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13章 扫清航空产业面前的最后一道障碍

按照惯例,在每年2-3月的大会结束之后,各部门都会自上而下地,陆续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学习活动。

工建委也不例外。

只不过,作为以业务为主的系统,在这类事情上难免搞一些投机取巧的小动作。

比如为了尽量减少骨干人员放下手头工作进京参会的次数,李忠毅特地将每年一度的各领域企业座谈会安排在了会议之后——

尽管2009年已经算是迈入了信息时代的门槛,但涉及到产业内部信息交流的事情,往往还是面对面的效果更好。

类似形式的活动最开始出现在上世纪末,当时由常浩南提出由国防科工委对五大军工总公司下属的各厂所进行一次摸底排查,以尽可能集中本就不多的资源,减少重复立项所造成的浪费。

后来逐渐由自上而下的指令式清查演变为自下而上的主动汇报,并且在改组为工建委之后,涉及到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军工系统,甚至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

到眼下这会儿,更是已经成为了某种文化符号。

一家企业如果能在每年二月份收到参会邀请,那么基本可以被认为在华夏的高端制造业领域有了稳定的一席之地。

当然,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密事务,军工口内部还是会有一个关起门来谈话的机制。

而常浩南也正是在这样一次闭门讨论的过程中,把之前和刘永全讨论过的问题正式搬上了台面。

“永全同志我想各位已经不算陌生了,不用我再多介绍,他汇报的情况只会相对保守,不会夸大其词。”

在涡扇10g项目顺利落地之后,刘永全应该很快就会以兼职形式进入航空动力集团的管理层,他这也算是提前给对方刷一些存在感:

“最近几天,我们对外联络办公室的同志又和达索方面的代表接触了一下,发现对方虽然在官面上反响平平,但包括查尔斯·艾德斯坦纳在内的几名代表私下都对我们的隐身技术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尤其是低雷达反射率的设计算法,以及能够实际测量rcs值的微波设施……”

实际上,当说到这里的时候,旁边就已经有几名参会者露出了些许怪异的表情。

不过出于对他本人,以及过往辉煌战绩的尊重,倒是还没有人打断。

常浩南既然选择在这个场合抛出话题,就已经想到了可能面对的情况,因此完全没有被其他人的反应所影响,而是继续道:

“英法联合的foas项目告吹,对于欧洲人来说最大的损失倒不是失去了一个可能存在的飞机型号本身,而是在涉及到下一代航空技术的研究中被耽误了大量时间,以至于直到21世纪都还没来得及建立起配套的硬件设施和理论基础,在这方面别说跟已经有或者即将有第四代战斗机的三个国家相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正处在野心顶点,不断跃跃欲试想要突破限制的日本。”

“所以我判断,对方所表现出的态度应该是真实的,至于为何不在明面上直接提出来,应该是觉得这个想法过于大胆,担心遭到拒绝之后,连现有的合作都会受到影响,而如果我方能旁敲侧击地表现出一些积极主动的要素,应该可以促使对方再向前一步……”

“……”

一番发言结束,换来了一众人的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跟他关系比较熟的李忠毅率先开口:

“常院士,你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是……”

作为一名在军工系统里面根基不算深厚的外行领导,他甚至有点担心自己接下来的问题会不会显得过于清澈。

不过,毕竟前半句话都说出来了,所以最后还是有些犹豫地问出了那个大家都比较好奇的问题:

“但这一套操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再说……总不能真帮欧洲搞出一种第四代战机?”

尽管最近十几年的对欧合作都比较融洽,无论工建委系统还是李忠毅本人更是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

但他的思维整体上还是清醒的。

或者说,至少没有把个人得失放在大局之前。

华夏和欧洲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积极的关系,关键是趁着90年代中后期美国人头脑发热,不把全世界放在眼里的功夫,在几个欧洲核心国家拉起来了一批拥有在华利益的政商两界人士,形成了相对牢固的捆绑。

问题在于,因为缺少直接干涉的意愿和手段,导致这种操作是不可持续的。

相比之下,美国虽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对欧洲的控制,但得益于历史原因,只要及时挽回思路,就仍然有通过潜移默化方式挽回,甚至扭转局面的可能。

尤其如今的白宫是驴党做主,在豢养代理人方面更是轻车熟路。

所以长远来看,欧洲能在太平洋两端的竞争中保持中立都已经是华夏的巨大胜利。

而在最核心的军事技术上,更是不得不防。

好在,常浩南也不是没有理智的人。

“李主任放心,帮法国人搞第四代战斗机,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摆了摆手: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提敏感技术的问题,实在不是我看不起对方,但从他们过去二十年的行为逻辑来看,恐怕法国,或者整个欧洲也拿不出足够的资源和决心来稳定供应这样一个可能持续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庞大计划。”

“一旦中途有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个巨大的麻烦,如果项目停留在论证阶段或者早期验证阶段倒是还好,可要是不上不下,又已经搞出了些诸如原型机之类的财产,那可就有的撕逼了。”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常浩南清晰地听到两边传来了不只一声松了口气的声音。

尤其航空工业集团的总经理谭松瑞,更是直接端起杯子,猛灌了几口茶水——

要是常浩南真提出什么意料之外的疯狂计划,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还是他。

结果,水还没咽下去,就听见常浩南继续道:

“但对方的关注点也明显不在一款真正的第四代战机上面,大概率是希望能以现有的阵风为基础,在较短周期内以较小的成本,研发出一种战斗力可能接近第四代的型号……按照我们过去用过的说法大概算……3.75代?”

也就是老谭身经百战,加上以前跟常浩南接触不少,算是有点心理准备,否则非得被这口水给呛住。

“这不可能。”

他一边心说小祖宗您可别再吓唬我个老头子了,一边赶紧把茶杯放下,连连摇头:

“从上世纪末一直到二十号工程正式立项之前,我们曾经好几次认真研究过在歼10或歼11基础上改隐身机的可能,并且也跟苏霍伊方面进行过相关交流,但结论都是不看好这一思路的前景,要么改进幅度大到跟从头研发一架新飞机无异,要么战斗力提升的幅度根本达不到跨代的标准……jsf项目在早期方案阶段也有过类似f16改的方案,但也根本没能留到正式的竞标过程中。”

说完还苦笑着接了一句:

“常总您在这方面也是专家,了解的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

提议被直接反驳的常浩南却并未有什么不满,反而笑道:

“那如果放宽对低可探测性的要求,只需要达到部分隐身,也就是完全不考虑侧后方的情况,只将作战状态下的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维持在0.5-1平方米级别呢?”

继而又补充道:

“比如对机头和座舱盖做出修型,用雷达遮蔽器处理进气道,再设计半埋式挂架或者经过隐身处理的弹药吊舱,让飞机能在相对静默的条件下携带一部分弹药……”

谭松瑞的脸上露出迷惑,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阵风在干净构型下的rcs本来就相对比较小,经过专门处理之后带弹维持现有的水平应该不算困难……可这能有什么意义?”

“我的意思是……虽然理论上雷达发现距离是跟rcs的四次方成正比,但现代雷达都针对中低反射率目标做出过优化,把rcs从5平方米减小到1平方米这种行为几乎不会在实际交战中带来明显的好处,反而无论半埋式弹舱还是隐身弹药吊舱都会大大增加飞机的死重,劣化机动性……”

“谭总说的没错,但可别忘了,提升战斗力既不是不是我们的,也不是对方的目的。”

常浩南解释道:

“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向世界给出一个证明。”

“过去,全世界只有美国人自己有第四代战斗机,这当然还好,但现在我们的四代机突然首飞,眼瞅着俄国人的t50也就是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的功夫,所以法国人迫切需要向全世界,或者至少向欧洲证明,他们仍然在紧跟最前沿的脚步,至少没有被我们落下太多。”

“而我们则需要向法国人证明,或者换一种说法,发出明确的信号,就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方在航空技术领域积累下来的声望和影响力优势无法保持太长时间,从而让他们重新评估自己手中筹码的分量。”

当他提到“声望和影响力”的一瞬间,谭松瑞就已经豁然开朗:

“你是说,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影响我们和欧盟在民航技术领域的谈判?”

“不仅仅是影响。”

常浩南的语气放缓:

“镐发集团和罗尔斯罗伊斯联合研制的第一种航发已经开始了飞行台测试,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成为新一代空客a320的最主要动力……这会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表明我们第一次用技术优势击碎了政策壁垒,从而成功进入国际主流航空市场。”

“而我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彻底扫清我们航空产业面前的最后一道障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