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千奇薄 > 第二十七章 《罗刹帛》

千奇薄 第二十七章 《罗刹帛》

作者:冷观溟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5: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宣德三年的寒露夜,锦衣卫暗探陆昭然蜷在鬼市角落。他盯着三丈外那个戴青铜傩面的书生,对方怀中的包袱正渗出暗红血渍,腐臭味里混着龙涎香气息。

子时梆子响起的刹那,书生突然抽搐倒地。陆昭然箭步上前掀开傩面,倒吸一口冷气——书生整张脸皮不翼而飞,森森白骨上爬满金色符咒。包袱散落出半幅泛黄帛书,血迹斑斑的"受命于天"四字竟是太祖笔迹。

"诏狱逃出来的?"蹲在旁边的老仵作突然开口,枯指抚过白骨面颊,"这是洪武年的黥刑,用金汁刺《大诰》于骨上。"他掀开书生衣襟,肋间刻着行小楷:丙申年七月初七

陆昭然瞳孔骤缩。丙申年正是建文四年,燕王破南京城的日子。帛书残角在此刻无风自动,露出半幅绘着十二尊罗刹像的工笔图,每尊恶鬼额间都嵌着枚玉玺印。

诏狱地牢的水牢深处,陆昭然用火折子照亮湿滑石壁。三日前那个暴毙的江西藩王,临终前用指甲在墙上刻满"丙申"二字。水波晃动间,他突然发现倒影中的刻痕另有玄机——水纹扭曲的"丙申"竟变成"削藩"。

"陆总旗好眼力。"阴影里转出个佝偻狱卒,灯笼映出他脖颈处的缝合疤,"当年黄子澄在这里关过三天,墙缝里该留着些好东西。"他指甲抠进青砖缝隙,拽出条两寸长的绢布,赫然是建文帝的血书残诏:朕若有不测,十二罗刹现世

绢布触火的刹那,陆昭然腰间绣春刀突然嗡鸣。刀柄镶嵌的猫眼石映出诡异画面:十二尊青铜罗刹像正从孝陵地宫破土而出,每尊头顶都悬浮着玉玺虚影。

秋雨滂沱的黎明,陆昭然伏在孝陵神道旁。昨日挖出血书的狱卒已成腐尸,颈间缝合疤里钻出条赤红蜈蚣。他跟着蜈蚣爬行痕迹来到享殿,发现太祖画像的眼珠竟在转动。

"总旗大人也来寻宝?"阴柔嗓音自梁上传来。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倒悬而下,蟒纹曳撒上的金线映着诡谲青光:"可知建文帝将传国玉玺分成了十二份?"

地面突然塌陷。陆昭然坠入地宫时,看见十二尊罗刹像围成浑天仪阵,每尊手中的玉玺碎片正拼合成完整印鉴。曹吉祥的笑声在穹顶回荡:"当年道衍和尚用罗刹阵镇住玉煞,今日该物归原主了!"

陆昭然怀中的血书残诏突然发烫,建文帝虚影从绢布浮现:"朱棣逆贼!"虚影撞向罗刹阵的瞬间,玉玺迸发血光,地宫壁画上的洪武重臣纷纷破壁而出,腐烂官服下露出森森铁甲。

陆昭然在混战中摸到罗刹像背面的刻痕——竟是道衍和尚的忏悔录:"老衲罪孽,以建文血亲炼十二罗刹,永镇玉玺煞气..."他突然明白那些青铜像的面容为何如此熟悉,分明是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十二位藩王。

曹吉祥的尖啸突然中断。陆昭然转头看见太监胸口插着半枚玉玺,碎片正将他的血肉吸进青铜罗刹。地宫开始崩塌时,最后那尊罗刹像突然睁眼,面容赫然是年轻时的永乐帝。

"原来如此!"陆昭然挥刀斩向浑天仪枢纽,"玉玺本就是镇压之物,你们都被道衍骗了!"绣春刀在崩裂的玉玺光芒中化为齑粉,十二道血光冲天而起,将地宫照得如同白昼。

三个月后,陆昭然站在长陵地宫前。掌心的玉玺残片隐隐发烫,指引他看向墓碑底座——那里刻着幅完整的罗刹阵图,阵眼处却空白一片。

当残片嵌入空缺的刹那,整座陵园响起梵钟。地砖缝隙渗出金汁,游走成道衍和尚的绝笔:老衲以毕生功德化金篆,后世若启此阵,当以建文血脉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