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快穿之随机金手指 > 第一百二十九章:腰斩弃市受辱妇(11)

正常情况下,申玉兰的刺杀计划其实很难成功,毕竟启祥帝再怎么没有实权,身边保护之人终究不少,那些人的反应能力和身手绝不会太差,在申玉兰刺出第一锥时,他们必然有能力阻止。

同时启祥帝也不是什么大弱鸡。

作为一个还不到三十五的男人,受伤的瞬间反抗一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这些都是正常情况,理想状态。

现实情况是,启祥帝这几天吃的都是相生相克的食材,喝的药伤肝,肾经受损的同时,晚上还无意识吃了大量助兴药,虽然因为时间较短,不足以让他达到缠绵病床的效果,但肯定有影响。

至于边上的人为什么救助不及时?

原因也很简单。

有可能接触到启祥帝的人都被丁水下了精神暗示,又更何况本来就能接触到他的人。当他们看到自己潜意识里厌恶的人遭遇刺杀时,哪怕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就是保护启祥帝,却也会因为潜意识里的厌恶,不自觉的放缓速度。

再加上周边所有人都放缓了速度。

所以大家并未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等拉开申玉兰,并且将她控制住的时候,还觉得是申玉兰动作太敏锐了。

“陛下驾崩了!!”

贴身太监的大声疾呼中,明明应该悲痛不已,却隐约有一丝窃喜,毫无疑问,这又是精神暗示下的无意识影响。

丁水其实也是第一次这么干,想着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罢,至少得做点什么,不然心里实在是不得劲,实际上她自己都没想到,效果竟然会这么好。

随着众人确定启祥帝彻底死亡。

除了申玉兰有在哈哈大笑,其他人哪怕接受了精神暗示,也都是慌乱且害怕的,因为皇帝遭遇刺杀死亡,他们这些贴身保护和贴身伺候的又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此时他们更担心自身安危。

即便如今没有殉葬的规矩。

可一个护驾不力就足够他们死了。

当然了,不管他们现在内心在想些什么,还是得按流程,先赶紧通知皇后以及宫里的几位大太监,至于接下来的事情,无疑就用不着他们操心了,不管皇后和几个大太监是立刻招百官进宫。

还是稍微压一压,有其他谋划。

都与他们毫无关系!!

而申玉兰则是在大笑了两声后,说了下前因后果,便吐血而亡。她在看到启祥帝过来的时候就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所以那一刻便吞下了提前准备好的毒药,用一层厚蜡封着的毒药。此时胃酸正好腐蚀完外面的蜂蜡,顺利死去。

不用忍受酷刑折磨。

也能随父母而去。

紧接着,收到消息的大太监与皇后互相协商,且互有妥协之后,这才一边将年仅十二岁的皇长子招来,一边将百官勋贵招来,共同协商皇子继位之事。

本来一切都没什么问题。

正常皇帝驾崩也是这个流程。

但他们千不该,万不该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说到这,其实还是得怪启祥帝自己,朱向阳要犒赏和抚恤银子,他也答应了,直接给人家,把人和大军打发走不就行了。

可他偏不,偏得拖着。

想先看看自己能从那些富商手里搜刮多少银子,再考虑给多少给朱向阳。

朱向阳也不急,还趁乱派了些私兵出去,加入少府队伍,同时做的比少府更过分。少府是先敲诈勒索,敲诈勒索不到才会启动抄家流程,他们是直接看中哪家抄哪家,反正锅有启祥帝背呢。

这么一耽搁,朱向阳就没走。

人家没走,又是太师太傅,哪怕太师太傅只是虚职,那也是三公啊,还一人兼两个,并且十万大军就在洛阳城这边驻扎着呢。满朝文武,皇后以及那些个大太监,愣是敢直接忽略了他没请。

这跟开蟠桃会不请大圣有啥区别?

等朱向阳知道启祥帝遇刺驾崩的时候,皇后他们都已经共同商量好,并且开始准备登基大典了,这朱向阳能忍?

别看人姓朱,性子可是姓孙。

而且比姓孙的更有底气,姓孙的那是单打独斗,朱向阳还有十万大军呢。

于是百官尚未离开皇宫,朱向阳就带领自己的十万大军,直接将皇宫给团团围住。理由还相当的充分,那就是他深受皇恩浩荡,如今陛下却莫名其妙的遇刺身亡,还故意不请他,想来当中必有阴谋,所以他要围宫查明事情真相。

以报陛下隆恩。

刚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论是百官勋贵,还是皇后和执掌大内禁军的那些个大太监们全都懵了,因为他们不是故意没请,而是真的没有想到朱向阳。

但这时候显然不能这么说啊!

要真这么说的话。

朱向阳恐怕只会更气。

毕竟故意不请他,还能说是忌惮他的势力等等,直接忘了他,那可就是妥妥的鄙视他,看不起他这个节度使了。

到时候不炸了才怪!!

“怎么办?怎么办?让你们去通知所有三品以上大员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去通知他,唉,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即将成为太后的王皇后,此时是真的很焦虑,但她肯定不可能自己担责。

只能是负责通知的人的错。

紧接着又是一番协商,他们便匆忙将负责通知的那个太监砍了,并且派人拎着他的人头去城门口,好声好气跟朱向阳道歉,表示他们已经将罪魁祸首砍了,希望朱晓阳退兵,进宫协商事宜。

“呸,你们当老夫是傻子吗?

就算是他的疏忽,没通知到位,难不成人到没到齐还能分辨不出来?本官太师兼太傅还没到呢,你们就定下了太子之位,分明是没将老夫放在眼里!”

他们不这么解释的话,朱向阳一时间还真没想到,那些人看不起他,直接忽视他这个可能。直到此时愤怒于他们竟然敢把自己当傻子耍,话都没过脑子的破口而出,这才反应过来,怒吼道:

“好啊,你们是在故意羞辱本官!”

“给我冲!”

随着他一声令下,本来就已经将皇宫给团团围住的那些人,立刻就开始攻击城门,负责道歉的那个太监都快要急死了,却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时下面的喊打喊杀声早就已经盖过了他的声音。

哪怕他扯着嗓子大喊这是造反。

下面的人也听不到。

皇宫当中为数不多的那点大内禁军根本无法抵抗,不到半个时辰,皇宫大门就被顺利攻破,还是从玄武门进的。

紧接着当然就是将皇宫控制住。

带着几十个大小将领,闯进聚集了洛阳所有三品以上官员的紫宸殿。刚一进去就有一个大臣站出来怒斥,大体就是说朱向阳这是在造反逼宫。然而朱向阳根本不跟他瞎逼逼,直接上去给了他两个大嘴巴子:“你应该多谢本官最近吃斋念佛,不然早就送你去西天了。”

“你们一个个胆子挺大啊!”

“发生这么大的事,竟然敢瞒着本官,是太傅没资格知道这件事,还是太师没有资格知道这件事?陛下死因调查清楚了吗?就这么匆忙的要立新帝?”

王皇后没敢说话。

是她爹王右丞相,站出来说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自然是先立新帝,等新帝继位之后再详细调查陛下遇刺之事有没有其他人的手脚。至于没有通知你,以及没有等你到就协商好新帝人选,那是因为你终究是节度使,过两天就走了,自然没有必要专门打扰你。

而且此事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

虽然先帝没有立太子,但是大皇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自然该他继位。”

事关自己外孙的皇位。

右丞相他不出头,谁来出头啊?

“过两天就走了,哼,那本官要是常驻不走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想法,无非就是看不起本官这个寒门出生的武将罢了,皇子继位的事不着急。

先彻查陛下遇刺之事。”

朱向阳虽然心情很不爽,沈知意恨不得把在场那些个世家出身的官员全都砍了,但他终究记得自己是官不是匪。

得守一些不可明说的潜规则。

所以也只能如此发泄不满。

“不可,国不可一日无君……”右丞相肯定不愿意自己外孙继位的事出现波折,所以当即再次开口阻止,但是这次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又被朱向阳打断了。

“闭嘴,再废话砍了你。

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不对外公布陛下驾崩不就行了,难不成没有陛下太阳就不升起来了,世界就要毁灭了?

都是狗屁,我是在跟你商量吗?

我是在通知你们!

把紫宸殿看好,别放任何一个人离开,谁想离开,直接以谋逆论处,给我当场砍了。刺客和那些护驾,以及伺候陛下的人在哪,本官要亲自去调查陛下遇刺一案,也好回报陛下知遇之恩!”

在朱向阳说再废话砍了你的时候。

他边上的副将已经抽刀了。

右丞相咽了口唾沫后,终究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朱向阳不敢杀他,所以只能沉默以对,其他官员此刻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都准备暂且认怂。

等这事儿过去了再说,再报复。

一个寒门将领,就因为手里面有几个兵,竟然敢骑到他们头上拉屎拉尿。

真的是反了天了!!

而朱向阳对他们的态度可谓相当满意,很快就去边上的侧殿提审罪人,没能保护好陛下的护卫,自然算是罪人。

那些护卫是理所当然实话实说,还把申玉兰临死前说的那段话也都告诉了朱向阳,可以说除了弄不明白申玉兰为什么胆子这么大,竟然胆敢弑君之外。

其他一切都很清晰明了。

“倒也算是有因有果!”稍微嘀咕了句后,朱向阳便让人将那些护卫和太监宫女带下去,然后把自己亲信叫过来。

“本来我没什么想法,毕竟原来的先帝没那么好掌控,但如今先帝最大的儿子才十二岁,最小的儿子两岁,比先帝好掌控的多。你们说,我是当董卓还是当曹操呢?要不要扶持个傀儡皇帝。

然后我来摄政,节制天下呢?”

毫无疑问,随着情况变化,朱向阳心态也有所变化,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大人,不可啊!

董卓是个什么下场,您又不是不清楚,那可是直接引来十八路诸侯征讨。

您若是真的效仿董卓,恐怕也能引来十八路诸侯,毕竟如今天下大大小小凑十八个实权节度使,还是没问题的。

曹操的情况是稍微好一些,可是如今的局面,也还没有崩坏到那种地步。

您是有十万大军,不是百万。”

好在边上立刻有幕僚劝道,同时其他人也纷纷劝了起来,现如今天下局势还没到彻底糜烂的地步,这时候可不好做这出头鸟,即便真的有想法,那也应该先低调些年,多多积攒实力和粮草。

有几个副将叫嚣着干了。

朱向阳倒也不是不听劝的人,沉吟思索了一会儿后,终究是听取了建议:

“罢了,确实是我冲动。

但不管怎么说,那也算是打进了皇宫,不能一点收获都没有,你们赶紧派人暗示,或者说直接明示那些个想活命的侍卫太监宫女们,让他们待会录口供的时候,多将一些文武百官牵扯进来。

那些个狗东西,老子老早看不顺眼了,正好趁机弄死他们一批,直接杀不好对天下交代,可一旦他们被牵扯进弑君案中,再杀他们可就理所当然多了。

来来来,大家都写名字,对我们出言不逊或者看不顺眼的都给我写上去。

还有,家底丰厚的也写上去。”

既然要多多积攒实力,那肯定少不了银子资源,所以朱向阳是立刻果断决定,要把启祥帝遇刺驾崩,搞成大案。

最好把满朝文武都牵扯进来。

到时不但能名正言顺对那些个世家官员大杀特杀,发泄内心郁闷不满,还能顺带着多捞点钱,到时候完全可以把国库,以及启祥帝最近这段时间搜刮来的银子,再加上被牵扯进此案中那些官员们的家产一起带走,岂不美哉妙哉。

想想都觉得很激动!很兴奋!

赚死了,赚死了,赚疯了!

做生意哪有直接抢钱来的快啊!

下面的幕僚军师还有些犹豫,毕竟这事不地道,但是边上那些个武将,则都跟猩猩似的,哦哦哦兴奋叫了起来。

最后还是定了下来,就这么干。

只是具体的细节,还需要那些幕僚军师稍微商量商量,不求完美无瑕,毫无破绽可言,可至少也别搞得太过于光明正大,起码面子上要说的过去,乍一看好像没问题,那些官员确实有参与。

紧接着,当然就是赶紧去串供。

以及开始大肆抄家抓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