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宅诡闻录 > 51章一战成名

凶宅诡闻录 51章一战成名

作者:华夫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雨晴初出茅庐,这一战,对马家荡人来说是克敌制胜,大功告成。

人们奔走相告,逢人就说:“你知道不,老孙家的后生,把乌金荡的土匪给剿灭了......”作为孙雨晴本人,听到人们的颂扬,那种眉飞色舞,令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孙雨晴虚荣心顿起。神气活现,精神焕发。但面对师傅小南香,他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因为他知道,倘若不是师傅小南香跟着自己,甚至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身体给他孙雨晴挡子弹。或许,就没有今天这样的胜利成果。打沉大木船五艘,缴获枪子五十多条。大刀片子不计其数,俘虏五十多人,打死打伤少说也得有十来二十个。

过几天,去人将大木船捞上岸。维修起来一样归我所用。

大获全胜,内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惋惜。因为不是他孙雨晴一个人单独指挥,有遗憾。不幸中的万幸,没有子弹打到师徒俩身上,是这一次出征的最大幸运。打扫战场,从水下水的大木船上,捞起的长枪,手榴弹,大刀片子,还有些不值钱的东西,都来不及清点,随大木船慢慢的沉入水底。

以防马书奎和二东成逃跑,搬兵前来再战,小南香命令孙雨晴带着俘虏,赶回马家荡的西码头......

马家荡的西码头,谁都知道那里不但有个菜市场,马家荡街市的所有交易,都在西码头成交。因为,西码头条件得天独厚。水上来的大船小船,有上百座上岸的码头。牲畜市场,远道运送来的水牛,骡马、小毛驴,像这类大型动物,都得从水路运至马家荡的西码头。

黄牛贩子,大都是从许家楼过来。当然,不回避合肥本地人来马家荡做生意的比比皆是。

那成船的黄牛、水牛,基本上都是许家楼的人,从淮河流域的合肥运过来。

锅碗瓢盆,则是从长江流域的江西景德镇运来。组织窑货贩运的人,大多是外地人和本地人合股经营。强龙难斗地头蛇,谁都知道一个外地人,在异国他乡做生意,免不了遭人欺负。有了两地人共同经营,大体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地缘意识形态领域的地域歧视和冲突。

号称江南水乡的苏南人和浙商,多半以轻工业来苏北兑换大米粮油。浙江的绫罗绸缎,江南的生活日用品,充斥着整个马家荡市场。而这些运输工具,除了马车就是大木船。出远门,人们百分百选择大木船。因为,大木船上可以住返行至一年半载路上不成问题。有了大木船,做一趟生意,不至于风吹日晒,雨淋雪打。

所以,要说马家荡出名的地方,更多的是牲畜交易市场。

那年头的牲畜,不但是承担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生产资料,运输等等,更多的是,人们餐桌上也少不了。加之西码头有一座巨大的戏院,那可是孙明泉根据孙明源的意愿,在马家荡的西码头修建起来的。耗时两年,用去孙明源银票数百张,每张都有上千俩纹银的兑换率。

不属于孙明泉家的,只有自然形成的菜市场和牲畜交易市场。

可是,客大欺行。孙明泉既然拥有了西码头和大戏院,地方还有谁敢于之一决高下的呀?所以,人们不自觉地给孙明泉他们家上交些管理费,以示在西码头附近求得一方土地,在土地上建起属于自己的房屋,做起属于自己的买卖。自觉自愿,西码头生意场风生水起。

嘿嘿,地方官府见了眼红,他们找到孙明泉以示给点好处,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孙明泉也不给他们好脸色:“坐享其成?呵呵,我哥哥在京城是举人,他想的是为马家荡人带来福气,你们这些地方父母官尽想些不劳而获的事来做,得问问我哥哥孙明源答应不答应。”

孙明泉以打鱼为生计,谁都知道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富有。

或许,他们夫妻俩的这种做法,也是孙明源再三叮嘱的结果。

要不然单凭孙明泉的脑袋,也想出不出这么掩人耳目的好主意。事实证明,有钱人低调点,不是什么坏事情。你看看人家孙明源,虽然到老死在京城,没能像他在世时想象的那样,魂归故里。但至少为官一任,他没害人,也没遭到皇上褒贬。平平安安度过晚年,也就是大幸。

西码头押解一大队人马,一个个像个落汤鸡,马家荡人抚掌大笑,欢欣鼓舞。

看热闹的人见此情景甭提多高兴:“哈哈,像乌金荡的土匪吧?你们信不信,准是乌金荡土匪遭团灭了。活该倒霉啊,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你想想看,我们马家荡的商船,没少被他们祸害。

还有,周围的许家楼,刘家宅,郭家舍以及顾家墩子几大商船队,哪一年不在乌金荡被他们抢得只剩大木船光着屁股回到家。要说乌金荡土匪心狠手辣,附近的歹人中,没听说能超过乌金荡这伙土匪厉害的。给人家什么都抢了,最后,连衣服都得扒光。”

“要这些人活着干嘛呀,干脆,拉出去毙了。活着,浪费粮食。我去,看他们一个个养得白白胖胖,平时吃得不错啊!不出力气的粮食吃不到头,哈哈,看看这些土匪们,遭报应了吧!大鱼大肉,来得容易,吃起来又甜又香,吃下去长膘。不干活,养得肥头大耳,到头来就落得千人骂,万人指的境地。”

......

“站好了,给我将他们带到戏院大礼堂,我师傅要给他们训话呢。”孙雨晴指着身边的家丁命令道。

无论人们怎么辱骂,土匪们总是低头不语。甭说不服了,连小命留不留得下来还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尽管心里有异想。甚至对自己糊里糊涂成为俘虏心里有些整不明白,也不去想,因为现在说了算的不是马书奎,而是孙雨晴。

冤有头债有主,按理说两军作战不斩来使。

他们现在是放下武器的人,谁给饭吃,就给谁卖命,是小土匪们的生存之道。

过去人,不都是为了吃穿住行替人卖命么。他们被俘,错在马书奎。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之所以战败,还不是因为马书奎考虑不周么。一个跟着一个不敢抬头,是因为害怕有熟人认出他们。土匪也要面子,人生脸皮至为贵,怎肯轻易撕破之。

面对孙雨晴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子,败在他手里水匪们真的不服气。

“奶奶的,我们是跟这毛头小子打输了?不会吧,是因为他们人多,我们疏忽大意了。你看看他们大木船上堆地,麻袋里空空荡荡,都是稻糠。船边都是大木头,子弹打在上面不痛不痒。人家是有心算计没心人,怪只怪那马书奎目不识丁,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往人家口袋里钻,还特么的血洗什么马家荡?乌金荡都走不出去,自不量力。唉,马书奎什么时候能做到冰炭不言,冷热自明就好了。乌金荡,完蛋了,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二东成你们见着没有?他不会也被抓住了吧!”

土匪窃窃私语,另一个土匪即刻抬头寻找。大家都在寻找二东成,他们希望看到二东成。

谁都知道,和二东成在一起,不至于闯下弥天大祸。

小南香一双眼始终盯在这些人身上,还有几个人,他们始终躲在大戏院的幕布后面,注视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当然,包括孙雨晴身边的所谓家丁。土匪们为自己失败在一个毛头小子手里,心里不服气!他们哪里知道,十条大木船上的人群里,至少有六个他们互相不认识的人。

尽管他们大白天露出脸蛋,但在孙家大院,没有一个人能认出他们。

那么六个人为什么要从暗中掺挟在家丁中,和他们一同作战呢?这个么,我们已经知道孙明源派人第一次护送孙雨晴回马家荡时,除了马夫返回京城以外,其余人:石柱和木柱,牡丹和菊花都在将孙雨晴送至孙明泉和胡川凤手里之后,不辞而别。

石柱和木柱,在一次和土匪的争斗中下落不明。那是孙明泉不知道的事。因为,他们擅长暗中保护。

其实,他们都是六扇门的人,和大吏高手不分上下。在京城做官,除了官府派人保护外,自己也得有属于自己的亲信,怕的是有朝一日遭遇不幸,能有人为自己挺身而出。皇权贵族,但凡达到这个级别的人家,都有暗通六扇门的经历。

谁都知道,大吏高手多半为皇亲国戚服务。

像孙明源这样的仅次于皇亲国戚的人家,只能私底下和六扇门达成雇佣协议。

为什么选择六扇门而不选择江湖上的绿林好汉?大家知道绿林好汉干的与官府毫不相干的事,他们只为讲义气的人做事,杀富济贫是绿林好汉的做人原则。作为官府之人,绿林好汉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又怎么可能替你真心诚意卖命。

再说了,孙明源的最小夫人小南香,是他古稀之年酒后乱性强暴了大夫人的小丫鬟所生。大夫人从小南香怀孕在身,就开始暗暗下了决心。送走小南香生出的孩子,将小南香逐出孙府。孙明源得知后,早早做了打算。

小南香临盆之时,孙明源将大太太刻意为小南香准备的接生婆调换,所以小南香才母子平安。

母子俩分成两批人马暗中保护,是孙明源不得已而为之。大太太不让小南香生出的孩子活,燃眉之急,送走小公子是首当其冲。石柱和木柱,是孙明源从六扇门特别雇佣的,仅次于大吏高手的江湖好汉。

牡丹和菊花,分别是石柱和木柱的师姐妹。包括回京城的马夫,都是六扇门的亲信。当然,更是孙明源的亲信。

能调动六扇门的人,除了孙明源,依旧是孙明源。

他和六扇门有联系,大太太没看出一丝一毫动静。甭提官府,利用六扇门为自己在官场确立位置,孙明源胜券在握。没有这两把刷子,孙明源怎么可能在京城官场混得得心应手?不利用六扇门的人,送走小公子的计划,也不可能的实施。

马家荡离开京城有千里之遥,生怕计划中途夭折,孙明源定下了双管齐下的计划。

故意将小南香养在孙府,是要让大太太相信小南香生的孩子,早已经夭折。就在大太太要对小南香赶尽杀绝之际,孙明源又派金梅和银梅,携同小南香打道回马家荡孙府。孙明源给大太太蒙上一层铺天盖地的大网,大太太到死都不知道他背地里还有这么一手。

无毒不丈夫,看来,当官的人机关算尽,为得自家人的天下大小多少不择手段。

他们根本不像在人面前说的那样,为的是普天下黎民百姓作想。

官官相护,为的是皇权贵族益寿延年,为的是子子孙孙霸占贵族大权。

鱼肉乡民,是历代皇权贵族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从孙明源善于算计的角度去分析,一个整天忙着宫中内斗的官僚,他哪里还有时间治理这个国家?所以,低层人形容官府之人的一句话是:蛤蟆肚肠九曲十八弯,满肚子坏主意。

六扇门的人,承蒙孙明源有恩在先。

誓死守护小公子,是六扇门的使命所在。因此,每到孙雨晴大祸临头,来自六扇门的六个人,从不同角度,暗中守护。和家丁搅合在一起的六个人,每个人分别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大木船。他们不指挥,不插话,只知道干活,不问长短。

谁跟他们说话,付之一笑,从来不发出声响。

别小看六个人,岸上功夫了得,下河如鱼得水。

只要是六扇门的人打出去每一枪,不能说百发百中,弹无虚发绝对不是空有虚名。

对方乌金荡的小土匪,一枪一个,那是举手之劳。只是,他们默不作声的举动,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而出现这种情况,是六扇门的人乐意看到的结果。做好事,不留名,六扇门杀富济贫是他们的江湖规矩。

“诸位,马家荡人不欺负人,但绝不允许被人欺负。你们也知道,我马家荡孙家商船,近些年来多次被乌金荡水匪抢夺。每年一次也就算了,关键是你们这帮土匪断了我们老孙家的生路。有钱大家赚,我不反对,但你得有所付出。

你说你乌金荡为了生计,像许家楼,郭家舍那样的,买几条大船跟着我们做买卖,马家荡的老孙家不反对。且,积极支持你们。不会不懂的,我们可以手把手地教会你们。可恨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和你们退让,乌金荡的土匪总是做着鸠占鹊巢,守株待兔的美梦。

一次,算你们初犯;二次给你们警告,三次算你们欺人太甚,四次算你们作死。放着好日子不过,尽打损人利己的馊主意。这一回,算是给你们乌金荡土匪一个小小的教训,下一次......”

“啊哟,没有下一次了,我们老大马书奎,已经被你们打死了。我亲眼看到他小肚子两个洞眼往外冒出血来,十有**活不成了。”一个土匪算是略带悲悯,但脸上难免露出些幸灾惹祸的表情。或许,他是因为听了小南香的叙述,义愤填膺。脱口而出,来这么一句。

你可别小看土匪净干些缺德事,他们也是人生父母养的。马书奎承诺给他们每个人每年五百两纹银,那可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收入。普通人干一年活计也挣不来两百两纹银,土匪们跟着马书奎也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

哈哈哈......

大戏院,迎来一阵哄堂大笑......

小南香也被刚才说话的土匪逗乐了,他指着说话的土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土匪战战兢兢的,他不敢回答,不知道自己是说错话了,还是因为打断小南香的话,这个女人要报复自己。假装左右摇晃着寻找别人。“我知道,他叫小黑皮,我们乌金荡最黑的一个土匪。哈哈哈......”

另外一个土匪,那小黑皮取消道。

小南香见他装腔作势,索性,令人将他揪上戏台:“说吧,你是不是叫小黑皮?”

“嘿嘿,男子汉大丈夫,坐不改姓,立不改名。

乌金荡土匪中,人称小黑皮的人就是我。怎么样?要杀要剐随便你,今天落在马家荡人手里,头刻得不过碗大疤。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快动手吧,给老子来个痛快的......”小黑皮以为自己把小南香得罪了,杀鸡训猴,十有九死。

与其说求饶丢人,不如昂首挺胸赴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