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七十八章 火铳改进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七十八章 火铳改进

作者:老白牛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1:28:33 来源:蚂蚁文学

高史银与杨通二人从董家庄来到舜乡堡内,二人领取了告身后,王斗设宴款待,招待这两个老兄弟。大冷的天气,吃着沸滚的羊肉汤。喝着热烫的小酒,分外舒服。

在宴中,韩朝、韩仲兄弟也是作陪。现在各人都是高升,从总旗到百户不等,自然喜不自胜,个个话题都很多。

高史银大口大口地喝酒吃肉。他对王斗笑道:“听闻太太有喜了?还真是巧,我那婆娘也有了,整天就是喜欢吃酸的东西,害得我整日去寻些酸枣、葡萄、山楂等物给她吃。”

“前几日,那婆娘还拉着我到庄内的城隆庙去拜神,烧香许愿,说是我杀孽太多,要为孩子积点阴德,*熊。”

王斗听得有趣,问道:“那你去了吗?”

高史银叹道:“哪能不去呢,说也奇怪,自婆娘有喜后,我这心也软了下来,婆娘说为了孩子。我也是这么想的,迷迷糊糊,就跟她去了,还叩了几个响头。现在想想。真是怪了。

他本来满脸的横肉,脸上不时露集招牌似的狞笑,此时神情温和,反而让人觉得怪异。

韩仲叫道:“高蛮子,你能积什么阴德?你杀人太多,再拜神也没用。”

高史银不高兴了:“韩二愣,你说什么呢。”

他脸上有些阴霾,韩仲的话说中了他的心事,过去他在营兵中,确是杀了不少人,好人坏人都有,更有杀良冒功,自己拜神能不能积阴德,他也是不明。

见气氛有些僵硬。杨通忙打圆场道:“好了,大家都是好兄弟。一些无心之失,就不要闹僵了。”

他对王斗陪笑道:“大人,卑职与高百户准备在董家庄开垦荒地,不过缺乏耕牛与农具粮米,还望大人能支援一二。”

他的神态恭敬。王斗任防守官,升了千户后,他说话更是小心翼翼。现在他嘴上的两个门牙也是永远失去了,这让他说话不免有些漏风。眼下他与高史银二人在董家庄,一个管兵,一个屯田。倒也相安无事。

他二人带了一队战兵到董家庄后,在几个文吏的帮助下,也统计了堡内的青壮人口。准备仿效王斗在靖边堡与舜集堡的做法,开垦荒地,编练青壮,不过缺乏物资,工作很难展开。

王斗沉吟了半晌,道:“也罢,我就从堡内拨下十五头耕牛。三十石米粮给你们,你们去向林副千户说明一声便可。”

高史银与杨通二人都是大喜,连声道谢。王斗也盘算着等舜乡堡的兵练好后,也需将境内的兵马轮流拉到舜乡堡来操练,各堡军官的培养,也该列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

宴后,王斗对高史银、杨通二人道:“明日便是腊八节,你们过了腊八节再回去好了。”

二人都是连忙答应。

崇祯八年的腊月初八日,是大明传统的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还有一系列的祭祖敬神逐疫等活动。这天里,舜乡堡也是全军放假一日。军民共度佳节。

这天里,整个舜乡堡都是喜气洋洋的,近午时,钟氏与谢秀娘。也在钟调阳的随同护卫下,车马来到了舜乡堡内。一行人中,还有李茂森与王天学等人,以后他们也要在舜乡堡内打制兵器,研究医药。

随着自己对舜乡堡的掌控加深,王斗也准备将靖边堡一系列的基地报迁到舜乡堡内,毕竟这里人力更足,物资更丰富,地方更广阔。

王斗在南门前迎接了自己妻子与母亲一行,听闻防守夫人及老夫人来了,林道符,镇抚迟大成。令吏冯大昌。还有几个管队官,都是一起出城迎接。还有王斗舅舅钟正显。也是满面笑容地随在令吏冯大昌身旁。

很快车马停下,钟调阳下了马,去掀开了车帘,谢秀娘与钟氏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谢秀娘小小的身上穿着比甲,钟氏则是穿了一身的背子。二人都挽了髻,显出一身的贵气来。看了看眼前的城堡,钟氏叹道:“这舜乡堡就是比靖边堡大了许多,媳妇你说是不是?”

谢秀娘挽着钟氏的手,道:“婆婆说得极是。”

她虽是有了身孕,不过现在倒看不集来。

王斗走上前去,给母亲行了礼,又对谢秀娘微笑道:“秀娘,你现在有了身孕,要万分小心。”

谢秀娘心中一甜,低声道:“哥哥,奴没事。”

钟氏则是看着王斗摇头:“又瘦了。”

王斗啼笑皆非:“在母亲的眼里,只要儿子出门一段时间,总是瘦的。”

随后王斗给钟氏与谢秀娘二人介绍舜乡堡各人,见了眼前的老夫人及防守夫人,各人哪敢怠慢,都是一一上前行礼。

钟氏微笑与众人家暄,对人际交往,她是老手,一时间让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同时钟氏脸上也是春风得意。往日这些舜堡的大人物,哪会正眼看她这个小小的妇人?就是因为儿子。他们才对自己这么恭敬。

一一介绍堡内各人后,钟正显也是满脸笑容地走上前来,对钟氏叫了声:“四姐。”

钟氏一瞪眼道:“弟弟,你有没有给你外甥找麻烦?”

钟正显对这个姐姐颇为畏惧,他叫起撞天屈来:“哪有,不信你问斗

钟氏哼了一声:“如有。仔细我饶不了你

钟调阳走上前来,向王斗施礼。王斗微笑道:“表兄,靖边堡的事,辛苦你了。”

钟调阳郑重施礼道:“这是卑职份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王天学与李茂森也是上前向王斗施礼。王天学身上的儒衫仍是皱巴巴的,他摇头晃脑地道:“总算来到一个大城了,不再是穷乡僻壤,就不知这舜乡堡内与靖边堡比起来如何。”

众人进堡,见到里面的街容,钟氏眼中现出惊讶的神情。她以前是来到舜乡堡的。现在内中的情形与以前大不一样,街道整洁干净,军户精神饱满,哪还是以前那个垃圾满地,街上到处是面黄肌瘦军户乞耳的情形?

这么短的时间就改变了,怎么能不让钟氏惊讶?随行的李茂森等匠户同样是张着嘴,他们是从舜乡堡出来的。对舜乡堡内再了解不过。短短时间堡内就有如此变化,真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进了千户官厅后,王斗安排母亲妻子住下,接着他又拉着谢秀娘的手。要去听她肚中孩子的声音。

见丈夫这样亲昵的样子。谢秀娘有些娇羞,她轻声道:“哥,哪有这么快的

王斗笑道:“是我心急了。”

谢秀娘低声道:“蓦,你将来希望孩子是男是女?”

王斗微笑道:“不论男女我都喜欢。”

谢秀娘则是脸有忧色,轻轻说了一句:“如果是女孩就糟了。”

午后,王斗带着妻子谢秀娘,参加了堡内为腊八节举行的庆贺活动,母亲钟氏由于劳累,便在府邸内休息了。

舜乡堡有“打秋千。的旧俗。每逢节日,便在堡内竖起秋千架。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参加打秋千活动,外地来的观众,也可以参加。这,“打秋千。新奇别致,颇为的吸引人,参加的人络绎不绝。

谢秀娘不由看得拍手直笑随后她又察觉到自己的失态,不好意思地看了王斗一眼。

其实她今年不过十八岁。加上个子看上去就象一个未成年少女,放在后世,也就是一个九零后,正是欢喜无忧的时候,此时她却耍做母亲了。看她的样子,王斗只是宽容地微笑,鼓励她放松自己。

未时,王斗还带着舜乡军全体将士,在堡内东街口的玉皇阁戏台前看戏,那戏楼单檐卷棚,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面积颇大。堡内有什么节日,向要请戏班子唱戏,是全堡军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享受。

舜乡军被操练得狠了。难得今日全体放假,都是带了自己的妻子家人前来看戏,将一个戏台前挤得水泄不通。虽是天气寒冷,却丝毫阻挡不了众人的热情。

王斗与林道符。迟大成,钟调阳,高史银,杨通,韩朝,韩仲等人坐在前面,还有许禄等几个旧军管队官也是一起坐在王斗等人身旁。

见王斗带谢秀娘前来,众人都是恭敬向谢秀娘行礼,口称太太,谢秀娘都是一丝不芶地还礼。事后,谢秀娘与一干军官太太们坐在一旁,又是成为众妇人的焦点与巴结对象。不过对这种场面,谢秀娘已经有些经验,就是少说话,多微笑,倒也有一股雍容体态,让人不敢视。

此时戏台上唱的是当地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颇有韵味,加之戏班在保安州当地颇有名气,激得台下一片片的叫好声。其中以高史银,韩仲,温方亮三人的叫声最为响亮。

那温方亮不愧为风流哥儿。他人长得英俊,家道也殷实,加之现在身为副千户,更是吸引周边女子的注意。他今日将妻子与五个小妾都尽数带了出来,个个颇有姿色,莺莺燕燕,很是引人注意。

温方亮在舜乡堡有良田几百亩,家内幕着众多的家奴,他那队上的十几个家丁,尽数都是他身旁的家奴,这也是舜乡堡与各地军堡的普遍现象。各军官们大量占有田地,就是为了养活自弓的家奴家丁。

其实对于王斗不设家丁,几个舜乡堡的管队官私下都不以为然,王斗虽然练了大量的好兵,只是上头一纸调令。就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危险。对于这种议论,王斗私下也多有听闻。他只是一笑置之。来自后世的他,有大把的手段解决这种问题。家丁们,决对不许可出现在他的军中。

温方亮现在升为副千户。已经有资格参于管理堡内诸事,对于他的安排,王斗还在考虑。

看完戏后。众人才心满意足地散去,从明日开始,舜乡军又要开始刻苦的操练,一直持续到过年前的几天。

傍晚时分,钟调阳与父亲钟正显生了冲突。原因是钟调阳听闻父亲现在住在千户宅院内,钟调阳认为不妥,劝父亲搬出来。钟正显自然是大怒,不过钟调阳语态坚决,父子二人还生了争吵,最后钟正显垂头丧气地搬了出来,住进书吏房去了。

钟氏与谢秀娘此后便在堡内住了下来,王斗准备安排以后她们做些抚恤妇孺之事。

到了这日,由于天气寒冷,林道符带着堡内军户开垦荒地的事情也进入尾声。

从十月下。一直到现在的腊月初,林道符抽调耕牛一百三十头,老弱男子与妇女近千口,沿着舜乡堡周边,董房河的,一共开医出来,兰千多亩的十地“让舜乡堡下兴

这个时代的乡间妇女多不缠足,平日她们在家时,都是与男人一样下田劳作,她们吃苦耐劳,加之又是为了自己开垦田地,每日劳作又能吃饱。所以各人干劲都是非常足,短短时间内,便开垦出了这三千亩田地,算是一个奇迹。

不单如此,各个荒地中,军户们还挖掘出了十几口的灌井,为来年的春耕,提供了很好的灌溉基础。

原来舜乡堡整所的在册屯田地有七千多亩,直属于舜乡堡的屯田地有三千多亩,不过这些屯田地大多水利失修,而且很大部分的良田都被军官们占有。舜乡堡几个管队官。几乎每人都占有了至少三百亩的良田,当地屯政非常复杂。对于原来的屯田地,王斗也不抱什么希望。打算新开垦田地后,让堡内的军户们重新开始。

在王斗计戎“中,以后堡内每个军户都要分下新的田地,每人至少分到四十亩到五十亩地,至于他们原来的屯田地,未来再加以安排。

等来年开了春,各户以抽签的形式分取田地,先分一百户家。

其实现在王斗屯田收不到什么粮米,总是投出,看不到收获,看来对王斗似乎没什么益处,不过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安将士之心的最好办,法。古人最重田地。家人分了土地,他们家内有参军的父兄子弟,才会拼命保护这个地方。

而且在古时,这粮食的重要总是排在第一位,商贾之道,都是末等。如果有一天,舜乡堡当地的粮食能自给自足时,王斗才不再忧虑,这块根据地才是劳劳掌控在自己手上的时候。

对于这些先期屯田的投入。王斗只能苦苦想办法,挺过这一关。以后便顺利了。

此次李茂森与王天学也是一起来到舜乡堡内,这些时间王天学在靖边堡内。倒也开了一间草药铺,带了几个采药学徒,王斗让他继续在舜乡堡内开设药铺,培养学徒。

在王斗的计“中,以后军中的消毒用品。绷带纱布,清理伤口的接合手术器械,还有各样的驱虫药,行军散,止血药,跌打药酒药膏等都要研制。王天学要什么花费,只管与自己说。

还有李茂森,此次他回到舜乡堡,算是衣锦还乡,原来堡中的工匠们,见他现在的样子,个个都是羡慕万分。

王斗准备让李茂森管起舜乡堡匠作坊来,依靖边堡的制度,提供基本的月粮,然后懒者罚,勤者奖,保证兵器盔甲的制造质量。关于这点,靖边堡已妆有成熟的匠作制度,李茂森在靖边堡多日,这管理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

在新式的奖罚制度下,很快的,舜乡堡匠作坊风气便为之一新,舜乡堡匠作坊如靖边堡一样的热火朝天起来。

李茂森对王斗保证,只要有足够的原料。他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合格的火镜兵器来。

铁料王斗倒是有办法,舜乡堡有一些库存铁料,等过了年后,还可以组织人手到辉耀堡去开矿。

不过对火药硝石的原料供给。王斗便是一展莫筹,除了向外购买,便没有别的方法,难免受制于人。在他的构想中,将来还要改进黑火药的制造,研究颗粒状黑火药,这更需要大量的硝石。

只是硝石在哪里,保安州及附近有相关的矿产吗?

王斗一边沉思,一边看着眼前的李茂森丁丁当当地打着鸟统的锁,管,舜乡堡匠作坊的分工大致分为铁作、木作、火药作。鸟统最关键的部分是镜管的打制焊接,李茂森虽为匠头。平日也多有打制鸟统的,而且很多鸟统的组装他也有参与。

舜乡堡匠作坊早有相关锐管连接的统床,很早便流传下来,方便锁,管穿上铆钉,此时他旁边放着一根制造好的鸟镝,乌黑精良,鸟统的外形结构与西方的火绳枪并无区别。不过西方火绳枪的龙头是由前向后击。眼前的鸟镜则是龙头反向安装,后设挡板防止击时产生的气体伤及射手,这是当时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体现。

看着李茂森在制管焊接,王斗忽然道:“李匠头,就不能在钢芯上直接将镝管打出来吗?如此。侥管更为坚固粗厚,不容炸膛,威力也更大不是?。

王斗看过一些史料,记得西方火绳枪与日本铁炮,就是直接在一根钢芯上直接裹以红铁,然后一层一层的敲出来,不需焊接,这样锁,管很大。威力也大。

李茂森一愣,他仔细地沉思了一会,道:“确实,由于不需制管焊接,这样对工匠技艺要求低下,是不容易炸膛。镜管大,装填子药多,火镝的威力也大。只是,这火统的射程就近了小人估计杀伤力也就在六十步左右

“六十步

王斗沉吟起来,清兵的步弓射程就在六十步。

如此与清兵对射,似乎没有优势啊。

除非,要有火炮!

老白牛:

昨天那章二十四小时订阅不错,有一千五百多,过了第一章的二十四小时订阅。

在这里,老牛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