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39章 周期性光学晶格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39章 周期性光学晶格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确实超出了常规潜艇侦察的范畴。

但常浩南还是觉得没那么复杂。

“不是连人带船一起捞上来的么?”他疑惑道,“艇上军官总不至于全都守口如瓶吧?”

搁在70年前,这种死硬分子或许不少。

但这都2011年了,自卫队里面大多数都是日子人而已,否则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就上浮投降了。

“我们包括艇长在内的几名主要军官进行过交叉谈话。”郑良群回答,“基本可以确定,他们对这些额外的探测项目毫不知情,只是按照预设的程序启动设备,记录数据,包括出发之前,他们的上级也只说这是一次水下地形测绘任务。”

常浩南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没有发现相关的探测仪器么?”

郑良群摇摇头:“苍龙号的艇艏和左舷侧几乎全毁,一时间看不出太多东西,再者……日方的意思是愿意在自贸协定上做出妥协,尽快达成协议,这个让步太快太大,我们的重点毕竟还是声呐和指挥系统,也来不及把艇上设备拆得太过分。”

这倒也十分正常。

很多设备并不起眼而且原理相近,只剩个残骸的话未必具备专一的指向性。

“总之,上级的意思是。”郑良群指了指硬盘,“把这些数据复制几份,送给包括你在内一批可靠的科学家,不设具体目标,只希望借助你们的广博学识,看看能否从这些碎片中解读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算是死马当活马医。”

常浩南的好奇心终于被勾了起来。

一个潜艇艇长不知情的高度机密探测任务。

涵盖重力、磁场、粒子通量,这听起来确实像某种前沿的、甚至带点科幻色彩的探索。

他不再推辞,点头道:“明白了。我试试看。”随后起身,将硬盘连接到办公桌上另一台经过物理隔离的加密电脑上。

屏幕上很快显示出密密麻麻、结构复杂的文件夹和以长串数字、字母命名的数据文件。

正如郑良群所说,这已经是经过初步整理后的结果,原始数据更加杂乱无章。

常浩南快速浏览着文件列表和部分数据的预览。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几个数据文件,打开内部结构查看。

郑良群和干事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他。

“看这里,还有这里,这些数据的单位标注,和其数值范围以及后续计算模块的调用逻辑,存在明显的矛盾……”

几分钟后,常浩南指着屏幕上几行数据,对郑良群说:

“比如这个磁场梯度值,单位标的是nT/m,但数值大小和参与后续计算的系数,更像是基于mG(毫高斯)而设计的。”

他又调出另一个文件:

“再看这个粒子通量数据,文件头定义了一个叫‘Flux_Density’的字段,但单位栏却是空的。而处理这个字段的算法,明显需要一个时间积分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物理量……”

“……”

郑良群一开始还飞快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但很快就有点跟不上了。

“你等会儿,Flux……什么?”

常浩南摆摆手,示意这些不用记:

“我的重点是,写程序的人好像故意隐去了部分关键信息,留待后期进行去手动补全或者解读,这说明,这些数据的密级极高,高到连负责编写底层数据记录程序的部分技术人员,都可能不知道这些数据的真实含义和完整背景。”

他又找出另一个含有程序脚本片段的文件,高亮了其中两个词条,“Tokyo_Constant_A”和“Fusion_Threshold_B”:

“非要说的话,部分脚本里对物理常数的指代方式,以及一些独特的加密校验算法的风格,都很接近东京高能粒子融合研究所的习惯……当然这不能作为确凿证据,考虑到我刚刚的推测,完全有可能是程序设计者故意使用的障眼法,或者单纯是部分人员有相关教育背景。”

但郑良群还是认真记下:

“东京高能粒子融合研究所……这个信息很重要。”

然后重新抬起头:“那么……能不能看出他们在研究什么”

常浩南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你这就有点为难我了……我又不是神仙,单凭眼前这些零散、残缺、甚至可能被故意混淆的数据,哪可能倒推出一个研究项目方向?”

他摊了摊手,半开玩笑地说:“重力异常、磁场畸变、μ介子通量……这范围太广了,往小了说,可能就是在探测某种特殊的海底矿产,往大了说……研究宇宙大爆炸、寻找反物质,或者做量子纠缠试验……信息太少,可能性太多。”

郑良群自然不至于拿后面这些夸张的内容当真,他本来也是打算碰碰运气,并没有抱着一定要得到结果的想法:

“这块硬盘就先留在这里,万一哪天在研究中灵光一闪,或者发现了什么新的线索,可以随时比对查看。”

常浩南本来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考虑到其来源的敏感性和潜在的巨大未知价值,还是点头表示同意。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突然敲响。

“进来。”

常浩南示意门口站着的一名警卫打开反锁的房门。

一身蓝色实验服的栗亚波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看到办公室里有客人,特别是肩扛金星的郑良群,立刻在门口停住脚步,略显拘谨。

“常院士,你忙,我就不多打扰了。”郑良群本来也说完了正事,见状顺势借机告辞,“关于水下监听网络算法优化的事,我会让海工大的同志尽快联系你。”

他伸出手,再次与常浩南用力握了握,带着警卫和干事离开了。

送走郑良群一行,常浩南示意栗亚波进来:

“亚波,什么事?”

栗亚波走进来,将手中的报告递给常浩南:

“老师,负折射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遇到了一些瓶颈。”

他语速很快,把手里的报告放到常浩南面前:

“我们按照您之前的思路,通过特定的化学合成路径和后续的强磁场极化处理,确实成功在几种铟基、镓基合金薄膜中观测到了明显的负折射率窗口,重复性也比之前用复合超材料(微纳结构拼装)的方案要好得多。”

常浩南对比了几个关键的数据,确实比目前流行的复合超材料更具优势。

“但是问题也很突出。”

栗亚波把报告翻到后面,指着一系列数据图表:

“负折射率效应极不稳定,对环境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异常敏感,稍微偏离最佳条件窗口……或者哪怕只是单纯过几秒钟时间就会消失或者大幅减弱……另外,还是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材料的实际光透过率很差,几乎不透明,很难找到什么真正的应用场景。”

常浩南接过报告,快速而专注地翻阅着。

实验数据详实,问题分析到位,栗亚波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

他尤其关注材料结构表征的部分,上面有高分辨率电镜照片,显示着那些经过特殊处理和磁化后,在材料内部形成的、具有特定周期性排列的微观光学晶格。

这些晶格,正是产生负折射现象的关键。

看着那些在电镜下清晰可见、排列却仍显“机械”和不够完美的晶格结构,常浩南的思维突然好像被一道闪电击中。

他猛地抬起头,手指用力点在报告的电镜照片上:“这些人工诱导的周期性晶格,本质上还是在‘模仿’光子晶体的结构!我们还是在用‘做工程’的思路,试图在微观世界‘搭建’一个完美的光学结构。”

栗亚波一愣,没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

常浩南深吸一口气:“我们一直在追求材料本身的结构完美,想尽办法减少缺陷,提高晶格排列的规整度……这就像在沙滩上想用沙子堆砌一座毫无瑕疵的微型城堡,难度可想而知,一阵微风就能摧毁它。”

本质上,栗亚波目前的操作仍然是沿着超材料的思路前进。

但人工复合材料再怎么精巧,也总比不上粒子的自发行为。

就像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原子,再由原子组成分子那样——

如果能对传播光的粒子逐个进行模拟,就很可能获得一个稳定性超强的结果。

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亲自确认。

“走!”常浩南抓起桌上的报告,大手一挥,脸上是久违的、纯粹属于探索者的兴奋,“先去一趟材料表征实验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