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264章 突围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264章 突围

作者:老白牛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5:5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64章 突围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这日没有阳光,狂风大作。冒着刺骨的寒风,一大早,宣大军士又出来打扫战场,虽然地上散落的清军尸体众多,各人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意。军中兄弟伤亡惨重不说,特别卢督臣战死,宣大军何去何从,连上官们都是茫然惶恐,更不要说那些普通的士兵了。

各人只是盲目的收整尸体,收缴地上的兵器旗号,远处的清军营地也没有动静,连散落在外的哨骑都非常少。

各营负责自己的阵地收拾,在舜乡军阵地,许月娥的杀奴军也是一样协助收拾,这些马贼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惯了。这些时日,也颇与清军干了几仗,不过看到舜乡军战场的情形,才发觉以往自己的阵仗,真是小巫见大巫。

浓厚的血腥味还没有消去,看着遍地干硬的清军尸体,还有到处零碎的手脚残肢,几道土墙壕沟前似被鲜血浸透了,他们不住发出惊叹:“真爷们……”

“这帮官兵真是汉子。”

“你们没听说吗?这些官兵的首领将官,就是被大明皇帝誉为勇冠三军的游击将军王斗,论起杀鞑子的本事,可不是胡吹的。”

“我王老五自认悍勇,比起这些军爷,就象个孙子。”

“先前还不明白大当家的为什么要来援助狗官兵,现在明白了,这趟,该来啊。”

“是啊,来得值……”

在马贼们的窃窃私语,还有敬畏的目光中,舜乡军们仍是沉默地收拾。他们将散落地上的兵器旗号收好,将清军尸体堆成一堆,剥下他们盔甲后,又将他们首级砍下。

一群一群的人围着尸堆砍脑袋,龙二坐在一具光溜溜的无头清军尸身上,正挥舞着手中的利斧砍头,猛然察觉身旁站着一个人。他回过一看,却是督标营的家丁余猫儿,他束着手,呆呆地看着龙二的动作。

“是余兄弟。”

龙二平日不怎么说话,不过对上熟人,还是很热情的。虽然二人不同军营,籍贯也不同,一个山西人,一个辽东人。不过昨日龙二与余猫儿拥抱后,就拿他当自己人。

“兄弟怎么干站着?坐。”

环顾四周,没有凳子,龙二拖了一具无头的清军尸体过来:“将就下吧。”

余猫儿坐了下来,龙二又取出自己珍贵的烟斗,点着了火:“来一口?”

“怎么好意思抽你的?还是用我的吧。”

余猫儿掏出自己的长长烟杆,推让一阵后,二人彼此交换,各坐在一具尸体,一边砍脑袋,一边叼着烟斗唠叨。

龙二:“余兄弟,督臣他老人家去了,你有什么打算?”

余猫儿停了下来,沉闷良久,茫然道:“鳖犊子……真不知道,督标营的兄弟现在各有各的打算,陈兄弟又死了,俺也不知道跟谁去……”

龙二热情地道:“来舜乡军吧,以你的身手,我龙二向温百总保举,准是一个夜不收。”

余猫儿道:“……也好,等督臣身后事办了,我就到保安州去寻你。”

“就这样说定了。”

王斗在寒风中静静站着,一动不动,在他身后,各将官同样肃立不动。在王斗身后不远,许月娥一样默默站着,寒风拂起她的发丝,鼓起了她的披风大氅,发出哗哗的声响。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镇抚官迟大成过来向王斗禀报:“将军,共统计奴贼首级三千一百五十六颗,缴获盔甲五千二百七十二副,缴获银两五万七千五百四十二两,此外缴获奴贼刀枪旗号……”

王斗静静地听着迟大成禀报,连上昨日,还有前些天的战绩,便是以上在巨鹿斩获的清军首级数目,其中一大半是清军披甲兵。他们身上的盔甲,便成为王斗的战利品。如此算来,王斗出战以来,从京师到定州,到巨鹿,己经从清军手中缴获盔甲七千多副。斩首数目超过五千。

清军士卒,普遍都有私藏银两的习惯,他们在大明各地掳获后,每人身上至少都私藏十几、二十两银子,搜他们身后,这些银子便归舜乡军所有。

王斗点了点头,说道:“许娘子,你领军前来救援,本将足感盛情,我给你盔甲五百副,银子五千两,弓箭,刀枪一千副。”

许月娥对王斗深深施了一礼:“月娥谢过将军。”

……

当日宣大军都在休息整编,经过整编后,王斗两个千总,只各一个满编的把总,余者把总,不是整编为一队,就是两队。营部辎兵,炮兵,骑兵,夜不收,同样缺额严重,一样整编。

辎重营把总钟调阳重伤,王斗令镇抚官迟大成代管辎重队,与医官王天学一起照料伤员。中军亲将谢一科重伤,王斗令温达兴领余下夜不收,暂时充为中军护卫。高寻,李光衡,麾下军士整编后,同样伴在中军部。

宣府参将张岩的部下,这天全部加入了杨国柱的正兵营。一天之内,远处的清军营地一直没有动静,看来如王斗所说,他们伤亡惨重,己是无力进攻,突围正是良机。

“两位军门,从巨鹿到隆平八十里,只需过了陆唬河,除了官道,四面多河流田渠,奴贼追击围困不易,我军便安全了。从隆平往西到唐山,然后我们顺邸水上前到临城,再往北而行,便进入赞皇县山地,莽莽群山中,我军可从容休整。”

“最可虑的,便是从巨鹿西向陆唬河这六十里地,我军需严守军心,不可恐慌,更不可溃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杨国柱的中军大帐内,在商议突围之事时,王斗如此建议。

杨国柱与虎大威都是老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众人详加商议,最后决定以王斗的舜乡军与许月娥杀奴军垫后。虎大威为前军,杨国柱为中军,数百辆战车随在中军处,还有众多的车马,同样载运粮草与伤员。各军前后呼应,若是野外遇敌,立时全军汇合结为车营。就算走得慢些,也要每一步走得踏实。

最后杨国柱道:“今晚三更造饭,明早天一亮,我们就出发。”

……

宣大军数千人战死,除了一些重要军官外,这几千人遗体不可能运回家乡,也找不到木柴火化,只得收拾他们的衣冠遗物,运回家去造个衣冠冢。第二道土墙内挖了几个巨大的大坑,几千战死的宣大军,全部放入大坑内安葬。

天气阴寒,在高高垒起的坟墓前面,全军肃立,舜乡军火铳兵鸣响了自己火铳。

火铳声响中,低沉的军歌响起,在河水上空回荡。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大明各地军队,普遍以屈原的“国殇”为军歌,舜乡军中,同样人人会唱这首歌。歌声中,所有人泣不成声。钟显才号啕大哭,李光衡想起韩仲战死,也是泪如雨下。

看着数千人齐声痛哭,许月娥的杀奴军都是动容,在旁长吁短叹,许月娥也是默默无语。

王斗己经不会再流泪,他在心里默默道:“兄弟们,走好!”

……

十四日。

天微亮,所有营帐己是收好,装放于大车骡马之上,所有不能走动的伤员,也全部安放于车辆之内。卢象升,韩仲,杨通等人的遗体,同样用专门大车载运。卢象升的车马周边,更由督标营余下的军士们护卫。

全军数千人个个顶盔披甲,穿戴整齐,只等一声令下,就突围出发。

在全军面前,杨国柱,虎大威,王斗站在前面,杨国柱向众军鼓动,这个老将声色俱厉:“督臣死了,我们也没必要留在这里。我们的身旁,便是奴贼数万大军,大家要想活着回乡,就要保持行军肃整,不可恐慌。只要过了陆水,我等就可活命,行军途中,众军不得喧哗,不得擅自脱离,若有违者,立时斩首!”

众人咆哮如雷:“谨遵军门之令。”

“突围,突围,突围!”

“回乡,回乡,回乡……”

数千人举起自己兵器,齐声怒吼。

望着呼喊的数千人,王斗与杨国柱、虎大威满意地互视一眼,军心可用。

“督臣,我们走。”

王斗来到卢象升的车马面前,深深地看了卢象升的尸体一眼,又看向杨国柱,二人点了点头。

杨国柱喝道:“出发。”

虎大威的前军先行一步,从蒿水桥而过,往对岸而去。接着是杨国柱领的中军,密密麻麻的车辆火炮,同样从蒿水桥而过。最后是王斗的舜乡军押后。前军,中军,后军,整齐行进,用不了多少时候,整个蒿水桥右岸营地便为之一空,便如这几日激烈的战事,只是一个深深的梦萦。

在蒿水桥左岸,沿着河的上下游,扎有一些清军营帐,似乎出于围三阙一的考量,这边营帐不多,而且在桥的正中位置,还留有一个两里宽的空地,全军悄无声息从空地而过。

似乎没料到明军突围,而且这天微亮的就出发。直到虎大威的前军过去,两旁的清军营地才回醒过来,立时他们的号角声响起,一些哨骑从营地内逼了出来。

宣大军一片骚动,杨国柱立时传令:“敢有任何慌乱逃散者,斩!”

又令自己中军亲将郭英贤,率领一部分家丁迎上去,虎大威同样如此。那些清军哨骑不多,只敢远远的围在外面。而两侧营地越来越多的清兵被惊动,纷纷出营而来。

此时王斗后军也过了桥,见左岸的清兵不多,放下心来。骑兵要组成冲锋阵形,需要整队,最少需要花费半个时辰。而且没有人数规模,在严整的步兵面前就是菜。

只要右岸的清军大部没有追上来,逃出这块地方,只是时间问题。

左岸的清兵也看出这一点,快马传骑,往多尔衮,岳托等人的营地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