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二九八 僵持

迷失在一六二九 二九八 僵持

作者:陆双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二九八 僵持

所谓历史,无非是过去发生过的很多事件的结合。有些事情无足轻重。而另一些,则会对整条历史长河的流向起到关键作用。

“崇祯初年最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公元一六二九年,明崇祯二年发生的“已巳之变”,满洲八旗军入关,明帝国经营多年的北方防线由此开始逐渐崩溃。不妨想象一下,如果那时候有一支装备击发枪和野战炮的现代化军队忽然出现在北京城下……人数也不必太多,只要几千人,那么现在中原王朝的格局又将是什么样呢?”

庞雨继续兴致勃勃谈论道,这番话终于引起另外几人的兴趣。

“只可惜那时候我们初来乍到,本身还立足未稳,还没有能力对大陆上施加影响。不过,三年以后的崇祯五年,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这么快就要向大陆上伸手么,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我们的力量恐怕还不足吧。”

陈俊微微皱了皱眉头――――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本就是很多人内心都有的梦想。作为琼海号上这群现代人,既然意外回到了这个年代,要说心里没点什么想法,不打算改变些什么,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于如何参与到这个大时代中去。团队内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在海南岛上发展实力,首先确保自己生存无碍,这是大家都没意见的。到目前为止,整个团体的方针路线也都是按照“保障生存无碍”的模式在进行。

但是接下来,关于何时介入大陆事务,以及用什么方式,什么身份去介入,在这方面大家都各有想法。有人主张先置身大陆之外,别去跟那个做事情颠三倒四的明朝政府纠缠不清,闷头在海岛上培植力量,等自身实力足以壮大之后,直接出兵解决一切。

其中甚至有些极端的同志提出来:直到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除了贸易和间谍网络之外,决不涉足大陆本土。专心经营东南亚地区,以及开发澳洲,美洲等新大陆地区。等崇祯在煤山上了吊,明王朝的正朔断绝以后,再以数十年积攒下的军力挥师北上,管他闯军清军还是南明小朝廷,一概扫平!

庞雨的好朋友凌宁就是此类意见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才不辞劳苦往返于马尼拉,就是打算以吕宋为跳板,一步一步实现他的澳洲梦想。而陈俊也是属于这类“稳重派”的赞同者之一,虽然不像凌宁那么极端,但也总觉得在己方力量没有达到绝对优势之前,不该介入大陆那个烂泥潭。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相信科学发展才是王道的技术人员们。自觉与古人斗心眼,比政治都未必是其对手,只有依靠全人类数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技术优势,堂堂正正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正面压垮对方,才是万无一失之道。

不过以李明远教授,庞雨等人为主的参谋组则是另有想法,他们从不认为现代人在头脑策略方面会比古人差劲。玩阴谋诡计可能差一点,但若论对大局的判断,情报消息的应用,以及对自身力量的把握和组织……现代人在这些社会学科方面同样也是拥有数百年优势的。

到目前为止,在和明政府的多次较量中,穿越众一直占据着上风。这并不是说他们在计策谋略上如何高过对手,只是能充分发挥自身长处,牢牢把握住局面罢了。

故此参谋组的那批人大都希望尽早踏足大陆,早一天介入这明末乱世,就可以早一天避免产生更多的牺牲者。毕竟,他们这一船人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大陆才是他们的根。

关于对待大明王朝的态度,除了这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主流意见外,团队中还有些其它稀奇古怪的想法――比方说有人主张和农民起义军联手,一起推翻明朝的。还有人主张同时向明帝国。农民军,甚至也向关外满洲军出售武器,让他们互相杀个天翻地覆,然后再出面摘桃子……当然这些构思都属于少数派,支持的人很少。

此外还有一种所谓“酱油派”成员也为数不少,他们不关心明王朝将来如何,也不在乎参谋组或委员会打算怎么搞,只要自身安全和团体内部生活水平能有保障,就一切都无所谓。

“……俺们啥也不管,只是打酱油的!”

――很多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都自称是酱油派成员,不过在老李教授他们看来,这帮小家伙只是还没准备好做出选择而已,虽然年龄渐长,阅历增加,他们终究会慢慢成熟起来。

“之所以选择山东地区,是因为那里靠近海边,以我们的海上优势,介入起来比较方便。无论形势好坏,来去都能自如。”

对于陈俊的疑惑,庞雨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简单叙述了一下其间利害关系。进军大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熟的行动计划,只是参谋组内部互相通信时提出的某种可能性罢了。他们之所以如此热心,完全是因为这场兵变给明王朝带来的伤害太大,可以说完全不亚于三年前那场“已巳之变”。

――自崇祯二年“已巳之变”,满洲军攻至北京城下以后,崇祯五年的这次山东叛乱又给了风雨飘摇中的明帝国一次沉重打击――孔有德于崇祯四年八月,在吴桥发动兵变时才不过区区数百人,可莫名其妙的,这数百乱兵却在很短时间之内发展至数万人。连续击破明正规军,更于五年初攻破登州府,俘虏巡抚孙元化及若干文武,缴获大炮舰船无数,由此开始祸乱山东全省。

这场叛乱整整持续了一年,直到次年叛军才被赶走――还不是剿灭,只是流窜了。和明末所有造反的人一样,叛乱者们从来不组织生产,抢光了一地的物资人口,如果不想饿死就只有换地方。到其它地区继续劫掠破坏,如果抢不到,那只有灭亡。

山东毕竟靠近京城,并不适合流窜作案,在明帝国调集大军之后,这部叛军就被围困起来。不过孔有德利用缴获来的明军舰船成功突围,跑去投奔了满洲人。使得满洲军从此拥有正规炮兵和水师,实力大为增加。

山东地区原本一直是作为明东北部队的后援基地,以及援辽物资和兵力的重要提供地,还是明军北方水军舰船的主要制造场,这场叛乱使得登莱地区彻底荒芜,明军先后损失数万精兵,从此再也无力从海上支援东北战场。

此消彼长,满洲人则在短短数月以后。就凭借孔有德等人带去的火炮与舰船,彻底击溃一直依赖海岛生存的明东江镇残部,解决了明朝水师对满洲的最后牵制力量,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这边虽然和明帝国打了几仗,从大明手中抢了一块地盘。但在大部分穿越众心目中,明王朝从来不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并不希望明王朝的国力损耗太快,那样就可以多抵挡满洲人一阵子――后者才是穿越众心目中真正的大敌。

“当然了,这事儿最终能不能成,还要看和明王朝谈判的结果如何,要是大明还死咬着我们是叛逆不肯松口。那咱们也不必操这份闲心了”

这是参谋组对于介入明朝山东兵变事件的前提条件。明王朝处理山东事件的方式很蠢,造成的后果很糟糕,这边如果介入肯定能得到一个历史上好的结局。但穿越众毕竟不是圣人,不会做那种拿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的事情。

“对了,说起谈判的事情,最近好像没啥动静了?”

林峰对于和大明谈判倒是很感兴趣的,谈判越早成功,他们贸易公司的产品就越早可以正大光明打入内陆市场,而不必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自从琼州府大战结束后,说起来形势一片大好,明王朝那边也打算招安,可最近咋没消息了呢?

“动静是有的,只是现在消息不需要事无巨细回报海南岛,直接在北路军那边谈上了。”

――就在不久之前,福建巡抚熊文灿得到了来自北京城的命令,让他主持对琼岛短毛的招安事宜。熊某人对这道命令自是很满意――琼州岛是属于两广辖区,朝廷让他处理琼州事务,本身就蕴含了一个信息:自己很快能正式管理两广事务了!

福建方面和短毛的接触一向是通过郑家进行,正好最近郑氏在与短毛联手攻取台湾。短毛的北路军出征阵容豪华,包括委员会主席李明远,军事组首脑唐健,参谋组重要成员赵立德,最近还加上了琼州府大当家解席……既然这些拥有决定权的人士都在,双方就没必要再另找地方,在联手进行军事行动的同时,关于招安谈判事宜也正在进行。

“不过最近谈判好像不太顺利,熊文灿这家伙既想捞到招抚我们的大功绩,又不愿承担责任,想让大明王朝承认我们的地位,恐怕还有点麻烦……”

因为暂时没什么好消息,北路军方面就没把谈判细节往回传,但庞雨还是知道一些的:双方主要卡在了地盘问题上――穿越众这边自是理所当然要求合法拥有对海南岛的控制权,而熊文灿却绝对不肯担当“割地”的骂名,于是就一时僵持住了。

明朝官僚别的不行,推卸责任绝对是一把好手,据说熊文灿已经把皮球往上踢,把这件事情给推到南京六部去了。南京六部尚书已经各自为此事上表。而且还有传言说。大明朝廷中另外一股非常庞大的政治力量也开始关注此事,想要来分一杯羹。

这股政治力量的名字,叫做东林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