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宅诡闻录 > 41章心不在焉

凶宅诡闻录 41章心不在焉

作者:华夫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雨晴扶着恩师,洗耳恭听师傅小南香的亲切教诲。

他除了连连点头之外,剩下的动作只有安慰。“师傅请放心,徒儿对您的每一句话铭刻在心。师傅的提议,徒儿立刻去安排纠正。草率迎战唯恐时机不成熟,对我马家荡队伍不利。加之水匪cn在宝应湖、乌金荡这一带水域作乱。

对他们俩说,乌金荡犹如自己家的后花园。

他们训练有素,对水道谙熟能详,进退自如。我马家荡家丁,乃为各大家族东拼西凑,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家杂姓居多。就我马家荡孙姓家族而言,也不过是区区百儿八十人。拥有大船五十艘,以每条大船三十人为界,1500人不在话下。

怎奈,对付小股水匪,有些声势浩大,大材小用。

再说了,马家荡附近大户人家,除了江湖暗八门之外,仅剩下官僚贵族比起大户人家为了自身安全,出人出力愿意和我孙雨晴一道出兵乌金荡之外。官僚贵族不愿出人,也不愿意出银子供给。比起地方富有人家,从商生意买卖的户家,他们更愿意坐收渔翁之利。

在胜负没出现之前,坐山观虎斗更符合他们的心里。

赢了,他们登门拜访大肆鼓吹嘉奖;输了,他们高高在上列举事例,夸夸其谈与战事不适宜之证言。对上,为自己担责解脱;对下,高谈阔论晓以利弊。所以,我听师傅的话,先派人打探情况。摸索水匪进出航道,人员多少,为首的头领是谁,得出他们的集散地,即老巢在哪里,一锅端,连根拔起以绝后患。”

小南香听得孙雨晴的一番话,心里安慰几分。

心里想,只要你能听为娘的话,就不会吃亏上当受骗。

好歹,老娘在京城你父亲的门下,什么贫富贵贱,风土人情没有见识过呀。对孙雨晴口口声声叫她师傅,小南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没知道孙雨晴是她和孙明源的儿子之前,小南香对孙雨晴称呼她为师傅,听起来是多么的亲切。

现在,知道孙雨晴即她和孙明源的亲生骨肉,在听得孙雨晴称呼自己为师傅,小南香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失落。心里想:傻孩子,师傅和母亲岂能相提并论。我对你如此这般不放心,你难道还体验不到吗?

她一会点头,那是对孙雨晴听了自己的建议之后,改变自己离开准备出发的计划。

准备派小股队伍乔装打扮成渔民,去乌金荡打探水匪老巢。

摇头的事,小南香对儿子孙雨晴的认知有些担忧。她不过是京城来的一名外人,仅仅是因为教会他琴棋书画,刀枪棍棒,孙雨晴便是对自己服服帖帖,百信不疑,对孙雨晴的将来用人之道唯恐要跌大跟头,摔大跤。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孙雨晴对她的一百个相信,是因为这孩子没有在这方面吃过苦头。

看来,小南香责任重大。心底里,小南香十分感谢孙明源大老爷。倘若不是孙明源深谋远虑,唯恐他们娘俩早已成为大太太的刀下鬼。看一眼长得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儿子孙雨晴,小南香不无感慨。真是个傻孩子,我对你思前想后,百般爱戴难道你仅仅当我是你师傅吗?

你见到世界上有我像母亲一样疼爱你的师傅吗?

叫你闻鸡起舞,从来未打过你一巴掌。谁来也怪,那一会,他小南香见到孙雨晴那稚气的一张脸,怎么看都是那么的亲切,和蔼。每每听到孙明泉夫妻俩对她说:师傅,孙雨晴就拜托你说教了,该打的打,该骂的骂,您不用担心我们会为了袒护他而对您有看法。

小南香现在想到这里,才知道这一对夫妻对自己亲侄子是多么的吝啬。

难怪在小南香来了之后,她们俩除了侵吞孙明源从京城送回来的银票,之后从京城送来的所有信函,都有小南香亲自接受。他们告诉小南香的理由是;夫妻俩不识字,对京城哥哥的信函,夫妻俩勉强能顺得下来。

小南香是大家闺秀,阅览群书废寝忘食,何况一封家书!

要说孙明泉夫妻俩嘴稳心狠,临死之前,他们俩都没告诉小南香,孙雨晴是她和孙明源的儿子。弥留之际,草率地将姑娘孙雨娟寄养在表哥哥家里,以给表哥哥做童养媳为借口,以示瞒天过海。看来,孙明源的银票,她们俩没少赚。

否则,宁愿放弃对马家荡孙家大院的诉求,自告奋勇地交给儿子孙雨晴继承。

不是她们俩不想得到家产,而是从孙明源的家书交代中,已经得出结论。

何况,哥哥孙明源还派个小南香来,作为接受家产的证明人。再说了,自己生的是个姑娘,明明有儿子,偏偏将家业交给姑娘继承,在马家荡人面前,他孙明泉夫妻俩解释不清楚啊!可能,是因为夫妻俩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所以,对哥哥在马家荡的家产不无奢望。

诶姑娘一些银票,够她挥霍一身足够。其余家财,本应属于孙雨晴。

当然,小南香作为孙明源的最后一位小夫人,她得到孙明源所有家产,名正言顺。所有太太都被她送走,最后剩下的只有小南香,她不得谁来的。马家荡的家产,因为有了孙雨晴。如果没有孙雨晴,毫无疑问,那马家荡所有关于孙家财产,由小南香一统,没争辩之处。

“儿子......”

小南香有点走神了说漏嘴了。“哦不不不,孩子,我是说孩子,你才十七岁。

固然16岁成丁,那是有人在边上看护你。你说你现在叔叔婶婶......哦不不不,是爸爸妈妈都走了,唯一能于你共患难的妹妹去了别人家里。马家荡做大门族的孙家,非你孙雨晴莫属。你是被拔苗助长,逼上梁山的呀!

至于师傅,那终究是你的师傅而已。她只能给建议,不能左右你。

可是,我我这个师傅与众不同的地方即是:像母亲一样的疼爱你,像师傅一样的照顾你,像老师一样的教你读书识字,但在我内心里从来没当你是我徒儿,也没当你和我毫无关系......”小南香停顿一下,她看一眼孙雨晴。

搞得孙雨晴有些不理解:“师傅,那你当我是谁呀?不会连路人都不是吧?”孙雨晴瞪大双眼,孙家大院,小南香被孙雨晴搀扶着。刚才哭得稀里哗啦,吓得孙雨晴以为他遇到什么伤心的事,亦或是因为师傅身上有什么地方疼痛所致。

所以,又是搀扶,又是问寒问暖。

师傅的一番话令孙雨晴茅塞顿开。

他急忙调整方案,以示在师傅面前彰显自己知错必改的决心。虽然没得到师傅大赞特赞,至少,能得到些许安慰。事与愿违,孙雨晴满怀信心地以为师傅至少给自己一点表扬,没想到刚才师傅说出的话,令他如同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心。

对师傅小南香,孙雨晴是格外尊敬。

因为,爸爸妈妈对他和妹妹另眼看待,孙雨晴大记世时候起,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好不容易来了一位守护自己的人,孙雨晴能不加倍珍惜吗?所以,对师傅说的话,孙雨晴表示不理解。只有在心里反问自己:难道,师傅认为对她做得不够尊敬?心里不愉快,那双扶着小南香的书,情不自禁的松开了。

他站到一边,双手十指对插。掌心向下,露出漠不关心的神情。

看得小南香笑了,“哈哈哈......怎么样,受打击了不是。我的意思,是从我第一天来到马家荡的孙家大院,就没当你是我什么徒儿。而是我小南香的亲生儿子,做我小南香亲生儿子难道你孙雨晴不愿意,或者说是做你母亲,我小南香不配啊!哈哈哈,过来吧孩子,别离开妈妈!”

小南香对孙雨晴的称呼,令孙雨晴难以接受,他越发感觉小南香师傅最近几天有些不对劲。

从来没有多愁善感的师傅,自从自己的爸爸妈妈相继去世之后,更像是孙家大院的一家之主。而他,处处被小南香师傅所束缚。尽管,那都是为他孙雨晴作想。要说师傅为什么要这么做,孙雨晴挑不出师傅的言行有什么可挑剔。

比如,师傅劝自己剿灭乌金荡水匪,切勿大意失荆州。

要知此知彼,摸清土匪的老巢,沿途进出水道,都是些什么人组成等等,诸如此类,师傅的话无不体现对他孙雨晴的百般疼爱。说心里话:师傅比他亲生爸妈都好。大小师傅对他格外的关心,是个合格的好师傅,但在孙雨晴心目中,从他认识师傅的时候起,师傅对他来说,比他母亲更像母亲。

“师傅,我,我,还是愿意听您叫我徒儿。好多年了,我听徒儿称呼已经习惯。您,您现在改口称谓我是您儿子,不瞒你说,我受宠若惊,不太习惯。”他有些不习惯地走到小南香身边,任凭小南香抓住他的一只手,放在眼前,不停地抚摸着。

他和小南香的后边解释客厅大柜,习惯性的称之为条台柜。

大厅台柜,是专门根据客厅大小和长宽而特别设置。看形状,每只柜台每家每户形状大致相似,但上面精雕细琢,柜子高低大小,根据户主师傅需求而刻意制作。孙雨晴他们家大柜台长,是客厅的长度三丈三尺的三丈。

而宽度,则是客厅宽度三长三尺的三尺三寸。条台中间,上面挂着一副钟馗捉鬼图。

只见那钟馗头戴黑布无檐帽,手持七星捉鬼青龙剑,一只手抓住一个小鬼身段捏成树枝丫粗细。怒目圆睁,龇牙咧嘴。乌黑超长的胡须,分别向嘴角两边上翘。他一只脚立得稳如泰山。一只脚踩着一堆小鬼,鬼哭狼嚎。

四周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图像逼真,避邪驱魔。

在钟馗的捉鬼图下,安放着观世音菩萨铜像。

站立的观世音菩萨,脚下生云,怀抱净水瓶,口插连理枝。在观世音菩萨的立像前,安放着一只紫铜香炉。据说,是孙明源从皇宫大吏的遗物中发现并据为己有。私底下得到的宝物,孙明源基本上不敢留在京城孙府,而是差人送回马家荡孙家老宅。

紫铜香炉的两边,有一对蜡烛支架。

据说,这副支架价格不菲,是当年乾隆宫殿的蜡烛支架,被孙明源暗自盗取。包括放在柜台上的文房四宝,也是乾清宫大理寺所用。总之,孙雨晴他们家的柜台上任何一件装饰品,都是价值不菲的京城皇宫之物。

小渔村马家荡人识货的人不多,关键是,他们只认得金银铜铁,对文房四宝这一类的东西,没人注意。书香门第人家用的东西,打鱼人家有谁去关心。“呵呵,那,以后我们俩还是以师徒相称吧!只是......我有种感觉,你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改口称谓我为母亲。也许,你现在觉得叫起来有些拗口。嘿嘿!”

小南香吞吞吐吐说出来的一番听起来将信将疑话,孙雨晴极为尴尬。虽然有师徒如父子一说,只不过是个比喻而已。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如父子,纯净是无稽之谈。

但有一种可能,除非师傅家没儿子,或者说没女儿。

小南香凭什么说肯定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改口叫她母亲,毫无顾忌的自信令孙雨晴啼笑皆非。“师傅,徒儿对您像母亲一样的尊重,但您绝对替代不了我母亲。父亲母亲对我和妹妹两种态度,我没有抱怨他们俩的心境。

因为,我是家中老大,父母教我捞鱼无非为了生计,是教会我能独立生活的本领。大灾之年,不至于是自己饿着肚子是关键。让妹妹读书,是因为妹妹聪明伶俐。让我下地干活,学会划船撒网捕鱼,是担心害怕把妹妹饿着。

只要有我,绝对不可能让妹妹挨饿。我要让妹妹活得比马家荡人家姑娘都好,是我孙雨晴最大的愿望。师傅,你说徒儿的想法对不?”

抓住孙雨晴的一只手,听到孙雨晴说要把对妹妹的好当着头等大事来完成,小南香立刻松开。他望一眼孙雨晴,心里想:儿子,你太单纯了。世道险恶,你这样的意气用事将来非吃大亏不可。

想到这,小南香下定决心:不行,我得想办法令儿子孙雨晴知道那孙明泉不是他亲生父亲,母亲闵孙氏也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他们之所以让孙雨晴去学打鱼晒网,让他妹妹孙雨娟去读书练剑,是因为孙雨娟是她们俩亲生,而他孙雨晴,只不过是孙明源过继给他们家的继子。

因此,才对他和妹妹不同看待。“哎呀,你这孩子,我说什么你就听不懂呢?男子汉大丈夫,放下儿女情长,造福于民放在第一。为师宁愿相信你去剿灭乌金荡的土匪,也不愿意看到你为了一己私利而奔波忙碌。孰轻孰重,你应该像你父亲一样的深明大义才对。”

小南香又说漏嘴,话一出齿,小南香急忙捂住自己的一张嘴。

孙雨晴还是反应过来了:“师傅,你是指我父亲吗?怎么可能,他就是个扑鱼的小渔民,哪里知道什么深明大义。甭说他们俩了,我听了您的话,都有些恍惚。有时候,还真的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意思。”

“噢噢噢,口误,口误,是指的是要你像你在京城做大官的大爷一样,深谋远虑。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叔叔婶婶是对你歧视,可你以怨报德耽搁自己前程岂不是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小南香还是说漏嘴了,她自己也是脱口而出。

什么他叔叔婶婶,人家分明是自己的父亲母亲。

为儿子着想没有错,但现在不是孙雨晴不知道他是你小南香的儿子嘛,你干嘛几翻三次地说漏嘴?

这样,孙雨晴会情绪波动的呀!索性,小南香把话题岔开。没等他开口,人家孙雨晴提前说话了:“师傅,我叔叔婶婶是谁呀?我怎么没见过他呀?”小南香见问,语无伦次。

“这个,这个么......嘿嘿,徒儿为师暂且保密。走,你还比如带为师上的你大木船去见识一下。看一看准备打土匪的大木船,是否能抵挡土匪的土枪土炮。”听了小南香师傅说出去看看自己装修将近一年的几十条大木船,孙雨晴笑了。

心里想:我说什么师傅您都有不满意的地方。带你去看一看大木船,我看你还有什么可挑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