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远洋通信是一件十分有风险的事,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是长波电台。
地面要向潜艇通信,需要建设高大的长波天线台,再加上卫星转发,以此通讯的综合费用就是数百万美元。
就这样一次也就传递十几K的数据,需要提前约定好指令和计划。
而潜艇要想通知本土,在全球卫星通信覆盖前只能上浮后从艇尾拉出一条长长的通讯天线,总长度达到接近2公里,才能发出长波通讯信号。
下诺夫戈罗德号费如此大劲,只为了戏耍一番总部的概率几乎不可能。
可是科索莫耶茨号沉了那么多年,前年的时候他们还派潜航器去捞过残骸,怎么可能安然无恙的出现在佛州外海?
并且,还宣称自己属于帝国海军?
约瑟夫:“下诺夫戈罗德号请求立即返航,把当时的声呐记录数据和水声通讯记录交给专家判断。”
“批准!”
叶普利尼也实在感到诧异,再说到这一步下诺夫戈罗德号的训练任务也算是结束了。
“对了,我要看一下之前的潜航器对残骸研究报告,应该是不会存在修复可能的啊!”
他不敢想象这如果是真的会是什么后果,难道是科索莫耶茨号叛逃数年都未被发现??
……
“毛子的嘴,连被抓了现行也不认!”
虽然已经电话和解,但帝国海军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叶普利尼拿声呐诱饵搪塞也是有理由的,那是潜艇使用的一种逃生手段,通过抛射能够模拟潜艇的声呐装置误导敌人,然后自己偷偷摸摸溜走。
然而发现两艘潜艇的P3C一分析,否决了这个可能性:
假如下诺夫戈罗德号是1号目标,未知核潜艇是2号目标,当时2号目标可是开启了了主动声呐,其散发功率根本不可能是诱饵能达到的强度。
而1号目标在逃亡过程中也真的扔过诱饵,散发的特征根本不一样。
两架P3C、两艘护卫舰舰和1艘驱逐舰此时包围了整片海域,关键的信息发回本土进行了二次确认,得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结果。
“是麦克,怎么会是麦克!”
一名校官扫了一眼回波,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数年前曾经也在潜艇服役,和K278(西方代号“麦克”)交手过一次,对其惊艳的抗磁性能和夸张潜深有深刻印象。
“麦克?685型?”
一旁督战的约翰逊带着疑问看了过来,眼底满是质疑。
“不会错的,该死,那架P3C一定是新制造的,声纹数据库里没有录入‘麦克’的特征认不出来,用旧数据比对一下就好了!”
这可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约翰逊立即命令:
“按他说的做,去更全的数据库比对!”
半个小时后,一张还热乎的纸送到他们手中。
刚刚认出K278的校官上前一看,坚定的点头:
“就是他,我绝对不会认错,如果还不确定可以找其他人比对,和我一样的人有很多。”
“可685型已经失事了。”
约翰逊喃喃自语,一旁的弗恩忽然说道:
“会不会是第二艘?有可能是秘密服役,也可能是本来快建好了但没下水,解体后才完工?”
“可现在毛子都在忙着拆核潜艇,那些贪婪的家伙不会为了钱拆掉吗?”
在崩裂过后,为了瓦解那支强大到帝国都心惊胆战的水下力量,帝国找到大毛约定:
每拆掉一艘核潜艇,就给予一定的援助,现金现付的那种。
从92年到现在,每年都有大约10到15艘核潜艇被拆解,很多可都是新下水没几年的好货!
现在的大毛人人自危,难道还有人严格保密隐瞒下来一条核潜艇?
弗恩:“那可不一定,叶普利尼就是个例子,他的前任彼得洛维奇就是您说的那些贪婪鬼,但叶普利尼不仅和三哥谈下了大额军售,还组织潜艇靠近我们巡航……他就是极其少见的保守派。
而且他们拆掉的都是些较为常规的查理级,新锐的那些都还保持着战斗力。”
“那就找出来,685型威胁太大了,叶普利尼是在挑衅!”
685型和945型几乎是同时期服役,别看数字小一些,但685型是当时的联盟不计代价的试验品,将很多昂贵而先进的装备一股脑塞了进去。
不管是工艺还是设备685型都只管先进不管价格,后续的量产型号多多少少都要为了成本做出取舍,所以性能真的不弱。
1250米的潜深,也只有这样才能逃脱追踪安然脱身。
只是回头再一想,当时主动开启声呐岂不相当于挑衅?
约翰逊越想越愤怒,干脆又吩咐了一句:
“联系下IAA,叶普利尼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了,这不利于双方的友好关系。”
……
南太基地
科索莫耶茨号刷新在港口中。
为了顺利脱身,这艘潜艇在当时直接打开通海阀实现“紧急下潜”,花了些银币就直接消失不见。
帝国海军就算拉网式搜索,也不可能再找到它。
唐文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接下来传递的信息:
首先是K278的声纹一定被那艘945型完整接收到,能确认型号,而帝国海军依靠那次主动声呐开启,也有概率确定存在第二艘潜艇。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就又是喜闻乐见的鹰熊互撕情节。
完美。
不过还没等他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会,南极的加急通讯进入了脑子:
有一架BV141发现了不明飞行物。
……
东南极洲,爱德华七世地
“谢特,那是什么鬼东西!”
雷夫一边在电台里痛骂,同时将节流阀推到底,拼命往麦克默多站飞。
现在,他所驾驶的TR-1正在24000米高空飞行,后面是一个骇人的双头怪物。
TR-1是U2的放大深度优化版,虽然最大能飞到28000米高空,但一般有效侦查高度也就1.2万米左右。
而在南极为了分辨出可能的伪装,大多数时候雷夫都在4000米到8000米高度飞行,甚至有时候会下探到3000米。
这已经是他的第二次飞行,本来应该是另一架TR-1执行,但另一个飞行员技术没有他精湛,起飞的时候直接滑出跑道,又需要时间维修。
洛克希德已经制造好了雪地滑橇来代替起落架,不过在送来之前只能靠雷夫维持侦查。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他在东南极洲侦查时,一架怪模怪样两个头的飞机一下子出现朝他赶来,并使用机炮射击开火。
好在对方升限似乎只有一万米,所以除了造成一点小伤外没能击落他。
虽然没认出是什么飞机,但他清晰的记得从翅膀上看到了铁十字!
现在那架双头怪物不断尾随着他,先俯冲蓄能再一下子拉高,像跳跃的龙虾一样短暂冲到1.2万米后又跌落,不断重复试图开火。
好在对方速度似乎也不快,不过雷夫可不想赌汉斯的增援!
他可是知道发现了一种超音速飞机的残骸,万一挂上两枚主动雷达弹,他就要上演极地求生了!
天杀的约翰逊,怎么不派一架SR71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