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93章 阿尔忒弥斯联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93章 阿尔忒弥斯联盟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尽管2010年时的推特仍然有些稚嫩,无论影响力还是传播效率都远不能与后来相比,但这条推文还是如同一颗炸弹,在整个航天界引发激烈争论。

传统航天企业的代表纷纷指责马斯克“不负责任“,而新兴太空创业公司则大多态度暧昧。

在舆论层面,关于美国是否应该加入华夏太空计划的讨论同样迅速分成两大阵营。

《华盛顿时报》几乎在第一时间发表强硬派观点:“允许华夏主导太空规则制定将是一场战略灾难。美国必须加倍投入,确保在月球和火星的竞争中不落下风,这关系到未来百年的国家安全。”

与之相对,《华尔街日报》刊登了题为《太空竞赛2.0:美国该对抗还是合作?》的评论文章,指出:“华夏正在用系统性规划和持续投入赢得太空领导权,而美国却深陷政治内斗和预算削减,与其继续这样把资源消耗在空转当中,还不如考虑在某些领域进行选择性合作,以保持影响力。”

其实,从其中微妙的用词并不难看出,要说他们真有多么想加入华夏的太空计划,那倒也未必,更多地还是借此对NASA以及国会施压,希望能从波音和洛马等传统承包商手中分一杯羹。

比如最先站出来开炮的SpaceX公司,就一直对NASA选择SLS作为下一代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决定颇有微词,认为其“昂贵、复杂、且可靠性不足”。

反对者则认为,航天,那还是得由老美国正星条旗的人来搞,你们这些商业航天公司从未将人类成功送上太空,根本没资格对深空探测这样的项目说三道四,反而在这种站队的关键时刻表态暧昧,难保不是背后收了华夏人的黑钱。

而在这场辩论如火如荼之际,华夏国家航天局很快又一次放出重磅消息——公布了“月壤陶瓷“相关技术的科学论文,证实这种利用月球土壤3D打印的建筑材料不仅辐射防护性能优异,还能承受极端温差。论文发表在《自然·材料》期刊上,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

“这绝非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计算结果。”论文通讯作者、华夏科学院材料科学家吴清远在接受视频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将同类型材料制作的织物送入太空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性能验证,下一步将在实际月面环境中测试其性能。”

这一消息进一步巩固了华夏在太空技术领域的领先形象。

《自然》杂志的新闻板块对此评论:“华夏在月球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上已经领先至少5-7年。如果他们的地月中转站计划如期实现,我们将面临艰难选择:要么接受华夏主导的新秩序,要么承担被边缘化的风险。”

面对这一局面,华盛顿方面的争论更加激烈。

在国会举行的闭门听证会上,双方议员罕见地表现出团结一致的强硬立场,只是在具体应对策略上仍然分歧严重。

“我们绝不能坐视别人来制定太空规则,三十年前不能,现在也不能。”来自阿拉巴马的理查德·谢尔比挥舞着一份航天白皮书的翻译件,“这上面明确写着要建立'服务于全人类'的太空基础设施。听起来很美好,但谁来决定什么是'服务全人类'?”

代表弗吉尼亚的弗兰克·沃尔夫更是直白地表态,为了遏制对方在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应该从法律层面限制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的联合科研活动,并禁止NASA所有设施接待来自华夏的“官方访问者”。

实质上就是要切断一切进行航天合作的可能。

然而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黛安娜·范斯坦持有不同意见:“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对抗华夏,而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对抗。NASA的预算在过去十年实际下降了15%,而华夏航天投入增长了300%,除此之外,我们每单位重量的发射成本几乎是华夏的10-15倍,在这种条件下,全面对抗是不现实的。”

加州作为诸多商业化航天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自然要代表他们的利益——

跟之前来自马斯克的表态一样,范斯坦这番话的重点不在于合作,而是抨击NASA目前的混乱和低效。

会议最终达成妥协:加入华夏计划的方案绝对无法接受,国会将一方面增加拨款,加速“好奇号“发射和下一代空间站研发,另一方面继续推动NASA改革,并进一步放宽商业领域的准入原则。

与此同时,华夏航天局正娴熟地运用科技外交手段。

在邀请欧洲航天局代表团访问的同时,还向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国家发出合作邀请,承诺提供价格低廉的卫星发射服务和太空科研合作机会。

“这是一种精妙的战略,“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约翰·汉普顿分析道,“华夏正在构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太空合作网络,既获取了国际支持,又分化了西方阵营。美国面临的挑战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体系上的——我们能否调整冷战思维,适应这个新时代的太空竞争规则?”

当欧洲航天局代表团抵达BJ时,他们受到了超规格接待。

在参观了华夏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新建成的空间站指挥控制中心后,代表团团长亨利·杜邦私下对同事感叹:“他们的设施比我们之前最大胆的估计还要先进五年。拒绝合作将意味着欧洲自愿退出深空探索的第一梯队。”

在最后一次闭门会议上,华夏航天局提出了具体合作方案:欧洲可以提供部分中转站舱段和科学载荷,作为回报,欧洲宇航员将获得月球基地的长期驻留权,并共享所有科学数据。

“这是个难以拒绝的提议,“杜邦在发给ESA总部的加密报告中写道,“技术上可行,政治上敏感,但战略上可能是欧洲保持太空影响力的唯一机会。”

当这一消息通过非正式渠道传到华盛顿时,白宫连夜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总统在会议开始时定下基调:“先生们,我们面临一个简单选择:是让欧洲倒向华夏,还是提供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经过六小时的激烈辩论,会议达成一致:美国将邀请欧洲、日本和加拿大加入一个名为“阿尔忒弥斯联盟”的新倡议,承诺在2028年前建立月球轨道空间站“门户“,并在此后实现载人登月。

“我们在计划的制定上并不落后,只是比华夏人晚公开了一步。”NASA国际关系办公室主任解释道,“希望可以为全世界提供另一个多样化的选择。”

而在面对记者关于“是否要求计划参与者进行二选一”的犀利提问时,他则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态——

“在目前阶段,阿尔忒弥斯联盟不具备排他性。”

就在美欧展开外交角力的同时,2010年6月,SpaceX的第一枚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将一艘与“龙”飞船相同重量的模拟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在随后的记者会上,马斯克出人意料地宣布:“SpaceX已经启动'红龙'计划,目标是在2018年向火星发送无人探测器。我们将使用改进型'猎鹰重型'火箭和专门设计的火星着陆舱。”

当被问及这是否是对华夏火星发现的回应时,马斯克回答:“科学没有国界。'红龙'收集的数据将向全球科学界开放。如果华夏或其他国家愿意分享他们的发现,我们将非常欢迎。”

这场围绕太空领导权的多维度博弈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华夏似乎始终保持着战略主动。当美国还在争论对抗还是合作时,华夏航天局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经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科学探测。与此同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也进入了最后发射准备阶段,计划在下个窗口期前往火星,与“萤火一号“组成联合观测网络。

“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华夏国家航天局局长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我们的优势不在于一时一地的突破,而在于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和系统规划。美国可能在某项技术上仍然领先,但在整体太空探索架构上,我们已经走在了前面。”

随着太空竞赛进入新阶段,一个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里,谁将制定通往星辰大海的规则?

答案,或许将决定未来百年人类文明的走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