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130章千丝万缕(31)

深度迷案 第130章千丝万缕(31)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竹道和小吴一脸诧异的看着陆凯。赵山河的话意味深长,难免让他们想到了一些「官商勾结」的潜规则。

陆凯愣了片刻后,却不慌不忙朝赵山河竖起大拇指:「你是我见过最会拉关系的人。

接着,又话锋一转:「让你的人带着身份证都过来,我来一个个帮你确认,到底有几个‘黑工。」

「人民警察为人民。也不是非要弄得你芒果园没人开工。在办理遣送回国的手续时,我们会尽量缓一缓,让你有足够的时间招收新人。同时尽量向上申请,看能不能为这些人补办入境手续。」

「你也不要假惺惺装可怜。舍不得交代手底下的‘黑工,还不就是开给他们的薪资相对于合法工人要低得多。只要舍得提供劳动成本,我就不信这么大的清河会招不到人。」

赵山河如泄了气的皮球,只能打电话给园里管事的,要他组织工人们带着身份证都过来。

趁此期间,陆凯向李竹道和小吴解释:「以往有过针对越境人员非法务工的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会给各个属地派出所下达整治的指标任务。」

「这种事,你懂的。不是清除什么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现象或行为。不下任务,个别单位或人员就会应付了事,最后上报说辖区内没有非法越境务工人员;下了任务,这些害群之马又只图完成任务,甚至暗中和所辖的芒果园达成某种乱七八糟的协议。」

李竹道和小吴同在警务系统,对于系统内部存在这种「老鼠屎」的个别人员和行为自然心领神会,一点就透。

赵山河话里有话,说白了就是把己方三人当成以清查越境人员为由,实则却是想从他这里捞好处的「老鼠屎」了。其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他赵山河「自愿交出」5名越境人员,你们以此去「完成任务」。当然,达成这一「协议」的前提条件,就在其言语下的潜台词以及暗含的潜规则里,懂的自然都懂。

见赵山河终于打完电话,陆凯转头又看着他:「再好好想想,你这芒果园里,有没有招收过一个名叫史际的越南人,或者我们如果想找到他,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同在异国他乡讨生活,这些非法越境务工人员往往都会抱团,形成圈子。史际如果在芒果园务工,其越南人身份和没有中国国籍的特殊处境,显然会很容易让他自然而然地融入或加入这个圈子。

既然有圈子,圈子里往往就有「江湖地位高」,或在他们之间「主持公道」的人。没法依靠中国警察和中国法律来协调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注定这样的群体或圈子里会产生这一类人。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正是如此。

这样的人往往熟悉圈子里每个人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每个圈子的「话事人」彼此都熟悉的情况。

事实也是如此。在以往查获的这类人员群体中,往往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德高望重」「说话管用」的人。招工方也大都会以这个群体自发推举出来的这类人,对他们实施管理。

赵山河既然雇佣「黑工」,也就意味着他同这个圈子有交集。

陆凯这后面一问的意思,就是想从赵山河这里获知这个圈子里,谁是「说话管用」的那位,这人说不定就会和史际有交集,或者有另外的提供信息的渠道。

接着,陆凯似乎又想起什么,晃了晃手里的名册:「非法入境人员在国内办不了银行卡,领取工资时大都和招工方以现金结算。既然用不上真名,他们很多人到了中国就会随意起个中文名,或者随老板叫,老板叫他们什么,他们的中文名也就是什么。」

「这上面许多人名奇奇怪怪。什么张阿四、刘三毛、牛阿郎,居然还有个叫武大郎,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非法入境人员

给自己起的中文名也太随意了,还是说你给他们起名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走心,走的就是一个随意?」

最后,陆凯又从小吴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史际的肖像素描:「史际如果在这里干过,报给你的也有可能不是他的本名。你看看这张素描,再仔细想想,对这人有没有印象。」.

史际的肖像素描是屈露露提供的。

这个女人对于和闻忠的一切相关讯问都拒绝回答,但在事后对于配合警方完成史际的肖像素描制作,却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据她自己声称,这是因为配合警方办案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公德,口述史际的五官特征完全就是举手之劳,是她该做的分内事。

呸!这明显就是在说鬼话给人听,侮辱警方智商,把他们都当猪脑子。

但真实缘由屈露露自己不说,警方也不能拿她咋样。屈露露也算是做到了让警方看不惯她,却又「干不掉」她。

史际没有身份信息,如果寄居于芒果园务工,自然会被当成越境人员对待。非法雇佣「黑工」,一旦被警方查获就会遭受罚款。这也是赵山河一开始就标榜自己是守法公民的缘由。这也注定在正常询问中,无论史际是否使用真名领取工资,赵山河即便知道有「史际」这么一号人,也不会如实交代相关信息。

陆凯三下五除二将赵山河收拾得服服帖帖,然后有此言论疑问,无非也是例行公事,更多的是想从他嘴里听实话,而不是听他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因此,倒也并未寄很大希望于他真会雇佣过史际,或一定能提供与之相关的线索。

但意外和惊喜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往往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

赵山河仍在为即将面临的罚款,以及要重新招收新人等问题愁眉苦脸,听了陆凯的问题,漫不经心地看了几眼素描肖像后,却不答反问:

「陆警官,我要是为你们提供有用线索,是不是能算立功?对我的罚款……是不是能少点儿?」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

陆凯仍然板着脸:「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考虑。」

赵山河点点头,嘀咕了一声「好」,然后指着肖像:「你们问的这个史际,是搞‘劳务中介的吧?」

陆凯神情自若:「你就说说你认识的这个史际吧。他搞的‘劳务中介,是不是专门帮助境外人员非法入境从事劳动的这种?你是不是通过他招收‘黑工,所以和他认识?」

有需求就有供给,中间自然而然也会形成牵桥搭线的「中介」。这些人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呼,叫「蛇头」。

当下国内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一些厂家或中小型民营企业为降低成本,自然而然就对廉价劳动力有所需求。

中越两国有1400公里左右的陆路边界线,并且群山连绵,两国人民相貌相似,这是他们越境进入中国的有利条件。越南普通人的月度工资合人民币在1500-2500元,而在中国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这是他们想方设法进入中国长期务工的内生动力。

无论是非法越境时需要有人接应,还是进入人生地不熟的美丽中国后寻找工作,这都注定「劳务中介」会由此应运而生。

清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地不乏这样的「劳务中介」。身为本地刑警,陆凯一听就知道赵山河嘴里所谓的「劳务中介」是个什么东西。

赵山河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

「园里的一些越南人,的确是通过史际招收,但我最初认识史际并不是因为‘劳务上的业务往来。他也在这园里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但不

是我的员工。他在‘黑工当中的威望很高,清河这一亩三分地上的越南人,他几乎都认识。这样的‘大咖,我哪里请得动。」

话锋一转,又辩解道:「你们之前问园里做事的人当中,有没有叫史际的,我以为你们问的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就没把他说出来……」

说完以后,眼珠子却转了又转,明显在偷偷打量三人神情,观察他们是不是相信自己说的话。

这个赵山河精得跟猴一样。

由于和史际有「劳务」业务上的往来,在陆凯最初问他时,他当然会矢口否认手底下有这么一号人,并隐瞒自己认识「另一个史际」。毕竟,一旦说出自己认识的史际是个「蛇头」,就无异于自曝了非法雇佣「黑工」的违法行为。现在为了争取立功机会,又立马选择如实招来。

但他说的这几句话却信息量极大,并且明显所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三人被这短短的一番话弄得一头雾水,并且好奇心大起,也就懒得计较他后半段半真半假的辩词。

「一个一个来,我问什么你答什么。既然不是因为‘劳务上的业务往来,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陆凯问。

赵山河漫不经心地抬手往前指了指,三人顺着手势看去,除了漫山遍野的芒果树林,其他什么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