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 第四十九章 救命老霖雨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第四十九章 救命老霖雨

作者:天灵仙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君臣四人心里都清楚,秦国虽然有十万军队,但半数是步兵和老旧的战车。

只有这五万骑兵是由清一色老秦人组成的精锐铁骑。在战国初期,笨重的车战已经渐渐隐退,快速灵动而又冲击力极强的骑兵渐渐成为最有战力的新兵种。

这种骑兵就是当时闻名天下的“铁骑”。

所谓铁骑,就是战马和骑士均用当时上好的精铁马具与盔甲兵器装备起来的集团骑兵。

马蹄装有铁掌,使战马能够在任何粗糙的地面奔驰而不惧荆棘尖刺;马头装有铁片与皮革相连的面具,使步兵弓箭对战马的威慑大大减弱;马具也用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的精熟铁,代替了又重又厚又软又脆的铜质马具;马上骑士的兵器也从长大的矛戈演变为轻型刀剑,这种刀剑普遍用精铁铸造,长短一般在三尺左右,锋锐轻捷,便于集团冲锋格杀。

面对笨重缓慢的战车与步兵结合的古典方阵,这种铁骑发动的狂飙一样的集团冲锋,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威力。

战国初期,这种铁骑以魏国最为精良,韩国赵国次之,楚齐秦燕四国不相伯仲。

秦国崛起于西陲,久有马上作战传统,本来就没有战车兵种。

然而秦国成为大诸侯国之后,春秋时期力图摹仿中原大国的军制,将原来大部分装备粗简的骑兵变成了战车兵。进入战国初期,铁骑涌现且战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秦国却因为精铁缺乏和人口减少而不可能拥有更多的精锐铁骑。

这五万铁骑所需要的精铁,大部分都是从韩国买来,辗转偷运进入秦国的。当初秦献公精心遴选出五万老秦子弟兵组成的秦国铁骑,实际上成为秦国唯一一支可以随时开出与山东诸侯作战的防卫力量。

如果全数开赴陇西,秦国东部只剩下千余辆老旧战车和两三万步卒,一旦强敌入侵,后果何堪设想?

然则面临两面夹击的绝境,不这样孤注一掷,西部叛乱东部大战,后果又何堪设想?

君臣四人默然相视间,天边隐隐电闪,轰隆隆一阵闷雷从屋顶掠过,细密的雨滴打在书房窗棂上唰唰做响,犹如万蚕食桑,又如清风过竹。

“这是?”秦风一愣。

景监一惊,“老霖?不好!”他闪过的念头是,道路泥泞,数万骑兵何以行军?

嬴虔,秦风却是眼睛一亮,大步走到廊下。

仰望夜空,但见云厚天低,栎阳城一片漆黑,万籁俱寂,唯闻天地间无边无际的唰唰雨声。

这种雨声,不急不缓不疏不密不间不断,其徐缓舒展有如上天撒开一幅细纱覆盖大地。

这是恍若春雨却又比春雨更厚实的初夏之雨,正是关中年年难免的四月老霖雨。

其时春耕方完,播种已了,上天的绵绵细雨来得正是妙极。它既不是能够冲开地皮暴露种子的暴雨,又能够徐徐滋润土地彻底消解春旱,堪称关中大地的时令好雨。

渭水平川,撒种皆收,正是因了这种天下难觅的风调雨顺。

每年四月初,秦国民众都要祈祷这一场霖雨及时降落。不想今年的老霖雨来得竟是比往年早了半个多月,确实是有点儿异乎寻常。嬴虔仰头望天良久,猛然间竟仰天大笑。

秦风也是欣喜欲狂。这雨平时提前对于秦国是灾难,可是在这时,可以说是救了秦国的命啊!

秦孝公泪水盈眶,大步走到院中向黑沉沉的夜空深深一躬,“上苍有知,若秦不当灭,嬴渠梁当永不负天。”

刹那之间,景监恍然大悟,激动得冲到庭院中双手向天挥舞,“上天啊,好雨!秦国有救了!”

君臣四人同声大笑,一任绵绵细雨将他们淋个透湿。

这场早到的老霖雨当真抵得上千军万马。它既迟缓了六国进兵的时日,又给了秦国五万铁骑一个秘密运动的绝佳机会。

大雨连绵的日子,任何一国的骑兵和步卒都不会做长途跋涉,更别说笨重的战车。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在于,粮草辎重的跟进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所以,雨季不用兵几乎是整个古典战争时代的铁则。

然而秦国面临生死存亡的两面夹击,这场连绵霖雨却成了最好的掩护。老秦人是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代的戎狄海洋中杀出来的部族,其勇猛剽悍与顽强的苦磨硬斗是天下所有部族都为之逊色的。

那时侯,汪洋大海般的蛮夷部族从四面八方包围蚕食中原文明,若非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中原文明将被野蛮暴力整个吞没。

正是如此,孔子才感慨的说,假如没有齐桓公,中原人都将成为袒着胳膊的蛮夷之人!其时戎狄部族和东方蛮夷气势正旺,他们剽悍的骑兵使中原战车望而生畏。

虽然是依靠一百多个诸侯国同心结盟最终战胜,却也使中原诸侯大大的伤了元气。

但就在那血雨腥风的数百年间,秦部族却独处西陲浴血拼杀,非但在泾渭上游杀出了一大块根基,而且在戎狄骑兵攻陷镐京时奋勇勤王,以骑兵对骑兵,杀得东进戎狄狼狈西逃,从而成为以赫赫武功立于东周的大诸侯国。

老秦人牺牲了万千生命,吃尽了中原人闻所未闻的苦头,也积淀了百折不挠傲视苦难的部族品格。

秦孝公和他的臣子们都知道,雨天行军对于山东六国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于老秦人却是寻常得紧。

而且目标就在本土之内,根本不用携带粮草辎重,沿途城池便可就近取食。以秦军的耐力,旬日之间便可抵达陇西大山。如果战事顺利,秦军班师之后便可全力防范东部,由两面受敌变为一面防御。

这就是一场老霖雨将要造成的战事格局。

左庶长嬴虔冒雨匆匆走了。他要立即调兵遣将,当夜便要派栎阳城的骑兵以千人队为单位陆续上路。斥候要出动,粮草使者要出动,兵器马具要检查,行军的秘密路线要确定,集结地点要预先警戒等等等等,事情是太多了。更重要的是,嬴虔第一次以左庶长之身担任全军统帅,身边没有久经锤炼的一班军务司马,事无巨细几乎都要他一个人独立决断了。

“君上,能否给左庶长派出一个副将?”景监轻声道。

秦孝公重重的叹息一声:“有当然是好,可人在何处呢?你和秦风倒是堪当此任,可又派谁做秘密特使呢?子岸也可,可这栎阳城守将又派谁呢?你不见政事堂一班大臣,青黄不接,文武不济,有几个堪当大任的人哪?无法之法,只好勉力支撑了。好在五万骑士久经战阵,统军大将或可顺当一些。”

景监一阵沉默,拱手道:“君上,我也去准备了。若无意外,我当后日出发。景监告辞。”

“君上,秦风告辞!”秦风也是说道。

秦孝公微微一笑:“景监呵,你这不能露面的秘使可是个用心思的活儿,我倒想派个帮手给你,如何?”

“景监谢过君上,但不知何人为副使?”景监很是兴奋。

“别忙,不是副使,是个帮手。人嘛,我还得想想。”年轻的君主露出罕见的神秘笑容。

景监也不由自主的一笑,却也不好再问,便告辞而去。

秦风则是留在了秦孝公嬴渠梁身边,方便帮忙谋划。不过今夜两人也是没有说太多,很早就休息了。

天地苍茫,细雨霏霏,清晨的栎阳城竟是秋天般的冰凉。

栎阳城内有一条狭窄的无名小街。这里住着一个有名的老秦人,他便是做了四十年石工的白驼。

老人清早起来,抬头望望黑沉沉厚腾腾的乌云,低头看看小院中还没有泛出光亮的夯土地,虔诚的跪在石板屋的浅檐下向天祷告:“上天有好生之德,好好的下吧,一个春上都没有雨了。甚时这院子泛亮了,上天再晴吧。”

这时,老人听见了“啪,啪,啪”的拍门声,不轻不重,很有节奏。老人小心翼翼的向门口走来,极力不让自己滑倒。

老秦人的民谚,男跌晴,女跌阴。男人雨中跌倒了,天就要放晴,如何得了?待老人小心翼翼的一步步走到门口,拉开石门,却惊讶的站在那里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一辆牛车拉着一方用黑布包裹的大石,牵牛赶车的是一位和他一样白发苍苍的老者。车后站着的是两位粗布衣的后生。赶车老者拱手做礼,“敢问足下,可是白驼老人?”

栎阳城有牛车的绝非寻常人家。老人连忙拱手:“石工白驼,见过大人。”

“我想请足下刻一大石,一百老刀币,不知可否?”

刻石?老石工感到惊讶。连年征战,死者无算,暴尸荒野寻常事,何曾有人给死者立碑刻石?

他已经二十年没有给人刻过石碑了。今日此人要刻石,莫非国府里有大人物崩逝了?

况且工钱高出寻常三倍之多,寻常平民谁有如此气魄?又觉不对,公室石刻,历来是栎阳令派遣里长传令他进宫服徭役的啊,何曾有上门做请的?老石工惶惑中不及多想,深深一躬,“粗使活计,何敢当一请字?请大人站过,我唤街邻前来搬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