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 第1034章 案情分析,确定方向

汽修厂的监控录像、设备运行记录,以及便利店的消费凭证都能证实,他从晚上八点一直工作到凌晨四点,期间仅有短暂离开,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小周接着说:“李丽这边,她承认了和张兵存在不正当关系,但她同样有不在场证明。宏发机械的考勤系统、车间监控,还有多名同事的证词,都表明她在案发时段正在上夜班。不过,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可疑点,李丽工牌背面写着‘7.10 仓库钥匙’,而张兵手机里被加密的视频内容涉及废料偷运,这两者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联系。”

汇报结束后,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李明在白板上快速书写,将关键线索一一罗列,然后转身问道:“大家对目前的线索有什么看法?下一步的侦办方向该如何确定?”

“我觉得废料偷运视频是个关键。”小王率先打破沉默,“张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视频?他拍摄视频的目的是什么?背后是不是牵扯到某些利益纠葛?而且,小周提到张兵生前频繁出入宏远废料处理厂,这和之前李鹏程案似乎也有联系,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宏远废料处理厂入手?”

小周点头表示赞同:“没错,宏远废料处理厂很可能是两起案件的交叉点。我们可以调查厂里的员工,特别是近期离职的,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另外,对于视频里涉及的废料偷运细节,也需要深入了解,这些非法活动背后,说不定隐藏着巨大的犯罪网络。”

小杨皱着眉头思考片刻,说道:“从现场物证来看,虽然指纹和脚印目前没有比对成功,但我们可以扩大排查范围。比如,对周边的户外用品店进行走访,看是否有人近期购买过同款鞋子。还有那些售卖高硬度钢凿的五金店,也不能放过。同时,继续分析现场提取的纤维,说不定能从纺织行业找到新线索。”

**推了推眼镜,补充道:“等死者指甲缝里皮肤组织的DNA检测结果出来,我们可以和数据库进行更广泛的比对,包括之前案件的嫌疑人。另外,死者头部的轴索损伤也值得关注,也许凶手在作案过程中,头部也受到了撞击,导致受伤,这或许能成为排查嫌疑人的一个特征。”

李明认真倾听着大家的发言,不时在白板上记录要点。最后,他总结道:“同志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分几个方向展开调查。第一,小王和小周带队,重点调查宏远废料处理厂,排查相关人员,弄清楚废料偷运的内幕,以及张兵和此事的关联;第二,小杨和小孙继续研究现场物证,扩大排查范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第三,**密切关注DNA检测结果,有情况及时汇报。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这两起案件背后的真相,我们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会议结束,组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会议室里只剩下李明还站在白板前,凝视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线索,陷入沉思。窗外,夜色渐浓,一场与犯罪分子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清晨的阳光穿透宏远塑料厂的防尘网,在堆积如山的原料袋上投下斑驳光影。小王带着组员小李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刺鼻的塑胶味混着机油气息扑面而来。门卫老张从歪斜的藤椅上起身,烟灰抖落在褪色的厂服上:"警察同志又来查啥?上个月刚被环保部门折腾过。"

"想找车间工人聊聊。"小王亮出证件,目光扫过墙上"安全生产标兵"的褪色锦旗。老张挠着后脑勺引路,帆布鞋踩过地面的油渍发出黏腻声响:"这会儿早班刚开工,注塑车间正忙着呢。"穿过堆满废料的通道时,小王注意到墙角的编织袋鼓囊囊的,凑近能看见露出的塑料颗粒。

注塑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得耳膜发疼。班长陈建国摘下安全帽,额头上的汗渍在油污间蜿蜒:"张兵啊,偶尔来拍拍照,说是做环保监督。"他的眼神突然躲闪,用沾着树脂的手套抹了把脸,"我们只管干活,其他事不清楚。"小王瞥见他工具箱边缘露出半截印有厂标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形态规整的塑料零件。

在组装区,女工刘芳捏着螺丝刀的手微微发抖。"厂里规矩多,不让乱说话。"她压低声音,目光警惕地扫向监控探头,"上个月发工资少了八百,说是损耗超标。可明明看到有人用三轮车往外拉废料......"话没说完,车间主任突然出现,皮靴重重踏在金属地板上:"工作时间扯闲篇?不想干都滚蛋!"

午休时分,小王在食堂堵住了叉车司机老周。对方捧着搪瓷碗的手顿了顿,酸菜汤在碗里晃出涟漪:"偷东西?这厂从上到下谁不沾点?"他往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上个月新来的废料处理员,开着带夹层的货车,半夜进出时车重明显不对。"当被问及张兵,老周突然扒拉米饭不再吭声,喉结剧烈滚动。

调查持续到第四天,小王在员工宿舍区有了新发现。清洁工王阿姨擦拭栏杆时嘟囔:"张兵那小伙子爱打听,总问夜班废料车的事。"她指向墙角的垃圾桶,"有回见他在这翻垃圾,还被保安骂了一顿。"小王戴着手套翻检垃圾,在泡面盒和烟蒂中,找到半截印有"宏远机密"字样的文件边角。

对仓库的突击检查更印证了传闻。打开3号仓库时,腐臭的气味扑面而来,过期原料上爬满蟑螂。管理员慌张解释:"这是待处理的废料。"但小王掀开角落的防水布,崭新的塑料管材整齐码放,与出库单记录的"报废品"截然不同。墙角的电子秤显示异常使用记录,最近一个月深夜频繁启动。

然而,在对近百名员工的走访中,关于张兵之死的线索却始终模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