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苏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应该死去的人

苏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应该死去的人

作者:清平调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2: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斋。

二楼。

两人边聊边走到了二楼走廊的尽头,朱由检稍微有些惊讶。

这条走廊的长度明显是比从外面看起来的店铺要大的多,这间咖啡店的二楼面积甚至是一楼的三到四倍,这简直是一件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

不过想到是那位张先生住的地方,朱由检又觉得这一切仿佛又变的合理起来,毕竟那位张先生根本就不能以凡人看待。

“这就是张先生的房间。”

苏然随口介绍了一句后,便在朱由检惊讶的眼光中直接推开了房间门。

进张先生的房间连门都不用敲,难道真如这位姑娘所说,她是张先生的未婚妻?

这是朱由检第一次来到张子清住的地方,不由得好奇又小心的打量着房间内的布置。

“朱先生随便看就行,这房间里都是些古董字画的,也没什么重要的东西。”苏然头也没回就随口说道。

“好的。”

有了苏然的允许后,朱由检这才放心的开始环顾四周。

不过很快他就被苏然所说的“古董字画”一次又一次的震惊到。

苏然说的时候语气轻描淡写道让他以为真的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古董。

可能档次会稍高,但应该也比不过自己当初皇宫内的那些。

但是现在朱由检只是随意的扫了几眼后,就已经先后看到了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传国玉玺,周天子佩剑……

就连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被随意的挂在墙上,甚至《清明上河图》还有一个角撕裂了,又被人用透明胶带随意的粘了起来。

察觉到朱由检在看着那副《清明上河图》发愣,苏然扫了一眼,忍不住笑道:“那个角是我不小心挂烂的,后来觉得不太美观,就用胶带给贴上了。

虽然是有些潦草,不过这种东西,谁知道怎么修复呢。”

朱由检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开口问道:“这里面的东西,大部分我都在各个地方的博物馆见过,甚至像传国玉玺这些都是早就已经失传的,为什么张先生的房间里……”

“高仿而已。”苏然随口回答道:“朱先生应该多少知道张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吧?这些东西都是他从各个朝代收集来的,事后便留下了一件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仿制品。

只不过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就例如你刚刚所说的传国玉玺,这种东西还是不要流传出来才好,所以就让它失传好了。”

苏然说起来倒是十分随意,只不过在朱由检听来却是心中响起一道道的惊雷。

虽然当初见面的时候张先生就已经颠覆了他的世界观,没想到如今张先生又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所谓的考古学家和官方机构,费了这么多年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头来找到的都是些赝品,这要是让他们知道,估计很多考古学家能当场气死。

又往前走了两步,朱由检突然在左侧的书架上看到了两排自己熟悉的书籍,顿时让他停下了脚步,看着那排跟自己是同一个年代的书籍,朱由检一时间有些恍惚。

发现身后的朱由检停下了脚步,苏然好奇的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眯眼看了看。

“《永乐大典》啊,永乐大帝叫什么来着......”

“朱棣。”朱由检缓缓地吐出这个名字。

“对对,朱棣。”苏然点点头,“是不是有种亲切感,这可是你们老祖宗编纂的东西。”

苏然走上前去,随意抽出其中一本翻了翻,然后递给朱由检,“看看吧,你应该早就看过了。叔叔说这套书里记载的历史和现如今历史书上的东西差异可太大了,如果流传出去,很多历史都要推翻重来,这可是一件麻烦事,索性让大家将错就错下去算了,反正现代的历史学也说得通。”

朱由检接过苏然递过来的书籍,双手有些微微颤抖,深呼吸了片刻后,翻开了这本和自己同一年代的《永乐大典》其中的一册。

和自己四百年前所看到的一模一样,那时候还是由学士们一笔一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下来的,笔记和自己当初看到的都毫无变化,哪怕是经历过四百年的沉淀,按理说这种纸张早都腐朽了才对,但是在这间屋子里,好像没有时间的流逝一般,手指滑过纸张的触感还和四百年前一模一样,这些书籍虽然都是被随意的摆放着,但是竟然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完全看不出来有时间的痕迹。

对着手中的书籍发了一会儿楞后,朱由检又重新将书籍还给了苏然,“张先生说得对,《永乐大典》现在已经和这个时代现有的历史格格不入了,确实不适合重新现世了,就让它留在这里,就已经是最好的归宿了。”

说完后,朱由检又将目光移向了《永乐大典》的右边,那里摆放着由一沓厚厚的羊皮纸组成的类似于是书本的东西,羊皮纸这种东西的年代就算是比起整个明朝都算得上是相当遥远了,大概都是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时期才用的东西了,没想到和《永乐大典》一样,也保存的相当完好,没有任何的损坏。

“张先生还收藏着这么古老的书籍吗?”朱由检好奇道。

“那个啊,那是第一版的《山海经》”苏然看了一眼回答道:“大概也就是四五千年前的时候,那时候还是部落时期吧,他们用羊皮纸和木炭写的,黑不溜秋的,还都是甲骨文,看都看不懂。”

“第一版的《山海经》?!”朱由检一愣,再次看向那堆羊皮纸,他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东西,竟然是记录着中国远古时期历史的传说《山海经》。

虽然现在《山海经》依然也在后世流传,但是大家看到的也都是官方的修订版本,最早的那个版本早就已经丢失在了历史长河中的某一个时间段里了,后来留下来的也都是后人重新编订的,再加上一些老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等等,再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说和当初那一版已经完全都是两本不同的书了。

朱由检看着羊皮纸,沉寂了好多年的好奇心再一次浮现上心头。

似乎是看看出来了朱由检的想法,苏然提醒道:“你要是实在想看的话,就看右边数的第三摞吧,那一摞都是图画,其他的都是最早的甲骨文,你应该也看不懂。”

说完后,苏然又想起来了什么,补充道:“哦对了,还要提醒你一句,如果要看的话,你最好是做好心理准备,这东西才是真正的颠覆世界观,可以说是比那本《永乐大典》野多了。”

听了苏然的话,朱由检愣了一下,站在原地犹豫了好一会儿后,才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按照苏然所指的,小心翼翼的拿起来右边第三摞中最上面的一张羊皮纸。

深呼吸了几下后,朱由检屏住呼吸,轻轻翻开了羊皮纸,只看了第一页的一半后,朱由检就赶紧将羊皮纸合上,以最快的速度放回了原处。

尽管如此,朱由检的脸色也瞬间变得惨白,开始弯下腰剧烈的咳嗽起来。

苏然轻轻叹了口气,往后退了两步,“你看吧,都说了让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还是被吓成这样。”

朱由检咳嗽了好一会儿后,脸色更加白了几分,才缓缓地停下来。

“抱歉,我只是没想到......”朱由检又大口的喘了几口气后,才抬起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苏然,“这本《山海经》上,刚刚我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

“你想见的那个人,生活的时代比这本《山海经》还早,而且当初写这本书的那些人,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日记,只是他们的亲身经历而已。”苏然耸了耸肩。

愣了半天后,朱由检才喃喃道:“确实是我没怎么见过世面了。苏小姐跟张先生也是一个时代的吗?”

“那倒不是,我是现代的,今年才十八。”苏然停顿了一下后,补充道:“是正儿八经的十八。”

朱由检点了点头,虽然内心有些疑惑,不过还是没有问下去。

两人又往前走了大概五分钟左右后,苏然指了指一个碧绿的翡翠凳子,示意朱由检坐下,然后往前走了两步,“叔叔,那位崇祯帝来了。”

听到苏然的声音,朱由检这才发现,在对面的一个同样碧绿的翡翠躺椅上,穿着一身黑色丝绸睡衣的张子清正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手中的折扇轻轻晃动着,那把绿色的躺椅尽管没有人在推动,也在轻轻的摇动着。

“张先生。”朱由检的屁股刚挨上凳子,看到张子清又赶紧恭敬的站了起来,面色严肃的鞠了一躬。

看到张子清完全没有反应,朱由检有些疑惑的看着苏然。

苏然推了张子清一把,张子清这才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怎么了?”

“就这么一会儿你就能又睡着了,不都说老年人觉少吗?怎么你还越睡越困呢?”苏然翻了个白眼。

“可能是因为天气太暖和了吧,就容易困。”张子清眯眼看着外面的阳光,“有什么事儿吗?”

“哎你。你现在还老年痴呆了是吧?”苏然瞪眼道:“二十分钟前我才跟你说过的,那个明朝的崇祯帝,朱由检朱先生来找你了,你转眼就忘?鱼的记忆也没你这么夸张啊。”

“朱由检?”张子清抬头看着天花板,在脑海中搜寻着这个名字,好一会儿后才想起来道:“啊,想起来了,明朝的那个,他人呢?”

“张先生,我在这儿。”朱由检赶紧出声道。

张子清转过头,看着这个脸色发白的年轻男人,皱眉道:“你的病,看起来比以前更严重了啊。”

朱由检轻轻点了点头,“早就是要死的人了,如今的这副身躯,无非就是苟延残喘罢了,若不是张先生您,朱由检可能早就死在了四百年前清兵入关的时候了吧。”

张子清打量了朱由检一会儿后,轻声道:“距离上次见面,都已经过了四百多年了吧?后来你一直隐姓埋名居住在北京。

本来以为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了,倒是没想到,你会来这里。”

“如果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我也不想来打扰张先生您。”朱由检低头道,“我遇见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因为实在是想不明白,所以只好来找您了。”

“哦?活了这么久了,还能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吗?”张子清问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深呼吸了几口气,沉声道:“是一个早就已经死了的人,突然活过来了。

而且那个人,张先生您也见过。”

“嗯?是谁?”

“袁崇焕。”

朱由检在说完这个名字后,脸上的表情更加难看了几分,看着张子清没有说话。

张子清却是再次看向天花板,也陷入到了沉默中。

倒不是因为他和朱由检一样被这件事震惊到了,而是活得时间太久了,认识的人太多了,张子清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这个叫做袁崇焕的人是哪一个。

又过了好一会儿后,张子清才点了点头,“想起来了,袁崇焕,那个被你冤死的大臣?我记得他还挺忠心的其实。”

朱由检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羞愧的神色,张子清这一句话突然让他有些不知道怎么继续说下去了。

“你怎么知道他还活着的?”张子清并不在意冤死什么的,他只是有这个印象。

“因为,前些日子,我收到了一封信。”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从口袋里摸出来一张信纸,“一张袁崇焕写来的信。”

坐在一旁玩手机的苏然走上前来,顺手接过朱由检手中的信,扔给了张子清,又坐回到了自己的专属沙发上。

张子清又打了个哈欠,翻开信纸,上面只写着简短的一句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罪臣袁崇焕,已在天成院设下酒宴,于八月十五晚八点,请吾皇驾临前来一叙,以解臣四百年来对吾皇的思念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