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37章 重拳,必须要出重拳!

拉夫黑德的弦外之音,当然瞒不住在场其他人。

就连空军的莫斯利都提起兴趣,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当时间来到2011年初时,现有的F22A订单已经进入了生产尾声。

原本,国会已经决定要彻底转而采购成本更低,当然上是实际利润空间更大的JSF,而洛克希德马丁也乐于见到这一结果。

只不过,异军突起的华夏空军却让此事有了些许变数。

如果能获得来自海军的研发资金以及采购意向,那么F22的研发部门以及生产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不能在这种场合下提出来。

因此,他赶紧开口,在马伦或者盖茨表态之前转移了话题。

“我们也不必把目光仅仅放在平台上面。”莫斯利继续道,“拦截难度大,归根结底是AIM120作为一种中距弹的包线范围太小,既然短时间内找不到可以取代F18和F35的空中平台,那不如从导弹的角度想想办法。”

“可就算是AIM120D,也没办法命中比载机高20000米的目标,而下一代AIM260现在连图纸都还没画出来……”拉夫黑德似乎对莫斯利的插话有些不满,“或者不如说,低打高根本就不是空空导弹在设计时会考虑的作战情况”

“是的,你说得对。”莫斯利点头,接着话锋一转,“但为什么不换个思路?比如……把标准6导弹搬到飞机上去?”

“什么?!”

会议室响起一片难以置信的低呼。

“听我说完!”莫斯利提高了声音,“标准6 Block I导弹本身重量约3300磅(1.5吨),长度6.6米,而海军F18E/F的最大挂载能力超过4吨,翼下重载挂架足够挂载两枚拆除助推器之后的标准6。”

他提出这个思路本来只是为了岔开话题,但说到一半,却发现好像真有可行性。

于是语气也变得兴奋起来:

“相当于把发射位置提高了1.8万米左右,还能赋予一个不错的初速度,完全有潜力把杀伤包线扩充到4万米以上!”

莫斯利指着屏幕上无侦-8的轨迹:“而且,从雷达轨迹看,这个飞行器的机动性非常糟糕,完全是依靠速度和高度这两项绝对优势来规避拦截,而无法进行任何剧烈的、消耗能量的规避机动……这意味着,只要我们的导弹能够得着、追得上,它其实是个相对容易处理的目标。”

实际上,这正是当年战斗机放弃高空高速路线的原因之一——

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你无论如何不可能飞得比导弹更高更快。

只不过在大家都更换赛道之后,突然又出现了这么一个目标,相当于让21世纪的海军突然研究怎么击沉一艘战列舰,短时间内还真有点麻烦。

这个想法过于大胆,以至于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但是,却没人反驳。

防空导弹改空空导弹,在导引头指向和导弹姿态控制方面都会面临一定困难。

但无论如何都比从头立项要简单。

而且,也有KS172(空射山毛榉)这样的经验可供借鉴。

会议最终在马伦的总结中结束。

他要求海军和空军立即组织联合项目组,对“空射标准-6”概念的可行性进行紧急评估,同时要求DIA和NSA(国家安全局)动用一切资源,全力搜集关于“无侦-8”及其载机平台的一切情报,尤其是其技术细节、部署数量和未来可能的武器化动向。

至于日向号的责任问题,暂时搁置,待事件平息后再议。

会议结束后,莫斯利特地留在最后,示意拉夫黑德留步:

“关于你刚才提到的新一代F14……我想我们可以谈谈。”

……

半小时后,盖茨和马伦带着沉重的心情和一份初步的应对方案,前往白宫汇报。

椭圆办公室厚重的木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办公桌后,奥观海背对着他们,身影显得有些沉重。

盖茨和马伦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五角大楼会议的内容:舰队的现状、E2C损失的原因、关于无侦8的激烈争论、以及由此揭示的严峻威胁和初步的、激进的应对方案——空射标准6概念。

“技术细节……坦白说,我不是专家。我相信你们的判断和专业人士的建议。”

对方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眼神深处充满了忧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我关心的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对抗-北方’演习,现在变成了一场……闹剧和悲剧的结合体。我们的舰队,被一架不明飞行物吓得掉头就跑,还损失了一架预警机……消息虽然暂时压住了,但纸包不住火。”

“我们的盟友会怎么想?东南亚那些墙头草国家会怎么想?”他手指重重地点在桌面上,显得无比悲愤,“如果就此草草收场,美国在整个西太平洋,乃至全球的威慑力,将遭受什么样的打击?”

马伦对此早有准备,赶紧上前一步:

“我们已经紧急磋商了一个体面收场的方案,舰队不会立即返回母港,而是继续在苏拉威西海和西太平洋完成后续科目。”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

“对外宣布演习第一阶段在苏禄海及附近海域的海上机动、编队航行、基础防空反导等科目已按计划顺利完成,而第二阶段将移师西太平洋,进行更高强度的航母打击群联合防空、反潜以及舰载机联队高强度对抗演练。”

说到这里,马伦停顿了一下:“至于损失的E2C,可以宣称是一起不幸的飞行甲板操作事故,由于操作不当而坠海。”

奥观海靠在椅背上,手指交叉,仔细权衡着这个方案。

这无疑是“止损”和挽回颜面的最佳方式,将一场战略威慑失败引发的恐慌性撤退,包装成按计划进行的阶段性转移,并将丢脸的预警机损失归咎于“事故”。

虽然对手必然心知肚明,但只要官方咬死这个说法,盟国和国内舆论就有了一个勉强可以接受的台阶。

“可以。”他终点了点头,“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太平洋司令部和海军部要做好协调,确保第二阶段演习要足够响亮。”

“另外,对日方的安抚和……适当的压力,罗伯特,你亲自去处理。这次他们难辞其咎……”

“……”

等到盖茨和马伦离开之后,奥观海拿起电话,召来了自己的国家安全顾问汤姆·多尼伦和幕僚长皮特·劳斯。

他走到世界地图前,目光紧紧锁住东亚那片广袤的区域。

“汤姆,皮特。”沉默良久之后,才用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语调开口,“假设……我是说假设。”

奥观海说着重新回过头,紧盯着面前的二人:“我在明年赢得连任之后,决心开始全方位和系统性地压制华夏,打断他们这种……令人不安的技术跃进和军事扩张。你们认为,我们应该从哪里切入?”

多尼伦和劳斯被总统这突如其来的、极其尖锐的问题惊得一时语塞,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其中蕴含的战略转向和潜在风险不言自明。

“这个决心……非常重大。”劳斯深吸一口气,谨慎地开口:“我必须提醒您,当今世界,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之间,在贸易、金融、产业链上的捆绑深度是冷战时期无法比拟的。华夏与欧盟、中东、独联体……甚至包括我们美国自身的企业和资本市场,都有着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利益联系。”

他试图委婉地表达其中的巨大风险:

“启动全方位的压制,意味着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震荡、供应链断裂,其后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可能远超我们的模型推演,这需要极其慎重的评估和……广泛的国际协调。”

“我没有问可行性!”奥观海强硬地打断了他,“我问的是,如果我要做,从哪里下手最有效、最能击中要害?”

“这取决于我们能获得多少支持……”感受到对方语气中的决绝和一丝不耐烦,劳斯知道不能再回避核心问题,“华夏最大的命脉在于能源,但海合会和独联体都不可能切断他们的石油贸易。”

“在未来1-2年内,我们可以争取到欧洲主要国家、日本、澳大利亚等关键盟友的配合。”

2012年是一个关键节点,此前驴党在欧洲布置的很多暗线都可以生效,至少让大半欧盟国家成为傀儡。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劳斯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华夏漫长的海岸线:

“如果我们必须选择一个主要着力点,那么从经济和技术压制的角度看,华夏庞大而精密的制造业体系,其最核心、也是最脆弱的支柱,主要集中在两个倒金字塔结构的领域:精细化工,以及半导体。”

他详细解释道:

“这两个行业都是典型的赢者通吃格局。尖端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掌握在极少数国际巨头手中,形成极高的技术壁垒,同时还占据消费市场的大头,中低端虽然竞争激烈,但利润微薄,且严重依赖高端供应链的输入。”

“华夏在过去二十年,凭借巨大的市场、政策扶持和劳动力优势,确实建立了庞大的中低端化工和半导体制造能力,但在产业链的最顶端——那些决定最终产品性能和利润的关键环节,他们仍然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并且短期内难以突破。”

奥观海边听边点头,口中低声重复着这两个答案。

多尼伦此时也补充道: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华夏每年仍然需要从巴斯夫、东丽、陶氏等企业购买大量精细化学品,但这些公司普遍在中国本土设厂生产,并且产业链中的很多部分也离不开华夏的合作和保障,贸然在这方面动手,很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基础材料供应链崩坏。”

接下来,是漫长而压抑的沉默。

“我需要一份详尽的行动计划。”

有了铺垫之后,最终的决定反倒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目标是尽一切可能,锁死华夏方面获取……至少是制造最先进半导体的一切途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