线索,加快执法进程。同时,有利于公安机关争取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在案件未解决时对民警产生的不认可和怀疑态度。

另一方面,未侦破的案件在网络上流传时,有可能会暴露侦察方向,让犯罪嫌疑人提高警惕性和预防性。同时,网络舆论容易对侦破方向产生干扰,或者对其他民众产生干扰。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万州公交车坠河事件”,当案件刚刚被媒体报道出来后,因为对于案件了解不全面,进而导致舆论一边倒,案件中本是受害者的女司机成为众矢之的,对她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另外,一些恶性案件,通过网络媒体的渲染,容易让民众产生恐慌,甚至影响当地形象,比如“白土文案”正是如此。而堰城正准备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这一风口浪尖上,与此案有关的网络舆情,更让当地领导如芒在背。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三人站在普通办案人员的角度,认为此路不通那就拐弯,精准搜查既然没有结果,那就换成大规模排查,有压力让马支队顶着就是。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只管放火,不管救人。

当然,他们也仅仅只是在这里闲聊,并没有认真想过大规模排查的方案会不会被马支队长否决。他们只是习惯性的认为,只要是案件侦破工作需要,强悍英明的马支队长就会无条件支持。事实上,他们这一次的想法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很快就抽完了一支烟。小吴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回到食堂门前。

李竹道从食堂里面走出来,说:“上菜了,干饭了,小王呢?”

“懒人屎尿多,别管他。”小吴说。

“肚子放空了吃得更多,他连福利院的便宜都不放过。”彭杰说。

“你说反了,他是已经去吃了。”欧阳说。

“我们先进去,别让院长就等。”老刘一边说,一边示意大家先进去。

桂院长从李竹道身后走出来,迎面看到大家,这才和大家一一握手打招呼。

最后,她见老刘在这一行人中年龄最大,看起来也最稳重,就和老刘说:“刘警官,您是竹道的领导吧?”

老刘还没来得及否认,大家也还没来得及解释,桂院长连珠炮似的就开始说李竹道的好话:“竹道这孩子啊,打小就乖巧听话,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好孩子。学习上,他积极奋进,品学兼优,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或“优秀干部”。生活上,真诚友善,文明礼让,乐于助人……”

老刘尴尬的笑着,一边连声“嗯嗯”,一边和她往里走。大家脸上都挂着古怪的笑,直到坐在桌前,桂院长关于李竹道是“别人家的好孩子”的描述还没说完。

恰好,老刘的电话响了。老刘如获至宝一般地掏出手机,向桂院长道了个歉:“我出去接个电话……”

桂院长又看着坐在她身旁的小吴,说:“小吴啊,你还没结婚吧?处对象了没?”

小吴笑着摇摇头,说还没有。

桂院长一脸惊喜的样子,回头瞪了一眼隔座坐在她另一边的李竹道,转头又满脸堆笑的对小吴说:“我家竹道啊,什么都好,就是小时候有点调皮。我和你说,他小时候啊,扒鸟窝、捅马蜂窝、用炮仗炸水瓶,这种事没少干,那时候这一块还是荒郊野外,林子多……”

这一回,她说的和之前又完全不一样。

欧阳和彭杰眼观鼻,鼻观心,假装玩手机,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小吴不敢看李竹道,学着老刘的样子,笑着不断“嗯嗯嗯”地点头。

李竹道只顾低头玩手机。

这时,小王突然窜了进来。

小王一副见了鬼的样子,一手指着外面,张着嘴,缓了半天,才说:“找到了……真在这里。”

食堂的侧面有一道文化长廊。里面不仅有对福利院成立时间、职责职能、规模大小的简介,悬挂着本院获得的各级荣誉、各级领导慰问的照片,还有“最美工作人员”、“最美义工”的评比照。

小王从食堂侧面的洗手间出来,路过文化长廊,大致浏览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在路灯的照射下,当中的文字内容和照片都清晰可见。

在“最美义工”一栏,小王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其中的一张照片,却让他立即去而复返,趴在橱窗玻璃上仔细辨认,又急急忙忙地掏出手机,调出王芳的照片,将手机放在橱窗前,和里面的照片并排放在一起,仔细对比……

“除了眉毛、眼睛、鼻子略有差异,其他都一模一样。”小王将手机收回,回头对他身后的几人说,“要是王芳做过微整形,这些细微的特征不一样,就完全说得过去。”

这时,大家都已跟着小王来到文化长廊前,就着各自的手机,仔细和橱窗里被标注为“李梅”的“最美义工”照进行对比。橱窗里的“李梅”眉毛细长、双眼皮、鼻梁笔挺,而王芳却眉毛略粗、单眼皮、鼻梁稍矮。所以,小王有那么一说。

老刘也已闻讯赶来,夹在人群中,说:“这可马虎不得。”

又看着人群外满脸莫名其妙的桂瑛,说:“院长,这人,您给我们详细说说。”

桂瑛却问:“她怎么了?”

老刘正要说话,李竹道却抢在他前头,说:“我们正在调查一起案子,这是一名受害者,我们只有她的照片,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

李竹道故意将王芳极有可能制售假证件的一节隐去。

桂瑛却神色奇怪的看着李竹道,说:“竹道啊,你不记得她了?”

李竹道皱着眉头,说:“我总觉得这人眼熟,但记不得在哪见过,也认不出到底是谁。”

桂瑛收回目光,仔细想了想,说:“是我记错了。你确实不认识她,你可能只是在这里见过她。”

又问:“你们实话告诉我,她到底怎么了?”

大家都看着李竹道。

李竹道沉默片刻,说:“姐,前两天的‘白坟案’,你听说过吧?”

桂瑛慢慢反应过来,脸上的肌肉慢慢开始抽搐,两行清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终于,她捂着嘴和鼻子,轻声呜咽。

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