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 第一百零四章 治秦九论震真龙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第一百零四章 治秦九论震真龙

作者:天灵仙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一,变法不深彻。李悝助魏文侯变法,以废除井田、奖励农耕、兴旺田业为主,疏忽了军制、吏制、爵制、国制、民制之全面变法。齐国韩国则更是粗浅的整军治吏之变法,没有深彻的再造翻新。楚国之变法,因吴起惨死而中途夭折,对旧世族只有些须触动,更休提深彻二字。其二,法令不稳定,没有留下一个国家应当长期信守的铁律。前代变法,后代复辟,根基不稳,必然是兴也忽焉,亡也忽焉。有此两大缺憾,岂能强大于永远?又岂能成大业于千秋?惟其如此,三强四国不足以效法,秦国要强大,就要从根本上强盛!”卫鞅眼神骤然尖锐。

秦孝公被这一番江河直下的理论强烈震撼!陡然觉得往昔那笼罩心田的沉沉阴霾,竟是顷刻消散,身心枷锁顿时开脱,心明眼亮,坚实舒坦。

他站起身向卫鞅深深一躬,“先生一番理论,当真是高屋建瓴,勘透天下,使嬴渠梁拨云见日,忧心顿去。敢问先生,根本强大,将欲如何?”

景监高兴的不知所以,兴奋的用秦人土语喊道:“君上,该咥饭了!咥了再谈如何?”

秦孝公醒悟,爽朗大笑,“对,咥饭。黑伯,上酒菜,与先生痛饮一番!”

此时已经是黄昏夕阳,深秋的河风萧瑟寒凉,与君臣五人异常的兴奋热烈全然不同。最开心的是景监,他忙不迭的帮黑伯上菜上酒,害得一向整肃利落的黑伯竟是手忙脚乱,车英说他帮倒忙,景监却高兴得哈哈大笑。

片刻之间,船菜上齐:四个大黑色陶盆,一盆肥羊炖,一盆清炖鱼,一盆生拌萝卜,一盆生拌野苦菜,另有一坛秦国的凤酒。君臣五人坐定,秦孝公亲自为卫鞅斟满一爵,而后端起自己面前的大爵,“先生高才深谋,胸中定有强秦奇计。嬴渠梁敬先生一爵,望先生教我。”说完,举爵一饮而尽。

卫鞅坦然受了一礼,举爵痛饮,慨然道:“国有明君如公者,何愁不强?”

秦孝公叹息道:“君无良相,孤掌难鸣。常盼管仲复生,不期而遇。”

“茫茫中国,代有良才,强国何需借代而兴?”卫鞅慷慨傲岸。

景监兴奋道:“君上,管仲强齐一代,卫鞅要强秦于永远,气魄何其大哉!”

孝公大笑,“说得好!来,再与先生痛饮。”向卫鞅拱手相敬,一饮而尽。

卫鞅一爵饮尽,慨然道:“治秦之策,鞅已谋划在胸。这是我访秦归来拟就的《强秦九论》,请君上评点。具体谋划,待君上西巡归来再行陈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本羊皮纸书恭敬递过。

秦孝公双手接过,未及翻阅便高声命令,“车英,掉船回栎阳,改日西巡。”转身对卫鞅拱手道:“请先生随我回宫,嬴渠梁与先生一抒胸中块垒,做竞夜长谈如何?”

“君上呕心沥血,卫鞅自当披肝沥胆。”

官船掉头东下。秋日短暂,转瞬便淹没在远山后面,唯留一抹血红的晚霞,照得河面波光粼粼。秦孝公与卫鞅始终站在船头兴奋交谈,一个说得出神,一个听得入迷。晚秋河风吹起一白一黑两领长衫啪啪做响,二人竟然丝毫未觉寒凉。车英为俩人披上棉袍,俩人竟浑然无觉,时而感慨,时而大笑。

明月东升,官船方才回到了栎阳渡口。船一靠岸,孝公便吩咐车英善后,景监通知各县缓行面君,说完便和卫鞅驰马急回。

到得政事堂大书房,黑伯点亮四盏纱灯,煮来浓茶。

正是秋冬之交,老屋更显寒意,黑伯又打起了木炭燎炉。收拾妥当,孝公便和卫鞅饮茶畅谈。

孝公先向卫鞅详细讲述了秦国三百多年的历史、传统与各种礼法,以及目下二十三个县的民生民治,使卫鞅对秦国有了更为扎实的了解。

卫鞅也逐一详细介绍了东方各国的变化和军制、官制、民风、国君特点,尤其对魏国为首的六大战国,做了更为详尽的剖析。

秦孝公除了少年征战,从未走出过函谷关,对天下大势可说是不甚了了,对各国具体国情更是所知粗疏。

卫鞅丰富生动的叙述,第一次在他眼前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使他对进入战国六十余年来的天下大势和列国详情了然与胸。秦孝公禀赋极高,边听边想,已经对秦国的落后怵然心惊。

卫鞅讲完,孝公慨然道:“先生一席话,领我遍游天下,方知人之所以长,我之所以短。我还想听先生详述列国变法,以开我茅塞。”

卫鞅便从春秋时代的新政变法讲起,逐一介绍了郑国子产的田制新政、齐国管仲的经济统制、越国文仲聚集国力的新政、鲁国宣公的初税亩新政、晋国的赐田减税、秦国简公的初租禾等主要新政。

卫鞅道:“大要而言,春秋三百年,新政围绕田制与税制之变化发生,然皆为粗浅,无一巩固,反倒被新政激起的巨浪吞没。此即推行新政的郑国、齐国、晋国、越国相继灭亡之根本所在。”

边听边想,孝公额头上不禁渗出晶晶细汗。

卫鞅又讲述了战国以来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与正在发生的齐国变法和韩国变法;对变法的内容、特点、嬗变及其结局,都做了鞭辟入里的解说和预测。

此时,已经是红日临窗。黑伯轻轻走进来低声道:“君上,卯时已过,该吃点儿啦。”

孝公依旧精神奕奕,笑道:“酒菜拿来,我们边吃边谈如何?”卫鞅欣然道:“好极,就边吃边谈。”黑伯捧来两鼎萝卜黄豆炖牛肉、一盘黑面饼、一坛酒。

孝公吩咐道:“黑伯,谁来也不见。你也去吧。”黑伯走出,便皱着眉头守在政事堂门口。

刚吃了几口,孝公便翻开昨日卫鞅送的《治秦九论》看起来,一入眼便放下了筷子凝神细思。

刹那之间,卫鞅眼眶湿润了。如此简朴又如此勤奋的国君,卫鞅确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从昨日午后开始,他胸中积累的学问见识便汹涌澎湃的迸发出来,一夜之间,竟是没有丝毫停滞的呼啸奔泻。

他流淌着自己,燃烧着自己。

而作为国君的秦孝公,则像空谷沧海,接纳着他无尽的奔流而没有丝毫的满足。

闪念之间,卫鞅从这个仅仅比自己大一岁的国君身上,看到了一种远远超越于年龄和阅历之上的成熟与博大。

他仿佛生来就是做国君的,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慧眼辨才,沉静深远。

对于寻常人等而言,拥有其中任何一种品质都是极为难得的了。而他,却如此出色的溶这些过人品质于一身,真正是令人叹服。与这个年轻的国君在一起,就象与山岳为伍,令人胆气顿生。

他静静的看着专注沉思的秦孝公,神思奔放,竟也忘记了吃饭。

须臾,秦孝公抬起头兴奋道:“《治秦九论》,字字千钧!来,痛饮一爵,请先生详为拆解。”卫鞅举爵,锵然相碰,俩人一饮而尽。

烈酒下喉,卫鞅精神为之一振,“《治秦九论》乃卫鞅谋划的变法大纲。其一《田论》,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之法令。”

“其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如此则,民富国亦富。”

“其三《农爵论》,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此举将真正激发农人勤奋耕耘,为根本的聚粮之道。”

“其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使国人皆以从军杀敌为荣耀,举国皆兵,士卒奋勇,伤残无忧,何患无战胜之功?”

“其五《郡县论》,将秦国旧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缔,设郡县两级官府,直辖于国府之下,使全国治权一统,如臂使指。”

“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小吏。民以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使民众怯于私斗犯罪而勇于公战立功。”

“其七《度量衡论》,将秦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

“其八《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杜绝政出私门。”

“其九《齐俗论》,强制取缔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此九论为大纲,若变法开始,尚须逐一制订法令,落于实处。”

“人云,纲举目张。有此九论,嬴渠梁已经看见了秦国来日!”秦孝公激动说道。

两人又是痛饮一爵,就着《九论》侃侃问答,不觉已是红日西坠,纱灯重亮。黑伯收拾燎炉火盆点灯时,看见正午的饭竟然原封未动,不禁摇头叹息,轻声道:“君上,该用晚饭了。”

孝公笑道:“好吧,将这些弄热就行。”黑伯哽咽劝道:“君上,歇息吧,两天两夜了。”孝公不悦道:“又有何妨?不要打扰,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