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87章 太空交通枢纽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87章 太空交通枢纽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会议室里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孙燕来局长宣布休会的决定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专家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座位,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则直接掏出手机开始拨打电话。

一小时后。

周平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国家航天局大院里的梧桐树。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抬手看了看表——12:17,距离下午会议开始还有两个多小时。

“老周。”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周平建转过身,看到吴记正向他走来,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

“吴主任,怎么没去吃饭?”

“你不也没去么。”后者摇摇头,也走到窗前:“说实话,刚才那个消息实在太突然,我需要时间消化消化。”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几秒钟后才有些犹豫地开口:“你觉得……常院士的突破真的能改变游戏规则吗?”

周平建早已经料到对方来找自己就是为了此事,只是微微一笑:“以我对常院士的了解,如果他敢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宣布,那肯定不会是纸上谈兵……只是具体能改变多少,还得等下午听听具体情况。”

吴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如果真如孙局长所说,他们已经解决了空间核反应堆的关键技术问题,那火星计划或许还有希望。”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一瞬,但马上又显得有些顾虑,“不过航天这块的事情,很多时候也不完全是由技术或者成本决定……”

周平建并不准备深度参与到吴记和顾印东路线的争议里面,只是若有所指地回答道:

“常院士这个人虽然年轻,但你要是接触过就会发现……总之,绝对不是只会埋头搞技术的人物。”

其实他本来想说对方是个“牛顿一样的人物”。

但想了想觉得这个评价恐怕负面倾向偏大,所以中途硬生生地改了口。

两人正说着,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名工作人员探头进来:

“周总师,常院士到了,在休息室等您。”

周平建向吴记点点头:

“我去看看情况,回头聊。”

……

航天局最顶层的公共休息室里,常浩南正站在一排置物架前面,手里端着一杯水,逐一欣赏面前的各种奖杯和奖牌。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来,脸上露出熟悉的笑容。

“老周,好久不见。”说着快步上前,握住周平建的手。

“这么大的事,怎么提前一点风声都不透露?”

周平建一开始还努力板着脸,结果才说了半句话就忍不住扯起了嘴角,语气中的笑意也根本藏不住:

“你知道上午那场面多精彩吗?月球派和火星派都快打起来了,结果孙局长突然宣布你的反应堆成功了,整个会场一下子就没动静了……”

常浩南也跟着开起玩笑:“技术验证这种事情,时机哪能控制得这么精确……要不然我下次把消息压上半个月……”

“别别别。”周平建连连摆手:“那还是突然一点更好……”

说完话锋一转:“对了,你吃午饭了吗?”

“还没,在怀柔那边接到报告,整理了一下之后就直接过来的。”

“这怎么行!”周平建立刻按下桌上的通话器,“小王,准备两份盒饭到休息室来。”

说完转向常浩南:

“我也还没来得及吃,一起对付一口吧。”

常浩南刚才一路上都在想着开会的事情,现在听见吃饭才感觉到有点饿,于是也没拒绝。

说是盒饭,但单位级别摆在这,餐标自然相当到位。

上下两层,而且全是现做。

直到目送秘书离开之后,周平建才又转向常浩南:

“说起来,你最近不是应该在主攻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吗?怎么空间核反应堆这边突然就突破了?”

常浩南一边打开餐盒一边解释:

“时间差问题……其实核反应堆磁流体发电的技术路线在去年就已经基本定下来了……但你也知道,这种涉及核能的项目,光有理论还不够,必须要有充分的实验验证。”

他夹起一块鱼肉送入口中,继续说道:“之后我们又花了半年多在ITER进行原理验证,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实际我主要精力也确实是在盯着吸气式高超那边,连测试之类都是彭院士在经手。”

这番回答其实还有一层隐藏的意思。

就是我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都比较忙,不会跟你们航天口去抢项目主导权。

至少在第一阶段是这样。

实际上,由于航天发射任务的特殊性,一般的载荷研制单位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主导整个项目。

但常浩南毕竟之前就抓总过中继通信卫星网的研制,所以并不在这个“一般”之列。

“彭院士他们在荷兰那边搞测试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一二,“周平建若有所思,“但之前一直以为跟氚增值技术有关,没想到还涉及空间核反应堆的部分。”

常浩南点点头:“是同步进行的……HFR那边的测试条件比较完善,再加上这次我们的测试排序很占便宜,所以不光有机会验证氚增值技术,还能顺便完成无外中子源启动核反应堆的关键测试……另外,这次的反应堆设计其实也借鉴了不少聚变研究方面的等离子体约束技术。”

周平建眼睛一亮:“这么说,你们已经解决了太空环境下核反应堆的启动问题?”

“没错。”常浩南放下筷子,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依靠银河宇宙射线和太阳宇宙射线,在日冕和太阳耀斑产生期间,有足够的能量激发反应堆内部材质自发达成临界条件。”

周平建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图表,眼中闪过明显的兴奋:“这些参数……比当年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空间堆都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是的,关键在于我们采用了全新的盘式磁流体发电机设计,本质已经非常接近地球上的核电站。”常浩南回答道,“而传统的空间核电源采用用温差热电偶或者热离子技术,本质上属于静态热电转换,效率还不到动态转换的零头……”

正当两人深入讨论技术细节时,休息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孙燕来局长走了进来。

“常院士,可算是等着你了!”孙局长热情地握住常浩南的手,“你这次可给我们带来了个大惊喜啊。”

常浩南站起身:“孙局长,实验结果出来得太突然,所以只能临时通知你们了。”

孙燕来摆摆手:“这种技术突破,越突然越好!”

说着也坐到两人旁边。

不过。”他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下午的会议将决定我国航天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你确定这个反应堆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支持大型空间站建设了吗?”

常浩南毫不犹豫地点头:

“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由于实验条件和安全性问题,我们在地球上只能做到原理验证这一步,工程验证只能发射到太空……甚至还不能是近地轨道上去做。”

“太好了!”孙燕来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有了这个技术,我们就不必在月球和火星之间做选择了。”他转向周平建,“老周,你觉得常院士之前提出的那个深空探测中转站构想,现在有实现的可能了么?”

周平建略微表现出一些迟疑,但还是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如果供能问题得到解决,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从地球向L4点进行航天发射的能力。”

“这正是我想说的。”常浩南接过话题,“所以我最近重新优化了中转站的设计方案。考虑到现阶段运载能力的限制,我们可以分阶段建设,先从一个小型的燃料加注站开始,逐步扩展功能模块,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考虑国际合作方案来分摊风险。”

孙燕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个思路很务实。不过,具体如何平衡月球和火星探测的资源分配,还需要下午会议上大家共同讨论。”他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准备去会议室吧。常院士,下午就由你来开场,详细介绍这个反应堆技术。”

三人出门,快步朝着会议厅的方向走去。

“只要上级在原则上允许,那国际合作方面你不用担心。”路上,周平建笃定地保证道,“这两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走在最前面的孙燕来放慢脚步,回头笑着插话道:

“这段时间,从国外,尤其是海湾国家注入的资金可是帮了我们大忙。”

常浩南挑眉,“看起来……国际合作比我想象的进展更快。”

“毕竟合作伙伴比我们更着急。”周平建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特别是沙乌地,他们投资的星月号科研舱甚至比我们自己的实验舱段更早进入正式研发阶段,预付款在合同签署后一星期内到账,比财政部拨款都快,创下了同类项目的最快纪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