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二八六 碰头会与后援团

迷失在一六二九 二八六 碰头会与后援团

作者:陆双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二八六 碰头会与后援团

两天之后,留守在海南岛上的兄弟们集中起来。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协助北路军解决当前困境。

“先前我们对北路军的编制原则是少而精,因为原指望郑家人作炮灰的――现在看来是我们失算了,郑家军不那么好利用的,磨洋工拖后腿这些招数都对我们用上了。”

会议由代理主席许慧主持,但首先是参谋官庞雨发言,分析北路军当前面临的局面:

“其实光凭北路军的七百多人,独力收拾岛上西洋人问题也不大,但如果再同时和三千多郑家军敌对,那就比较麻烦了。”

“郑家人刚刚打过酱油旗,把西洋联军给卖了个干干净净,他们就算有胆子和我们敌对,西洋人也不可能再相信他们吧?”

有人这样说道,庞雨点头表示同意:

“不错,我也不认为他们会联手。但在台湾岛上,郑家和西洋人都有些根基,可以算是主场,而我们却是完完全全的客场作战。他们两家都可以拖延时间,而我们只有速战。”

“什么意思?”

“就是说,如果新一轮谈判不顺利,郑家完全可以选择置身事外。站在一旁看着我们与西洋人拼个你死我活,然后他们再从容作决定:是跟着痛打落水狗呢。还是攻击胜利一方,以期望独吞胜利果实……”

“攻击我们?郑氏有那个能耐?”钢铁组长黄建成禁不住冷笑,“就算三千对七百……保守点,我们收拾掉洋人之后有伤亡,三千对五百好了,他们也不可能攻破我军的防线!”

作为技术人员,黄建成平时很少过问团队的政治决策,只是专心把自己负责的技术部分干好。但恰恰也因为他对整个团队的技术优势知根知底,由此带来的自信心也更加充足。

“确实,哪怕撕破脸,我们仍然占据很大优势,所以前方阿德他们才会考虑拆伙。”

庞雨微笑道:

“但不能否认,郑家这三千人的砝码,在胜利天平上还是有一定的份量。别看他们站在我们这边时没起多大作用,但如果那些人存心给我军找麻烦,加上当地忠心于郑家的民众,多多少少也会产生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比方说:北路军这次出战,携带的粮食给养并不多,运输船上大部分是军火――原指望郑家提供粮秣的;此外,诸如向导,水源,防疫,避免瘴气毒虫之类的经验,也是需要他们协助的。”

“而所有这些问题,在谈判中又必然被郑家作为筹码使用。他们也许未必真敢跟我们撕破脸,但在谈判中利用这些条件,迫使老爷子和阿德他们作出一些让步。为自家争取更多利益,那是肯定会干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船厂老板王若彬颇为理解的说了一句,但庞雨却很没有同情心的哼了一声:

“对他们是人之常情,对我们可不利。他们捞得多了,我们不就吃亏了。”

“那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呢?”

“力量,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郑家现在还有能力挚肘我们,这是他们敢于磨洋工,拖后腿的根本原因。但只要我们将北路军规模增加至可以同时轻松收拾西洋人与郑家军的地步,他们就没什么牌好打了。”

“也就是说还是要加派援军?”

“是的,计划派遣一支后援部队携带粮食,油料,弹药……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新的兵员前往台湾岛,增强北路军的实力。这样,李教授和唐队长他们在前头做决定就会从容得多,阿德谈判起来也要轻松许多。”

庞雨最终说出他们参谋组计划的解决之道,而主持人徐慧也给会议内容定下了调子:

“正是这样――预测中最坏的情况,无非是和郑家彻底撕破脸,我们同时对西洋人和郑家军两线开战……相信前方有李老爷子与阿德他们在,应该不会作出这种决定。不过,我们后方却要依据最坏的可能性进行准备,预防万一。”

其实眼下北路军方面还没向岛上求援。唐健他们显然是觉得后方已经没有机动兵力,很难再抽调出人力来支援,所以一切解套构想都只能立足于自身。

不过后方人员却并不这么想,临高主基地这边毕竟经营了两年多,眼下也算是家大业大,说起来是放空了。但如果认真把各处箱子底扫扫,还是能聚拢出一些力量的。

这次的协商业协会,最主要就是各个部门碰头商议,看看还能“扫”出多少家底来,以及如何使用。

“我们农业组可以提供二十人左右的保安队。”

吴南海率先发言,农业组是人力资源最为充沛的部门,不过大都为老弱病残――往往是其它部门挑剩下的人都塞到农业组去,或者用来安排工人和士兵的家属。但即使如此,吴南海手下依然有一支五十余人的保安队,平时用于巡逻各处,防止有人偷窃农作物种子,以及保护他们的养殖场不受哄抢――虽然他们短毛势力很大,这两类事情依然经常发生。法不责众以及吃大户的概念在当地老百姓心里真是根深蒂固。

现在农忙季节刚刚结束,田地里要么空闲,要么还没下种,没什么好偷好抢的,吴南海经过计算后觉得抽调一半人手问题不大,便很大方的同意派出半个排援军。

有了这个好的开头,其它各部门也纷纷开口……

“几家工厂的护卫队也可以抽调一些……嗯,大约也就二三十人左右吧,再多就不能保证厂区安全了。”

“勘探组可以抽调一些武装护卫,反正最近没有远程勘探计划,那些人暂时用不上……”

“我们钢铁组可以抽调一些矿山监工……”

――经过大家东拼西凑,居然又组织起一支三百人左右的部队。虽然是临时拼凑起的杂牌军。但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可不差,比起正规军,也就是缺乏火炮之类重装备而已,毕竟兵工厂就在自家隔壁,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情各部门都干过不少。

“很好,再加上琼州府的一个连队,我们差不多可以凑出一个五百人左右的营级单位,足够作为战略机动力量了。”

庞雨开心笑道,旁边有人甚是诧异:

“怎么?琼州连队要整个作为援军?”

“是,我已经跟老解说好,他将率领二连北上,为北路军担任后援。这里大家凑出来的武装人员都将直接编入二连,这样可以确保不会因为编制混乱,而导致指挥不畅。”

“那琼州府防御怎么办?”

“我回去。”

“你带三连回去?”

“不,徐磊将会留下来……地方上不能完全不留正规军。这里留下两个排,我带剩下的一个排返回琼州府驻守,应该够了――当初占领时,也就那么多人。”

“一个连队都要拆开来用……真有够琐碎的。”

有人禁不住无奈叹息,感觉似乎回到刚刚登陆时候,要一个人一个人的计算手头力量,对此庞雨也只能苦笑:

“是啊,大局不利,只好玩微操了。”

…………

有了人手。其它一切都好办,作为生产基地,武器,弹药,物资,还有给养这些,库存总是在慢慢增加的。各个部门搜刮搜刮,为北路军多提供一批辎重并不难。

港口内运输船倒还有几条,但海员数量不足是个问题――团队里善于航海的基本都派出去了。最后只好让船厂老板王若彬亲自出马,再临时调用造船厂里一批老船工,总算又拼凑出了一支船队。

兵贵神速。一切安排好之后就立即动身――十二月十九日,庞雨搭乘这支七拼八凑的后援团前往琼州府,接解席及二连官兵上船,同时他自己则带人下去换防。

老解早已经整顿好了部队,都在码头边等着呢。用粗大圆木搭建的临时栈桥比较窄小,一次只能靠泊一两条船。而战后福建广东等地基本对琼州航线全面解禁,前来做生意的商船数量大大增加,这两方面因素相叠,导致现在的白沙港码头天天船满为患,每天都有好多船进了港口,却还要排上半天队才能靠岸。

当天码头自然是执行了军事管制,为运输船队让路。不过这却引来诸多商人过客的围观,短毛军的善战之名在南海一带已是家喻户晓,特别是那些在琼州府之战以后才来慕名前来的商户,更是为能够亲眼看到短毛军出征的场景而激动不已。

“……看那军容!真是齐整无比,难怪能轻松打败西夷……”

“解大头领亲自出征哪,看来又要是一场大胜……不知道他们是打哪里,莫非是广州?”

“胡扯,要取广州,上次早就取下了,还用得着现在这么大张旗鼓,照我说,没准儿是冲着泉州,漳州一带去的。”

“短毛不是要招安吗?怎么还出兵打?”

“你懂什么――打得越凶,招安越快!朝廷就是个蜡烛坯,不点不亮!”

一帮人胡乱猜测半晌,终于有个通晓内情的站出来说了句话:

“都别瞎扯啦――短毛这是往北边大员岛,端红毛夷人老窝去了。上次已经去了两批,连东边吕宋都一并攻打,这南海一带,很快就是咱们华人的天下啦!”

-

迟了点,抱歉,周末有事情,十点多才回到家。

这是六月五日的更新,六月七日照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