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548章 惊讶、内贼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48章 惊讶、内贼

作者:老白牛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1:28:33 来源:蚂蚁文学

如一声惊雷,东路的商战结果,让各方大跌眼镜。

数日间,从宣府镇城到阳和城,到大同镇城,到宁武关,到太原府,再到府下太谷,榆次,介休,又平阳府等地,大街小巷,都是一片喧哗起来。

虽然此时道路不便,又没有后世的通讯手段,不过还是如电闪一般,商战的结果,经有心人宣扬发布,快速传出宣大山西,向江南,湖广等地传去,离东路较近的京畿更不用说。

以一路之地硬抗几大家的合围攻击,最后竟然大获全胜,这种奇异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不但关注商战的各地豪族官员,文官将领,便是宣府巡抚朱之冯,山西巡抚蔡懋德,大同巡抚卫景瑗,得到消息后,也是目瞪口呆,宣大总督纪世维,更是失态地打翻了自己的茶盏,喃喃自语:“就这样胜了?”

消息传到京师,各茶楼酒肆又是爆满,而在宫内,崇祯帝得闻后,叹了口气:“果然,不但武功,王斗文治同样出众,东路,己是国中之国……”

范永斗等诸大家,个个面如死灰,他们纵横大明,商事上无往而不利,不想却在yin沟里翻了船,武力不如,商事上也不如,他们以后,该如何对付王斗?

与他们一条绳上的蚂蟥或是各方支持者,同情者,也是个个唉声叹气怎么都治不了王斗,这厮以后更为跋扈了,很多人心中更增不满与精惕,比如镇守太监杜勋,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宣镇的谷王等,还有大明许多地方的豪强官将,也是如此。

当然,也有许多人眼前一亮,永宁侯文治武功皆是出众眼下大明乌黑一片,积弊重重,前景无亮,或许到宣镇去,到东路去,是自己一个理想的选择。

任何一个公众人物,总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定然有支持者,反对者,中立者,商战之后,很多中立者,已经打定了投靠王斗的主意,这其中,就不泛文人士绅,官员小吏。

或许,这是此次商战王斗的正面收获,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在乱世中,便如一盏明灯,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瞩目,那么的具有吸引力。

十一月二十一日,王斗率军回到东路,随同的,有杨国柱的宣府军,王朴的大同军,还有以山西镇将官李云曙为首的山西镇军。

辽东之战,山西总兵李辅明战死镇内兵马伤亡过半,当时李云曙受伤昏迷,苏醒后见大帅阵亡,悲痛yu绝,因辽东战事初定,不需要晋军这只客兵,李云曙等镇内将官,便率残兵,随王斗等一起回归。

李云曙原为游击,此次军功封赏后,应该可以升为副将,只是不久后,山西镇的总兵,将换成京营将官周遇吉,对周遇吉,他并不了解,何去何从,他心中颇为茫然。

不但是他,山西镇各营将官,同样茫茫然,李云曙私下里,曾有向王斗表示投靠之意。

其实,王朴,杨国柱等,都有对李云曙拉拢过,山西镇这只残军,经历连场血战之后,各营精卒甚多,战力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都可以编入正兵营内。

王斗也曾经心动,确实,山西军,很多人都有资格编入忠义营内,不过吞并友军,容易落下话柄,再说,他与周遇吉颇有交情,也不忍心这样做。

现周遇吉正在上任途中,只随身带着一些家丁亲卫,或许只有几百人,山西镇各营已经损失惨重,再拉走他们的兵马,未来周遇吉又如何主持山西镇防务?

所以,王斗放下了这个心思,只对李云曙道:“新任山西镇总兵,周遇吉周将军,本侯曾在襄阳与之照过面,是个忠厚的人,他定会善待尔等,李将军不必忧心。”

他意味深长道:“而且,未来我等未必没有合作的机会。”

经过王斗的劝说,李云曙等人的心,略为安定下来。

见王斗如此,王朴等人,也不好意思再提拉拢之事。

回归的宣大三镇军队,连当时处在辽东的山西军,战前一共出师约有五万余人,打了半年的仗,三镇共伤亡了一万多人,不过余下的兵马仍是浩荡,加上后面的辎重队,旌旗黑压压有若乌云蔽野。

进入东路地界,杨国柱不用说,王朴的大同军,也曾有见识过东路的富庶繁华,安乐太平,也还好。

李云曙等山西军,则是第一次见到,个个都是赞不绝口,惊叹连声,很多兵将都一反应,都是退隐后便来东路居住,或是在东路买田买房,迁移一部分家人过来,大明的世道,也让他们越来越不放心。

而一过了岔道城,便见欢呼迎接的东路军民不断,到了榆林堡附近,官道两旁,更黑压压的,尽是迎接的军民百姓。

大军行进中,“万胜”之声,响遏行云,军伍两旁,更一把把佩刀佩剑斜指,寒风中,就见,明晃晃的尽是金属的耀眼光芒,一片片蔓延到天际。

依东路律令,迎接大军回归,平日各人放于家内的武器,可以携带出来,彰显武功之盛,当然,鸟统与手统,就不得携带了。

看这东路气象,李云曙等人又是心惊,又是感慨,这些军户随便拉出去,都是合格,甚至精锐的军队,永宁侯能得到眼前的身份,眼前的地位,绝非侥幸偶然。

他虽然锦州之战伤亡不小想必很快又可以补充,恢复实力,甚至更上一层楼,在大明论爆兵的能力,谁又能比肩?

同时看王斗在境内威望素著,尽得军心民气,各人又是羡慕,何时,自己也能如此?

虽然回归,不过王斗只吩咐在榆林堡,延庆州,怀来城之间扎营,除了伤兵,暂时不让军队回城防营地,也没有去舜乡堡祭拜,自己也不回永宁城,谁也摸不透他心中在想什么。

不过受南山路参将俞桂热情邀请,他住进了榆林堡,俞桂专门腾出来的参将府,他对李云曙等人道:“李将军等初到东路,本侯该尽地主之谊,不若就在鄙处盘旋数日?”

王朴露出心神领会的笑容,杨国柱叹了口气,李云曙等山西镇将官,其实也知道了东路商战之事,以永宁侯的脾气,岂是忍气吞声之人,下一步他会如何反应?李云曙也颇为关切。

他说道:“如此,就有劳永宁侯了,大军在贵境消耗的粮草,回镇之后,末将会尽快让镇内送来”

王斗微笑道:“宣大三镇一体,都是自家兄弟,又何必见外?”

依大明的粮草供应制度,军队出外作战,一部分粮草由朝廷供应,然大部分粮草,还是由本地的官府供应给养,边镇与内地卫所区别,只是比率大小问题。

当然,军队出外,因各种原因,不可能由本地一直运输,大多是沿途地方供应,然后再由该地方的官员,向军队原处地官府讨要,这自然造成很多困难,毕竟事后讨要,非常繁难。

虽说很多边军,临行前都会发下开拔银,也可以用银子沿途购买粮草。

然朝廷经常欠饷,各将手中粮两经常不足不说,眼下大明天灾连连,或是别的原因,有时有银子也买不到粮草,便如当年卢象升,有银子就买不到粮食。

这也是客兵不愿出外的原因,随便哪个环节不对,士卒兵将,就要饿肚子了。

明初时,这样的制度有合理的一面,然到了明中后期,己然成为恶政。

山西军兵马数千,每在东路停留一日,士兵与马骡的粮草就要本地供应,算算是不小的数目,更不用说,还有数万的宣府镇与大同军,所以李云曙等有此一说。

榆林堡不大,参将府却不小对王朴,杨国柱等人,俞桂都有安排歇息房间,因行军劳累,加上迎接拜访王斗的人来往不断,所以李云曙与王朴说了一阵话,就告辞下去歇息。

走出大堂前,杨国柱对王斗说道:“我女儿好几个月身孕了,只可惜真定府太远,否则,将她接到镇城来休养较好。”

王斗点了点头,叹道:“是啊。”

当时在京师时,他就有派人探望许月娥,更从京中带去一些补养品,一些侍候孕妇较有经验的婆子等,只是赞皇到东路太远,这车马劳顿的,许月娥也有了好几个月的身子,却是不能奔波。

想想,自己杂务太多,分身乏术,虽说许月娥是个坚强duli的女子,哪日还去看看为好。

杨国柱出去后,王斗很快又送走迎接恭贺的怀隆兵备道马国玺,延庆州知州吴植等人,还有好友,陵后总兵陈九皋,对他们的旁敲侧击,自己对商战的反应,还有,未来的东路镇守官将是谁,并未透露什么口风。

王斗回归东路,万众瞩目,很多人都等待他的下一步反应,除了山西巡抚蔡懋德,山西总兵周遇吉还在上任途中,甚至宣大总督纪世维,宣府巡抚朱之冯,大同巡抚卫景瑗,都急急往东路赶来。

眼下王斗与杨国柱是侯爵,王朴是伯爵,皆是身份尊荣,他们便是前来拜会,也是名正言顺,并不会让人芶病。

身处永宁城的幕府各员,也早与马国玺等人,处在迎接大军之列,外人皆退后,他们齐聚榆林堡的参将府大堂。

此时王斗高居上位,神情痛惜地看着下面跪着的一些人,他们便是,此次东路的内贼了。(未完待续精彩小说尽在记住我们的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