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 第300章 不对劲,有鬼!(第一更!)

看着已经调整到位的设备,小组长像一只猫头鹰一样,将脑袋歪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设备。

面前这些设备,都是研究所的前辈们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一点点改进来的设备。

可以说,面前这一台设备,就可以写十几篇论文。

也正是因为这样,研究所里的人都格外宝贝这些设备。

招进来的新人,尤其是分到对应小组的人,想要触碰设备,必须要学很久的理论,然后模拟操作,最后才能实操。

这一次愿意让这些年轻人来实操,也是因为那个合作公司,给的价格不错。

把零件生产完,他们可以换两台新的设备。

按照理论,这些年轻人至少得两三天时间,才能初步掌握,然后才能慢慢熟练。

可是……

难道是自己老了?

带着这个疑惑,他亲自上手,将设备又重新调整一遍,确认调整到位,从怀里掏出钥匙,将旁边锁着的柜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卷包装好的光纤。

将光纤放到设备上,又将光纤陀螺仪的光纤盘固定住。

将刚才调整设备的人推到设备前:

“回想一下刚才看的图纸,把图纸上的参数输入设备。”

“然后按照我给你说过的,还有你学过的,现在开始绕线!”

光纤陀螺仪绕线,是一组正一组反。

两组线相辅相成。

而光纤陀螺仪的精度,和光纤的长度息息相关。

光纤越长,旋转引起的相位差越显著,灵敏度越高。

但也并不是越长越好,光纤的长度,还受限于光源,光纤原生材料等。

同时,因为光纤材料的特殊性,还有光的特殊性,在缠绕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缠绕的角度。

否则,1正1负两条原本应该一样长短的光纤,有可能就是因为一点点角度差,导致材料的位置不一样,从而导致光纤长度不一样。

使得这一个光纤盘从一开始就存在误差。

在一群人的注视下,被赶鸭子上架的年轻组员站到设备前,开始小心操控设备绕线。

航天用的光纤陀螺仪精度要求比较高,使用的光纤长度,根据光纤本身的粗细和加工工艺,长度从5公里到10公里不等。

所以,人工绕线,死路一条。

人工加设备一起绕线,还勉强还有活路。

设备绕线,每绕一圈,人员就得控制设备停下,仔细检查光纤盘上的光纤,确认绕线角度没有问题,确认两条光纤放出的长度一致,才开始下一圈的绕线。

在检查这些光纤时,年轻组员的动作很快,几乎是一眼扫过,就确定了绕线是否有问题。

旁边,小组长看他如此快速,也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年轻组员检查一遍,他也跟着检查一遍。

按照正常流程,两个人检查,效率应该会放缓,可又因为设备运行顺畅,双方检查的速度都很快,整个绕线流程不但没有降速,反而整体生产速度还有所加快。

仅仅三个小时,他们调整设备后的第1个光纤盘,就制作完成。

高精度探头和高精度摄像头从光纤盘上扫过,反馈的探测结果和画面完整展示在小组众人面前。

绕线十分均匀,堪称完美!

将光纤盘从固定设备上取下,小组长很快又将光纤盘固定到另一台设备上。

将光线盘两端的线头,和设备上的线头焊接到一起,合上机盖,开始进行光信号测试。

设备开始运行,光信号从光纤这一头输入,又从另一头输出。

设备的计时器弹出时间。

两道信号同时抵达!

紧接着,设备内部开始运转,控制光纤盘东倒西歪,开始模拟光纤陀螺仪在太空的工作情况。

信号一个接一个的输出,每一次都是两个信号,两个信号后面,还带着抵达的时间。

测试完毕,小组长将光线盘从设备中取出,双手捧着,展示在冷白的灯光下:

“这就是光纤盘,也就是光纤陀螺仪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

“小付刚才已经给大家展示了如何制作这个东西,接下来,我们换个人!”

将光纤盘放下,小组长深吸一口气,目光从面前这几个期待的人脸上扫过,扫到角落里,那个看起来怯生生的女生身上,轻轻招了招手,对女生说道:

“小夏,你来!”

被叫到名字的女生下意识愣住,用手指了一下自己:“我?我可以操作设备吗?”

小组长咬咬牙,上前将设备的控制头拆开,把零件分门别类放好,抬手一指设备:“上!”

“从安装控制头开始,到最后的绕线,你来完整走一套。”

说着,他后退半步,对刚才绕线的小付说道:

“你来盯着小夏,帮她纠正!”

得到许可,女生提心吊胆地走到设备前。

随后,小组长的声音响起:“不要急,先想一下安装的步骤!”

这个女生被分配到他们小组,一直在搞的都是文员工作。

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收发一下报表,通知事项,联系其他小组。

所以,基本没有实操经验。

刚才的小付有实操经验,他能上手,小组长能够理解。

如果小夏也能上手,那就tnd有问题了!

在小付的帮助下,小夏开始安装零件,然后开始调整设备。

速度很快,不过半个小时,设备就调整完毕。

将光纤盘安装好,新一轮绕线开始。

相比于小付,小夏的动作要慢一些,但也慢得有限。

三个半小时不到,一个全新的光纤盘成功亮相。

看完最后的检测结果,小夏抬起双手,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自己的手,不敢相信自己完成了这样的工作。

看着看着,她就嘿嘿嘿傻笑起来。

时不时还发出两声怪笑:“我成功了?”

“我居然完成了这样的工作?”

“我太厉害了!”

她在嘿嘿嘿的傻笑,旁边几个还未上手的年轻组员则是满脸羡慕的看向她。

而小组里剩下的老人,却是一脸凝重地将目光在设备还有小夏身上来回打量。

看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人凑到小组长身边:

“组长,你相信天才吗?”

小组长点点头:“我相信有天才,有那种不管是什么项目,只要一上手,都能轻松解决的天才。”

“但是……”

他话语一顿,手指点了一下小夏:“很明显,她不是!”

这一句话,让旁边几个想再说两句的组员话语噎住。

想再说两句,但是又搞不清楚该怎么说。

毕竟,长在红旗下,还是搞航天的人,转过头去搞封建迷信,就有点过分了。

小组长抱着头,揉搓了半天,也没想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手下人的手艺在今天开始突飞猛进。

叹一口气,他迈步走到小夏几人面前,双手抬起拍了拍:

“小付和小夏,他们两个人完成了实操。”

“速度很快一些,制作出的成品也很完美。”

“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今天呢,快下班了。”

“你们回去之后,好好研究图纸,好好回忆一下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

“然后明天早上一上班,就给我上手弄。”

“除了上手操作设备,你们还要给我想,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设备节省我们的工作时间,让效率提起来,让良品率提起来。”

“我要考的!”

“下班!”

说着下班,小组长却并没有急着下班,而是等所有人都走了,他抱着笔记本电脑,一屁股坐到设备面前,从头到尾,重新开始看图纸。

把那些加工工艺说明重新看了一遍,他启动设备,开始绕线。

绕了没多大一会儿,一阵脚步声从他身后传来。

回过头,却发现是总工古书川,他手里还拎着一份盒饭。

“古工,你带盒饭是要加班吗?”

古书川将盒饭推到小组长面前,手指了一下设备:“你呢?现在都下班了,中午我就没看你吃饭,下午你还不吃饭?”

“不想吃,脑子里有点想法,想试试!”小组长回过头,继续绕线。

相比于小付和小夏两个人,他控制设备绕线的动作更快,甚至,都不需要停机检查。

在这种速度加持下,不到50分钟,一个全新的光纤盘加工完成。

将光纤盘从设备里取下,他又马不停蹄地将光线盘放到检测设备里,将光纤焊接好,又立马开始测试。

10分钟,测试结束。

测试结果很完美!

拿着测试结果看了一会儿,小组长放下光纤盘,拎起冷掉的盒饭,三两口扒掉,又开始新的一轮绕线。

但这一次,他用的是研究所之前的方案。

调整设备,固定光纤盘。

绕线开始。

然而绕线的工作才开始几分钟,他就直接关掉设备,抱着双臂看着设备发呆。

这时候,古书川拿着一个光纤盘走了过来,伸手在小组长肩膀上拍了拍:

“小白呀,这一次的任务很重,但是我们心里不要有压力。”

“明白吗?”

“不是我有压力!”小组长摇头,指了一下停止的绕线设备,随后又接过古书川手中的光纤盘:

“我感觉有问题!”

“就是弄这个小米重工的零件时,我感觉很顺畅!”

“就是那种你肚子疼了半天,然后往厕所里一蹲,一泻千里的顺畅。”

“不管是调整设备,还是试运行生产,都很顺畅。”

“但是我用我们的方案,我就发现虽然也很顺畅,但达不到弄小米重工的设备的那种顺畅感。”

“就好像……就好像拉了一半,还有一半死不出来那种感觉。”

古书川用手按着头,满脸无语的回答道:

“你这个比喻,我是不知道该回答,还是不该回答!”

“其实不光是你,其他人也有这种感觉。”

“就是生产小米重工的零件,感觉就很顺畅,有一种大脑豁然开朗的感觉。”

“但一旦弄其他的东西,比如弄我们自己的零件,那种大脑豁然开朗的感觉就会消失。”

“我听其他人说你还没下班,我就猜到你应该也发现了这种感觉。”

“怎么样?”

“找出原因了吗?”

面对询问,小组长白峰双手一摊,满脸无奈地说道:

“我不知道!”

“而且这种事,我这个小组长还得问您老人家,还得向您老人家取经,确认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结果你老人家跑过来问我,我能说什么?”

“我只能说不晓得!”

听了几句废话,古书川手一挥,“算了!”

“早点下班,明天早点上班,然后走的时候记得把电闸关掉!”

交代完,古书川回头往外走,几步就消失在车间。

从车间离开,古书川并没有回家,而是回到行政楼,在所长办公室。抓到了,准备开溜的周学民:

“所长,我有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要和你说。”

准备回家被逮到,周学民板着脸:“你说!”

“我怀疑我们所里有鬼!”

听到有鬼,周学民眼睛一瞬间瞪大,随后快速扫一眼周围,发现周围没有人,这才按住古书川的肩膀,把他拉到角落里,背对着墙壁,目光看向外面,问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研究所有间谍?”

古书川原本还在好奇周学民的动作,然而这一句话,彻底打破了他的好奇。

他将腰杆挺直,拍了拍屁股上蹭到的灰尘,翻着白眼说道:

“不是间谍!”

“我的意思是,我们研究所可能闹鬼了。”

“就那个小米重工的零件,今天大家拿到图纸,还是按照图纸上的设计说明,还有相关的加工工艺,开始模拟生产。”

“然后呢,我们所有的人全都变成天骄了!”

“他们一个个的手脚变得非常麻利,以往生产同样的零部件。”

“我们单个零件的良品率,不到50%,整体的零件良品率,也只有37%。”

“但是今天,我们研究所的人,打破了他们以往的记录。”

“绕线小组,他们今天总共就生产了两个光纤盘。”

“然后两个都通过了检测。”

“而且,连他们小组里面的文员,都可以直接上机操作。”

“来找你之前,我刚和白峰聊完。”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生产小米重工的零件的时候,有一种大脑特别轻松的感觉,而生产我们自己的零件,感觉就不太好。”

“这种情况,我下午也问了其他小组。”

“所以我才说,我们所里闹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