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525章 密议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25章 密议

作者:老白牛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1:28:33 来源:蚂蚁文学

老白牛:每次请月票,票票都这么多,感谢与高兴,新的一卷开始了,尽量写得精彩。

……

崇祯十四年十月,太原。

天气越发的冷了,要命的北风一吹,立时让人脸色泛青,嘴唇透紫,天空还不时飘来一层细密的雪花,不过今日正值古老的“下元节”,家家户户都在磨糯米粉做小团子,节日的欢喜,冲淡了越发的寒意。

太原有壮丽甲天下,锦绣之城之称,这里是晋王府所在地,此时迎晖门朝阳街一座宅院之内,正一阵一阵的喧哗,这宅院外表普通,内中别有洞天,几出几进,皆装饰华丽,景德镇的祭红,京城的洒线秀,苏州的金器,便似不要钱的摆放。

还有一道一道的火夹墙,使整座宅第温暖如春,堪比后世的空调,暖气,甚至更加环保。

此时正厅之上,正在举行宴会,密密的丫鬟婆子侍候,诸位客人坐的,也皆是黄花梨官帽椅,黄花梨八足圆凳,上面铺垫着亳州贻锦绸,这种气派,便是内阁的阁老见了,也要甘拜下风。

正座之上,此时坐着一个老得不象话的老年商人,脸上沟壑纵横,尽是风霜沧桑之意,颤巍巍的举止,满是皱纹的脸上,依昔可看出旧时棱角分明的正方脸,典型晋地相貌。

他似乎老眼酩酊了,不过浑浊眼球中偶尔一现的精光,却让人知道此人不简单,便若一个老狐狸,有时看上去其貌不扬,不过谁要是算计他,什么时候栽个跟头都不知道。

在座满满之人,也不因他年老就有所轻视,个个神情恭敬或是尊敬,他的身旁,也赫然坐着一人,年在中年。神情精明,却是当年在东路有出现过的范家大公子,范三拔。

原来这老者,就是明末大名鼎鼎的范氏,范永斗。

他方才说过一阵话。可能老年怕冷。便是厅墙是厚实的火夹墙,角隅几个精致的铜盘上,也燃烧着火红的碳木,他还是下意识紧了紧身上的皮裘围子。却是一件黑狐皮裘子,产自东路。

东路的皮裘,此时不但名闻宣镇各路,便是山西各处,也多有追捧者。他们手艺不见得多少精致,但是胜在大气,厚实,料足,不渗假,不象有些奸商,号称自己料子是狐狸皮,其实却用狗皮冒充。

这些山西的商人,虽然出外时为撑面门。屋宅车桥都搞得富丽堂皇,然平日衣食住行,皆多以实在为主,所以东路的风格,很适合他们的口胃。

放眼在座人等。个个不是穿着东路的黑貂皮,就是松鼠皮,范三拔,同样穿了一套东路出产的紫金貂皮裘衣。

追捧东路商货。在山西很多地方己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谁家里没几件东路的商货。说出去都让人笑话,特别东路的火器与兵器,更是黑市的热门货。

这让很多商人隐隐感觉有些不对,虽然他们不明白倾销是什么意思,但本能的感到威胁。

同时他们也疑惑,这东路哪来这么多优质皮毛?哪来那么多手艺人?

很多人隐隐知道一些消息,那些东路的商贾们,他们在掳获塞外的鞑子,这些鞑子,很多人在皮业上,很有一手,谈起他们的收获,山西各处商人,都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同时也打着心思,自己是不是去抓捕一批鞑子回来。

“来来来,各位掌柜吃点团子。”

范永斗又颤巍巍的招呼,还补上了一句:“这些斋料,可是纯阳宫大师们事先消灾降福过的。”

众商人都发出一阵奉承:“范老真是交游广阔,纯阳宫的大师,可是很难请动。”

吃了几个糍团,厅内安静下来,众人知道,范永斗花大力气,将他们这些山西名闻遐迩的商人们请来,可不单单只是吃糍团。

范永斗却先瞥了身旁那丫鬟一眼,方才自己紧了紧衣裳,这丫头也不知道用铜火箸儿拨拨炉火,真是愚钝,范三拔注意到父亲的神情,招来管家低语几声,很快的,那愚钝丫鬟就消失了,换上另一个战战兢兢的丫头。

至于那愚钝丫鬟没了生计,这天寒地冻的,是饿死或是冻死,或连累家人一起饿死或是冻死,这不是范永斗与范三拔关心的事。

范永斗扫视众人,一双浑浊的水泡眼中,发出毒蛇似的寒光,他yin恻恻地道:“不知各位掌柜的有没有听说,这次辽东大战,王师,打胜了。”

“是啊,打胜了。”

“京师的消息己经传来。”

“鄙人在京师与辽东的眼线,都发来了情报,大明胜了,收获不少……”

厅内众人,都发出一阵喧哗,不过他们语中,却没有多少欢喜之意,有些人甚至咬牙切齿。

“打胜了是好事,我等都是天朝臣民,王师得胜,固然欢喜,只是,我们的忠勇伯,镇朔将军更威风了,大家伙都有难了。”

范永斗呵呵笑道,只是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意。

他说道:“听说姓王的要封侯,他现在实镇一镇,日后进驻宣府,还有我等的活路吗?”

他笑吟吟地看着下首众人,厅内都是沉默,半响,左下方一商人道:“范老是不是言重了?观东路现在商人,他们可活得很滋润,我等未必不能与之合作,一同发财。”

他的话,引起一阵附合。

范永斗渐老,己经很少走到幕前,族内生意,大多由其子范三拔掌理,不言范永斗的年纪,便是他的财货之数,在众商人中,也是一等一的。

他还交游广阔,在朝中与地方都有支持者,本身又担任各商行会首多年,威望素著,这也是他隐隐居于晋商之首的原因,他说出的话,可谓一言九鼎,少有敢反驳之人。

此时他亲自出马,自是应者如潮,不过下面发话之人也非等闲之辈,却是八大家之一的王家家主。人长得肥胖,两手的大拇指之上,套着两个翠绿的大板指,一身浓浓的富贵之气。

他们王家,经营生丝、绸缎、棉花、粮食、糖、茶、药材等产业。家资数百万。与大同边将世家王家,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算起来是族亲,王朴得任大同镇总兵官。没有他们鼎力支持,那是不可能的,其新军营的组建,他们同样资助大批钱粮。

这等的身份,自然可以从容质疑范永斗的话语。

范永斗也不生气。嘿嘿一笑,拾起银筷,夹起一个团子慢慢咀嚼。

范三拔微笑起身,团团一揖,又冲王家家主拱了拱手:“王大家。”

王家家主大大咧咧道:“嗯,说吧。”

范三拔在他眼中只是小辈,自然不需对范永斗那样谨慎。

范三拔从容说道:“诸位长辈,诸位大掌柜,有句话。叫未雨绸缪。王斗这人,我等都有所了解,观其生平,可用心狠手辣,贪得无厌来形容。”

他说道:“他起家后。所到之处,无不是腥风血雨,东路的张家,在座也知道。可是前宣府镇副总兵张国威族叔,都被他杀了。他老人家只想安心做点买卖,又何罪之有?”

“说是说现在东路的掌柜们活得很滋润,但那与我们有何等干系?说难听点,他们是靠吸我等的血活下去,诸位说说,各路各种商货运来后,各位掌柜的生意,受到多大影响?”

他这话引起了不少共鸣,立时厅中一些小商人开始哭诉,特别一个骨瘦如柴的赵姓商人号啕大哭,很多掌柜知道这人,原来在太原开家貂皮铺,专门为富户订制皮裘衣套,眼下面临破产,他肥滚滚的身躯更是一路瘦下去,变成眼前这个样子。

看他悲痛yu绝的神情,在场各人,都有些尴尬,原本他们很多人是这赵姓商人的客户,眼下却一个个穿上东路的裘衣。也怪不得他们,东路冬衣华丽又实在,任何一个有眼力的,都知道自己的选择,他貂皮铺开不下去实属正常,不过说起来,这也算东路罪证之一。

范三拔观察众人神情,微微一笑,又继续道:“这只是其一,其二,东路那边之事,大家伙都知道,所有的商人,一律要依法纳税,否则罚得倾家荡产还是小事,重则就是牢狱之灾,在矿山中度过余生,敢问在座的,有谁,愿意掏这个腰包的?”

这时,连王家家主脸色都变了,他很多生意,虽重心在太原,大同等处,然在张家口产业也不少,王斗很快就要进驻镇城,到时触角肯定伸向张家口,如果要纳税的话,算起来额数不少,王家家主可不愿意掏这个钱。

范三拔又竖起手指:“其三,王斗严禁私自与口外交易,不知这一点,有几位可以做到?”

众人脸色更变,走私塞外,可是他们的钱路重之之重,若无这一点,或是有所限制,他们想死的心都有了。而且东路自崛起后,他们与清国贸易大为限制,收入锐减,许多人对王斗,可谓恨之入骨。

那还是王斗在东路任参将的时候,眼下他将任总兵,想想就前景灰暗,特别众人在张家口的产业,更让他们无以伦比的关心与忧惧。

范三拔继续道:“东路这个地方,古怪很多,他们现在开了官家粮店与钱庄,不可私自放贷,不可随意收粮……”

他含笑看着脸色更为难看的王家家主,又将目光投向右下首一个神情阴沉的商人:“王斗官运亨通,从一个火路墩吃糠咽菜的墩军,成为一镇的总兵,现在更要封侯,若他日他实掌宣大,便如家父所说,大家伙还有活路么?”

“对了,他的便宜岳父,己经是现在的宣大总督……王斗每进一步,我等皆要后退一步?

“亢大掌柜怎么看?”

(网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