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签到在亮剑开始 > 第249章,是好?还是坏?

签到在亮剑开始 第249章,是好?还是坏?

作者:飘过太平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6: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袁朗对于日本的文化还是略有了解的。

对于非日本当地的居民来说,一般较为熟悉的是根据地理上的概念,将日本分为日本列岛的四个大岛及琉球群岛这般的分法。

但是对于日本当地居民来说,却较常使用一被称为“八地方区分”的划分概念。

依照各地因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等的不同而逐渐形成的当地居民意识。

将日本全国划分为北海道地方、东北地方、关东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与九州地方等八大区域。

关东地方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琦玉县、茨城县、枥木县和群马县。位于日本列岛中央,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关东地区大致位于日本之中央,以东京为中心发展起来。

与关西、九州地区相比,其开发的历史较短。直至12世纪末镰仓幕府开设、成了政治中心以后,才开始进行真正开发。

至江户时代,作为大城市更趋发达。

明治以后,江户改名东京,成为日本首都。随着近代产业的发展,整个关东地区急速发展起来。

那两个日本人听他是关东口音,所以以此为搭讪的借口。

或许也有同是老乡的因素。

就像中国人到了外省会攀老乡,日本人一样也会抱团。

全世界其实都是一个样。

“我是东京都的,他是琦玉的。”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吉野太郎很善谈。

袁朗正需要从他们口中打探情报,跟对方凑成一桌,虚情假意的应和着。

通过交谈得知。

吉野太郎是太原特高科的,来阳泉是为了打击间谍,以及筛选军中被渗透的情报人员。

另一位是他的高中同学井边一郎,在阳泉政府中工作。

当然,在袁朗这里应该加个“伪”字,是伪政府。

袁朗给自己编造的身份,是从日本国内来的药品商人,渡边太郎。

这战乱的世道,能做军火和药品买卖的,那都不是一般的人。

袁朗感觉得到,当他说明自己的身份时,同桌的两个日本人都愣了一下,对他的态度也有所变化。

应该是更看重了。

星野太郎好奇的询问:“渡边君,如今西药管制极为严格,你又能搞来什么药品呢?“

袁朗心中一禀,提高了警觉。特高科的人可不好糊弄,一个不小心,他就只能灭口了。

如今,日本人不上一匹布一颗粮食,流入八路的根据地。

那还是常规的物资,对于军火药品等,更是管控的极为严格。

私藏违禁药品,可是够枪毙的。

即便是药品商人,售卖药品也是极为受限的,对于药品流出的管控极为严苛。

若是大量流向不可控的地方,也是要倒霉的。

对方是专门搞情报的,好奇心太旺盛,就注定袁朗不能瞎编糊弄了。

他用夹菜掩饰思考了一下,十分坦然的回答:“二位,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吗啡?”

井边一郎脸上充满了迷茫,显然并没有听说过。

吉野太郎给他的同伴解释:“吗啡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有强力的镇痛凝神作用,能够极大的保护伤员,促进其返回前线。

皇军医院中多有使用,是一款非常有效的药物。只是,吗啡有一定的成瘾性,毕竟是从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比鸦片还容易让人上瘾。”

一说起鸦片,井边一郎就明白了。毕竟他们脚下原本诺大的帝国衰败,离不开鸦片的功劳。

“吗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是在欧美流行了几十年的万能药,这是一款伟大的发明……”袁朗像是一个忠实的药贩子,鼓吹着他手上的好货。

他也并没有夸大其词的胡说。

早在1806年的时候,德国的化学家泽尔蒂纳便首次从鸦片里面提取出了吗啡,并且还将其作为了鸦片的替代品,制作成了比鸦片药效更好的止痛药。

头痛怎么办,来一片止痛药。

感冒怎么办,来一片止痛药。

身体疼怎么办,来一片止痛药。

直到被发现具有成瘾性,在那之前,止痛药简直就是一个万能药,在欧美世界广为流传。

甚至在被发现了具有成瘾性之后,医药集团还大肆生产,并且派人游说政府,想方设法的推迟立法。

这种基因,也许也就是二十一世纪,作为毒品之一的大麻,在欧美没有被禁绝,反而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回到正题。

吗啡在二战中,被各**医作为镇痛剂大量使用。

美国则更进一步,医疗兵能直接在一线为伤兵有效注射控制量的吗啡。

是由于美国公司施贵宝,在二战中的研发成果,而为受伤的前线大兵们带来的福音。

战争中常用的吗啡皮下注射器,像一个迷你牙膏管,内有32毫克的吗啡。

管口密封,前装一个双头针管,使用时下按针管以破封,然后进行皮下注射。

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别在伤者的领口,以便计算吗啡用量,防止产生用药过量。

事后两百多万人成瘾,证明不是说你想控制就能控制的。

然而都知道会成瘾,为什么还会使用呢?

战场是非常的无情和残酷的,没有吗啡,士兵可能忍受不住疼,挣扎拉扯伤口造成更大的伤害,或者直接生生疼死了。

自从有了吗啡之后,不管士兵在前线受了多重的伤(当然,若是那种伤及内脏要害的重伤,谁也无力回天)。

只要是还有那么一口气在,便能用吗啡暂时保住性命。

再加上其止痛的功效非常好,所以大多数重伤员都能撑过这段最危险的时期,直到被送往后方的战地医院接受治疗。

不用是个死,用了可能就活下来,相信谁也不会选择死亡吧?

美军吗啡普及开来,用量很大。日军也掌握了这项技术,但一般不会配备前线,只会用在医院。

袁朗解锁了吗啡的图鉴,但出于某种考虑,他只给八路的医院少量的提供,用来做手术止痛用。

此时拿出来,要说没有用他来祸害一下日本人,那绝对是假的。

这东西控制不当,就容易成瘾,其危害性极高。

比鸦片还厉害。

中国人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就是因为鸦片。

这一教训,是个中国人就不能忘。

用来反向出口祸害一下日本人,袁朗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