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379章 千目巡天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79章 千目巡天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戈壁滩的热风裹挟着砂砾拍打在食堂的玻璃窗上,郭林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不锈钢餐盘里凝结的油花倒映着天花板上晃动的白炽灯光。

他听见身旁传来餐椅拖动的声响。

是刑牧春正端着个搪瓷缸子往这边走来。

庆功宴已经散场,绝大部分人也早就离开,只剩下他们这几个刚才一直在讨论问题的人此时还有些意犹未尽。

“实际上。”

对面的常浩南见到刑牧春重新落座,重新开口道:

“我之前到飞机上送首长离开的时候,注意到他们也很关心高超音速导弹防御,或者至少是预警的问题……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否则这次测试里也不会临时加入雷达对抗的部分了。”

刑牧春坐回椅子上,灌了一口解腻的茶:

“是啊……美国人虽然在X51A上面受了挫,但我看HTV2,就是那个猎鹰项目还是挺像模像样的,再加上滑翔式高超的技术难度毕竟还是不如吸气式,所以咱们这次虽然是拔得头筹,但我估计过不了太长时间,对方也有可能可能获得类似的装备,到时候肯定要操心防御问题。”

一种武器,如果双方都有且都无法拦截,那么就形成某种类似核武器的威慑平衡。

对于先手获得此项能力的一方来说,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常浩南正在挑着糖醋鱼身上最后几块没有细刺的肉,闻言撇了撇嘴心说未必。

但对方说的道理倒是没错,所以他也没有在意那些细节:

“总之这次的测试结果已经说明,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常规预警雷达即便做到极限,也很难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更别提组织火力拦截了。”

说到这里,他把筷子撂下,起身穿上外套准备离开:

“所以8月和9月的两次试射,我觉得就不用安排毛道雷达站进行对抗了……单纯重复多次也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反而还会影响到参试同志的士气。”

对于一个雷达站来说,频繁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对抗的对手,所带来的无力感是非常严重的。

这和那些努努力就能实现,或者至少有希望实现的目标完全不一样。

郭林马上点了点头:

“我也这么觉着……”

实际上别说是毛道雷达站那边,就连他都难免感觉到有些挫败。

但话说到一半却戛然而止——

他从对方的话语中听出了些许弦外之音。

**两个月的试射不安排对抗,意思是再往后的试射还要继续?

果然常浩南一边走出食堂一边说道:

“等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再尝试一下新的预警原理……”

郭林舟车劳顿半个晚上,这会儿又刚吃完饭,本来还觉得上下眼皮有点打架。

结果听见这句话登时就清醒了:

“要不然……我们到会议室细说?”

……

这一趟,郭林本身就是带着疑惑来的。

所以他带来了相当多一部分的技术和运行资料,

“我们分析过去年西太平洋观测X51A试飞时候的记录,原始数据中多普勒频移导致的三维成像畸变率超过47%,但好在弹道稳定而且没有黑障问题,依靠多基站部署方式和我们积累下来的特征参数还能够实现稳定跟踪。”

他的钢笔尖戳在复印纸上某个剧烈抖动的波峰处:

“而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这个速度的两倍以上,即便沿用多基地部署形式也并不乐观,再考虑到其他干扰因素,期望半年时间就解决是否激进了一点?”

如今已经是6月中旬,而刚才常浩南和梁彦刚说的是,年底还会安排两次发射。

那满打满算也就是半年功夫了。

“半年解决问题确实太夸张了。”

常浩南抬手向下压了压,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我的计划是,在年底之前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验证新技术是否具备可行性,如果可行,那么明年再考虑转正成为正式项目……至于真正通过验收投入使用,那恐怕不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了……”

郭林的嘴张了张,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刚才这句话里的信息量确实很大。

如果连常浩南都说一个项目最近两三年无法完成,那说明规模恐怕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然而郭林很难想象,以华夏目前的建设效率为标准,哪怕是7010这种规模的雷达,恐怕也不值得对方说出这种话来。

但思虑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先讨论另一个更具体的部分:

“也就是说,你已经有思路了?”

常浩南摸了摸鬓角没来得及清理的胡茬:

“其实不算是最近的思路……很久以前就想到过,只不过当时觉得过于夸张了,所以一直都没真正拿出来说,直到最近才觉得客观条件相对充分了一些……”

说实话,电科14所在短短不到半年间建起一座中等规模的固定相控阵雷达,即便考虑到有7010工程留下的设施基础,也确实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才让一个本来已经被他抛到脑后的计划死灰复燃。

常浩南打开自己的电脑,然后把屏幕调转角度,对准郭林和刑牧春的方向:

“去年对X51A的那次探测,本质上是运用了基于匹配傅里叶变换的超高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对目标速度和初始距离的搜索实现与回波信号的匹配处理,从而消除了回波相位中高阶项对相参积累的影响……但因为设备和工期的限制,没有实现对回波包络的跨距离单元走动校正。”

刑牧春几乎没怎么接触过雷达领域的工作,这会儿基本只是听个热闹。

但郭林却若有所思地想了想:

“可我们已经应用了Keystone变换法?”

常浩南摇摇头:

“严格来说,应该是没有专门实现包络走动校正。”

他说着滚动鼠标滚轮,把屏幕上的文档切换到其中满是计算公式的一页:

“Keystone变换法针对的是长时间积累的微弱目标,而偏偏高超音速武器并不能让雷达获得足够的积累时间,所以效果不佳是必然的。”

郭林一脸“你在逗我”的表情:

“可这是高超音速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怎么可能获得足够的积累时间?”

“所以我改进了一种新的变换方法。”

常浩南指着那一页的下半部分说道:

“可以让多个天线捕捉到的信号进行累加,从而满足累计时间的条件。”

郭林的眼睛稍微眯了眯,这次没有马上开口,而是认真盯着电脑屏幕瞧了一会儿:

“但双基地雷达也就罢了,多基地雷达实际很难提供足够的同步率,叠加起来的累积误差还是会大到难以接受的程度……”

常浩南直接用笔帽敲了敲桌面,语气中带着兴奋:

“所以我说的是多个天线,而不是多部雷达。”

稍作停顿之后,又继续补充道:

“高超音速运动目标的回波包络中距离走动通常是包络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在解决了时间累积的问题之后,就只需要校正走动项。”

或许是因为当局者迷的缘故,郭林听罢靠在椅背上思索了好一会儿,仍然没有给出回应。

反而是旁边只是随便听听的刑牧春猜到了什么:

“常院士刚才说跨距离单元……意思是要给同一部雷达设置多个距离很远的天线?”

其实这完全是根据字面意思硬猜,但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效果。

“没错。”

常浩南直接给出了进一步的结果:

“具体来说,是间隔154.08km,或者154.08km的整数倍……当然也允许有一定误差,只是偏差越小,校准走动项的难度越低,精度也就越高。”

都说到这一步了,郭林再怎么样也肯定明白了。

只是仍然有些难以接受。

“让两两间隔上百公里的几部……甚至十几部天线归属同一部终端进行控制?”

他下意识看了眼会议室另一端墙上的华夏地图。

即便只应对北边一个方向,恐怕也是个规模难以想象的超级工程。

“所以我暂时管它叫……千目巡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