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三二四 意外的要求(下)

迷失在一六二九 三二四 意外的要求(下)

作者:陆双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三二四 意外的要求(下)

“我呸,张申岳你发什么神经病!嫌琼州那边庙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神啦?”

没等旁人开口,解席先跳着骂起来了,难怪他从刚才起就脸色难看,要知道他们这“琼州府十三太保”一起经历过患难,感情与旁人又自不同。更何况张申岳先前还是解席公司里的员工,穿越之前就属于绝对可靠的自己人,亲信班底。这时候却突然提出要单飞,以解席那山东汉的暴脾气,自是火冒三丈。

不过旁边同属于当初十三条汉子之一的敖萨扬立即伸手安抚住解席,同时望向张申岳道:

“任何决定,肯定都有其原因的。申岳,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说出来,大家一起思量。虽说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行动,但我们毕竟是一个集体,陕西那地方现在乱成什么样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说是家乡,实际跟你生长的地方又能有多大联系呢?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你所熟悉的一切都不存在――这种‘家乡’有必要怀念么?”

到底是参谋级人物,这一番话合情合理,张申岳看了看他,又低下头考虑片刻,终于开口道:

“一定要说原因的话……好吧,我只是想尽可能的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

“那里不是你的家乡!”

解席暴怒,再次跳起来冲着对方大吼,但张申岳却低下头,并不看他。

“老解你是知道的,我家里很穷。大学是靠申请贷款才读完的,公司刚刚招聘我进来,就预支给我一笔钱让我去还贷……这些我都记着。”

解席哼了一声:

“如果不是那样你也不会出来旅游,说起来倒是我给你找的麻烦……”

张申岳轻轻叹了一口气:

“贷款是进了大学才有的,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靠村里接济。我还记得考进县中那一天,附近几个村子认识不认识的都来祝贺。然后,当客人们走了以后,在桌肚下,墙角边,还有炕席下面,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资助……那时候我唯一想到的,就是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那些乡亲们。”

“那和这个时代的陕西也没关系。”

庞雨忍不住插嘴,张申岳却笑了笑:

“不,你不知道。我们那边是老区,最老,最穷,最破的那种地方,外人不愿意来,本地人也很难迁出去,可以说几百年来都没什么变化。我跟张陵聊过几次,他居然还能听出我的家乡口音,甚至连信天游的调子都没怎么变……我欠那边的,无论那边现在所居住的,是不是我那些乡亲们的先祖,那片黄土地总是没错。”

说着,张申岳随口哼了一段陕西小调,果然颇有古意。之后他又指了指桌子上面,王璞拿来的那份封官名录:

“我不知道那些明朝人是怎么调查到的,他们给我封的官儿,正好是在老家附近。一个正八品的县丞。官儿不大,但据张陵说,那地方因为闹流贼,很多县令都死了,后续的又不敢去上任,所以县丞基本就能管控一切――只要有胆子去接手。”

“然后呢?穿越人士有王八气,流贼不敢杀你是不是?还是你打算带个几千人回去剿匪?”

解席拍着凳子怒道,边上赵立德等人也直皱眉头,但张申岳却很自信的笑了笑:

“关于自身的安危我当然是考虑过的,既然那边的口音没怎么变,生活习俗想必也变化不大,那么我就有把握能在当地扎下根去,也不会成为那些农民的对立面。说起来这还要感谢你呢,庞雨,你当初在琼州府的立足策略就非常高明,尤其是对付那些狡诈大户的方式。”

“……你还是念念不忘要发动群众吗?闹**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庞雨皱眉,但还没等他说出什么劝谏之语,张申岳却先冲他摇了摇头:

“真是可惜,你虽然提出了好的开头,却终究没有能继续深入下去。如果你像我一样在王家庄蹲点几个月,真正沉入到最基层去,了解到这个时代农民的真正需求,你就根本不会惧怕农民起义,也不会把他们看作敌人。”

庞雨哼了一声,看来他跟张申岳之间的分歧是越来越大了。双方从一开始想走的路线就不一致,后面难免越行越远……但这样一来他也不好再劝说什么,遂闭口不言。

其他人也不再说话,只有解席气鼓鼓的还想开口,却被敖萨扬轻轻按住,向他摇头示意。

――张申岳已经把问题提到了占领政策的高度,那是路线方针问题了,显然不是靠劝就能劝得了的。

眼见会议室中一时沉寂,又过了片刻,才听唐健冷冰冰开口道:

“那么,还有其他人有这类想法吗?有的话索性一次说出来,我们好统筹考虑,别他**拖拖拉拉的,回头再来罗嗦!”

众皆沉寂,之后又有两三个人犹犹豫豫的表达了自己想去大陆上发展的愿望,大都为平时不怎么活跃的“边缘人士”,他们用的理由无非是想回明朝的家乡看看,或者觉得自己能够在明朝官场里为集体争取更多利益之类。只有一个小伙子非常坦率,直接说出自己的心声:

“我觉得自己在这里能起到的作用不大,虽然掌握了一些现代知识,但在集体中也不是什么无可替代的人才。可要蹭吃蹭喝赖在集体里混一辈子又不甘心,还不如出去拼一拼,如果能够有所发展当然最好。就算形势不妙,或者适应不了那个社会,大不了再退回来……”

“要是死了呢?”

赵立德冷冷问上一句,那小伙子却洒然一笑:

“死了就自认倒霉呗,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啊。既然敢出去闯荡,当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有够光棍的,这下子连阿德也没话说了。

直到到会议室里再没什么人说话了,唐健和李明远教授商量了几句,之后老教授站起身来,向大家做了个安抚的手势――这时候房间里虽然没什么人说话,但气氛却不太好。那些提出要前往大陆的同志固然是念头各异,而其他没打算离开集体的人也是态度不一,有些人不动声色;有些是满心怒火;而更多的人,则是满脸忐忑不安之色,仿佛整个团体的分崩离析近在眼前。

针对这种状况,老爷子的第一句话就是让那些留下来的同志放宽心,为此一向严肃的老爷子居然还开了句玩笑:

“大家不必紧张,人心还没散,我李叔的队伍也还好带。”

在一片哄笑声中,老爷子又接续道:

“任何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必然面临扩张和分散的问题。经过我们大家几年的共同努力,海南岛已经被建设成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家。但我们这一百多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待在海南岛上。本来团队就已经在考虑逐步对外扩张的步骤,台湾和菲律宾是第一步,已经实施了。接下来原计划是安排一批人去山东沿海地区开辟新的中转站,用于发展商业和招募人口。但现在既然有同志愿意主动更加深入内陆,去和大明帝国作更加紧密的接触,这是好事情,对于咱们这个集体肯定是有益的,所以不必担忧。”

“那要是我们的秘密暴露了怎么办?”

人群中有人喊道,老教授看了看那个方向,虽然没能看清是谁在喊,但老人脸上依然现出一丝微笑:

“我们的秘密?是指我们来自未来并且了解今后历史走向的事实?还是指我们所掌握的现代知识?如果是前者,当初小魏似乎已经泄漏过一些,而且这些年来与我们一同生活的明朝人士也很多,蛛丝马迹想必露了不少了吧……可那有什么关系呢?就算这些情报被明帝国知道了,就算他们相信这一切,又能如何?有我们加入的历史还会和原来一样么?――我们并不是依靠这些‘秘密’生存,又何必担心泄漏?”

“如果是指我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这就更不用担心了。人类社会三百年的技术积累,就连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完全复原,明朝人靠道听途说又能掌握多少?坦率说,关于这一方面,我反而更担心这些技术积累不能传承下去,委员会下一步将会计划大批量招收学徒,我们中间每一个人最好都能收取一两个徒弟,把我们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弟子……当然,目前还不用考虑这些。”

稍顿了一顿,老教授又转向那几位提出要去大陆上发展的成员。虽然他们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但此时大部分人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紧张――就算不考虑别人对他们的反对态度,单要放弃眼下的安逸生活,离开大集体去一个陌生而且危险的环境中闯荡,这本身就足以让人紧张了。

然而让他们感到惊讶的事,和先前参谋组那几人的想法不同,委员会主席李明远教授居然完全没有阻止他们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