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宅诡闻录 > 第十二章贵人相助

凶宅诡闻录 第十二章贵人相助

作者:华夫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说王大源和陶迩庸两个人,在老家17岁来上海闯荡。

初开始,在江苏路的苏北长途汽车站混世。专门给饭店旅馆拉客、给长途车拉客为生计。坑蒙拐骗,管卡压要,甚至在夜深人静的地方,他们纠结一小撮难兄难弟,对来上海的外地人实施抢劫,那叫个家常便饭。

后来,因为上海的治安状况越来越严,王大源和陶迩庸的发财美梦破灭。

随即,开起来黑中介公司。

所谓黑中介公司,即和不法厂家联手,夸大其词蒙骗外地来沪打工仔,进入私人小作坊。以生产低劣的一次性塑料用品为基础,恶劣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廉价的一日三餐,以牺牲工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低成本运营模式,然后,在再工人的工资上七扣八扣,为自己谋利益。

黑中介,大多数以收取劳动者报名费来作为自己的收入和报酬。

在转卖招收的外地来沪务工人员以后,他们从私人小作坊的老板手里按照人头数,获取经济利益报酬。和小作坊老板,以及极个别检验不合格厂家联手,沆瀣一气。为使用单位加工一批批有毒有害的,但效益极其可观的假冒伪劣塑料制品,是个人小作坊和黑中介的生存之道。

什么深圳禹州高科技生产工业园,那就是一个幌子。

他的前身,即是为缅北号称黑白双煞的两大工业园区输送电信诈骗成员。

王大源和陶迩庸自从和黑白双煞有了第一次的成交,便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利润是王大源和陶迩庸做梦也没有想到。只要王大源、掏迩庸给黑白双煞的工业园区招收一名国内员工,缅北工业园区返还他们俩的工资报酬即为每个人三十万计算。

且甭管男女老少,一口价。

所以,陶迩庸和王大源两个人在上海挂起招牌,什么深圳禹州高科技生产工业园在上海办事处,牌匾金光闪闪。金黄色大字离开数百米依稀可见。王大源和陶迩庸也不知道黑白双煞在缅北究竟要这么多人干嘛,对他们俩来说,只要招到人,那就是他们俩的财气。

所谓行走的人民币,那是缅北电信诈骗集团对来自中国人的称呼。

王大源和陶迩庸不知道实情,便盲目帮助黑白双煞在国内招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一个人数即是三十万人民币。何乐而不为,两个人还神神秘秘的,怕的是黑白双煞将招工这件事再去委托其他人。生

怕被人抢了生意的王大源和陶迩庸,全然不知那些被他们送到缅北的人,一去无归。

有的人,被当着小白兔一样的实行屠杀。

肢解、活埋、挖走内脏变卖种种恶行令人发指。孙道良这一次从报纸上看到的这一消息,他原以为自己一箭双雕,既可以去深圳黑市打探黄金价格。再一个,他不是还有一个月三万多块的工资吗?对谁来说,都是一趟划得来的旅行。

哪怕一事无成,顶多自己不过是损失一点路费而已。

再说了,既然偶遇李湘怡家新房装修捡到金条,证明有些老人的传说还是有点明目。

狗不咬空声,人嘴有半仙。

他不相信他老太爷孙雨晴的老宅基地下面就没有宝藏。为难的事,如果自己将这件事说出去,因为李湘怡他们家是后来,地下宝藏不属于他们家的私人资产。按理说,应该属于孙雨晴的后人。至少,李湘怡他们家和自己没什么份儿。

说不定,国家知道这件事,因为土地使用权归国家所用,所有地下宝藏应该属于国家出土文物。

孙道良当过兵,他知道一旦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与众,那整个马家荡翻江倒海。特别是李湘怡他们家买回来的孙雨晴家老宅基地,绝对被掘地三尺。原本就不平静的孙家老宅,经过一次次的洗礼,一代代人的居住,神秘莫测。

有人在大白天看到孙家老宅突然间从屋顶冒出光柱一般的黑色烟柱直插云霄;有人看到孙家老宅半夜屋顶金光灿烂,映红半边天;也有人走夜路看见孙家老宅基地周围,刀枪棍棒霹雳乓啷打得火花四溅,喊杀声震天动地。

当然,这些人都是在喝过酒之后,路过孙雨晴他们家老宅基地时,才遇到的情景。

所以,人们对他们这些酒鬼说出来的话半信半疑。

都认为他们是酒喝多了,头脑出现幻觉。

眼睛也发花,那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对他们的话没有人去相信。不过,有一个人的话引起了马家荡所有人的共鸣。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小队长囿于亮。有人问:为什么小队长囿于亮的话,即刻引起马家荡人的信任呢?

这个,还得从小队长囿于亮平时的为人说起。

小队长囿于亮不单单是小队长,他真正的职称是生产大队的电工。马家荡每家每户的用电,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大楼等等,哪怕李俊芳他们家鱼塘蟹池的用电,都必须经过小队长囿于亮的安装测试和同意。

没有小队长囿于亮的同意,谁也不敢私拉乱接。

所以,李俊芳他们家的集装箱房在承包地安装好之后,急需小队长囿于亮去给他们家接通电源。一边是邮政局帮助安装电线电缆接宽带;一边是李俊芳买回监控,请人来安装。李俊芳和梓桐尹这一天,一家三口忙得不亦乐乎。

小队长囿于亮算是自己人,他没有给李俊芳他们家带来麻烦。什么护导线,什么用电器等等一类的,他都提前准备好。

李俊芳只顾点钞票给他就行了,一直忙到天黑,小队长囿于亮才算结束。

由于是带电操作,小队长囿于亮不敢粗心大意。他就不敢喝酒,烟也没时间去抽,为的是用电安全。谁都知道,水和泥土都是导电的物体。李俊芳的鱼塘蟹池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水田。一个不小心,护导线漏电,那鱼塘蟹池的鲜于水虾不被电死一大片才算怪。

电死鲜于水虾也就算了,关键是李俊芳和梓桐尹,包括她们俩的女儿李湘怡,整天和水打交道。

一旦被电着了,那就是人命关天。

在无人不靠的鱼塘蟹池,你要想希望有人发现你,那还真的不容易。因为,没人到李俊芳他们家的鱼塘蟹池来观望。每年年底的寒冬腊月,要么属于出螃蟹季节有人来;要么就是出鱼季节有人来。

平时,还真的没有人来光顾他们家的鱼塘蟹池。

所以,劳累一天的小队长囿于亮,接过李俊芳手里的钞票,再分给两个电工师傅的工资之后,自己一个人拿着手电筒,推上闸刀。顿时,鱼塘蟹池一片光明。他即刻关掉,第一次送电,老电工谁都知道,推上闸刀最多也就一分钟左右。

接着,必须拉下闸刀。等个五分钟过后,再次重新将闸刀推上。

这一次,算是最终的结果。

但小队长囿于亮这个人做事胆大心细,尽管他观察鱼塘蟹池四周并没有发生短路现象。

按道理这一会他应该收工回家才是,可是小队长囿于亮偏不这么做。要不然有人说他做事酸里吧唧,其实,那叫个责任心知道不。他一个人对李俊芳说:“你们忙你们的去吧!我一个人还要亲自走四周观察一圈,没有百分百的肯定,我是决不收兵。”

李俊芳一家三口也是忙得精疲力竭,对小队长囿于亮的做法,也不反对。

因为自己不懂,就不能干预别人的事。所以,也顾不得小队长一个人去检查线路问题。我们说李俊芳他们家的鱼塘蟹池,承包的是马家荡最东边的沼泽地。所谓沼泽地,即原来也不具备种庄稼的条件。

一年四季荒废着,被称之为水田。

之所以将这块地荒废掉,它还有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因就是:在这块地的北边,即是乱坟场。在这片围着东西河道延伸的乱坟场,从明清时代起,只要是马家荡死去的先人,无任是哪一个家族,都将阴宅选择在这里。

所以,正常情况下,甭管是春夏秋冬,只要每天下午超过五点,乱坟场周围便是没有人在这里劳作。

原因很简单,超过五点钟,就有魑魅魍魉出现。

马家荡人深受其害的不计其数,有大白天看见乱坟场有人厮打,甚至还听到哭喊声,救命的声音。可是,带你遁声而去,走到坟茔场却什么也看不见。除了奇形怪状的坟茔和石碑之外,你再也看不到什么人在这里打闹。

一个人见到,说出去没人信;两个人见到,彼此心照不宣。

可是,当一批人见到这种诡异现象时,大家不得不对外传开了。

从此,乱坟场周围五点钟之后,再没人敢出去抛头露面。

什么春天来这里下网扑野鸭野鸡的;夏天来这里下“丫子”(一种用竹篾和芦材蔑编制而成的人字形捕黄鳝的工具)的逮长鱼的人;秋天来这里专门捡拾鸟蛋、挑鸟窝的人;冬天,来这里挖窟逮野兔的人,大家相互转告。

再没有人赶在每天下午的五点钟之后,来到这片沼泽地。

小队长囿于亮今天是不信这个邪,他是仗着今天这里灯火通明。

二十米一块太阳能板,加一根路灯和电话柱;五十米安装一颗电子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旋转,几乎无死角。他箉着电工包,在所有人都下晚班的情况下,一个人大摇大摆的围着李俊芳他们家的鱼塘蟹池兜一圈。

在他认为完全可以的情况下,小队长囿于亮才能鸣金收兵回家。

要说小队长囿于亮这个人,曾经是北海战队的海军陆战队队员。

他不信耶稣也不信佛,脑子里只相信真理。

和李俊芳一样,小队长囿于亮在马家荡也是外来户。只不过在他爷爷那辈分,他们家从山东济南一路南下,逃荒在马家荡落户。也就是在孙雨晴那个年代,小队长囿于亮的爷爷带着全家来到马家荡,做了孙雨晴他们家的伙计。

都说北方人性格孤傲倔强,还真的一点都不假。

小队长囿于亮有时候和村支书都互怼,只要他有看不习惯的地方,小队长囿于亮才不顾村书记和村长的面子,锣对锣鼓对鼓,据理力争绝不退让。哪怕急得村书记拍桌子,小队长囿于亮也决不退缩。

因为他知道,对与错不是什么面子上的事,而是组织性的原值问题。

有几次,书记和村长联名上书,要求撤换小队长囿于亮。

令他们遗憾的是,小队长囿于亮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即是,他经过部队的培训,不是他们俩一手遮天就能办到的事。村书记和村长碰了一鼻子灰,心里想,既然这家伙是猫屎缸石头又硬又臭,索性,永远给他当个小队长位置就得了。

遇事,当满侧满。实在瞒不住他,再告诉他也不迟。

和今天一样,小队长囿于亮的犟脾气又来了,他一个人悠然自得的箉着电工包,手里还拿着手电筒。

走到每一根电线杆上,他都要仔细观察一番。拿出测电笔,四处测一下看一看是否有感应电输出。不能不说小队长囿于亮对工作的极其热忱和用心。走到乱坟场,哪里东西走向有五根电话柱,他得把他检查完。

就在他检查到第二根电话柱的一瞬间,脑海里突然闪现出这么一个问号:我去,他们说五点钟之后就不能来到乱坟场,我小队长囿于亮今儿个就来了。呵呵,莫非真的让我碰到他们碰到的那些鬼貌气盛怪物吧?

小队长囿于亮对自己脑海里突然出现的问题,不屑一顾。他自嘲的摇摇头,心里想:嘿嘿,我今天和他们不一样。

他们都是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来到乱坟场。

而我小队长囿于亮,是在周围到处装上监控的情况下,才来到这里。电灯光,照得乱坟场周围如同白昼。什么魑魅魍魉赶来这里和我过不去啊!哈哈哈,小队长囿于亮自说自话,自作聪明,也是自己给自己壮胆。

对自己脑海里突然出现的问题,他视若罔闻。

待他查到第三根电线杆的一刹那,从他的头顶上,突然冒出一股火球。

那火球凭空而起,囿于亮即刻抬头向上观看。突然间,从乱坟场的孙雨晴第一夫人的坟茔堆里,冒出一股青色烟柱,直扑苍穹。一股从地底下冒出来的烟柱,与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如同大灯笼一样冒出来的火球,两者在夜色的天空中缠绕在一起。

小队长囿于亮这一会还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他不走也不跑,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

在他认为,无论说你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底下的鬼魂。我囿于亮和你们一无怨来二无仇,你打你的,我看我的。直到这一刻,囿于亮的脑海里,还在想着乱坟场到处是自己刚安装的监控和电灯。虽然感觉有蹊跷,但自己完全不用担心什么。

可是,下一秒小队长囿于亮就终身难忘了。

从地底下冒出来的黑色烟柱,和天空中火球缠绕的一瞬间,即刻化着两个身穿一黑一白青纱帐的美貌奇女子。她们俩手持七星宝剑,直奔小队长囿于亮而来,吓得囿于亮撒腿就跑。他跑到那,那两个人就追到那。还时不时对着小队长囿于亮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尖叫,甚至是嘲讽。

一来二去,一黑一白二煞和小队长囿于亮整整斗了一宿。

第二天早晨,还是头一天死人的人家,来乱坟场安葬骨灰时,一行人们发现小队长囿于亮身上箉着电工包,脚下的鞋子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那电工包里的工具,散落在乱坟场坟茔堆上,到处都能找到。

左看右看囿于亮本人,头朝下,脚朝上倒挂在孙雨晴夫人的坟茔堆上。

嘴里、耳朵里、鼻孔里、哪怕头发丝里都藏着李俊芳他们家鱼塘蟹池里的泥巴。

有人看到昏睡的小队长囿于亮,只见他一双手死死地摽住坟茔石碑的两边。便下意识的对囿于亮说:“你还是为自己能摽住石碑而庆幸吧!要不然,咋晚那鬼蜮定将你拖至李俊芳他们家鱼塘蟹池淹死你不可。”

囿于亮被人叫醒的那一刻,自己居然回忆不起来咋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好像全都忘了,便告诉身边人说自己只是感觉做了一场梦,糊里糊涂的在梦里和两个女人打架,仅此而已。再问,他想得头疼也始终回忆不起来自己遇到的整个过程。还是,李俊芳夫妻俩对他慢慢的予以引导,最后,他才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

从那以后,小队长囿于亮再也不敢在人面前说自己只信真理,不相信什么魑魅魍魉。

话说李俊芳承包的沼泽地,其实不过是一年四季生长些菖蒲、芦材、红草之外,大部分都是在后来被人为的改良为生长茨菇、荸荠、莲藕、鸡头米、菱角、茭白的水生作物。由于茨菇、莲藕、鸡头米、菱角、荸荠、芋头的经济作用并不怎么可观,马家荡人逐渐地对水涝田失去管理和种植的信心。

土地实行承包制度以后,一年年撂荒。

眼见得无人耕种,可把本地父母官急坏了。

撂着良田万顷抛荒,老百姓纷纷投亲访友去城市里打工,也绝不为地方排忧解难。人家四处招商引资,而马家荡侧在坐等国家补贴,实在是手捧金饭碗,却讨不到一粒米啊!于是,他们对马家荡的沼泽地实行招商引资,对外开放。

所谓的对外开放?

原来,只允许马家荡本地人承包土地,现在改为只要付得起租金,土地承包给谁都是一样。

在这种政策的驱使下,李俊芳得知这个消息,便从遥远的泰州兴化市感到马家荡招标,并以每亩80元的价格,拿下三十年的水产养殖合同期。并按照合同精神,每年以每亩20元的价格逐年递增土地年租金。

这块在,马家荡人看来不起眼的废地,在李俊芳和梓桐尹的精心耕着下,第一年的收成过百万,令马家荡人赞不绝口。

同时,也令那些红眼病人对李俊芳他们家的承包区动起了歪主意。有人出高价予以回收,大队书记亲自出马,来找李俊芳,气得李俊芳七窍生烟。在没人要的地方,自己一家三口动用所有资源,费劲洪荒之力开垦。

现如今刚刚收获第一桶金,书记村长联合外地、本地不怀好意的人前来找自己协商,试图捞回土地使用权,这怎么行呢?遭到李俊芳拒绝之后,他们并不死心。想把这个疑难杂症交给小队长囿于亮来处理。

这不,刚好李俊芳的承包的,包括那处坟茔场都属于小队长囿于亮六队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些人哪里知道,小队长囿于亮自从经受过坟茔场惊吓过度,一个月待在家里不敢走夜路,也不敢做什么违背良心的事。以前,他属于唯物主义者,标准的无神论主义追随者。在他认为,话语权在权贵手里,富人和当权者为穷人制定游戏规则。

通过乱坟场的教训,给了小队长囿于亮当头一棒。他始终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的说法,因为当天,他在护导线和用电耗材这方面,都以三倍的价格给李俊芳他们家结算了。

事后,他虽然有苦难言,也没退钱给李俊芳他们家,但内心里的那份纠结却始终都在。说句不好听的,到手的钱要他退回去那是不可能的事。但他想通过其他办法给予李俊芳他们家以感恩,小队长囿于亮这种心里还是有地。

回到孙道良坐上的大巴车,虽然给了王大源和陶迩庸几百块钱的劳务费,或者说是中介费,和众多人一样,谁都不在乎。

理由嘛很简单:人家能给你提供这么好的工作,收你几百块钱辛苦费,怎么说都是合情合理,孙道良也是这么安慰自己。他看着一车人,坐大巴困得东倒西歪,心里还在想:主办方也是的,你让大家一起坐高铁速度不是更快点吗?

哪怕坐飞机,我想也不可能没有人因为飞机票太贵而放弃集体坐飞机的机会吧?

一个月三万多块工资,还可以够每个人来回好几趟的路费呀!

话是这么说,一车人大家都沉浸在即将得到三万多一个月的工作氛围中,掩不住心里的那份激动。将整个出门人必须要警惕的某些关键性问题,或者说是疑问都被忽略不计。是众人的麻皮大意,还是因为大家都沉浸在几万块一个月的工资氛围里不能自拔,或许皆有之!

一路上,高歌猛进,有说有笑有玩。不知不觉中,大巴车经过三天两夜奔驰,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停靠在一座无人能及的旷野的丘陵地带。“这是什么地方?是深圳禹州高科技生产工业园区吗?

不可能啦,那么大的一家高科技生产基地,怎么可能会在这荒郊野地里!”

几个押车的人,此时此刻露出獠牙。

他们五个人,手里各自拿着狼牙棒,即是那种打橄榄球用的棒子,在自己手心不停地“拍拍”掂量着。

有一个像似领头的人,双手卡腰,两腿分开想要打架的姿势,似笑非笑的对所有人说:“诸位,不瞒你们说,三万多一个月的高工资回报在深圳是没有的。要兑现对诸位的承诺,三万多块只有去缅北。在哪里,才有你们想要的高工资和高待遇。”

众人一听,哗然!

“什么?我们要去的是深圳,不是什么缅北。不去了,送我们回深圳吧!要不然,送我们回家!”32个人中,不知道是谁开始大声说出来。于是乎,所有人一阵骚动,谗口嚣囂。孙道良知道事情不妙,他趁天黑逐渐躲到众多人的身后。

他向四周巡视着,熟悉地形和寻找躲避这伙人的视线,待机逃跑。

一个手里拿着狼牙棒的家伙,拨开人群,慢悠悠的走到说话人的边上,伸手将他揪出来,一下子将其摔倒地上。剩着月色,举起手中狼牙棒劈头盖脸对着说话的人的头部,就是一顿猛捶。“刚才是你说要回家的是吧?来来来,我送你回深圳,我也可以送你回家,送你回老家!”

手起棒落“啪啪啪”五个人一齐动手,七上八下,打得那人在地上只是打滚求饶。“啊哟,救命啦!救命啦!大哥,大哥,我不去深圳了还不行吗?我不回老家了还不行吗......”喊得越凶,打得越厉害。直到打得那个说话的人不能动弹,打人的五个人方才气喘吁吁地罢手。

指着地上奄奄一息的人,捞衣抹袖的问道:“我送你回家,我送你回家,我送你回深圳,我送你回深圳,这下可以了吧?还有谁要走的,给老子站出来。奶奶个鸡大腿的,我还就不信制服不了你们这帮贪得无厌的小猪崽子......。”

地上,被打的人血肉模糊不清。

加之月色朦胧,所有在场的人已经反省过来。

什么深圳禹州高科技生产工业园,索性就是骗子打出来招摇撞骗的一个幌子。目的,正是骗他们去缅北搞什么电信诈骗来着。我的天啦!这哪里是在介绍工作呀,分明是要人性命啊。目睹一个人眼睁睁被打得咽气,31个人再也不敢吱声了。

“还有人要回家的吗?有没有!要回家,他就是你们的下场,有没有?如果没有,现在听我指挥,交出你们所有的随身携带物品,跟着我们的人走。走到天亮,就到了你们希望赚到大钱的地方。不愿意去的人,就得像他一样,留在原地,愿意走的人立刻行动。”

所有人开始将自己的东西扔了下来,他们不知道跟着这伙人走会是什么结局。

但至少知道,现在选择反抗,绝对是死路一条。

好死不如赖活,活命要紧。好汉不吃眼前亏的俗语,在他们心目中一遍遍回想。其实,不就五个人吗!32个人选择拼命反抗,或许大家都得以解脱。可叹的是,怕死的心里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希望自己不吃亏的想法,令32个人选择服服帖帖的跟着五个人,走向深渊的缅北......。

为了活命,为了自己不被打死。

明知道结局不会有好结果,可以说,他们当中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明白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可就是不敢带头和五个人拼命,宁愿看着自己的同伴被活活的打死,也没有人挺身而出,齐心合力。

最后,各自抱着侥幸心理,不得不乖乖的跟着五个恶贯满盈的人铤而走险。

“坤哥,这个人怎么办?挑出几个人,抬着他走。扔掉可惜了,他身上有好多赚钱的零件呢?”

众人听到这里,心惊肉跳,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所以,跟着最前面的一个人,争先恐后的朝缅北方向走去,害怕掉队。而孙道良这一刻,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被打的人身上,混乱中他悄悄地躲在附近,没被那五个家伙发现。

也不知道是那五个家伙大意,还有因为孙道良的运气好,五个押车的人没有发现队伍中少了一个人。有可能是他们认为,天昏地暗,月色朦胧,没有人敢选择逃跑。所以,孙道良的举动他们浑然不知。

估计,到了地头,他们肯定会知道。在确定一行人全部走光之后,孙道良还是不敢露头。

只是一个人在树木花草的掩护下,匍匐着,往大巴车来时方向爬去。

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朝着大巴车来的方向爬去,便是离开这绝命的窝点越来越远的,自己便是越安全。望着头顶上的北极星,记忆中的大巴车沿途都是乡镇公路。围着大马路,向着相反的方向行走,只会越来越安全。

跟着那五个人走,即是走向深渊。

他虽然没有看到被打的那个人是死是活,凭着外科主治医师的经验,孙道良断定那个人不会立刻死去。但接下来的那个命令抬走他的人一席话,令孙道良不寒而栗。凭着职业敏感,他知道,那个人说这句话的用意无非是说这个人身上的零件,是可以换钱的呀!

也不知道爬到什么时候,顾不上什么毒蛇、毒虫叮咬,他心里唯一的念头,即是逃出这伙人的魔爪。害怕有人打手机发出声响,他索性拿掉手机电池放到自己口袋里。银行卡,都在大巴车的行李箱里。估计这一会肯定被那五个押车的人,收拾的精光。

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那些钱财干什么!

孙道良当过兵,对部队的野外生存训练,他这一会真的是用上了。

见山爬上,见河泼河,就是不走大道。一天一夜过去了,孙道良还是不敢露头。他估计,自己这一天一夜连滚带爬的行走,也就在三四十公里左右。按照当兵人的野外生存训练得到的经验,如果对方发现他丢失,绝对在方圆百儿八十公里之内,属于不安全地带。

为了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像正常人一样,走在大街小巷的机会,他又继续匍匐在羊肠小道上,往大巴车来自的北方方向,继续匍匐前行。直到第三天的早晨,孙道良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树枝杂草扯得拖一片挂一片。

经验告诉他,此时此地,他已经脱离危险区域。于是,探头探脑的孙道良来到小溪边,捧着水,洗把脸。

借着小溪边水影,他从上到下打量自己一番,自嘲的笑着摇摇头。

李湘怡她爸爸的话,在孙道良的耳边响起:“你能熬过今年,不是什么经验和技术造成的。百分之七八十,是因为你的运气好。如果明年再继续养螃蟹,我劝你还是要多多花时间,放在总结经验上。我提供你的也是经验,那只是属于我的发现,你也要有你自己的见解。

这个世界,没有同一个模式适合任何人发家致富。

想干,就得一心一意掖在上面。切不可三心二意,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什么事都干不成!”回想起李湘怡爸爸的话,孙道良开始后悔当初未能听进去。看到手机信息,一门心思想赚大钱的他,结果落得落荒而逃。32个人,打得半死不活一个。逃走的,孙道良相信除了他以外,不会有第二个。

情不自禁地,孙道良突然间双手合十,举过头顶。

对着自己来的北方,跪地,求赎,为自己祈祷。

祈求生命的平安,祈求远离恶人,早日走上正常人的生活轨迹。

懊悔莫急的他,恨自己求财心切。如果听李湘怡爸爸的话,自己继续在家里选择养螃蟹,怎么说那老头也得帮助自己。就看在他为人忠厚诚实的情分上,老头在养螃蟹技术辅导上,绝对不可能袖手旁观。

想到这里,他开始寻找这里的地名和地址。

头发蓬乱,说着一口普通话,与来来去去头上裹着头巾的男男女女擦肩而过。对孙道良的问话,只是直愣愣的看着,不知道如何回答。所有人看着孙道良见他手舞足蹈,只是连连摇头。上了年纪的彝族老人,根本听不懂普通话。

直到碰到一个小伙子拖着行李箱,跟自己的家里人挥手致意。

紧跟着说了一句:“拜拜!”

孙道良欣喜若狂,他终于碰见一个人能说他听得懂的话了,边紧随其后......。

不敢轻易上去搭讪,他只想跟着这位年轻人,从侧面观察他一番。

确定无误之后,再做出打算。小伙子,在大马路上的前面,拖着行李箱,不紧不慢的朝前走去。孙道良左顾右盼,在后边假装若无其事的跟着。原来,这里是云南的德宏地区,和缅北只是隔山向望。

翻过大巴车停靠的位置三公里,便是进入缅北的果敢地区。

人地两疏,自己又是一副乞丐样子。

身上除了有一部手机以外,什么也没有。

不过,有手机就已经够运气了。至少,他可以将银行卡申请挂失,或者和自己手机绑定,那伙人拿着他的银行卡,没什么大用场。和自己手机绑定,孙道良自己可以用微信、支付宝支出、提取使用。

那伙人有卡,不知道密码也是枉然!

第一时间申请银行卡挂失,是孙道良首当其中要做的一件事。

因为,他的行礼包裹,都在大巴车上了。包括自己在上海买的零食,水果等等。为的是在半路上肚子饿了随便吃一点。现在倒好,银行卡,随身携带的生活日用品,换身衣服等等都在行李箱里,这伙犯罪分子不可能不对他的行李箱进行收查。

说时迟那时快,孙道良迅速在手机上绑定自己的银行卡,随即进行密码修改。

直到自己认为安全可靠时,才放心的跟着小哥哥身后。小哥哥站在一处乡镇公交车站台的地方等候,孙道良一看便知,这不是和马家荡一样,路边竖一块简易标识牌,上面写着公交车经过线路的公交站点吗?

他巡视周围,觉得没什么可疑之处,便主动上前询问道:“小兄弟,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那人见问,特别怀有戒备的瞅瞅孙道良,接下来用手指一指公交车站的指示牌。孙道良明白他的意思,尽管人家不回答他,但是,能听懂自己的话,也算是自己没白问。他知趣的走到站台指示牌下面,垫起脚尖,仔细观看。

下坝村,前往德宏镇11公里;离仓央县52公里,高铁站就在仓央县的利巴镇。

孙道良看到这里,深深地吁口气。得赶快离开这里,德宏镇和缅北接壤。冷不丁,还能碰到不法分子那自己定将死无葬身之地。“你认识字不?这里是云南边境,往西就是缅北。往东就是去广西、广东。你告诉我,你这是要去哪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