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重生98,疯狂破案,一等功拿到手软 > 第46章 找到目击证人

粮油店、杂货铺、电脑房,还有一家门前装着旋转灯箱的发廊,店门外墙上贴着好几张离子烫的海报。

这家发廊位于海尔大街,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半。

江北枫站在灯箱旁边,霓虹灯光洒落在他身上,半边脸隐在阴影里,另一半则被映得血红。他双眼望向大街上稀稀落落的车流。

马小染和谭杰的面馆开了好些年,孩子没出生前,她总是和老公一同下班回家。

有了孩子后的这一年多,她便常常提前回家。

她是这条路上的常客,回家途中总会买些东西,像水果、孩子用品、生活用品之类的,所以认识她的人不少。

陈胜、孙正瑞和谢贤董带队排查,已经梳理出马小染生前的生活轨迹。

粮油店老板认识她,小商品店老板娘也认识她。

可问到6月10号晚上以及那前后几天,有没有可疑人员跟踪她,附近的老板们都回忆不起来。

就在江北枫举步朝斜坡走去时,身后传来推门声。

他转身看去,一个穿着时尚的女孩正笑吟吟地看着他:“大哥,洗头不?”

江北枫微微眯起眼睛,指了指对面街道正在挨家挨户排查的联防队员。

女孩笑着摇头,带着外地口音说道:“不怕的,我们都交过钱了,他们不会来找麻烦,大哥,洗不啦?我们这儿有二楼,我手法可好啦,又能按又能揉。”

“呃……”

江北枫看着她水汪汪的大眼睛,双眼皮上还涂着玫瑰色眼影,不禁微微皱眉。

“大哥,很便宜的啦,只要八块钱,包你满意。”女孩继续招揽生意,还故意往下拉了拉衬衣领口,露出一小截锁骨,模样显得楚楚可怜。

在1998年,大街上很难见到胖子,当时生活水平还没达到顿顿有肉吃,年轻男女的身材普遍偏瘦。

要是对这没什么具体概念,想象一下千禧年后的杀马特青年,大概就能了解这代人的身体状况。

江北枫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他对身材稍显丰腴的女孩更有好感,所以眼前这个女孩并不能引起他的兴趣。

他刚想教育女孩几句,女孩立刻把木框玻璃门关上,又拉上后面的帘子,将里面遮得严严实实。

江北枫转头一看,孙正瑞带着两个联防队员气势汹汹地走过来。

他迎上前几步,赶忙问道:“孙叔,怎么回事?”

“找到目击证人了!”孙正瑞说道,“后面胡同里有个报刊亭,老板说6月10号晚上10点20分,他亲眼看到马小染背着孩子路过。

等马小染走进胡同后,有个形迹可疑的中年女人跟了上去。”

江北枫目光一紧:“真的吗?”

孙正瑞点头:“千真万确!你师父在那边呢,你赶紧过去。

除了报刊亭老板,旁边还有个露天打铁匠,当晚他收工晚,也看到那个人了。我现在去找打铁匠过来问话。”

听到这话,江北枫立刻朝报刊亭跑去……

夜幕降临,晚上十点半。

胡同口一片漆黑。

右侧人行道上立着一根钢筋混凝土灯杆,顶端的椭球形玻璃灯罩发出昏黄的光。

灯光下便是报刊亭,临街的摊位周围围了一群人。

九十年代的报刊亭有几种不同性质,一种是国营的,由邮政系统直接经营;一种是新华书店的附属产业;另外就是承包经营,个体户挂靠或者街道集体承包。

江北枫还在远处,就看到报刊亭侧面没贴邮政标志,不用说,这家报刊亭应该是私营的。要是属于邮政产业,不可能到深夜十点半还没关门。

他跑到近前,就听见陈胜向一个戴眼镜、穿着无袖白汗衫的中年人招手。

“你别在里头待着了,出来跟我说。”

中年人扶了扶眼镜框,点点头,从一旁走了出来。

陈胜拉着他的胳膊,来到左侧胡同口。

谢贤董和一群联防队员跟在后面。

陈胜朝江北枫点了点头,然后指着胡同口,向中年人确认:“史明辉,前天晚上10点20分,你确定马小染是从这儿路过的?”

名叫史明辉的男子点头:“如果是你刚才给我看照片上的那个女人,那肯定就是她。我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她从这边回家,背上还背着个孩子。”

陈胜点点头,接着问:“她进了胡同,走下斜坡后,你说的那个中年女人马上就跟上去了?”

史明辉摇头:“不是马上,大概过了一分钟。”

“那女人长什么样?”

“很普通,穿着一件碎花衬衣,领口是大领口的那种。”

“她脸上有什么特征吗?”

“当时天太黑了,我的报刊亭离得又远,根本看不清她的脸。”

史明辉指着胡同口围墙下的一块空地,又说道:“你们得问问老熊,他当时就坐在小板凳上,他应该看到了。”

“你说的老熊,全名叫什么?”

“叫熊余文。”

陈胜疑惑道:“晚上十点多了,他打铁还有生意吗?”

史明辉点头:“现在不都好多人下岗了嘛,老熊一家人都下岗了,全家就靠他挣钱糊口,他不拼命干,一家子怎么生活?”

江北枫接过话茬:“既然要养活一家人,那今晚这老熊怎么提前收工了?”

“老熊今天过生日……”

史明辉话还没说完,孙正瑞就带着人过来了。

之前他没骑车也没开车,看来熊余文家离这儿不远。

熊余文四十多岁,背驼得厉害,但走路速度挺快。

江北枫从他身上闻到一股煤炭和铁屑混合的味道,和他打铁铺散发的气味一模一样。

孙正瑞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向陈胜点头示意。

陈胜看向熊余文:“你就是老熊吧?”

“是我。”

“你平时打铁的铺子摆在什么地方?”

熊余文走到红砖围墙下,指着一片油渍斑斑的墙根:“就这儿。”

江北枫看了一眼,这个位置离胡同口不到十米,如果有人从胡同口经过,确实能看清对方的脸。

陈胜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熊余文:“你见过这个女人吗?”

熊余文没有立刻接,而是看向史明辉,史明辉向他点点头,示意他放心,他这才接过照片。

毕竟在当时,警察不太受老百姓待见。

一旁的孙正瑞马上拿出手电筒,将光亮照在相片上。

这张照片是谭杰和马小染的结婚照,因为马小染生前没有单人照,照片上谭杰的部分被剪掉了,只剩下马小染的半截。

相片里,马小染穿着大红色衣服,坐在照相馆的凳子上。

她嘴唇涂着鲜艳的口红,梳着高髻盘发,这是九十年代女性结婚时常梳的发型。

头发全部向后梳,顶部隆起形成饱满的圆弧,发尾收成低发髻,搭配着水钻发网或者珍珠插梳。

在旁人眼中,这就是一张普通的结婚照,但在江北枫看来,却极具时代特征。

照片上的马小染笑得很开心,眼神中满是对婚姻和未来生活的憧憬。

可一想到她遇害时绝望的眼神、残破的嘴唇以及惨遭残害的身体,江北枫就有些恍惚,仿佛照片上的女人根本不是那个遇害的马小染。

这时,陈胜提醒道:“老熊,你仔细看看,见过她没?”

“见过。”熊余文很干脆地点头。

陈胜抿了抿嘴,继续问:“你什么时候见过她?”

“昨天……不对,是前天晚上。这女的背着个孩子,每天晚上都从这条胡同下去,应该是住在下面的中山巷吧?”

“除了她,你还看到其他人了吗?”

“她过去之后,又有个女的进了胡同。”

“这个女的多大年纪?长什么样?”

“四十来岁,穿着碎花衬衣,模样嘛,我也说不好,反正感觉那女的鬼鬼祟祟的。”

孙正瑞在一旁催促:“你再好好想想,能不能回忆起那女人具体长什么样?”

“我……”

熊余文有些为难地挠挠后脑勺,他手指上有好几处疤痕,指甲缝里全是油污。

他突然问道:“有笔吗?”

陈胜惊讶道:“你会画画?”

“我平时除了打铁做农具,也做些铁制工艺品,平时要画图纸,能简单画几笔。”

江北枫赶紧把自己的笔记本和钢笔递给他。

因为没有地方坐,史明辉便从自己的报刊亭里拿出一张小木凳。

熊余文坐下后,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布满老茧的手握着钢笔,却迟迟没有下笔。

由于灯光太暗,孙正瑞的手电筒一直举着,光晕始终照在笔记本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