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山村暗夜 > 第十三章 发现村志

山村暗夜 第十三章 发现村志

作者:李拾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据此村志传说,在这个族群很早的时候,棘氏本是亚洲一个小部落的女子所生,当年气候恶劣,大旱颗粒无收,河水枯竭,在棘氏出生时,她母亲带着他逃难,在山洞里生下来他,然后死于大出血。直到一天被人救起,救他的是一位科学家。工作组在考察中,坠机,生存物资全部烧毁,只有教授幸存下来。

他们生活在山洞,教授在洞外狩猎,在洞里池中取水,养活了棘氏。等到他长到1岁,教授带他见了日光,立刻他皮肤就发红,继而出现很多成簇小水泡,然后迅速发展到大水泡,棘氏苦闹不已,后来好几次,白天一出山洞就同样的症状发生,教授就没再让他白天出去过。日子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不知是哪一天教授没能回来,食物短缺让他焦虑万分,忍受着饥肠辘辘,试着出洞口探视,他再次被灼伤,只好回到山洞深处继续等待,不知是等待死亡还是猎人带回食物生的希望。等到第二天,他的意识完全不能左右理智的行动,他用尽最后力气爬出山洞,阳光,不,是烈日照耀在他苍白的面庞和整个羸弱的身躯上,没有刺痒、剧痛,棘氏以为是到了垂死边缘的幻觉,没有痛痒,自由地把自己袒露在阳光下,是这么舒服、安静,昏睡过去,等他醒过来,他发现自己活着,那个日子刚好是他的16岁。

这篇村志大概讲述就是这个故事,村子里的人为什么会普遍发生这种症状当然就是基因变异造成的。

那么这里面的人如果是教授,很有可能就是棘氏长大了以后,整日在山里谋生猎食,在一个河滩上发现了教授的尸体。在他16岁那天,教授出去抓鱼,可能遭遇了暴雨,在抓鱼的时候不慎滑入河中,溺水死亡。棘氏于是把教授背回了山洞,置棺于此,刻写村志纪念自己和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教授。然后开辟了自己的生存繁衍。

因为自己在山洞饮用了水源导致基因被改变,身体特质成为了光敏感症状,以至于他的后代携带有炙皮症的基因,一代一代在族群中传播。

村里的一切大白于《村志》。

闫蕾想办法要穿过山洞,寻找出口。刻着《村志》的那面墙一定有机关,只是怎么样去发现,用什么方式破解机关。这个棺屋里没有留下来过的人的遗骸,他肯定是从这里出去了。

自己拍了拍脑袋,“哦,对了,水源!这么重要的线索怎么不去发掘呢?笨。”闫蕾从棺屋返回石门,再跻身出去了,石门在释放了闫蕾后,自动又关闭了起来,和还没进去的时候紧闭如初。

闫蕾在从石门的这个平台返回中间那个升起来的平台,前脚踏上后,后脚刚踏上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中间这个升降平台突然下降,闫蕾没有做好下降准备,差点掉下去。中间的升降台自动降到了水池面上。

闫蕾从平台上跳下来,池子的水发着幽蓝色的微光,硫酸铜矿物质沉淀可以让水颜色发蓝。闫蕾其实刚才想起来的事情就是回来取池水,这太重要了,带一瓶样品回去研究是直接搞懂造成致病基因的关键。棘氏喝了这种水,造成了棘氏病,还能一代代遗传,这种水里的物质对人体的破坏力之大,可想而知。

去好了样本后,闫蕾在水池边寻路。如果说这个水池与地下水接连,那么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座山的周围没有见到陆生物,水在泥土里被植物吸收,这种污染只对哺乳动物致命,对植物的染色体不具备融合性,不能破坏植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有墓就有财,墓能藏财。

闫蕾打着电筒照在石壁,这下面水池是延伸的,水池两边都是窄窄的长长的道路,沿着水池往里面走,走到前面听到水流的声音越来越空鸣,那边应该是非常宽大的一个空间。果不出所料,到了一个大型的有人工设施的地方。

工厂一样的大间,在水池的一侧,拐一个弯道进去,能看到分隔开两个工作区。闫蕾的电筒的光圈调大,仿佛来到了学校的实验室里,她发现两个工作大间里全部都是化学实验桌和大大小小的烧杯、试管。这是被废弃的化学试验地。水池里的水污染物也一定是从这个实验室里提炼出来的。闫蕾又看到了实验设备有的标识贴着某个国家的标志。

闫蕾这个逻辑能力不难推断出抗战时期这个地方被用来搞化学实验,后来战争结束,试验场地被废弃,但是由于实验的化学元素被弄到水池里,污染了水池。后来在山洞里生活的棘氏饮用了水池的水,从而发生的不可思议的身体伤害,不仅如此,污染物元素改变了他的基因,染色体变异,造成了变异基因可复制、遗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