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三一九 唇枪舌剑(五)

迷失在一六二九 三一九 唇枪舌剑(五)

作者:陆双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三一九 唇枪舌剑(五)

“前半部分当笑话看就行了,后半部分还有些讨论余地。当然,有些条款,我们是坚决不能答应的。”

阿德首先站出来定调子,他依然坚持刚才的看法:

“吕宋决不能给他们,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将来打下来的其它地盘肯定会被要求同样对待,到时候咱们真他**的成朝廷鹰犬了。”

“不然,我倒是觉得,咱们既然靠上明帝国这棵大树,就要尽量把它能带来的好处用足……”

庞雨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如果我们这次不同意把吕宋并入,那么就势必需要另外一个名义去统治当地――咱们自己建立一个国家?那这次与明王朝的谈判就毫无意义了。明帝国不可能允许另外一个自称为国家的势力占据海南岛,就算他们打不下海南,但我们和平合法进入大陆的计划也不可能实现了。”

“用琼海贸易公司的名义呢?就好像东印度公司那样?”

林峰提出一条新思路,这让旁边茱莉马上竖起耳朵,同时举双手赞同:

“我喜欢这个建议!”

但庞雨却依然摇头:

“不妥,光一个吕宋岛还可以用贸易公司名义进行统治,可如果以后有了更大的地盘?……再说我们开发南洋诸岛,肯定需要大量招募移民。这些移民只能去大陆上招,而刚才王璞的提醒很有道理:如果说去大明以外的区域,不要说明政府不可能答应,就是老百姓本身恐怕也不会接受,我们招人会很困难。”

“嗨,那算什么,招人的时候说来海南就是,上船后往吕宋一拉,还怕他们造反不成?”

人群中冒出这样的声音,但庞雨甚至懒得去反驳,只是摇摇头没搭理,自顾自接下去又道:

“除了普通劳力,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基层管理人员,包括文官和吏员之类。如果完全依靠自己培养,恐怕很难满足需求,光现在菲律宾和台湾两处的人员缺口就不知何时才能填上呢。但其实只要控制住关键岗位,剩下的民政工作,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明朝的读书人。我想大明的吏部会很乐意送人过来填补实缺……”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今后打下来的土地全部要插上大明旗帜?让明朝官吏来管理?咱们辛辛苦苦发展力量,到最后是帮大明开疆拓土?这叫傻!”

阿德很有点不愉快地叫道,但还没等庞雨开口,边上敖萨扬却先点了点头:

“这不算傻,而且恐怕我们只能这么做。”

面对大家疑问的目光,敖萨扬不慌不忙扶了扶眼镜:

“大家不要忘了――马尼拉城是我们从西班牙人手里硬抢过来的。这时候的西班牙在欧洲正是如日中天,他们绝对不会忍受这种耻辱。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南海上不会就此平静的。到时候哪怕仅仅是为了保持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航线,肯定免不了还要大战几场。如果再把荷兰与英国这次吃亏后的报复心理一同考虑进去……未来我们在这一带要立住脚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开疆拓土了。”

阿德哼了一声,他明白敖萨扬的意思――要拉虎皮作大旗,明帝国的旗号绝对比区区一家贸易公司管用。如果他执意不肯让这些领土和大明扯上关系,那到时候也只能**面对来自西方大航海国家的威胁。

“更何况,恰恰是由于东印度公司的横征暴敛,我们用贸易公司名义反而很容易引起南海土著的反感,他们会把我们和东印度公司当成同一类货色。相比之下,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多栽花少栽刺,大明帝国在南海一带的名声却要好很多。如果我们用明王朝的名义搞开拓,相信一定可以轻松许多。”

虽然事先没有商量过,敖萨扬的构想居然也跟庞雨差不多,所以他也不多话,只是笑吟吟看着大家。这时候边上徐慧却也皱眉道:

“说是羁縻州一切由我们做主……可如果我们占的地盘多了,明王朝会不会生出其它心思来……什么改土归流之类,记得以前看过的哪本书里谈到过这种情况。”

“那是肯定会有的。”阿德撇了撇嘴,“统治理念的不同,肯定会引起冲突。到时候无非又是搞政治斗争而已,虽说当真闹腾起来也不怕他们,可搅在一起终究嫌烦,所以我才想一开始就各自分开,井水不犯河水……”

“在一个国家的名义之下仍然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这方面你们应该很有经验。”

敖萨扬脸上忽然显出某种捉狭笑容:

“我想你们都应该比我清楚,邓公所提出的那条著名政策……”

“你是说……天!你要在十七世纪的大明帝国搞一国两制?”

就连庞雨也给惊到了,想不到台湾仔这方面考虑的比他还要深远。他不过只是想着尽量方便日后的民政管理,而敖萨扬居然已经提到了政治理论的高度上。

“是啊,同样挂着大明帝国的旗帜,两种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到时候也许都不用打仗,老百姓自然而然会用双腿做出选择。”

“我x,连和平演变的理念都用上了……算你狠。”

阿德愤愤哼了一声,但也不再提反对意见,看来是被说服了。

之后大家又商讨了其它几条,其中茱莉就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他们的条款中完全没有涉及到上缴金钱问题?既然在第六条中已经明确了允许贸易事项,我们先前也说过可以为此支付一些金钱,就算那些人再怎么呆板,也不可能放着到手的钱不要罢?”

“这不是好事情吗,他们不提咱们就不给,还省下来了。”

解席随口笑道,但随即却被老婆狠狠剜了一眼:

“不懂别乱说,越是这种明显不合情理的地方,越是可能隐藏陷阱……我给他们下了那么多套子,要是稀里糊涂在合同里上了明朝人的当,那可丢脸!”

“关于这方面,我想我也许能猜到一点……”

老李教授慢悠悠开口,为大家解释了他所想到的原因:

――大明王朝刚刚建国的时候,赋税主体就是农业税,商税很少,工业税和服务税更少,至于海外贸易?朱元璋那时候好像还没这概念。所以在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子孙后代定下的“祖制”中,就没有规定外贸收入这一块该如何处置――这就给了他那些贪财的子孙们钻空子的机会。

后来虽然开了海禁,大量财富自海上滚滚而来,但这些钱却并不是作为国家的法定赋税收缴。而是直接被送入内库,成为皇帝的私房钱了,这已成为惯例。

所以即使这次他们约定好了要向明帝国交多少钱,也跟明政府无关,钱最后还是会被送入大明内库。既然跟朝廷无关,钱谦益王璞这帮东林党人也就懒得为此磨嘴皮了,君子耻于言利,干脆不提。

说起来这就是东林党的局限性了――这帮文人总是以清流自诩,平时动不动就上折子要求皇帝动用内库资金充作国用,但却很少有人愿意想想如何帮皇帝多赚点钱。连帮皇帝要面玻璃镜子都想着先撇清自己……这方面比起帝皇家奴出身的阉党差远了,难怪总是斗不过阉党。

当然茱莉才不关心这些,她只在意一点:

“君子耻于言利?这么说我们还真能省下这笔钱了?”

“省不下来!”

老教授根据他的历史知识马上做出判断:

“东林党不好意思谈钱,却不代表明政府中其他人不要。就算在这一次的协议里没涉及到此方面,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另有使者专门前来谈判此事。而且我估计,按照大明历代皇帝的习惯,多半还会派个信得过的家奴来亲自看着……”

“还要派个死太监过来?……真是恶心!”

不知为何,茱莉对于“太监”这个词有着特别的反感,一听到就全身上下起鸡皮疙瘩。在听到老教授的推测后,她立即有点歇斯底里的向旁边老解下了条死命令――无论如何,不许让太监上岛!

对于老婆的要求解席自然是满口答应,之后大家又商议着:与其等大明朝派个贪得无厌的残疾家伙过来伸手死要钱,还不如趁眼下对方谈判队伍里都是些“君子”,主动去把缴费问题约定好算了。有个条款在手,也免得以后明政府再反悔。

“顺便也帮钱谦益一把好了,这个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要是能借着此次谈判之机,帮助他重入崇祯朝的官场,也许会给垂死的大明带去一丝希望。”

李明远教授对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还是很有好感,虽然在他看来。这位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文人大半辈子寄情于诗词文章应该不是坏事。但在前些日子的交谈中,钱谦益本人却多次无意中流露出自己被迫远离政治舞台的沮丧和失望,老爷子对此颇为同情,所以就想给他个机会,推他一把看看。

商议到最后,阿德在桌子上画了两条线:

“好啦,现在我们的底线有了,方略定了。对方么,纪要出来了,底线也差不多摸清――攻防的阵地已经筑好。从明天起,就是咱们谈判组上场战斗的日子了,弟兄们,让我们加油吧,搞定对手!”

孤单单的七夕节啊,还在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