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 第1995章:水随便喝,但不能上厕所 (4500)

夜晚静悄悄。

这已经是大樟树高层会议开展的第三个夜晚了。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会议,让许多参会者精神疲惫,早早睡下。

但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也有些人睡不着。

内城。

居民楼。

吕成从房间中走出来,蹑手蹑脚地走到了对面的那个房间,正打算拧开房间看看女儿有没有偷偷在玩不睡觉,却发现房间门被上了锁。

他呆在原地片刻,哑然失笑。

女儿也大了,锁上门也好。

他走到客厅的柜子上,抽出了一包大樟树基地生产的玉米须香烟。

带上打火机,推开门走到了过道上。

月圆当空,乳白色的月光洒在了大地上,内城远近建筑都蒙上了一层光辉,折射出来的光很柔和。

嘶~

呼~

吕成抽着玉米须香烟,火星燃烧发出滋滋的声音。

他眯着眼睛,思索着关于今天李宇提及的未来规划十大要点。

这十大要点非常重要,接下来的三年绝对是要围绕着这些展开的。

目前整个国内来说,暂时没有发现比大樟树基地更加强大的势力了,没有了外敌,肯定就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丧尸解药很快就要量产出来,丧尸所带来的威胁进一步下降。

这也给到大樟树更多发展的机会与时间精力。

他脑海中回想着李宇提到的第一个议题。

扩建粮食生产区,这是个好事,但是

天灾到来怎么办?

光靠那五米围墙肯定不够的。

台风之类的天灾都好说,就怕洪水这种。

按照城主今天说的,在粮食种植区的温室大棚中采用智能化调控,种植人员可以变得极少。

另外由于人少,人气较低,也很难吸引到太多的丧尸。

即便暴雨到了,绝大部分的丧尸应该都会被总部基地这边旺盛的人气吸引过去。

可是,粮食区在基地之外,在天灾之中很难顾忌到。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头疼。

落地执行起来,怕是有些难啊。

就在这个时候,右边传来一个开门声。

吱呀~

他扭过头看去,只见居天睿从房间中走了出来。

居天睿看到吕成后一愣,他没想到吕成竟然也没睡觉。

吕成看到他出来后,笑了笑,从烟盒中抽出一根烟递了过去。

“你也睡不着?”

居天睿接过香烟,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你呢,为啥睡不着?”

吕成苦笑道:

“想着明天关于要点的讨论呢,我感觉十大要点中,有不少问题.执行起来估计不容易。”

居天睿点燃香烟,徐徐吐出一口烟雾后说道:

“是啊,我也是为这个事情而烦恼着呢。”

“西北那边一摊子事情,现在都还没恢复过来,要按照城主提的那十大要点,西北那边估计跟不上。”

吕成思索片刻后说道:

“还好吧,西北那边人口比较少,关于第二个点,你们几乎不需要做啥。”

“我主要觉得粮食区的构建,这个是整个发展规划中的关键。”

居天睿看向他问道:“怎么说?”

吕成说道:

“这些年天灾这么多,不稳定啊,要是把粮食区设置在距离基地几公里、十几公里之外,天灾之下无法掌控,而且也没办法及时保护温室大棚。”

“再者说了,虽然那边人少,万一有丧尸爬进去了咋办?”

“五米的高低,实在是太低了,甚至移动闸刀都安装不上去。”

“嗯”居天睿听完吕成的分析后,感觉颇有道理。

“你这么一说,倒是蛮有道理,五米的确太低。

不过如果建造在目前基地周围,也不太合适啊,毕竟不是几万亩的面积,要求的面积会更大,这要是在基地周围建造,防守起来不方便。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樟树基地周边几公里几乎都是山林了,山林开发成粮食区并不容易,也不好建造温室大棚。”

吕成眉头皱起,“对啊,所以这个粮食区不适合基于目前的基地扩展,但城主提出来的粮食区建造方案,我感觉也不太妥。”

居天睿弹了弹烟灰,说道:

“方向对就行,具体执行方案需要仔细商讨,不然为啥这一次大会会开这么多天,不就是把方案慢慢磨出来嘛,放心吧,咱们大樟树这么多人,总能想出来办法的。”

听到居天睿这么说,吕成想想觉得也是。

城主提出来的是目标,又不是具体的方案。

提出目标,到落地执行完成中间,肯定会经历许多的。

一步步推进,一步步发现问题。

只要方向是对的,符合大樟树持续发展就行了。

“你说的对。”吕成将烟头掐灭,然后又点了一根。

两人在居民楼过道上看着月光,聊着天。

不知不觉过了半个小时,夜色渐沉,两人各自回到房间。

翌日。

第一外城综合大楼。

三楼。

有不少人手中拿着笔记本,笔记本中记录着这两日开会的内容。

还有经过昨天一个傍晚加晚上,思考写下的关于李宇提出的大樟树势力未来三年规划十大要点的想法。

方向与目标无法改变,但是方案与落地执行的计划可以调整。

他们就是要在这一场会议中查缺补漏,并且群思广益,共同找出来一个合适的可以落地、并且比较完善的方案。

犹如前两日一般,众人落座,李航开场白,流程化走完后。

今天的会议正式进行。

讨论环节正式开始。

作为台下第一排的处长级别的人,肯定是要发言的。

吕成颇为主动,第一个举手抛出问题。

“我有问题。”

二叔手指向他,“你说。”

吕成立刻把昨晚与居天睿讨论的关于第一个要点,粮食生产区的问题说了出来。

他说完后,台下很多人都对吕成的这个问题颇为赞同。

“吕处长说得对,昨天我就想到了这个。”

“是啊,天灾一旦到来,粮食区设置在基地之外,也不好管理吧。”

“就看大家有没有办法吧.”

吕成陈述完毕后,二叔让他坐下。

二叔亲自主持会议,“刚刚吕处长提出的问题很犀利,也很关键,专家组那边有没有解决办法?”

专家组中,涉及到各个行业的人材。

还没等这些专家说话,丁九便开口了。

“吕处长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首先,粮食区只能够在基地之外建造,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总部基地,或是石油城分基地,附近平坦的区域都被占据了。

粮食种植区只能够设置在相对平坦的地方,不然后期的工程太大,而且机械化收割很难实现,需要大量的人力收割,效率低下,而且很麻烦。”

“其次,五米的围墙建设高度,只是初步预设的,也可以改成建造成与边缘城差不多的高度,八米。”

“八米的高度,正好可以安排一层移动闸刀,新一代的智能化移动闸刀,可以检测爬墙丧尸靠近而自行化运作。

加上在粮食区设置十几座哨塔,可以用少量的守卫守护粮食区。

另外粮食区虽然不依据现在的基地外围建造,但是距离基地也不不能太远。

在平日正常天气之下,基地的影响力完全可以辐射到粮食生产区,也不用担心小型势力的袭扰。

有了智能化移动闸刀,也不用担心丧尸的袭击。”

“最后,关于天灾对粮食区的影响,还有天灾之中丧尸群冲击粮食区的问题,也有办法。”

“我的想法是,粮食区虽然不能建造在基地外围,但是可以采用与之前的自来水管道一样的做法。

建造一条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混凝土地下通道联通基地与粮食区。

在天灾到来之后,无论是从基地派人过去支援,还是将粮食生产区的驻守人员撤退到基地之中来,都比较安全方便。”

“最重要的是,粮食生产区可以建造多个,而不是一个,这样就有效地分散了损失压力。”

“如果天灾之中发生了洪水之类的问题,我们在初期选择粮食生产区的时候就可以做好选择工作。

以大樟树总部基地为例子,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在大樟树东部八公里之外的牛角塘那边建造一个粮食生产区,那边地形比较高,而且还有一个上万亩的平地。

只要在粮食区周围建造排水沟渠,洪水很难淹到那边。”

“以上,就是我对吕处长提问的回答。”

丁九说完之后,会场寂静无声。

不得不说,从丁九的给到的解决方案来看,好像把吕成提到的那些顾虑全部都解决了。

好像他早就准备好了一样。

其实丁九早在昨天听李宇提出方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术业有专攻,像他本就负责大樟树势力的基础建造。

这些年遇到的问题太多了,所以当吕成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给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

会场安静了一会后。

二叔开口问道:“大家针对这第一个要点还有啥问题吗?”

他看向吕成,吕成摇了摇头。

心中有些震惊,震惊于他昨晚苦思冥想了许久都没想到解决办法。

可丁九三下五除二就给他办了。

不得不服,这就叫做专业。

过了一会,有一个大队长级别的人提出了一个小问题。

但丁九也很快解决了。

后来又有三三两两的人提出一些问题,

也有一些人给出建议方案。

直到没有人再提出问题后,

二叔这才开口道:

“既然大家都没有问题了,那第一个要点,暂时就这样定下来。后续的详细方案,由丁九来制定好。”

说着,他看向坐在台下最边上的一个人说道:

“相关人员做好录音与备忘录,会后将备忘录答应出来,发个大家看。”

“是。”会议速记员点头道。

二叔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纸,开口道:

“接下来讨论第二个要点,关于扩张人口计划,还有北境重新定位。”

“大家有什么疑惑与问题吗?现在可以说了。”

李浩然第一个举手,开口问道:

“北境那边如果扩张,外来幸存人口一旦涌入,必然会造成管理压力,光靠目前北境的驻守人员管理起来会有压力,这方面,怎么解决?”

十个大要点,就这么按照顺序,一个个一点点磨。

会场上的所有人都可以针对这些要点,提出疑问,也可以提供解决方案。

有些时候,会场闹哄哄的吵闹的不行。

但有些时候,大家面对棘手刁钻的问题,都沉默下来了。

会议进程速度很慢,但是当这么多人凑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效率肯定不能高的。

可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参与讨论,所以才能够考虑的更加全面。

针对这些要点,提出的问题还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全都用备忘录记下来了。

当然,面对一些棘手问题的时候,大家就需要绞尽脑汁在那想了。

只要解决不了,那就一直耗着。

按照李宇的说法就是,只要想不出,那就给我一直想!

没道理现在想不出,回去之后就能想得出了?

甚至有些时候,因为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大家都没想法,李宇让大家都不能上厕所,喝水可以,但就不能上厕所。

只要你想出一个方法来,那你就去上厕所。

想不出来,就憋着。

还别说,这个办法很有效果。

办法都是被逼出来的!

所以所有人提出来的问题,都能够得到一个相对靠谱的答案。

在这个相当封闭且集中的环境中,大家思路都在一个频率上,所以思想很统一,也更可以理解这十个要点的核心意思。

深刻地清晰知道接下来大樟树要做什么。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是达成共识的过程。

李宇通过这个做法,将大家精神与想法拧在一起,这样这些高层都知道接下来要做啥,不至于迷茫混沌。

只有他们知道了接下来要干啥,下面的人才知道要干啥。

如果会场中的人都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无法理解会议的精神与方向,何况下层的人呢。

时间流转。

一个又一个要点进行讨论。

还别说,人多力量大,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有人能够想到解决办法。

并且办法还不止一个。

目前先将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罗列上去,然后大家举手表决,

选择一个大家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种开会的形式看似效率低下,但其实是效率最高的。

因为这种开会方式,能够让实际执行者参与到制定方案之中,这些实际执行者才是落地计划的人。

他们身处一线更加懂得落地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

不至于上面制定的计划,犹如空中楼阁,说的缥缈虚无,落地起来完全无法执行。

会议的第三天,一整天的时间,也才堪堪把前三个要点商讨完毕。

第四天,又是一整天的时间。

将十大要点,推进到了第五个要点。

他们的速度并不快,但慢就是快。

起码每一个要点商讨结束之后,大家的问题与顾虑都解决了。

如此一来,当大家都觉得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后,执行起来才不会不情不愿。

这样,落地执行的时候,执行效率才能够高。

而且如果不把问题研究透彻,后面来来回回讨论,也是浪费时间。

还不如一次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这样可以最大化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每一天,参与会议的众人都感觉脑汁熬干了。

会议的头两天是大量信息输入,后面每天则是头脑风暴。

疯狂想问题,疯狂想方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