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二一三 炒作

迷失在一六二九 二一三 炒作

作者:陆双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终于取得了老李教授的同意,之后根据前几次行动的成功经验,以前次在上川岛的行动为主要参考模板,参谋组很快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

为集体谋取利益是最基本的原则,除了自卫还击之外,他们肯定不打没有收益的战斗。但是在此基础上,争取名誉和对外宣传工作也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所有行动必须是对改善这个团体的名誉有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宁可不打。

这样一来能够选择的行动目标就变得很有限,只有那些真正称得上天怒人怨,人人喊打的盗匪窝点才可能成为攻击对象。不过阿德表示说他自有办法让老百姓接受他们的行动,这项任务交给他负责就行了。

…………

一切准备周全,在海南岛上蛰居了一年多后,这支被明朝人称为“短毛”的武装力量终于开始向四周邻居展现出他们的尖牙利爪。公元16311年的六七月间,短短两个月之内,短毛军船四处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差不多荡平了海南岛周围所有的盗匪巢穴。

继去年五月间,区区百余人击溃朝廷五千围剿大军之后,琼州府短毛军的名声,再度传遍了整个大明南方。

只不过和上次都说短毛狠残暴,火器之下从来不留活口的传言不同一次在民间流传的,却大都是短毛军如何惩强扶弱,劫富济贫的段子。据说短毛虽然也杀官造反,却是专门打击那些海盗水贼之流他们的财物分配给平民百姓乃是一群真正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英雄好汉!

甚至已经有书艺人把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的故事化用到短毛身上。“琼州府一百九好汉”的新式评书已经逐步在广州,福州,雷州,厦门等热闹大城市开始流行起来……

海南岛州府。穿越众指挥部地电报房内。

发报员张小江结束了每天与广州那边地例行联络关闭发报机。之后按照保密规定。他必须上缴电报原稿。但张小江在面对前来收稿子地赵立德时。却面露不舍之色。

“赵师傅。这书再借俺看几天。真好看啊!”

赵立德摸了摸小家伙地头哈一笑: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知道不?这书是模仿水浒传地不适合你们这些小孩子看。”

“那我哥在广州不是可以天天看么?”

“嗯,等你长到和你哥一样大的时候行了。”

阿德不动声色设下了一个小小的语言陷阱,刚刚十三岁的小孩子当然听不出来然兴高采烈。

张小江和被送到广州担任情报员的另一个孩子张大江并非兄弟,他们两人都是孤儿,在被穿越众收养后,由于聪明伶俐而被张安江老师选中,成为他的学生,传授无线电收发报技能。张老师待人真诚,与他们之间名为师徒,却几乎情同父子,所以两个孩子都坚持要跟老师姓,连名字都改的和老师近似。

自从送了一部无线电发报机和一名收发报员到广州之后,与那边的联络一下子顺畅起来。本来程老管家虽然经验丰富,也识得几个字,但毕竟文化程度有限。在琼州时形势简单尚可应付,到了广州城那种大地方,各种信息繁杂多变,老头儿听到的虽多,能够记述和表达出来的却有限。再加上原本联络手段是靠写信,若写了厚厚一叠字纸就会增大被发现的危险,这情报传输就很麻烦。

不过等有了无线电收发报机之后,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每天一个小时的固定联络时间非常充裕,老头儿可以很从容的坐在电报机前,口述自己今天听到的各类消息,然后让发报员直接传送过来。

快要满十五岁的张大江本就是诸多收养学童中最为聪明的一个,当初教他技能的可不仅仅是张安江一人――就是在前往广州的路上,北纬也传授了他不少东西。经过几次联络,这孩子很快就掌握了简单的分析和判断,能够从老头儿打听到的众多模糊线索中整理出一些更加有用的资料,提供给这边参考。

而在最近,广州情报站又得到了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他们被要求每天接收一部分长篇连载的

品,然后通过不接触的间接渠道,将其传播到本地的中,最终目的则是让它在两广,福建一带的市井之间流传开来。

…………

“‘起点计划’已经初步取得了进展,据多条线索证实:广州府的茶馆里面已经有不少说书先生在讲述《海上梁山传》的段子了,并且正在向附近几个州府传播。”

在和临高总部那边通电话时,作为该项宣传计划的发起人,赵立德对于他亲自制定的这项“起点计划”相当满意。老解他们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成绩固然骄人,但要把这些事迹转化为有利的舆论导向,宣传战线上的工作必不可少。

对于他组织起来的写作班子,阿德在电话里大加奖:

“……跟郭逸,陈涛他们打个招呼:他们干得很好,我要向委员会为他们请功!”

―那几个人以前混过起点的,不过都属于扑街作者一类。阿德以前在闲聊时听说过他们这项“特长”,当时只是笑笑便罢,没想到还真有用得上的时候。

表扬之外,阿德也提出了高的要求:

“……文字风格要开放一点,实在不行把章鱼也拉入创作组,他不是自吹说以前混恶魔岛的吗?……不,我不觉得他在吹牛,随便咱们讨论什么话题,这个贱人一加入风格肯定变得****……对对,把他吸收进来!另外告诉陈涛,别再搞什么文青式的虐主桥段啦,他以前就是这么扑的,要多写爽文,意**文!把明朝读者都当小白看最好,这样才能吸引他们!”

“……当然最重要还是更新,新才是王道!告诉他们别太在意明朝人的阅读习惯,把故事情节编出来就行。关于细节方面,那些评书艺人自然会根据当地传统习惯加以润色的,你们再细细得过本地人吗?……总之要求创作人员加快更新进度,每天三千字不够啦,至少五千!”

――“谎重复一千遍即是真理”,更何况短毛所宣传的内容,都有真实的事迹在后面支撑着,加上故事本身也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这一切加在一起,使得这个大明崇祯四年的夏季,两广和福建地区都热闹闹,充满了某种奇异的活力。

而这一切传言的中心:海南琼州府,在世人眼中自然愈发充满了吸引力。

在工悠长的号子声中,又一艘商船缓缓停靠在了白沙港的码头栈桥边。

比起当初只有一条直走道的单面栈桥,如今这里已经扩建出四五条岔道来,可以同时停靠超过十艘以上的大福船――白沙码头的客运和货运流量增长都极快,以前是一个月才能有十来条船在这里靠岸,而现在每天都差不多有这个数。

一名商人打扮的旅客走出船舱,目光首先被码头上两面高高飘扬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杏黄大旗所吸引。上次来的时候还不见这玩意儿,看来这伙短毛还当真以梁山好汉自居了……他们是想借此告诉朝廷什么?在等着被招安吗?

单身旅者的眼中射出一丝复杂光彩,这些短毛的所作所为非同寻常啊。最近在两广一带流传甚广,极受民间欢迎的那部评书,怎么看都不象是大明本土文人所能编出来。其间的很多遣词用句,倒是和这些短毛的语言习惯颇为类似。一般人或许感觉不出,但自己跟他们软磨硬泡,前后接触了两个多月,早就习惯了那种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方式,一听就能听出来。

―如果要仔细追查下去,相信肯定能找到短毛在幕后推手的证据。但这根本没用,就算官府揭破说这些评书都是短毛编出来的,也挡不住老百姓喜闻乐见啊。连自己的家人每天都等着要去茶馆听《海上梁山传》的最新片断,官府已经不可能禁止了――和他们所作的其它许多事情一样:充分利用大势。一切都是正大光明的阳谋,纵使看破,亦不可解。

……头脑中思虑万千,这位旅者不觉顺着人流走到码头出口地方。这里的盘查比起上次似乎又严格了许多,面对好像有点看出了自己职业,面露怀疑之色走过来的几名短毛“城管”,旅者微笑着站定在原地,主动对那几人自报身份道:

“请代为通报庞军师或是赵军师,广州故人,锦衣卫周晟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