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584章 铁厂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84章 铁厂

作者:老白牛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1:28:33 来源:蚂蚁文学

所以,虽说此次议和,清国比历史上更积极,不过对大明来说,却是可有可无。

特别让鲍承先等人恼怒的是,夹着锦州大胜的心理优势,大明很多大臣官将,对清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上众使者时,已经体现出一种趾高气扬的气势。

虽说暗中联络的某些人,可能有把柄在清国手上,或是贪图银子,不过似乎缺乏了往日那种对大清的畏惧。

奔波多日,鲍承先等人的议和任务,始终进入不了实质阶段,怎能不让他们颓废恼怒?

“鲍大使,议和之事,还需要进行下去吗?”

一随从愤怒道:“很明显的,这些南蛮子毫无诚意,便想见那明国兵部尚书的面,也是越来越难。”

鲍承先神色阴沉,他手指在桌上轻敲:“议和之事,可以缓一缓,我等到来南朝京师,也不是没有收获!眼下观之,虽说明国无诚意与我大清和谈,不过细作分析,他们也无力攻我大清,是不是达成条款,无足轻重。”..

他说道:“是以,此行最重要之事,还是继续离间明国君臣,游说他们臣工官将,再次将庞大粮饷投入辽东之地,特别不可放弃义州……还有,关注他们国内流贼之事……”

“现,明国臣君对王斗颇为猜疑,这还不足,需得加把火……”

屋内传出窃窃私语:“……阁臣中,魏藻德虽为阉党,然为人圆滑,陈演是四川人,周延儒、郑三俊、倪元璐皆为东林党,江南人氏,想游说他们与王斗交恶。难矣……”

大明的势力划分,东林党代表江南地主、官僚、商人的利益,阉党代表山东、湖广、山西、北直隶等处官僚、地主、商人的利益。到目前为止,王斗损害的,大部分还是阉党的利益,毕竟宣大在山西。

对于王斗。东林党各人虽有忧虑,不过毕竟离得远,嘴巴上囔囔可以。要有实质上的冲突,那是不可能的,体现在内阁,东林党人郑三俊、倪元璐,对王斗所作所为,大多持沉默状态。

内阁首辅周延儒,也一样不肯体现出敌对状态。

“……陈新甲虽为川人。然为王斗一系,却大有文章可做……”

“可续谋议和之策,想方设法,让陈新甲询问王斗之意,介时。将此事宣扬出去,南朝定然上下哗然,陈新甲可去,而王斗勾结敌国之举之心……”

“南朝恶斗,与我大清有益无害,尝闻魏藻德、陈演,与周延儒恨之入骨?”

……

崇祯十五年三月,数日后,宣府镇,贾家营堡。

此堡距镇城约二十余里,多条河流西向或是南下,将贾家营堡夹在中间,而在城堡的北向数里,靠近山岭旁,河水边,一座庞大的铁厂,正在拔地而起。

这里,戒备森严,远远的,铁厂范围,栅栏、岗哨林立,等闲人等,不得进入。

贾家营铁厂,是王斗到镇城后,新建的一系列铁厂之一,而且往贾家营堡上游不远,就有一个庞家堡铁矿,据王斗所知,储量颇大,总储量,达到一亿多吨。

早在东路时,虽说很多行业,已经慢慢开放给民营,不过军工厂,铁厂等,仍然是官营,对很多商人厂矿的矿石,煤炭等,官方还拥有优先采购权。

对庞家堡铁矿,同样如此,该矿,由副总兵张国威亲族,还有镇城一些豪族控制,在王斗优惠的价格,还有庞大的订单吸引下,这些矿主们,以最快的速度,与王斗表明了合作的态度。

又因为铁矿需求订单太大,钱景良好,张家等已经尽力追加投资,还向银钱司贷了不少款,招募的矿工,更是越来越多。

这也形成颇多的周边产业,前来贸易的商贾越多,加上工人与家属,贾家营堡、庞家堡内外,快速成为两个新兴的市镇,堡内的军户们,也忽然发现,前来租房的人多了,导致房价攀升不少。

“如大将军所言,使用水力后,可大大提升鼓风之力,这炼铁之炉,也可高达三丈之上。”

民政司大使张贵,后勤司大使齐天良陪在王斗身旁,此外还有二司一些官员,护卫营亲将钟调阳人等。

王斗眼前,铁厂最重要一些设备,就是高达十米以上的一些高炉了,这些铁炉,前方有石砌的出铁之所,往日用数人拉拽的大型木风箱,已经被水力代替,还有炼铁,也是使用焦炭。

离镇城不远的四周,颇有一些优质煤矿,焦炭,早在大明,很多地方已经使用,在西方,约是十八世纪初期,有些省份铁场,甚至使用了轨道机车,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就有记载,广州铁场装填矿料,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以入炉。

在大明,产铁重心,主要在湖北的大冶,湖广课铁,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还有广东佛山,早在明中叶,也是重要冶铁中心,大明铁产量,一年超过千万公斤,大部分在南方或是岭南,甚至西南地区。

还有铜,也多产自四川、云南、贵州,锡,产自广西、湖南、云南等地,汞多产自云南,还有云南所产白银,一样流遍全国。

矿冶业重心南移,何也?

便是这些地方,多使用木炭,炼出的铁料等物,较为优质,而在北地,因为木料缺乏,大部分使用煤,所得生铁含硫量高,质较次。

而在大明北地,虽焦炭很多已经用于炼铁,不过风力跟不上,炉高难超过十米,所产铁料,仍然不佳,所以王斗,一直在想,如何提高铁的产量与质量。

只是,他文科出身,对这方面一向不在行,只隐约记得,后世之所以炼铁质量跟上,一个是解决了风力问题,一个是解决原料问题,加上事务繁忙,便将此次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还是军工厂一个工匠,从水力打制鸟铳得来的灵感,提出建议,言炼铁,同样可以使用水力作为动力,上报后,让王斗茅塞顿开,到达镇城后,新建铁厂,便使用水力。

克服一系列问题后,一座座用盐和泥造成,炉高超过十米的铁炉建成,事后那工匠,也因为贡献巨大,被记了一笔功勋,还有授于上士勋阶,让很多工匠积极性更为提高。

一片火红,铁水出炉了,耀眼的铁花四处飞溅,顺着石槽,流入下方一方塘,众多工匠,冒着酷热,还有生命危险,手执持柳木棍,挥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待稍冷后,或在塘内斩划成方块,或挥椎打成圆形。

王斗看着,这是此时炼铁手法,出炉未炒为生铁,既炒则熟,生熟相炼则钢,将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使用,减少能耗,在工艺上颇为先进,近代后,在很多地方仍在使用,也是抹钢与苏钢由来。

“又是一批甲等铁。”

张贵笑得见牙不见眼,旁边众人,也是兴奋无比,按幕府的划分,铁料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铁料,用于军工,乙、丙二等,可卖于民间,依目前看来,以后光卖铁,每年就是庞大收入。

“只可惜。”

张贵说道道:“水力虽好,有时河道干枯,未免力气不足,只得再次使用人力鼓风。”

王斗点了点头,眼前的高炉,便是使用上下水池的水落差,形成动力来鼓风的,但在干旱的时节,上水池蓄水不足,又如何将需要的水,运送到上水池?

他眼中,闪过蒸汽机的身影,可惜啊,这是暂时没影的事,只得一步步来,水力高炉,比起往日人力鼓风,铁料的生产与质量,已经往前,迈进很大一步了,心急吃不成热豆腐,蒸汽机以后再说。

出了铁厂,众人向西而行,那方,几里外的一条河水旁,又新建了一座军工厂,专门用来打制鸟铳,还是燧发鸟铳。

副总兵张国威,也在外面等待,他却没有资格进入铁厂内,也没资格进入军工厂,不过王斗巡视庞家堡铁矿时,他有随同,王斗等人出来后,他连忙跟上。

众人一路过去,王斗望向南边,两山交夹的平原河谷边,已经是人流密集,很多房屋营地,沿着河边,也一座座兴建起来,商贾的车队,更是来来往往。

齐天良叹道:“真没想到,短短时日,贾家堡、庞家堡、赵川堡等处,立时便繁盛起来,这便是大将军说的,生产型商人功用吧?”

王斗微笑道:“不错,老齐啊,看到眼前情形,你应该明白,往日本将为何对流通型商人不屑一顾,却对生产型商人大加扶持了吧?”

齐天良想了想,还是道:“属下愚昧,有点明白,想细想进去,还是懵里懵懂,请大将军解惑。”

张贵笑道:“大将军是天上星宿下凡,见识远超常人,如果老齐你能明白,我等就不会是属下了。”

王斗也是大笑,齐天良与张贵,算是自己最早亲近的一批人,与他们聊天,心中,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他说道:“说白了也简单,便是生产型商人可以增加就业,创造价值,最重要的,未来,还能形成更多的阶层,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张国威默默听着,他其实有些不明白,王斗,为何对他族人的铁矿另眼相看,还提高到功德无量的层次。

投靠王斗后,他颇为谨慎,不过此时心中,却迫不及待,想倾听王斗的解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