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千奇薄 > 第一章 《梧桐琴》

千奇薄 第一章 《梧桐琴》

作者:冷观溟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5: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州专诸巷的梅雨季总是来得突然。沈寒秋蹲在檐下磨犀角刀,青石板上苔藓洇开的水痕漫到脚边,空气里浮动着桐油与生漆的腥气。

"这活计您若接不了,江南便无人能接。"

檀木匣掀开的瞬间,沈寒秋的犀角刀在磨石上打了个滑。匣中蕉叶琴通体暗红,十三枚冰纹断似血管浮于琴面,龙池处赫然凝着黄豆大的血珠。她食指轻抚琴额,竟触到几不可察的凹凸——是数百道指甲抓挠的痕迹。

"血沁入木三分,琴弦带齿痕。"沈寒秋掀开第七根丝弦,弦孔里嵌着半粒珍珠,"凤沼有溺亡者的水藻气。"她抬眼看向来客,那人皂靴上的缠枝莲纹在雨幕中泛着青光。

当啷一声,五两金铤落在工作台上。沈寒秋用镊子夹起金铤扔回木匣:"血沁匠的规矩,收物不收钱。琴主是谁?"

"西塘温家。"来客的影子在雨帘中晃动,"这琴...会唱歌。"

子夜惊雷劈开云层时,沈寒秋正用艾草熏烤琴腹。忽然有冰凉的液体滴在颈后,铜灯里的火焰霎时转为幽绿。琴弦无风自动,宫商角徵羽竟自行成调,那曲调像是谁把《胡笳十八拍》浸在血水里又捞出来。

"啪"地一声,琴轸崩裂。沈寒秋按住震颤的琴身,在雁足处摸到细如发丝的刻痕——"天启四年冬"。她想起师傅说过,天启四年太湖决堤,专诸巷漂来三百多具抱着乐器的浮尸。

晨光初现时,沈寒秋裹着素纱来到临河客栈。账房先生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温家?二十年前就绝户啦。最后那位琴师唤作温如言,痴迷制琴冷落了新妇。小娘子投井那日,井里漂出半张血琴..."

沈寒秋的指尖在袖中轻颤。昨夜她剖开琴轸,在紫檀芯里发现了一枚人齿。

暴雨滂沱的第七日,桐木胎终于显形。沈寒秋将鹿角霜与生漆调成血红色,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环佩叮咚。铜镜里映出个穿茜色襦裙的女子,发间珍珠与琴弦里那粒一般大小。

"他总说琴未成..."女子的声音像浸水的丝帛,"那夜我把血抹在琴轸上,这样就能永远缠着木头了。"

沈寒秋猛转身,工作台上的犀角刀正在龟裂。刀身映出琴面浮现的血手印,每个指缝都渗出水藻。她抓起朱砂笔在琴背急画退煞符,符纸却"嗤"地燃起青焰。

"匠人不动情,动情不匠人。"师傅的告诫在耳边炸响。沈寒秋咬破舌尖将血喷向琴身,血珠竟顺着冰纹断游走成卦象。卦象指向琴腹内的铭文——"丝桐合为精,中有太古声"。

三更梆子响时,沈寒秋抱着琴走向太湖。芦苇荡里飘着数盏河灯,月光下琴轸里的人齿泛着冷光。她将琴浸入水中,二十年前的血水从龙池汩汩涌出,渐渐凝成个怀抱婴孩的女子。

"他砍了井边的梧桐做琴材。"女子的泪滴在沈寒秋手背,烫出两点红痕,"我用指甲刻字时,孩子在肚子里踢得生疼。"

沈寒秋解下腰间错金银的斫琴刀:"明日太阳升起前,我让这梧桐回到井边。"刀尖挑开琴轸时,漫天星斗突然坠入湖中。那枚人齿化作珍珠沉入水底,琴身血沁在涟漪里晕成并蒂莲。

五日后,来客发现木匣里躺着柄通体乌黑的蕉叶琴。冰纹断间蜿蜒着暗红血沁,像段被月光晒干的前尘。沈寒秋在收据上按印时,檐角铜铃忽然无风自响。铃舌上缠着根茜色丝线,在暮春的风里轻轻摇曳。七日后,西塘温宅。

月光淌过新漆的蕉叶琴,琴轸处人齿已换成和田青玉。穿皂靴的来客屏息抚弦,指尖触到龙池畔两粒凸起——原是血沁凝成的莲子,在漆面下若隐若现。

"不弹《胡笳十八拍》么?"

温家老仆抱着松香进来,忽见琴面冰纹断渗出细密水珠。十三根丝弦微微发烫,却再没唱出那浸血的曲调。檐下铁马叮咚,恍惚有个穿茜色襦裙的影子掠过月洞门,发间珍珠在夜色里闪了闪,便随更声散了。

姑苏城外的沈记工坊,沈寒秋正在炙烤新得的犀角。炉火映着墙上一幅未裱的字,墨迹是昨夜梦游时写的:"器泣人言终须尽,不教碧血污丝桐。"

梅雨将歇的清晨,专诸巷的青石板上多了辆独轮车。车板残留着焦黑木屑,细看竟是烧化的琴材。推车人皂衣下摆沾着井台青苔,哼的俚曲里藏着半句"井梧犹待故人归"。

沈寒秋倚着门框抛玩那枚珍珠,忽见珍珠内浮现米粒大的刻字——是个"暖"字。她笑着把珍珠扔进淬火的水瓮,惊起瓮底沉睡二十年的并蒂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