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宅诡闻录 > 第三卷神秘的面纱 160稀世之宝重见天日

凶宅诡闻录 第三卷神秘的面纱 160稀世之宝重见天日

作者:华夫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家荡的西码头大戏院,警察来到坑道边上,面对大窟窿发呆。

真的,如小和尚所说基本属实,下面传出手机振铃音,警察到了现场继续响铃。

顺着手机振铃音开始,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小和尚急切地证实:“听,你们听到没有?手机振铃音,就来自这个窟窿下面。窟窿,我今天刚发现。发现了窟窿,也听到手机振铃音,警察同志,我报警没说假话吧?”

王慧杰倾尽全力地来在警察面前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半点夸张。种种迹象表明,他小和尚是个诚实的人。

警察这一会没有听他的,而是从自己腰带里拿出手电筒,带头的那个警察正是给自己问话的那个人。

嘿,瞧这家伙!

刚才一副酸不拉几的样子,这一会倒是一副大义凛冽。颇有冲锋陷阵的势头,什么也不顾,第一个跳下去。可能,凭他的职业素养,确认下面传来的是手机铃声一刹那,他很有可能知道下面有人类。

如果没有人,怎么会有手机振铃音。至于,小和尚王慧杰想到的,会不会是哪些死去遗骸身上留下的手机,人家警察才不去想这无稽之谈的事,等于白白浪费脑细胞。

小和尚见着小警察冲在最前面,哪像自己吓破胆样子,根本算不上个男人。尴尬之余,小和尚受到鼓舞,他紧跟着警察后边探腿就要下去。被走在前面的小警察拦住说:“小师傅,不明原因,有一定危险,你不能靠近。我们自有办法,请退后。”

说完,他指着身后的几名警察说:“你们三个,跟我来。”

我的天啦,王慧杰这才知道原来警察说的为人民服务不是挂在嘴上,而是付诸实际。

“一个人,所长,是个人,手机还在响铃。”

那个做笔录的警察从下面坑道里,不,应该是坑道里的窟窿里,对着上面坑道里的一个人说,顺便捡起手机递给上面的那个被他称之为所长的人。小和尚听得有些懵圈,怎么会有人来这里?我来打扫都显得瑟瑟发抖,哆哆嗦嗦,那个人来干嘛了?

他不害怕,他为什么会死在坑道的窟窿里了?什么时候的事嘛!

“男的女的?”

所长问下面的三个人。

尽管手里的手机振铃音还在继续,来不及接电话,先问一问下面的情况。所长知道这件事不会像第一次发现尸骸那样那么简单。说不定,这位昏死过去的人,跟尸骸有着不可告人的联系,所长心里有这方面考虑。可不是,如果抓个小鬼子的间谍,岂不是大功告成。

“所长,是男的!啊哟,脑袋上有伤,在流血。”

“快,救人要紧!我来接电话,就知道他们家是哪里了!”叮铃铃叮铃铃,孙吉拿着手机,在反复地打着。下面的三个警察,将摔得昏死过去的孙道良抬起来。上面的所长,以及王慧杰小和尚等一行人,七手八脚,将孙道良连拖带拉从窟窿抬上坑道。

“快打120,这里空气不流通,对伤者恢复呼吸有影响,来大家伙帮帮忙,将伤者抬到大戏院地面上,空气流通。快,快......”所长一边指挥人将孙道良抬到地面上;一边,他按下接听键,并用免提跟孙吉通话:“喂,你好,你是这位机主的家人吗?”

“你好,是啊!拥有机组的人是我爸爸,他叫孙道良。从今天早晨外出,至今未归,我们一家人正在为这件事着急呢?”孙吉一口气说明情况,如果碰到是李湘怡接听所长的电话,我估计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

也有可能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充斥李湘怡的头脑,兴许她连话都说不出来。

“是这样的啊,你们不用紧张,人,我们已经把他从窟窿里救出来了。生命体征平稳,但始终昏迷不醒。你是机组的儿子是吧,你看看你们家是否来人到现场看一看,还是等我们将人送到县院,你们在哪里等候我们怎么样?小朋友,你和你妈妈商量一下做个回应好吧?”

所长尽量将问题说得婉转些。

不至于引起家人的混乱和紧张,孙吉急忙将手机交给妈妈:“妈妈,快,爸爸有下落了。你来作主张,人家问我们去医院还是去现场?”孙吉将听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反馈给妈妈李湘怡。丈母娘梓桐尹听了急急地从厨房赶来,啊哟,一家人乱成一锅粥。

“喂,喂,请问你是哪一位?我丈夫怎么啦?他受伤了吗?”

李湘怡劈头盖脸直接就问。那边的人在忙着让孙道良尽量躺得舒服一点,首先,得使其呼吸畅通。头上没什么大碍,石头砸在他头上,至孙道良昏迷不醒,那是肯定。那石头长方形,每一块都得有个百儿八十斤,甭说砸在头上,砸在哪来都得痛不欲生。

“喔,是这样,我是夷陵镇派出所所长李飚。这位机组的当事人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掉在马家荡西码头大戏院坑道的窟窿里。根据现场勘查,应该是他被坑道里的石头砸伤了。涉足的地方,可能因为外力作用发生坍塌。掉下去的这位先生,应该是当事人。

目前为止,除了他,窟窿里没有发现其他人。我们已经叫了120救护车,你看,是在县城医院等我们,还是来现场......”所长讲话很温柔,人性化。他尽量完美的讲事实表达清楚,令李湘怡听了就懂。要不然人家是怎么当上所长的呢?都用职业术语普通老百姓能听懂他们说些什么吗?

“噢,这样吧,我们在县医院门口等你们。多谢你们的搭救,谢谢你们,辛苦了所长。”李湘怡也是个有素质的人,他来不及问明前因后果。根据所长的叙述,人家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索性,救人要紧。既然要将孙道良送到县城医院来救治,干嘛还要去马家荡耽搁时间?

就在医院大门口等候得了。

等孙道良醒来,什么事不就自然而然水落石出。

“好,保持电话畅通。我们会继续用这个手机号码打给你们,保持联系!”所长干净利索,吧唧挂掉电话。孙道良呼吸均衡,就是睁不开眼睛。120来了,人们将孙道良抬上救护车,所长不放心的问值班医生:“请问医生,这位先生有没有生命危险?”

医生笑一笑:“没有,按理说,他应该能意识清醒。”

说完,哪位随车的值班医生不放心。继续给孙道良扒开眼皮,用手电筒照一照他的眼球。肯定的回答李飚所长:“没生命危险,顶多,就是昏迷了。但轻度脑震荡,肯定无疑。这人命大,窟窿里,是怎么被发现的呀?如果时间长了,得不到及时急救,必死无疑。”

“不是当事人命大,是这位小师傅救了他一命。要不然,我们派出所大不了接个人命案而已。我奇怪的是,这个人跑到坑道里干什么来了?如果没有事前的安排,他又怎么会谙熟西码头大戏院的坑道?肯定有故事,哈哈哈,说不定,是个惊天大秘密。”

“所长,所长慢一点,下面有发现,重大发现!”

那位给王慧杰小和尚登记的警察,从坑道里追出来。他对着所长招招手,手里,拿着一大把光怪陆离的玻璃球珠子串起来的链子。举在空中,对着所长晃一晃。所长李飚心里咯噔一下,他跑步过去。谁听到有重大发现,不像所长一样的欣喜若狂才怪。

120车子乌拉乌拉的走了,西码头大戏院的坑道里,一场新的发现,令所有人忍俊不禁,喜出望外。“珠宝,下面都是珠宝。都是一只只大木箱子封存着,我是打开一只箱子,就看到这些。”他边说,边交给所长亲自做出鉴定。其实,所长对珠宝这一块也是门外汉。

是真是假,是不是珠宝他也不知道。

跟着警察下去,手电筒接触的地方,都是大木箱子。

打开一只只大木箱子,里面有金条的,有金元宝的,有银元宝的,也有现大洋的。掐指一算,十三只大木箱,袁大头的现大洋就有八箱子。金条一箱子、金元宝一箱子、银元宝一箱子、首饰一箱子、最后一箱子是文房四宝,以及古玩字画。

“所长,我们发才了!哈哈哈......”

“说确切一点,我们国家发了,地方政府发了。地下宝藏,归国家所有。噢,看住这位受伤的人,他肯定与地下宝藏有牵连。另外,对那个报案的小师傅,详细情况,必须记录完整。小张啊,你看来为这件事记个三等功,我想上面绝对会批下来。怎么说呢,我只能告诉你,是你的运气太好了。”

“所长,还有你,您的运气也不错!”

“哦,对对对,今天来到现场的所以同行们,你们的运气都不会错。哈哈哈......”

现场,被拉起警戒线,消息立刻被封锁。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随着特警车队的出动,西码头大戏院被围得水泄不通。武警、特警、警察纷至沓来,他们一个个戴着白手套,警容整齐划一。各种仪器,纷纷被搬到现场。政府机关大楼,也派来了一把手督阵指挥,现场办公。

马家荡西码头的大戏院,开始有生以来第一次发掘。

马良寺,法号紫灰的老和尚王德明,一个人坐在马良寺大堂前,他不住地敲着木鱼,闭关进修。

马家荡的西码头大戏院,警察成群结队,接到小和尚王慧杰的电话,他已经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指望小和尚王慧杰再给他打个电话,除了听了王慧杰说发现窟窿里有手机振铃音以外的什么消息,老和尚王德明期盼着,等待着,心烦意乱。

已经预感到要有什么事情发生,是老和尚击倒小和尚电话后的第一反应。

他将自己一个人关在禅房里,敲着木鱼不吃不喝。

西码头大戏院发生的事,与你马良寺老和尚王德明有毛关系。你接到小和尚的电话,说是坑道里突然出现一个大窟窿,从窟窿了传出手机振铃音。王德明心里开始波涛汹涌,像台风经过的海面,掀起滔天骇浪。

一颗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不知道是有缘人,还是有福之人的出现会引起马家荡的轰动。

还是,魑魅魍魉出来作妖。如果是那样,对小南香临死前的嘱咐,老和尚那就亏待了。总之,这位来到坑道发现大窟窿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但愿他于西码头大戏院的珠宝,以及孙家大院、小南香等人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也算是对小南香有个交代。

倘若不是......

“阿弥陀佛......笃笃笃......”王德明以此来消除自己内心那种恐慌,以及对逝去之人的临终嘱托是否能在他还没有到了圆寂的那一天,就被世人发现,岂不是于曾经的古人小南香要求他在宁死之前绝对不能公布与众。那是对逝者的一个临死前的要求,以及自己庄严的承诺一种亵渎。

王德明至今都在等待自己圆寂的那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到了最后关头,他才能说出秘密。

他从夷陵镇来到马良寺,顺便和孙彩菊为邻。也算是两个人互不不寂寞。老有所依,王慧杰,即是他的重孙子。只是王德明没有告诉王慧杰小和尚他是什么来历。孙彩菊是小和尚的太奶奶,小和尚和孙彩菊走对面,都不知道他是孙彩菊和王德明的后人。

老和尚就还是老和尚。师父,还是老和尚,他知道的就是这些。

没有人知道,马家荡的西码头大戏院地底下挖出大量文物、珠宝,连城之价,稀世之宝居然于马良寺扯上关系。

但电视台,警察知道这里的文物出土,奇货无比,举世瞩目。

除了普通的金银珠宝之外,还有皇宫大吏的收藏文物,难得一见。经过警察连夜发掘,坑道地下密封得如此干燥,令警察叹为观止。他们仔细挖掘为什么一百多年前的古人,能在四面环水的地底下还能建筑如此密封的地下藏室,连一滴水珠都很难发现。

到底用了什么材料,来建造这样的地底下的储藏室,警察也想弄明白。

“怎么回事?你说现在我们的楼下负一层车库,总是渗水。他们,用的是什么隔水材料,一百多年了坑道里居然没有一滴水?所长,你能不佩服华夏古人的智慧,超出我们正常人的想象力吗?你发现没有,所有的尸骸,干得咯嘣咯嘣作响。坑道里连一只小蚂蚁都没发现,这里面必定有着前人的智慧结晶。”

那个命令小和尚签字的警察,对着所长说。

“我发现了,在这么深的地方,用石头铺底,砖头砌墙,根本不可能达到隔水隔湿气的可能。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应该是周围堆满了石灰石、石灰之类的隔水防水的材料。我们撬开收藏室下面的石块,和墙壁上的砖块就知道了。

前些日子,收拾那些小鬼子尸骸,我们没有注意。

现在,从坑道两边堆起来的砖块来看,砌墙的粘合材料为糯米汁和石灰。在砖块外层,都是白色印记,我们以为都是糯米汁。其实,那些发白的都是石灰石。唠,用两块砖头互相敲一下,石灰即刻迸出来。不信,你们挖开砖墙外边查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