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 第302章 来自海军的单子!(第三更!)

在冯振华的再三邀请下,高海还是决定去车间看一看。

时间不等人,如果看完这边能找到说服大佬们的理由,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在冯振华的带领下,他第1次走进空间技术研究所的组装车间,然后,看到一群人在磨洋工!

也不能说磨洋工,这些人正在调整设备,调整生产线。

在模拟生产。

但说到底,没有产品产出!

“冯所长?”高海回头,满脸不解地看向冯振华,冯振华缩了一下脖子:“如你所见,整个航天航空集团的人,都在忙着生产小米重工的卫星零件。”

“我们也不例外。”

“小米重工自己生产的零件,已经送到我们仓库了。”

“但其他零件还没到,我们也没法整装,现在就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态。”

“随便看看吧!”

这几句话,如同一瓢冷水,将高海内心的激动浇灭,他长叹一口气,从冯振华身边离开,如同一个幽魂一样,飘在生产车间这些人身边,看他们操作。

高海是军代表,主要工作是负责驻扎工厂,监督相关零件生产。

但他主要负责的零件,是船体结构零件。

全是一些大铁坨子。

而航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东西,全都是精细电子零件,他看了半天,只知道那是个零件,知道那有电路板,至于这东西干什么,他啥也不知道。

他不想知道,也不想问,知道多了就有可能泄密,还是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看了一会儿,他就很干脆的提出告辞。

从航天技术研究所离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总装处,找到海军装备部门的负责人朱靖垚。

双手往对方桌上一按,高海迫不及待地说道:

“我觉得不应该要报告!”

“我觉得要!”朱靖垚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抬手指了一下旁边的饮水机:

“自己去泡杯茶,然后我们慢慢聊,你说说为什么不要。”

茶水泡好,高海端着茶杯回到面前朱靖垚面前:

“我们只是一次尝试,把一些不那么紧要的零件外包给这个公司,让这个公司尝试制作。”

“如果质量好,我们就要,如果质量不好……”

“打住!”朱靖垚抬手,将高海剩下的话全部打回肚子里。

眼见面前的人还不理解,朱靖垚整个人往椅子上一摊,双手对着自己的脸一顿拍,随后就是恨铁不成钢的话:

“我从来不怀疑小米重工生产的产品质量,就那个航母阻拦索的测试视频,现在整个海军系统的高层都在看,都高兴,都欢喜。”

“你提出让小米重工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一些零部件,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揣着明白当糊涂,都想这么搞。”

“但是……”

“舰船是国之重器!”

“在这上面要慎重!”

“我让你弄报告,是让你把流程走好!”

“如果是我们自己体系内的工厂,我们都不需要打这个报告,直接下任务就行。”

“但这个小米重工不是。”

“虽然上面已经批示过,可以和小米重工合作开发装备,但是,该有的流程必须要有。”

“这是为我们好,也是为他们好!”

“流程走好,你别说那些无关紧要的零件,就是那些核心零件,也可以委托他们尝试生产。”

“结果你倒好……”朱靖垚开始龇牙咧嘴,学着高海的动作:

“我们应该抛弃成见,我们要着眼未来,我们要大胆……”

“大个球!”

“明天早上之前报告不交上来,以后你再说这事,我就直接把你扔出去。”

被朱靖垚指着鼻子骂了一通,高海没有生气,只是欢天喜地的将热茶一口喝掉,转身,回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写报告。

这一写,就写到了凌晨。

写完,把报告又审查了几遍,确认里面没有问题,他这才放下紧绷的神经,将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的天空出现了一缕红霞,那是早上的太阳。

将报告打印出来,装订好,又署上自己的名字,高海就这样拿着报告,蹲在了朱靖垚办公室门前。

等到上班时间,朱靖垚才姗姗来迟,看见门口的高海,刚想问对方有没有吃早餐,高海立马就将手中的报告递了过去。

朱靖垚还没说出口的话,在那些报告面前,也只能无奈的憋了回去。

开门走进办公室,把东西放好,他这才接过高海手中的报告。

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轻轻点了一下脑袋:

“这早餐归你了!”

“我现在就把这玩意儿给领导们送过去。”

“快一点,下午就有结果,慢一点,明天或后天就有结果。”

“我先走了!”

朱靖垚如风一般消失在门口,目送对方离去后,高海这才转身看向办公桌,看向朱靖垚带的早餐。

油条!包子!还有一份应该是豆浆!

怎么感觉有点粘稠?

高海打开那份“豆浆”袋子,袋子打开的瞬间,袋子里的热气裹挟着一股微微发酸的味道扑面而来,闻到这股味道,他又迅速将袋子系上。

妈的豆汁儿!

吃完早餐,高海将朱靖垚办公室锁上,回到自己办公室就开始睡觉。

再次醒来,是被朱靖垚摇醒的。

眼见高海清醒过来,朱靖垚顺手就将手中文件扔到他头上:

“领导们的批复,先进行小批量的零件试验。”

“把那些加工要求高的,不容易看出用途的零件图纸给他们发一份。”

“让他们看看能不能做,能做,就赶紧做,做出成品来。”

“有足够的成品到手,领导们也更好说话。”

伴随着声音,高海打开文件夹,也看到了里面那份新鲜的批复。

【关于总装处海军部门将部分舰船零件交由小米重工生产的申请批复!】

【根据江南船厂提供的航母阻拦索测试视频显示,小米重工集团拥有足够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

该加工制造能力可以加速我国海防建设。

因此同意总装处海军部门申请,同意按批次,按进度将一部分重要零件图纸交于小米重工进行试验生产。】

在这份函件下方,是6个公章和签名。

看着公章和签名,高海忍不住发出一声仰天长啸。

“哦——”

尖锐的声音,刺得朱靖垚耳朵生疼,他抠着耳朵,不耐烦地说道:“别鬼叫了。”

“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你,你自己去协商好哪些零件图纸可以给出去。”

“然后多久能拿出成品。”

“拿出成品之后,你又该去如何面对之前的生产企业。”

“这些都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不要来找我,你敢来找我,我就弄死你!”

“再见!”交代完毕,朱靖垚,转身就往外走,走到门边,他又绕了回来,劈手夺过文件夹,把文件夹里面的批复文件取出,给高海留下一份,拿着剩下的走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高海拿着剩下的那份文件,越看越想笑,到最后,直接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了。

他回到电脑面前,打开电脑上的总成目录,开始在目录里翻找哪个项目比较合适。

可以生产核心零件,那就没必要在那些不重要的零件上浪费时间。

翻着翻着,他的目光就落到了一个名字上面。

【瓦良格改建项目——蒸汽轮机改进】

看清楚这个名字,高海的目光就再也没法离开了。

苏联设计瓦良格号航母时,动力系统采用的是传统蒸汽轮机推进。

把瓦良格号弄到手里后,相关的专家团队经过几年摸索,复原图纸,同时比对国内的生产厂家。

最终还是决定沿用苏联的设计,也就是原本舰船上没有拆除的TB-12-4蒸汽轮机组。

但这玩意儿是前苏联时代的产物。

拥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玩意每一台重量高达300吨,按照设计,需要四台蒸汽轮机,而蒸汽轮机还得配合重油锅炉使用。

除了重油锅炉和蒸汽轮机组成的主动力系统,航母还得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低速行驶,普通供电的备用系统。

这一套动力系统下来,没有个3000吨打不住!

所以,改建团队一直都在尝试,将这玩意儿小型化,或者,替换掉内部的核心零件,将这玩意的热效率提升起来。

高海并不需要林易的小米重工可以生产这种蒸汽轮机,他只需要小米重工可以加工这种蒸汽轮机的核心。

也就是蒸汽轮机的叶片,还有中间的转轴。

现在船还没有下水。

只要小米重工能够加工这两个核心,那对应的动力团队,就有足够的资本来试错。

不会坏一台少一台。

错误的次数多了,总能碰出一个好的来。

如果小米重工能够把这个东西弄出来,就可以一鸣惊人,让上面的领导们彻底满意。

而且,这东西技术突破,还可以反馈到其他地方。

可谓是一举多得,一鱼多吃!

心里有了主意,他立马按照项目名录上留存的联系方式,联系瓦良格号改建项目的负责人。

当他告知对方有公司可能有能力生产蒸汽轮机核心时,瓦良格号改建项目的负责人二话没说,直接就应下高海要图纸的要求。

并且还约定好送图纸的时间。

放下电话,高海再次拿起那份批复文件,随后轻轻亲一口,转过头,就将这份文件装了起来。

如果小米重工真的能够做出这些东西,那艘瓦良格号,或许可以更快的下水。

…………

再次出现在姑苏,看着梅雨季节烟雨朦胧的城市,高海心中没有伤感,有的只有无限的雀跃。

目光从车窗外收回,拍了拍手中的手提箱,他又将目光投向前方。

在不远处的视线尽头,一个崭新的标示牌矗立在那里。

标示牌上,是一个银白色的米字。

看到这个新标识牌,高海知道,自己距离目标又近了。

车辆在小米重工通信公司门前停下,登记好信息,这才被保卫处的人领进停车场。

停好车,又在保卫处的人的带领下上楼。

时隔多日见到林易,高海只觉得面前这个年轻人越看越顺眼。

看到走过来的人,他将右手拎着的箱子放到左手,右手伸出:

“林总,好久不见!”

“高代表好久不见!”林易伸出手,和高海寒暄了两句,又迅速放开手。

他总觉得对面的人看自己眼神不太对劲,有点别扭。

把人引进办公室,又奉上茶水,这才笑呵呵地问道:

“高代表这次过来,是准备采购阻拦索吗?”

“暂时不是!”高海捧着茶杯摇头,“上次从你这里嫖到的那四根阻拦索,江南船厂的工程师团队现在只测试完两根。”

“还有两根还在进行测试。”

“等这两根测试完,我们会采购一批,进行新一轮测试。”

“我这次过来,主要还是从阻拦索上,看到了贵公司的实力。”

“所以呢,我就向上面的领导打了申请,想请贵公司帮忙,生产一些小玩意儿。”

伴随着话语,高海将手中的手提箱放到桌上,打开,从里面取出资料,还有装有资料的硬盘放到林易面前。

将资料拿到手中,林易带着狐疑翻开。

看清楚是蒸汽轮机的资料,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是给那台航母用的。

知道归知道,但他终究还是没问出来。

将资料放下,他笑着向高海问道:“我记得国内,尤其是鲁省那边,有不少重工企业都可以生产蒸汽轮机叶片,还有转轴。”

“高代表怎么会想着舍近求远,跑来找我呢?”

“我这可没有生产蒸汽轮机叶片的先例。”

高海摊开双手:“大家都没有!”

“你说的那几个工厂,其实也在我们的考察范围内。”

“并且在来找你之前,我也和他们聊过。”

“TB-12-4蒸汽轮机的末级叶片长度是1200毫米,说人话就是1.2米。”

“鲁省那几个工厂,能够生产的最大的末级叶片长度是一米。”

“而且从整体的强度来说,和苏联原装的没有可比性。”

“我们要用,就只能是降低标准使用。”

“所以,我才会来找你!”

“你们能够造出历经250次使用,才开始出现明显形变的航母阻拦索。”

“我相信你们在材料工艺,还有加工工艺上有独到之处。”

“也相信你们能够加工出1.2米级别的末级叶片。”

“也能加工出更好的前端叶片。”

“最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会用在我国的第1艘航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