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我在异世封神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巧合太多

我在异世封神 第六百三十一章 巧合太多

作者:莞尔wr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27: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百三十一章

“入村后,所有人聚集在村内的庭坝内。”

令使道:

“四周挂了白布,庭坝搭了棚子,棚内坐的人披麻戴孝,见我们入村,有人上前来问我们身份。”

他手掌呈弯弓状,勾着自己脸庞从额头绕到两只眼睛处抹了一把雨水:

“我们便撒了个谎,说是外地入武清郡的商队,我们是商队雇佣的镖师,想要借峡道过路的。”

这令使几句话显示出他也不是无脑之人,且口齿清晰,不像是受鬼物蒙蔽。

苗有功紧绷的唇角微微放松,但眼神仍带警惕。

“办丧?”

赵福生目光闪了闪,轻轻问了一声。

令使道:

“是,说是、说是村里有人去世。”

赵福生问道:

“什么人去世了,这大半夜的也办丧?”

令使听闻这话,有些惶恐:

“也没来得及细问,我们怕时间耽搁,只询问了村中人口,又让他们找来了村长,只说了几句,便退回来了。”

说完,又急忙道:

“不过我们说了所在位置,先行了一步,他们得知我们马车陷入泥石里卡住了,说要找些青壮过来帮我们抬杠,只是说他们要换身衣裳,才好方便行事。”

百里祠的村长说稍后便至。

这令使刚一说完,巧事便发生了。

前方传来嘈杂之声,大雨声里,像是有一大队人踏水前来,同时还有人吆喝喊话,打断了这令使说的话。

那令使本能的扭头去看,只是今夜雨势很大,水雾四溅,使得本来就黑暗的山中郊野越发昏沉,灯光都无法穿透这雨雾。

“大人,我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像是、像是百里祠的族长呢。”令使不知是兴奋还是松了口气,急忙道。

赵福生发话:

“你过去瞅瞅,如果是百里祠的族长,你将他唤过来我问问话。”

“是!”那令使欢天喜的‘嗒嗒’踩着雨水疾步离去了。

待他一走,苗有功十分害怕,还未说话,余灵珠就问:

“你觉得这荒村有问题?”

“不太确定,但是巧合太多。”赵福生道。

“这——”余灵珠脸上露出迟疑之色,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随即就听到武少春问:

“大人是觉得这百里祠的族长姓氏不对头?”

他这一提醒,余灵珠便露出啼笑皆非的神色:

“这族长姓什么来着?”

王之仪接话:

“武,武家兵。”

“哦对对对,姓武,你好像万安县也有个姓武的令使——”余灵珠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武少春无奈道:

“就是我,我姓郭——”他随口答完,接着面对余灵珠怪异的神色,立即吃了一惊,忙改口:

“我姓武、姓武,我——”

他驭使的灶鬼姓郭。

武少春说完这话,脸色一下有些阴沉。

鬼的力量对他来说是极大助益,可鬼的影响也不弱,已经影响了他的认知与生活,竟会连自己的姓氏也记错。

武少春正有些慌乱之际,抬头看到赵福生的眼神,昏黄的灯光下,她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神冷沉,如古井不波,眉眼间带着坚定的神情,仿佛意志刚毅,坚不可摧,不会因外界动容。

这样一看,武少春心中随即就想:大人驭鬼更多,却并没有受鬼的影响,且她驭使了二郎真神,同时还有门神、日|夜游神、黄泉戏班及马面阴差辅佐,这些鬼的存在都比灶鬼品阶高,若他真受灶鬼反噬,大人总有办法替他镇压的。

这念头一涌入武少春心中,他立马心中大定,当即便将刚生出的惶恐不安止住了。

“我姓武。”

不知是不是意志受到了鼓舞,他的心绪清醒了许多:

“我叫武少春。”

“虽说武姓不是什么大姓,遇到也不是罕有的事,兴许是哪里来的同宗族分支,是有些巧合,但哪有诡异呢?”余灵珠疑惑不解。

赵福生没有说话,刘义真却接话道:

“还有一个地方怪异,就是办丧事。”

范必死点头:

“我们一路从文兴县进入金县,途经五仙观时,也正好遇到有人在办丧事。”

陈多子也接话:

“当天也恰好下雨,只是雨势没这么大罢了。”

这样一说,巧合便多了。

余灵珠、王之仪等人一开始不以为然,但随着众人七嘴八舌的一说,二女便面露凝重之色。

丁大同道:

“大人,是有一定巧合处,可仅凭这两点,是否——”

他话没说完,赵福生点了点头:

“不止两点,还有一处怪异。”

“什么怪异?”

众人听闻这话,倒是微微吃惊。

赵福生看向武少春:

“苗有功说,这百里祠共计有126户人。”

“是、是。”

马车外的苗有功听到自己的名字,连忙应了一声。

答完之后,他又有些迟疑:

“大人,恕我愚钝,这个数字莫非也有问题?”

赵福生道:

“老张,我们当日一起去狗头村——”

她下意识的喊了张传世名字。

张传世为人最是狗腿,惯会见风使舵,巴结上司。

早前办鬼案,若遇到危险他喜欢躲在最后头;但后来再办鬼案,一有危险,他则最爱挤在赵福生身侧。

此时赵福生说完这话,不由自主的扭头往身侧看去。

但万安县众人俱在,却没有了那熟悉的猥琐张传世回应。

所有人一下怔住。

余灵珠、王之仪及苗有功等人不明就里,熟知内情的万安县众人却陷入沉默里。

“……”

一股巨大的震撼顷刻之间化为诡异的刺激,爬上众人心灵。

仿佛有什么东西从众人后背抚过,激起一层鸡皮疙瘩,继而令众人汗毛倒立。

不久后,后知后觉的悲恸感才从众人的内心传到四肢百骸。

大家心中生出伤感之意。

“老张?”

余灵珠疑惑出声。

赵福生在片刻的失神色,很快平静下心神。

她摇了摇头:

“说错话了,我接任万安县不久,办过一桩鬼头村的案子,少春也出身这村庄,村里共计有126口人。”

武少春的表情从伤感到惊悚、骇然之间转换,他瞪大了眼:

“大人,确实是——”

这样一说,巧合便过于多了。

余灵珠虽说记不得这里具体叫什么名字,也不记得有没有村庄,记忆变得混淆又似是而非,但她听到几桩巧合,也开始变得警惕。

“就像我刚刚说的,我们将村子屠得一干二净,无论是人是鬼也一概不会放过。”

她话音一落,许驭仰头看向赵福生:

“福生,不如我预算一下。”

“先不急。”

赵福生摇头,却看到小孩急切的样子,知道这小孩急于想要在自己面前多加表现,便伸手摸了下她脑袋:

“鬼的力量虽好,可也只是助力。百里祠究竟是真是假,咱们面对的是人是鬼,总会遇到端倪,不到万不得已,没必要问鬼神。”

更何况这乾坤笔在赵福生看来更像是一种诡异的诅咒——在此时这样情况未明的时候,如果再添一笔诅咒,就是来给众人添乱子。

不过小孩立功心切,她换了比较温和的说法,哄得小孩心下一松,脸上露出天真的神色:

“好,你要是想知道未来的结果,我马上用乾坤笔写。”

赵福生笑了一声:

“好。”

她与许驭的互动看得余灵珠表情怪异:这都什么时候了,她怎么还笑得出来呢?

众人正各怀心思之际,很快先前踏水离开的令使拉了个人一路小跑回来了。

那跟在他身后的是个身材壮硕的汉子。

这壮汉一现,众人便相互对视了一眼,眼里露出警惕。

此时百姓生活艰难,许多人面黄肌瘦,经常以树皮草根、杂菜汤充饥,瘦得只剩骨头架子,这人却身材壮硕,显然生活条件不错。

那人双手抓了一张破旧的席子罩在头顶,一路跟着令使小跑过来,直至快靠近马车前时,两人才缓缓停下了脚步。

二人俱都收敛了手脚,轻手轻脚走近,脸上露出慑慑之色。

“大人,这就是百里祠的宗族长,武、武家兵。”那令使回话。

众人目光随即落到了武家兵身上。

赵福生冲他招手:

“你上前来,我们仔细看看。”

武家兵满脸掩饰不住的惶恐,闻言挪动着僵硬的脚步上前,走至马车前时,便膝盖一软,‘扑通’一声下跪:

“不知是哪家的大人?”

他哆哆嗦嗦:

“先前只说是商队镖行,没说是大人啊——”

赵福生没回他这话,只是道:

“你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武家兵听闻这话,抬起了头来。

他年约三十,还颇年轻,长了一张国字脸,可眉眼间却透露出一种让人不大舒服的奸滑之意——赵福生再一细看,觉得应该是跟他眼距过近,眼珠咕噜转动间间给人一种不真诚的感觉。

偏偏他表现出来的身体姿态较为老实,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差,让人不大舒适。

虽说不该以貌取人,但赵福生仍心生戒备。

“听说此地名叫鹰嘴崖?”

她说完这话,一个久远的记忆从她脑海的一角突然浮现了出来:鹰嘴崖这个地名好似在哪里听过似的。

这又属于另一种巧合,赵福生将这一点牢记在心里。

“是的,大人。”武家兵点头。

他喊‘大人’时的表情也颇奇怪。

寻常人恐惧时,手抖、脚抖,舌头也不大听使唤,可他表现得怕归怕,但语气顺畅,说话中带着一种强作出来的颤音。

“你们村叫百里祠?”赵福生又问。

武家兵再度点头:

“是。”

他仿佛已经猜到了赵福生接下来要说的问题,主动道:

“我们村共126户人家,村里连带着去年刚出生的婴孩儿,如今共有719人。”

赵福生愣了一下,接着再次笑问:

“我听说你们村在办丧事?我们深夜借道,打算进武清郡,听苗有功说,前方鹰嘴崖有泥石流,将我们进武清郡的路堵住了,无法前行?”

“对。”武家兵苦恼道:

“突下暴雨,真是麻烦,挡了大人们去路。”

他解释:

“大人,那鹰嘴崖形似鹰嘴,下方仅有一条数尺来宽的羊肠小道,”他张开双臂,比了个手势:

“最窄的地方马车堪堪能走。”

“鹰嘴崖后是深山,葬了不少老坟,平日兴许是疏于加固,今夜这场大雨简直十年一遇,一下、一冲,便将流石冲垮了。”

说到此处,他脸上露出苦恼的神情:

“我们村里有洞葬的习俗,这一场大雨导致的泥石流,怕是不知会冲出多少尸骸呢,明日一早,恐怕除了开路,还得检验祖宗们尸身,这还不知道分不分得清是哪家人,唉,真是作孽。”

他这样一叹,不用赵福生提醒,余灵珠等人也察觉出了不对劲儿。

这武家兵谈吐之间不像是荒村山民,像是颇有些见识。

余灵珠试探着问:

“你不是本地人?”

“是。”武家兵立即收起硬挤出来的愁眉苦脸,回了一声。

“那你平日不在村中居住?”刘义真也跟着问了一句。

武家兵就笑道:

“大人们这话是哪儿说的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这样的庄稼户,不靠这一亩三分地,又能去哪里?”

他说道:

“更何总我武家长子向来担任百里祠村长,除了这里,哪儿都不能去。”

说完,又肯定的说了一句:

“我这一生,从出生到现在,没有离开过百里祠。”

这就怪哉!

武家兵看着可不像是一座封闭山村没甚见识的村长,他甚至在面对赵福生等人时侃侃而谈,仿佛比苗有功两个镇魔司的令使还要镇定。

人的眼神可无法骗人。

“大人——”

武少春总觉得不对劲儿,他正欲说话,赵福生投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百里祠今夜出了什么事?我们前去打头阵探路的人说,好像在办丧事?什么人死了?闹这么大动静?”赵福生提出数个疑问。

武家兵就道:

“大人,我们村里窦三嫂子去世了。”

不等赵福生发问,他又道:

“她情况特殊,村里人瞧着她可怜,便帮着她办办丧事,这不赶巧,冲撞了大人们。”

“这窦三嫂子是何人?”赵福生故意露出感兴趣的神情,问了一声。

她话音一落,余灵珠便有些诧异,眼神怪异的看了看她,但最终并没有出声。

武家兵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