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 第947章 黑色油脂分析结果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谋财害病的可能性基本上已经排除了,因为张云才手上的戒指价值不菲,可是对方的杀死张云在之后却反而留下了这枚戒指。这就说明对方杀死张明才肯定不是奔着钱来的。

这一次的案情分析会大家畅所欲言。但主要的方向还是集中在周德海身上,另外一个方向的讨论就是对死者张云才的人际关系持续进行深入调查。

档案室里的日光灯滋滋作响,李明摘下手套,指尖还残留着翻阅旧档案时沾染的霉味。他和队员们已经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奋战了整整三天,膝盖上满是灰尘,警服袖口也被泛黄的纸张磨得起了毛边。面前的长桌上,二十多个牛皮纸袋依次排开,每个袋子上都标注着不同年份的货运记录。

因为在周德海那边始终没有得到突破口,而对方到底是不是犯罪嫌疑人,实际上现在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就是杀死张银泰的凶手。也没有证据证明周。德海和这个案子就没有关系,所以警方这边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张云才的人际关系调查上,以及老纺织厂当年一些档案的调查上,张英才当年是运输司机,那么有没有可能?还有和他一起的其他运输司机呢,通过这个方面的调查,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

"找到了!"小张突然从文件堆里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发亮。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张皱巴巴的货运单,纸张边缘已经脆得快要裂开。李明立刻凑过去,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了货运单上褪色的字迹——2008年10月15日,运输货物:工业用油,司机签名栏赫然写着"张云才",而押运人一栏,则是"李厚德"。

"继续找!"李明的声音里带着兴奋。队员们加快了速度,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档案室里此起彼伏。很快,更多的记录被找了出来:10月20日、10月25日、11月1日......在失踪前的半个月里,张云才和李厚德共同执行了七次运输任务,几乎每次都是深夜出车,运输的货物也都标注为"工业用油"。

"这些记录有问题。"李明用红笔圈出了几个日期,"正常情况下,纺织厂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运输这么多工业用油。而且你们看,"他举起其中一张单子,"发货单位都是同一个——厚德商贸有限公司,和李厚德的榨油厂名字如此相似,不可能是巧合。"

为了确认这个发现,李明带着队员们走访了当年的货运调度员。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退休的老调度员戴着老花镜,仔细辨认着货运单的复印件。"没错,这确实是我当时签的字。"老人的手指微微颤抖,"不过现在想想,那段时间确实有些奇怪。张云才和李厚德每次都是单独出车,而且特别叮嘱不要声张。"

回到支队后,李明立刻调取了李厚德的个人信息。户籍资料显示,在张云才失踪后的三个月,李厚德突然辞去了货运司机的工作,转而在城郊盘下了一家榨油厂。更令人怀疑的是,榨油厂的启动资金高达五十万,而以李厚德当时的收入,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

"把这些记录全部整理出来,"李明将厚厚的一摞文件交给队员,"重点查李厚德在2008年前后的资金流向。同时,走访所有和他有过接触的人,我要知道他和张云才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深秋的风裹着油坊特有的酸腐味掠过“厚德亚麻油厂”斑驳的砖墙,李明带着搜查令跨进厂区时,李厚德正用沾满油渍的抹布擦拭着生锈的榨油机。这个身材臃肿的男人看到警服的瞬间,喉结在松弛的皮肤下剧烈滚动,抹布上滴落的油迹在水泥地上晕开深色的圆斑。

“各位领导这是......”李厚德堆起笑脸,却挡不住额角沁出的汗珠。李明没有搭话,目光扫过车间角落堆积的铁桶——每只桶身都印着褪色的“工业用油”字样,与纺织厂货运记录上的货物名称如出一辙。技术员小王戴着护目镜蹲下,用采样勺刮取地面缝隙里凝结的黑色硬块,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车间格外刺耳。

“李厂长,2008年11月3日晚上,你和张云才在哪里?”李明突然发问。李厚德扶着机器的手掌猛地收紧,袖口露出的皮肤上有道新鲜的烫伤疤痕。“早不记得了!”他扯着嗓子辩解,“我和云才就是普通朋友,他失踪那年我俩早没联系了!”

搜查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在仓库夹层,警员发现半卷缠绕着油泥的麻绳;办公室抽屉深处,泛黄的记账本里夹着张字条,“11.3 五万”的字迹被反复描粗,墨迹晕染得模糊不清。但这些都无法成为决定性证据——麻绳上检测不到血迹,字条也无法鉴定书写时间。

审讯室里,李厚德瘫坐在铁椅上,金丝眼镜歪斜地挂在鼻梁上。“我再说最后一遍,”他拍打着桌面,震得搪瓷缸里的凉茶溅出,“我和张云才的失踪没关系!他老婆还来问过我,我把知道的全说了!”当警员出示他与周德海十五年前的通话记录时,他突然剧烈咳嗽,“工作联系!纺织厂的货都是我调度的!”

和周德海那边的审讯结果一样,警方虽然怀疑李厚德的和张云才的死有关系,但是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线索,毕竟张云才只剩下一句骸骨。

转机出现在第三天清晨。技术科的电话惊醒了在办公室打盹的李明,显微镜下的油脂样本在投影屏上清晰可见:“李队,黑色物质里检测出癸二酸二辛酯成分,这是工业润滑油特有的添加剂!”法医**将报告重重拍在桌上,“和纺织厂仓库残留的油污成分完全吻合,而且......”他调出对比图,“油泥中的土壤颗粒,与榨油厂后山的土质匹配度达到9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