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签到在亮剑开始 > 第173章,该不该打

签到在亮剑开始 第173章,该不该打

作者:飘过太平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6: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旅长,红崖顶那里是个什么情况啊?”

正开着卡车前往的袁朗,询问坐在副驾驶的旅长。

之前,他主要关注榆社县的情况,对于大局方面,了解的不多。

红崖顶,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红崖顶地区……”旅长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想怎么解释比较好。

“你应该了解过平型关战斗吧?”他问。

平型关战役,那是如雷贯耳了。八路军的大胜,日军的惨败。

那一场战斗,消灭了敌人精锐第五师团的一千多人,击毁了汽车一百余辆,缴获了大量的军事物资。

是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军事上同样有重大意义,是载入史册的一场战斗。

袁朗跟李云龙、丁伟他们,讨论过许多遍,还把战斗进行了仔细的剖析。

如果要做介绍,那他能说的头头是道。

得知袁朗很了解,旅长解释说:“红崖顶地区的地形,与平型关战役的地形非常相似。

那里有一条沟道,非常适合打伏击。布置在那里的新一团和独立团,你也不陌生。

丁伟和孔捷他们两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指挥员了。布置一个口袋阵打伏击,再容易不过了。”

袁朗脑海中已经能想象到了,他笑着说:“那我就明白了,有他们两个团,敌人要是进了伏击圈,那可就有苦头吃了。”

打响平型关战役的,是当时刚刚由红军改编过来的,六八五团和六八六团。

他们都是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从二十万人当中,最后存活的三万精锐。

所有人的战斗素养自然不错,打起仗来也很凶狠。

此次投入战斗的新一团和独立团,虽然有不少新兵,但也都经过了好几个月的训练,

再加上有老兵带着,作战能力也没得说。

而且,当时的两个团,在武器装备上要远逊于新一团和独立团。

尤其在轻重机枪和炮火能力上,要比当时的主力团强了一倍。

这是旅长都亲口肯定的。

虽然丁伟和孔捷,在指挥作战方面,要逊色于打响平型关战役的那二位将军。

但是,有成熟的例子摆在面前,萧归曹随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在经过一番对比后,袁朗很容易就能得出结果:这场战斗,起码有八成的概率稳赢。

剩下那两成,主要原因出在敌人的身上。

当年开战时的日军不可一世,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

那时候的他们不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一头就扎进了伏击圈,被打了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现在已经打了三四年仗的日军,只要不是蠢货,也该记着点教训了。

真要是还一头扎进伏击圈里,那袁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又想到卡车后面拖拽的防空炮,在那种地形,直接拉到沟道里,显然不可能。

如果拉到两侧的伏击阵地上,那就只能看鬼子的飞机会不会来……应该是会来的。

日军总不会因为被打下了三架飞机,就不敢派出飞机支援了。

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旅长说:“放心,肯定有你表现的机会。

看样子快到辽县了,决死一纵队应该准备好了。等大炮和防空炮到齐了,就展开攻城。

到时候,还得你露一手啊!”

要说幺零五榴弹炮谁打的最准,非袁朗莫属。

辽县的日军应该不足四百了,一天的时间不够,但有两三天的时间,还有榴弹炮喷火器等攻坚武器。

怎么着也够了。

“停车,停车!”

前面折回了一个骑兵通讯员,拦下了行进的车队。

通讯员是丁伟派来的,汇报兵力部署,报告敌情。

旅长听闻后,先问了通讯员出发的时间,随即看了一眼手表。

他得到消息的这时候,那边都应该打起来了。

日军行进的速度,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如果不是丁伟和孔捷早做安排,等他到了黄瓜菜都凉了。

当然,团一级没有电台,造成通讯延后。也是导致他姗姗来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旅长想了一下,对袁朗说:“我先坐前车走了,你随车队慢慢走。”

缴获的卡车数量并不多,除了牵引火炮还要装上弹药物资,速度就快不起来。

唯有一辆卡车,仅装了弹药物资,无需牵引火炮,还能更快一些。

旅长是有些着急了,红崖顶地区的战斗打响,缩在辽县里的日军就必须牵制住,不能放他们出去作妖。

送走旅长,重新开着卡车上路的袁朗,脑海里想起了关于决死一纵队的信息。

决死一纵的全称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是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抗战的产物。

故事讲起来比较长,简短些说,就是当时阎老西,发现旧军队面对日本人顶不住。

所以跟八路军合作建立的一支军队。

决死队和敢死队的性质是一样的,上战场就没准备生还。

但是决死队不能简单理解为敢死队,牺牲救国是阎老西提出的抗日口号,有特殊的政治背景。

山西抗敌决死队成员中,多数是爱国学生,有人称之为“一手拿书本,一手拿枪杆的部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众所周知,某运输大队长是非常反动的。

哪怕日本人把他的国都打下来,他都不忘了“安内”。

39年末,在他的支持下,阎老西发动了“十二月事变“,

以决死二纵队不听从指挥为由,企图消灭八路领导的新军。

但是事变后,决死队公开和八路军站到了一起,而且更加壮大了。

苍云岭之战,掩护总部撤退的,就有决死一纵队的。

决死一纵队下辖的五个团。

此次作战,攻打辽县的是决死一纵队的二十五团和三十八团。

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这两个团都与主力团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仔细说的话,跟之前交到丁伟手里时的新一团差不多。

两个团五倍的兵力,攻打防御工事完善的辽县,并不是个轻松的任务。

旅长着急前去亲自主持,也有那方面的顾虑。

已经被包围在辽县的敌人,已经是碗里的肉了。有他带来的榴弹炮,再轰开城墙不是问题。

消灭敌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眼下,其实红崖顶那里来援的日军更重要。

日伪军日两千五百多人,如果能与辽县的敌人成功会合。

那八路军就可以直接撤退了。

丁伟和孔捷那里怎么样了呢?

在袁朗惦记的时候,丁伟愁眉不展的望着沟道里前进的日伪军。

三百伪军前面开路,两百日军紧随其后。

先经过了二营的阵地,然后是三营四营,眼看着就要过了一营的阵地,走出伏击圈了。

孔捷那里还没有一点动静,丁伟此刻是心急如焚啊!

是不是消息搞错了,这支日军就是先到达的主力?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过去?

要不直接开打,揍他小鬼子?

现在打的话还能捞点肉吃,要是等日伪军全部放过去,可真就什么也不剩了。

此时,丁伟脑海中天人交战,扣在信号枪扳机上的手指,不断的松了又紧。

“团长,不能放小鬼子过去啊!”旁边的一营长眼看着最前面的伪军,就要走出伏击阵地了,焦急的劝说。

丁伟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扳机上的手指松了下来,低声道:“不要冲动,传令下去,没有命令谁也不准动。”

在这一刻,他选择相信老战友。

况且,跟情报上更大的那块肥肉相比,这五百日伪军也就不算什么了。

“唉!”

一营长不甘的叹了一声,转身去安抚犹如上了弦的战士们。

“都安静点,别冲动。”

“等团长的命令,没有命令谁也不准动。”

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战士们紧绷的神经松了一些。

可脑海中又涌现出了新的疑问:“难道就放过那些鬼子吗?”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还有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