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栎阳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栎阳

作者:天灵仙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景监命令:“人犯就桩,验明正身——!”

秦风在人犯入场时已经下到法场指挥,一阵忙碌,驰马前来高声报道:“禀报左庶长,七百名人犯全部验明正身,无一错漏!”

卫鞅点头,景监宣布:“鸣鼓行刑——!”

秦风令旗挥动,鼓声大作,再举令旗,“行刑手就位——!”

七百名红巾行刑手整齐分列,踏着赳赳大步,分别走到各个木桩前站定。

“举刀——!”

“唰!”的一声,七百把短刀一齐举起,阳光下闪出一片雪亮的光芒。

“一,二。三,斩——!”

七百把厚背大刀划出一片闪亮的弧线,光芒四射,鲜血飞溅,七百颗人头在同一瞬间滚落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四野高地上的人山人海几乎同时轻轻的“啊——”了一声,就象在梦魇中惊恐的挣扎。蓝幽幽的天空下,鲜红的血流汩汩的进入了渭水,宽阔的河面漂起了一层金红的泡沫,随着波浪滔滔东去。炎炎烈日下,血腥味儿迅速弥漫,人们恶心呕吐,四散逃开。

一只黑色的鸽子冲上天空,带着隐隐哨音,向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飞去了。

秦风本无心观察,然而那鸽子一飞冲天,秦风竟然是心头一颤,一股没来由的恐惧顿时袭来。

“这是......那神秘宗派?”秦风悄悄咽了一口唾沫,不由得想起了那神秘的宗派,顿时对卫鞅的安全有了一丝担忧。

回到栎阳,天色已黑了下来。卫鞅稍事整理,立即带着秦风去见秦孝公。

国府很安静,很空旷,一片清爽,全然没有夏日的燥热烦闷。

月上城楼时分,庭院里便撒满月光。院中石案上,铺着一张大图,秦孝公正在图上摆弄几个不同颜色的木头人,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反复摆弄,痴迷一般。

郿县大刑场朝野震惊,他却没有去郿县,也没有离开栎阳。

一个月里,他没有会见任何朝臣,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庭院里琢磨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他的静处不动,用意很深。一则,他要和这场空前的大刑杀保持表面上的距离,以防万一出现不测,他好出面收拾局面。二则,他要看一看,没有他的出面,卫鞅处理危局的才干究竟如何?

三则,他要仔细掂掂,秦国民众对改变旧制实行新法的承受力究竟有多大?变法还能不能按照原有力度往前走?

四则,他要给朝野一个印象,没有卫鞅在栎阳,国君不会对国事发出任何命令。

这些用意之外,他也希望栎阳的宗室贵族元老勋臣们对他的意图纷纷猜测,疑惑不定,延迟和淡化所有可能的上层骚乱。

政治如同用兵,有时候也是一种“诡道”,崇尚权谋机变,胜利是唯一的目标。

关键时刻制造扑朔迷离的局面,从而迷惑潜在的敌人,是度过危机的高明谋略。

但是,制造扑朔迷离的权力拥有者自己却需要极度的清醒,绝不能陷入自己制造的迷雾之中。归根结底,政治的胜负是需要实力较量的。

秦孝公在一个月里,精心揣摩的一件事,就是预防卫鞅不可能抵挡的那种普遍动,乱。他用短剑削出一堆小木人,涂上各种颜色,在秦国大图上反复摆置,预想出有可能出现的种种动.乱方式,以及可以采取的各种平息方略。

月亮很亮。他对着地图上的木人,陷入深深的思索。

“君上,左庶长和上卿求见。”黑伯低声禀报。

“噢?左庶长?他回来了?快请。”秦孝公笑笑。终于回过神来。

卫鞅匆匆走进,“臣卫鞅,参见君上。”秦风也跟在后面:“秦风参见君上。”

秦孝公笑道:“左庶长和上卿辛苦了。黑伯,上茶。月色正好,就在这儿说吧。”说着指着两个石墩,“坐吧,比草席凉快多呢。”自己也在另一个石墩上坐下来。

卫鞅和秦风坐下,看看石案上地图上的木人阵势,沉吟道:“君上,有迹象么?”

“没事儿。我是做万一之想。说说郿县的事儿吧。”

卫鞅喝了一盏茶,便从孟西白三族和戎狄移民争水说起,详细讲述了械斗原因和经过以及死伤人数,又讲了审理人犯中“接受”的礼物,一直说到法场上孟西白三族人犯的悔悟与自杀,最后道:“君上,一次刑杀七百人犯,确实是旷古未有。臣也忐忑不安。然则孟西白族人的悔悟,使国人深为震撼,臣亦感到意外。有此一条,足以说明斜不胜正,罪不抗法,国人不会由此而动荡。”

秦孝公长吁一声:“国人庶民好办,我担心的是栎阳,是宗室庙堂。”

“君上,臣之见恰恰相反。”卫鞅笑笑,“只要民众稳定,拥戴新法,宗室庙堂的作祟势力再大,也翻不了大船。”

“何以见得?”

“国家之根本在民众,国家之力量亦在民众。只要民众守法自律,庙堂蟊贼就没有力量兴风作乱。纵然做乱,也可从容应对。君上以为然否?”

秦孝公沉吟道:“宗室贵族和元老勋臣都有封地,封地内的民众都是依附隶农,素来以宗主号令是从,安知他们没有力量?”

“君上所虑极是。下一步就是要剥夺宗主贵族的这部分力量,让所有的民众都直接听命于国府,让任何叛逆都无所施展。”

“噢?请道其详。”秦孝公有些兴奋。

“废井田,开阡陌,除隶籍,改封地,此所谓釜底抽薪也。”

秦孝公沉默品味有顷,拍掌笑道:“好!连接得好。冬天以前能铺开除籍夺地这两件大事,秦国就度过了倾覆之危。左庶长再说说仔细。”

卫鞅便将第二批法令的内容、目标及推行办法说了一遍,秦孝公又提出了许多应该注意的民情国情,三人商议到三更天方散。临走时秦孝公反复叮嘱,要卫鞅专心致志的操持变法大计,不要为宗室庙堂的骚动分心,这种事有他一力支撑。

回到府中,卫鞅吩咐景监和秦风即刻清理在郿县“接受”的奇珍异宝,送到秦孝公书房。景监和秦风刚刚出门,仆人来报,说门外有故人求见。卫鞅感到诧异,自称故人,莫非侯嬴?出得大门外一看,月光下站立者分明正是侯嬴。

卫鞅拱手笑道:“月夜故人,果是侯兄。走,进去说话。”拉起侯嬴的手就走。

侯嬴笑道:“鞅兄莫忙,原是我要请你去做客。”卫鞅笑问:“有事么?”侯嬴揶揄笑道:“没事儿就不去了?”卫鞅爽朗大笑,“哪里话来?走吧。”回头对府门卫士头领吩咐道:“长史回来,就说我出去办点事儿。”便和侯嬴一路笑谈而去。

到得渭风客栈,侯嬴吩咐摆酒。热气腾腾的秦地肥羊炖一上来,卫鞅就兴奋搓手,连连叫好。

侯嬴吩咐道:“还有凉拌苦菜,不要忘了。”黑衣仆人点点头,轻步退出。

卫鞅一瞥,笑道:“侯兄,他就是我第一次来栎阳,在客栈门口见到的那个武士?”侯嬴一笑:“鞅兄好眼力,是他。”

卫鞅道:“是个哑巴?”侯嬴点点头,“没错。一个身怀绝技的哑巴。”

卫鞅叹道:“真是难为他了。”说话间酒菜上齐,侯嬴举爵道:“来,为鞅兄一鸣惊人,干!”

卫鞅举起酒爵,却不禁笑道:“一鸣惊人?侯兄是说一杀吓人吧。”

侯嬴噗的笑了,“也是,确实吓人一跳呢。”卫鞅揶揄道:“还别说,也吓了我一大跳呢。”两人同声大笑,“铛”的一碰,一饮而尽。

卫鞅夹了一口苦菜咀嚼,赞道:“还是苦菜烈酒,见得本色。”侯嬴喟然一叹,“本色自然好,却谈何容易?”

卫鞅:“侯兄,你是有事对我说吧?”

侯嬴:“对,受人之托嘛。这是白雪姑娘的信,前日送来的。”

卫鞅惊喜的接过铜管,启封打开,抽出一卷白丝,熟悉的字迹顿时跳跃起来。白雪的字不是寻常女儿家那般娟秀娇小,却是挺拔飞动,峻峭清奇,等闲名士也难以望其项背。每每看见白雪的字迹,卫鞅就仿佛看见白雪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说话一般:

兄台如面:渭水大刑,震动天下,君当缜密思虑,谨慎应对。

我在安邑甚好,常在涑水河谷闲住。盼能早日赴栎阳与君相聚。

思君念君,此情悠悠。白雪手字。

卫鞅沉默良久,抬头道:“侯兄,上次我已带信,请小妹过来的……”

侯嬴叹息道:“白姑娘有心人。她说,变法初期不能扰你心神。”

卫鞅举爵大饮,慨然一叹,却是无话。

“我看,明年夏秋时光,白姑娘差不多可以来了。”

卫鞅点点头:“那时,变法当可以立于不败了。来,侯兄,再干。”

侯嬴放下酒爵,“哎,鞅兄啊,我也赶到郿县去看了**场……我想到了一件事儿,你的身边要有个贴身护卫。”

“贴身何用?”卫鞅笑道:“车英的两千骑士足矣,更何况还有上卿秦风,贴身护卫岂非蛇足?”

“不然不然。”侯嬴摇头,“执法权臣,万民侧目。这个古训不能忘记。鞅兄力行变法,重刑惩恶,此中生出的明仇暗恨,当真是层层迭迭。譬如郿县大刑中斩决了三十余名疲民游侠,这些人与列国游侠剑士皆有交谊。此等人本无正业,可以耗费终生,处心积虑的复仇扬名,防不胜防。铁甲骑士可以当大敌,却不能防刺客。而权臣之患,不在正面大敌,恰在背后冷箭。鞅兄须听得人劝呢。”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