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七十三章 结盟

汉末独行 第二百七十三章 结盟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邓芝的话十分的有道理,至少在孙权看来是这样的。

既用话语提点了自己,他们可以完全不要脸的直接拉着江东同归于尽,还能够告诉自己,自己现在这个情况完全是自己作的,除了和他们结盟之外自己没有任何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自己似乎还找不到杀了这个家伙的理由。

“现在你们西川的使臣的脾气都这么硬了么?”孙权这的很想将这句话摔在他的脸上,但是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那种冲动的孙权,现在已经学会了如何平静的对待任何事情。

“邓芝大人说的真的是有道理啊,不过这件事还是需要孤王好生考虑一番。”孙权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满脸都是笑容,看不出一丁点不舒服的模样,“再说了,我江东刚刚经历了两次大战,曹丕三路征伐我江东,声势浩大到那种程度,孤王也需要冷静冷静啊。”

孙权不愧是一个老狐狸,不声不响的就将这种威胁给还了回去。

邓芝说曹氏若是想要收拾江东,随时都可以像现在一样借口让他将质子交出来,然后带着大军征伐江东,而若是江东依旧不和西川结盟的话,他完全可以在江东和曹氏大战的时候,抄了江东的后路。

这种威胁就是当初刘玄德和曹丕都用过的,非但成功了,还用事实告诉邓芝,这真的很好用。

反正江东打不进西川去,至于曹丕所在的中原,孙权只要不傻就不会和曹氏主动开始大战,除非他活的不耐烦了。

但是孙权第一句就将自己的身份表达了出来,一句“孤王”就告诉了邓芝,不管如何说自己现在还是曹丕亲封的吴王,自己和曹丕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的糟糕。

至于质子和双方大战的关系,邓芝其实是用了一个小手段,而孙权则是将这个手段点了出来。

曹氏让自己上交质子并且用这个为理由出兵江东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江东能够给他趁虚而入的机会,若是没有这种好机会,恐怕曹丕这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也不会胡乱真动手。

至于这种机会,除非刘玄德复生,然后再次找出十余万精锐之师朝着江东冲过来和自己来一个鱼死网破,否则江东可是不会再给曹氏这种机会了,所以邓芝的威胁并不成立。

而且孙权还反威胁了一次,自己刚刚经历了两次大战,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打输,现在手中的筹码他可比西川要多的多,换句话说,他现在手中握着不好西川的把柄,但是西川却是什么都没有。

邓芝看着满脸带笑的孙权也是心底偷偷的叹息了一声,他就知道这个家伙没有这么容易对付,他也不指望自己能够这么简单的将孙权说动,就算结盟这件事是双方都迫切希望的,但是孙权也不会同意他将西川放到盟主的位置。

除非他孙权疯了才会这么做。

“吴候说的有理,不过邓芝却是有两件事情和您一说!”邓芝没有任何的失落,而是轻笑着继续说道,“第一件事就是据我西川得到的消息来看,曹氏的洛阳似乎出现了大变故,而青徐二州似乎也有不少的变动,不知道吴候可知道了?”

孙权听完邓芝的话之后直接冷笑一声,“你西川的探子虽好,但是我江东典校卫也不是吃素的,若是你说的那是洛阳曹彰之事和吕虔改任徐州刺史,王陵改任青州刺史之事的话,那便不用说了。”

邓芝对于孙权知道这件事也是一点不意外,先不说典校卫那也是威名在外,就算是不如曹氏的校事府那也是相差不多。

而青徐二州和江东离的也是颇进,这么大的动荡他们哪里能够不知道。

不过邓芝需要说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朝着孙权继续说道,“我家诸葛丞相其实是想要告诉吴候,若是吴候愿意和曹氏决裂的话,我等也可以给与吴候您想要的东西!”

看着满脸微笑的邓芝,孙权也是不屑的嗤笑了起来,“你们丞相给孤王想要的,孤王现在就想要整个天下,难不成你家丞相还能够将整个天下都送给孤王不成?”

“这个天下谁都想要,丞相自然是送不了,但是这个天下的名份,丞相确实可以做主的!”邓芝朗笑一声,“这个名份说轻也轻,说重却是也重,至少吴候若是没有这个名份,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的。”

“孤王若是想要这个名份,难不成还需要你家丞相同意么?”

“是否需要我家丞相同意其实也不重要,但是我家丞相却是能够让您觉得重要的那位也同意,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两个人就像是打哑谜一样的说了半天,不过最后沉默的还是孙权,因为他知道邓芝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知道他才觉得有些惊讶。

邓芝说的名份乃是天子的身份,换句话说,现在天下三分已经定了,但是天下三分却是只有两个天子。

从大汉天子刘协手中接过皇位的曹丕,还有从老刘家祖宗那里接过皇位的刘玄德及其儿子刘禅,至于孙权,一个吴王的位置还是不被西川所承认的。

所以说在很多时候,他都是有些尴尬的,他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就导致了他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做下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身份不对等导致的民心和士气。

当大汉成为了一个笑话的时候,天下的俊杰更想要加入的是一个皇朝而不是一个偏安一隅的王侯。

哪怕这个王侯的势力并不算弱,那也是一样的。

而这个天子的名份自己可以强行拥有,但是这个时间是很漫长的,另外这样做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若是曹丕和刘禅有一个人同意了话,那么事情就又不一样了,他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登上那个自己期望已久的皇位,而不会受到任何不好的影响。

曹丕是不可能给自己这个名份的,自己本身就是曹氏的吴王,若是自己登基称帝了,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曹氏,他们的名声会被打击到。

所以他们不会同意这件事,而刘禅这方面,说实话在邓芝到来之前,在他主动说出这句话之前,孙权同样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因为刘家自认为是大汉的延续,也是大汉的正统,刘玄德和他孙权更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西川的先帝刘玄德也可以说就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

这种关系之下,刘禅要多么无能才会同意自己登基称帝这件事。

“你家丞相,真的能够有这么大的本事?”孙权对于西川现在的局势当然也是有所耳闻的,但是他并不是很清楚,诸葛亮现在到底是已经做到哪一步了,这种事情,他也能够给自己做主,实在是有些让他不敢相信。

“先帝临终之前,向丞相托孤,让我家丞相正式辅佐少主稳定朝堂,朝中大小事情尽数由我丞相府负责,若是吴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现在我等无法给您这个名份,但是您稍等些许时候,我家丞相一定能够给您满意的交代!”

邓芝说完之后,孙权的眼睛之中光芒闪烁,有些不敢相信,却又有些能够理解。

这个家伙说的有些道理,而且也不像是诓骗自己,若是邓芝刚刚大包大揽的话,反倒是让孙权不敢相信,不过如今却又是不同了,这种颇为谨慎的说法让他有了些许的希望。

“若是你家丞相真的能够做到的话,那孤王也不是不能接受,曹丕小儿对孤王虎视眈眈,的确不是一个可以深交之人!”

“吴候大义!”邓芝大声的称赞道,同时深深的弯下腰去。

“邓芝大人先去休息吧,至于结盟之事,孤王会好生想想的,这两日就能够给你答复!”

“诺!”邓芝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知道什么叫做过犹不及,他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等到邓芝退了下去之后,孙权招来了自己的内侍,然后让他将自己的诸多大臣招来,这件事颇为重要,他不得不好生商量一番。

而走出了吴王府邸的邓芝也没有闲着,也没有着急回到驿站,而是和跟着自己的内侍说了一声之后,就自己一个人继续在这武昌城中漫无目的的闲逛了起来。

邓芝知道,自己的身后绝对有着江东暗卫“中书”或者是“典校卫”的人存在,他也不担心自己会在这里出什么意外,自己作为西川来到这里的使臣,他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死在这里。

邓芝闲逛了小半天之后,他终于来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地,曾经的南郡守将,如今投降江东之后闲赋在家的将军糜芳府邸。

“请转告糜芳将军,西川来人,求见糜芳将军!”在糜芳的府邸之前,邓芝毫不客气的通报了自己的身份。

西川来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尴尬敏感的身份,尤其是在这座府邸之前,门子都不敢将大门打开,也不敢出门接待,直接就朝着里面跑去,将这件事通报给自己的家主。

邓芝对于这么轻慢自己的行为也是没有任何的表示,在他看来这才是正常的。

糜芳是荆州投降的将领,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将,这种人在江东可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不久之前还发生过廖化逃跑的事情。

糜芳在江东过得不好,非但没有兵权在手还总是被人排挤!

最重要的是,就算孙权想要拉拢糜芳,也会有人说这么做不对!

就在邓芝等候没有多久,糜芳的府邸便传来了一阵脚步之声,然后还有一个粗犷的喊叫。

“快将大门打开,迎客!”

糜芳说的声音很大,别说就站在门外的邓芝了,便是再远一些的行人,恐怕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邓芝看着已经完全打开的大门,还有一副恭迎贵客进门模样的糜芳府邸上上下下的众人,眼神之中颇有些许闪烁。

他没有想到这个投降江东的大将竟然这般的磊落,这种毫不避讳的事情,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西川邓芝,见过糜芳将军!”邓芝看着走出来的那个已经有些两鬓斑白的“老人”,知道这就是自己要找的糜芳了。

“邓芝大人!”糜芳也十分的有礼数,回礼一板一眼让人挑不出任何的问题。

两个人互相通名寒暄之后,糜芳便带着邓芝走进了自己的府邸之中,就从这敞开的大门之中,两个人携手而进。

“糜芳将军做事竟然这般磊落,还真是让某家有些自愧不如!”

进去糜芳府邸之后邓芝忍不住的朝糜芳轻笑着赞许道。

“能够做到这般的,恐怕这世间也真的没有几个人了!”

看着对自己颇有些敬佩之意的邓芝,糜芳也是不由得轻笑了起来,不过他的笑容之中带着不小的苦涩。

“有些事情已经习惯了,反正无论某家如何做事,总是会有问题,所以反倒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至少被人辱骂鄙视之前自己还是开心的!”

糜芳苦笑着说出这种话之后,让邓芝变得沉默了下来。

不过当邓芝转念一想之后觉得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糜芳在江东发生的事情那位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来此之前他也是专门查过的。

之所以邓芝觉得糜芳在江东过的很不好,不仅仅是因为他只有练兵之权而没有带兵之权。

更多的是糜芳在这里总被人踩在脚下,或者说是被人蓄意报复!

关于糜芳在江东的生活,流传最广的就是两件事。

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亲卫便想要虞翻让开,毕竟按照规矩和礼仪,自己都是可以先走的。

所以亲卫便向前面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

虞翻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这般的无耻吗?”

麋芳听到虞翻这般辱骂自己没有愤怒,反而是感觉到十分惭愧,只能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

若是这一件事还不能说明什么的话,那么还有第二件事,让人更加的难受。

虞翻乘车出行,经过了麋芳的营地,营地里面的官吏依照军规并没有开门。

这也让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对此虞翻十分生气地怒斥他们:“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麋听到后,更加恼羞。

这种事情都不能说是因为有什么看不过去的事情了,纯粹就是虞翻没事儿找事儿了。

不过和糜芳这个降将身份相比,虞翻的身份地位那简直就是太高了!

可文可武能算命,两朝老臣定江山,虞翻在江东的地位那可是相当特殊的!

所以说,被虞翻给盯住了的糜芳过的日子有多么的艰难。

(关于糜芳和虞翻之间的故事,之前作者在里写过,糜芳将虞翻给拿下了,还折腾了一阵子。

这件事情当然是杜撰的,但是这件事情还是真的有些依据的。

《三国志·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

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这是《三国志》里面关于这两件事的详细记载,在虞翻列传之中,这种记载代表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虞翻很厉害,品格很高尚!

他看不起糜芳这个投降江东的大将,所以接连怒斥了他两次,让糜芳羞愧难当!

但是咱们平心静气的看待这两件事,第一次等于是两方撞船了,迎面撞上之后便会有些尴尬。

毕竟这种事情,要么看双方的身份,要么和现在已经看谁的责任应该让谁先走!

从史书上来看,这件事应该是糜芳更加的占据了理!

毕竟论身份的话糜芳当初还真的不敢和虞翻这种人物强硬。

而且看史书上记载,糜芳的士卒说话也是很规矩自然没有任何的不妥。

可是虞翻却是对着他破口大骂啊,非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且实在是不给他丝毫的颜面残留!

再看看虞翻说的那些话,实在是有些无中生有了!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这是虞翻的原话,翻译过来之前已经都说过了。

这句话里有一个字和他现在的交通事故有关系么?

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其他上来就是一顿打脸一样的臭骂,这是一个名士应该干的事情么!

而且不仅仅如此,糜芳的退让并没有能够换来虞翻的谅解,反而让虞翻开始变本加厉了起来。

第二次糜芳被虞翻羞辱,这绝对就是虞翻自己没事儿找事儿的去给糜芳找到惹了自已的机会罢了!

史书上记载的东西是,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诸位看官请了,这件事咱们正正经经的说,已经不是道理不道理的事情了,这里面说的是什么,路过大军营地,你自己不下马步行就算是不错了,你竟然还想着穿营而过。

那可是军营,那不是别的地方,他不可能放在武昌城中,荒郊野外的一不绕行,二不下车,就是朝着营门一顿辱骂,这真的已经不是不讲道理的问题了,这就是摆明了要给糜芳难看。

最重要的是,虞翻是谁,那是江东的大臣兼大将,被孙权称之为“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的人物。

虽然他在孙权时代一直是被各种折腾,四处抱怨和别人互喷,但是他的长子虞耸最后都当上了廷尉,这么说起来,他被孙权扔到交州之前的地位应该不算差。

毕竟这是一个曹丕都总是在设宴的时候给他设一个虚座的人,而且在江东的威望也是很高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糜芳的身上说出这种扯犊子的话,糜芳在怎么不靠谱,别人再怎么痛恨他,和江东之人都没有关系啊,让虞翻这么三番五次的辱骂,传了出去,那日后何人还敢投降江东?

糜芳的确是不算是什么大人物,但是糜芳却是一块马骨,若是让其他人知道了糜芳在江东这里的际遇,日后临阵之时,定然会拼死抵抗,省的投降之后还要受辱。

可若是说糜芳单纯就是因为荆州投降之人才和虞翻有这么大的仇恨那也说不通,哪怕是江东和荆州有世仇也是一样的。

因为算起来荆州投降之人并不算是小数啊,零陵郡郡守郝普,公安守将傅士仁,还有荆州治州从事潘睿等等等等。

虞翻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非要和糜芳这么一个家伙没完没了的干起来,这不是扯淡一样的么,所以说作者当初在糜芳投降的时候,才给糜芳和虞翻加了一点戏。

另外,糜芳在江东收到了孙权重视是真的,因为所有投降将领之中,到了后期只有一个糜芳有带兵之权,而且还能够跟随贺齐外出征战,这一点在史书上有记载。

至于没有记载的,倒也是能够找到蛛丝马迹,毕竟士卒,军营等词汇都说明了他们并不是无兵无权之人,相反他的手中应该有权利。

但是在江东之人的眼中,他却是不一样了。

《三国志》里面对于虞翻这个人的评价很厉害,“翻性疏直”。

这么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将他喝了酒撒酒疯和喷子本喷的事情给忽略过去了,实在是十分会说的,当然这个锅不是陈寿的,虞翻死的时候,陈寿都还没有出仕呢,这个锅是《吴书》这个江东本地史书的。

而江东以及那个某些大人物对虞翻这种喷子性格也是不吝啬那些好话的。

已故的孙策就不说了,虞翻是人家的明珠,恨不得将所有好词都送到这个好基友的面前,简直就是个忠实拥捧了。

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这是二张之中张纮对他的评价。

孙权除了说他“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之外,还有一句评价,虞翻亮直,善于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

陈寿更是在最后给虞翻的做评是,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可见《吴书》之中对于虞翻这种人的评价有多么高,但是也能够看得出来,江东之人都是一群帮亲不帮理的,他们认为虞翻是对的,他们认为糜芳就是应该被痛骂,这不就是不要脸么。)

......言归正传.....

糜芳将邓芝带到自己的府邸之中,对于这个突然到访的邓芝,糜芳虽然不知道他来此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却是知道,这个人应该不会来害自己的。

毕竟自己已经被折腾到这个地步了,西川之人便是想要害自己也没有必要让一个使臣谒者来冒险。

两个人一直走到了中堂之中,糜芳依旧是毫不避讳,直接挥手让自己府邸之中的人都退了下去,然后请邓芝入座。

“糜芳将军这般磊落,真的就不担心会让吴侯猜疑么?”邓芝看着糜芳,有些惊讶的说道,“某家毕竟是西川而来,糜芳将军这般作为实在是让小子有些心中惴惴。”

“若是他们怀疑某家,今日便是连府门都不让你进,他们也会怀疑某故意这样做派,乃是为了掩盖什么。”糜芳轻笑一声,当真是毫不在乎的说道,“若是他们信任,便是我去西川游历,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担心,仅此而已!”

听到糜芳说的这些话,邓芝心中也是有些惊讶, 惊讶于糜芳的通透,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人数不少,但是能够真的能够想通透的确实不多。

邓芝能够说的是,那个时代的遗留,果然没有什么简单的人物。

“邓芝来此主要是有两件事。”邓芝也不和糜芳多寒暄废话了,而是直接进入了主题之中,“第一个就是廖淳将军特地请求某家感谢将军!”

“现在他叫廖化,不叫廖淳了,你得记住!”对于这个感谢糜芳没有说什么,反而是直接提醒了邓芝一句,“你现在是出使江东,别的事情某家都不知道,但是这件事你要记住,这是双方的脸面。”

“多谢将军提醒,小子记住了。”

(廖化是不是黄巾余孽,这个玩意谁也说不清,因为没有人记载了他的前半生,只是说他是关羽麾下的主簿,同时也是襄阳人,作者更倾向于他幼年经历过黄巾之乱,不过并不是太重要罢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这个身份和在诸葛亮等人的地位,不对等。

《襄阳耆旧记·卷二》:廖化,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这句话就是《三国志》里面没有记载的东西,这也算的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了。

廖淳如果是世为沔南冠族,那他就是荆州老牌氏族了,但是他在诸葛亮等荆州派系的士人之中,远不如蒋琬等人,这可以说廖化至少在荆州的时候,和他们算不上多么熟悉。

所以作者才有一种预测,当初黄巾之乱,折腾荆州的可是黄巾军三帅之一,所以廖化一家被波及,那也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廖淳改名叫做廖化,这个一般不会轻易更改,有一个时机最是合适的,那就是廖淳假死逃出江东的时候,化险为夷,所以改为廖化。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宗张杨传第十五》: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糜芳的提醒也让邓芝心中更加的警醒了一些,他现在身在江东腹地之中,虽然现在西川学会了和江东当初一样的不要脸,但是孙权这种本身就是反复无常之人,和他交往更要小心再小心。

“糜芳将军,小子前来还有第二件事要说。”邓芝说话间,从怀中掏出来一封信帛,给糜芳递了过去,“这是陛下给糜芳将军的信笺,请将军过目!”

说话的时候,糜芳的神情就已经有些变化了,看着邓芝递过来的信笺,半晌不敢伸手将它接过来。

邓芝也不催促,就在那里平淡的举着信帛,直到听到了一声叹息之后,他才感觉刘禅的信帛被拿走了。

糜芳接过信帛之后,也没有立刻就将它打开,而是看着信帛慢慢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不知道这封信帛里面写了什么,也不知道这里面的话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不过他知道,若是自己打开了,他就和那位分不开了。

不过最后糜芳在犹豫了半天之后,他还是将信帛抽了出来,打开了。

信帛很大,但是里面的字数很少,只有四个字。

“舅舅帮我!”

四个字,直接刺穿了糜芳的心头,糜芳这么多年活了个什么,别人不知道,刘禅可是知道的。

他们兄弟两个人都是在徐州就投靠了刘玄德,这么多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任何的不好之处,所以糜竺才在蜀汉的地位这般的超然。

可是同样作为糜竺的弟弟,糜芳这么多年却是一直在荆州守着,若是非要让他入川,他干脆就直接舍了一身的官位就在荆州隐居,若非是孟达之后将南郡搬空了,关羽真的是不想将这个男人请出来。

关羽和糜芳,他们两个到底是互相避嫌还是如何,这个谁都说不清楚,只知道糜芳在荆州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二号人物,便是荆州的治州从事潘睿,在糜芳投降之前都不敢有任何言语。

但是糜芳心中有怨气,不是针对关羽,也不是针对刘备,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怨气是针对谁的。

当初长坂坡那般的危险,便是他自己都自身难保,他也说不得其他的,但是他却是接受不了自己活下来了,但是自己的妹妹却是再也没有从当阳出现。

便是自己的两个外甥女,都消失不见了。

尤其是当简雍保护着甘氏出现的时候,告诉他们,赵子龙还在当阳桥没有出来,他还在努力的时候,他是真的给赵云跪下来了,他是真的希望赵云能够将自己的妹妹保出来,将自己的外甥女带出来。

但是最后,当他看到赵云一身血污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的时候,当他看到安然酣睡的刘禅的时候,他一瞬间整个人都慌了。

他这个人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这一辈子也无儿无女的,甚至连个妾室都没有,他颠沛流离的,所以他也不希望祸害哪个女人。

糜芳曾经和他哥哥说过,他这一辈子,就活了一个妹妹,若是自己的妹妹哪天不在了,他或许也就不在了。

但是糜芳没有做到,他妹妹找不到之后,他就想过死,但是赵云告诉了自己一句话,“刘禅公子是糜夫人亲自交给末将的,她说她已经保护不了主公的两个女儿了,不能再保护不了这个儿子。”

糜芳看着襁褓之中,刚刚被刘玄德扔到了地上的婴孩,还是心软了。

刘玄德离开了荆州,前去西川,他将自己的儿子留下了,糜芳也就留下了。

作为刘玄德麾下的大将,他是有资格陪着刘玄德进入西川的,但是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已经没有心情再继续征战了,就在荆州待着也挺好的。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不放心刘禅。

孙尚香当初带着刘禅直接从他自己筑起来的小城就跨江而走了,谁都不知道,谁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是一直盯着刘禅的糜芳发现不对劲儿的,第一时间去将赵云还有张飞请出来的。

之后刘玄德在西川受挫之后,无奈之后只能让张飞和赵云也紧随其后,跟着他进入了益州之地,让他们支援自己。

当张飞和赵云离开之后,糜芳依旧没有选择跟随大部队进入西川。

无论赵云怎么劝他,让他跟随自己入川,他都不同意,他只对赵云说了一句话。

“当初你赵子龙截江夺阿斗,是张翼德带兵驰援,而我没有看到诸葛孔明和关云长,他们都是要照顾江东的大义,他们没有错,我也不怪罪他们两个人。”

糜芳说完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赵云也没有再劝说。

在面对江东的时候,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立场非常的尴尬,刘玄德,诸葛孔明都是非常担心的,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会不会影响江东和他们的关系,而不是其他。

他们对这种事情很难受,但是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糜芳在张飞等人进入蜀中之后就辞去了所有的官职,关羽也没有挽留,众人都以为刘禅那些年都是在关羽的教导下在生活,但是谁又知道那些年刘禅身边一直有一个叫做糜芳的舅舅在保护他。

有多少人想要杀死这个刘玄德的独子,有多少人看到刘禅都想要除之而后快。

便是刘封他敢说自己不想么,便是那些支持刘封的人,他们敢说自己没有这种想法么?

权力之争向来都是冷血无情的,这么多年的保护,刘禅习惯了糜芳,糜芳也习惯了刘禅,只不过糜芳能够让刘禅依靠,但是却没有人能够让糜芳依靠。

刘禅入川的时候,第三次邀请糜芳,希望他能够和之前一样继续保护着自己,但是糜芳还是拒绝了。

看着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一样的刘禅,糜芳轻轻的抚摸着他的头顶,然后满脸都是笑意。

“我们的刘禅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不能总让舅舅守着了,去吧!”

看着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的刘禅,糜芳狠心将自己的大门关上,从那一天开始,糜芳再也没有走出自己府门。

他从那一天开始,他的世界之中应该只有回忆了。

只不过天不遂人愿,就在糜芳都已经忘记了战场和厮杀的时候,关羽找到了他,然后也告诉了他一句话。

“孟达带着大军跑到上庸不回来了,江东军虎视眈眈,南郡需要人镇守!”

说完之后就直接将南郡守将的印玺放到了糜芳的面前,然后带着大军去了荆南,和吕蒙差点将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

直到现在自己投降江东之后,糜芳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见过刘禅了,他听说刘禅生活的不错,刘玄德当上汉中王,然后将他的这个半个外甥刘禅封为了王世子。

之后听说还将他封为了太子,现在他还当上了陛下,糜芳知道这个外甥过得越来越好,他也就越来越放心了。

只不过他都已经快要习惯在江东的这种生活了,邓芝出现了,刘禅也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之中了。

四个子,舅舅帮我。

刘禅还是那个傻小子,哪里有这种劝人的,他难不成不知道劝人帮忙要长篇大论么?要给这个人好处,要告诉他权衡利弊,最后才告诉他,他只能帮助自己么。

真是将自己当初教给他的那些东西都忘了个一干二净。

“你想让某家如何做,说吧!”糜芳很自然的将信帛一把火烧了,然后一句话就告诉邓芝,自己答应了。

虽然这个外甥什么好处都没有给自己,不过谁让自己是他的舅舅呢。

“如今西川势力微弱,若是和江东结盟则必须依靠江东,我等现在内乱不休,南中又是那般模样,其中还有江东的影子,曹丕虽然暂时对我等没有攻略之心,但是谁能够保证他们就会一直如此,小人烦请将军帮帮我等!”

“你想要得到什么?”

“我等....希望能够得到江东的盟约,也希望江东和曹氏交恶,就算无法决裂也不希望他和曹丕有什么关系。”

糜芳听完之后点了点头,“你是不是还希望这次盟约,是以你们西川为主?”

“将军说的正是,若是能够如此,那自然是极好的!”

糜芳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件事情。

过了不知道多久,邓芝从糜芳的府邸之中离开了,这次离开之后他没有再去其他的地方,而是直接回到了驿馆之中,那里的使团之人,都已经完全等急了。

看到邓芝囫囵的回来之后,他们都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伯苗,你若是再敢这般莽撞,我等日后定要去找丞相告你的状了!”阴化和他一样都是丞相府的属官,虽然这次众所周知都是由邓芝作为主导的,但是也没有说让邓芝这般的莽撞啊,总是自己上,这谁又能受得了。

邓芝看到阴化对他怪罪也是没有多说话,而是轻声笑了笑。

而阴化在埋怨了之后,也就不多说了,他上来就指责邓芝也是为他好,他这一消失就是将近一天的时间,众人对他的怨气也是极大的。

阴化上来就指责,对于邓芝来说也是极好的,至少邓芝不会再被其他人指责了,谁都不想一直当这个坏人。

一群西川来的使臣就在这里慢慢的休息了起来,谁都不知道这一天的时间,邓芝到底做了多少事情,到底干了多么重要的事情。

在邓芝离开自己的府邸之后没有多久,糜芳便起身出门了,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军营之中练兵。

当初南郡很多士卒都投降了,这群荆州而来的士卒非但都是精锐,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糜芳的亲信,至少在江东之人眼中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这群人虽然带不出去,但是他们的训练都是由糜芳负责的,为了这件事虞翻还没有少折腾辱骂糜芳。

这次大营之中一如往常,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西川来人这种事情和他们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士卒,他们要做的就是听从自己长官的命令罢了。

训练一如往常,糜芳也一如往常,只不过在糜芳进入军营之后,就有一名士卒请假离去了,说是要看病抓药。

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一个小小的士卒,还是在这武昌城之中,谁也不会在乎他,便是典校卫和中书之人看到了,也不过就是派人跟上去而已。

这名士卒果然和他们想的一样,压根就没有去某个药铺去看病抓药,而是选择了跑到了后将军府邸。

后将军也就是孙权任命的徐州牧贺齐,乃是江东赫赫有名的大将,当初曹丕三路大军征伐江东的时候,他也是出了大力的,东路战场能够快速的稳定下来,贺齐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而这名士卒能够直接奔着后将军府而去,并且还能够顺利的走进去,这不得不让人有些疑惑,典校卫的人都有些懵了,不知道那个糜芳是什么时候和贺齐搭上关系的。

而更加让他们惊讶的是,贺齐在那个小子进去不久之后,他就跟着出来了,而去直接奔着糜芳的军营而去。

“嘶....他们两个是什么关系?”典校卫的人不由的大惊失色,“后将军不是刚刚回到武昌没有多久么?”

“你问我,我问谁去,你且跟着,某家前去告诉统领!”另一名同袍二话不说就朝着他们典校卫的驻地跑去,这件事可是需要说道说道的。

等到他们两个探子将这件事告诉典校卫的统领的时候,贺齐都已经冲到了糜芳的面前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糜芳和贺齐是怎么勾搭到一起的,其实这件事并不算难,尤其是对于糜芳来说,拉拢其他人比较难,但是对于贺齐,他是有他自己的办法的,那就是给贺齐贿赂!

这个贿赂不是说给他钱,而是告诉贺齐怎么玩。

全江东的人都知道贺齐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从出仕开始,这么多年就一直在打打杀杀中度过,有仗他去打,没有仗让他去了也就有的打了,这句话说的就是他贺齐。

作为一个会稽山阴人,这么一个穷乡僻壤还有着山越作乱的地方,贺齐的幼年生活的并不怎么样,废了好大的力气,才在成年之后混到了会稽郡之中当一个小吏。

不过作为小吏,他的权利在手的同时,他嚯嚯的能力也出现了。

代理剡县长,有个叫斯从的县吏轻薄放荡、为非作歹,然后撞到了贺齐手中之后直接就给他扣下了,本来只是罢官免职然后关押数年的这么一个人,但是却被人告诉了斯从的身份。

“斯从,郯县豪门大族,山越人都附从他,您今天惩治了他,明天贼寇就会前来进犯。”

贺齐一听这个家伙还有这份儿能力呢,立马就改变了主意,“来人,弄死他,马上弄死!”

然后斯从的族人党羽便相互纠集联合,聚众千余人,举兵进攻县城,非要给斯从报仇不可,不过贺齐看了看他的兵力分布,没有固守城池。

而是直接告诉了麾下的百姓,对面已经说了,他们攻破了城池就屠城三天,抢你们的良田和钱粮,睡你们的妻子和女儿,杀死你们的亲朋好友还有你们自己。

被他弄得满心怒火的百姓,直接跟着他就打开城门朝着叛军冲杀了出去,让这群山越人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才是人民的力量最强大。

后来,太末、丰浦两地发生叛乱,贺齐被任命为太末长,诛恶扶善,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叛乱镇压。

这都不是事儿,这些只不过是他传奇的开始,与其他的将领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别人都是招募兵马,贺齐是俘虏兵马。

他懒得将一只新兵训练成精锐,他习惯一场大胜之后直接从败兵之后抽出精锐人马跟随自己,而这两场大战给了他足够的兵力。

建安元年,被孙策举荐为孝廉的贺齐领命去攻打商升,顺带还让他代替了韩晏为永宁县县长还有南部都尉。

之后招降商升,讨伐张雅、詹强,用反间计离间了张雅与他的女婿何雄两人,将他们清理赶紧的同时,还顺手接受了他们手中所有的势力和兵马,挑选出最精锐的人马收入麾下,至于剩下的人,让他建设了三个县,分别是“建安”、“汉兴”、“南平”三县。

建安五年,建兴县等地的山越再次面对刚刚接过江东的孙权发难,让孙权对于这种东西更加的难受,山越人就像是打不死的蟑螂一般,对他们没完没了的骚扰之余,还能跑!

所以孙权一怒之下再次将贺齐这个已经有些名声的野兽放了出去,然后山越就见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不要脸。

建安八年,会稽郡南部建安、汉兴、南平等地的强族首领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起兵反对孙权,而且这次他们还学会了汉人的兵法和谋略,不单单组成了联军。

而且他们这数个部落还学会了什么叫做层次不同!

各率万余人在汉兴一带形成数只部队、各自负责同的区域不说,还相互勾结,之后又派出吴五率本部六千人屯大潭防守,又派邹临也率本部六千人屯驻大潭南面的盖竹,以保东冶地的他们山越国的中心建安,这时,山越兵先发制人。屯驻盖竹、大潭的一路人马,越过武夷山,杀向余汗,洪明、洪进一路则攻打汉兴,来势汹汹。

就这么一群人,这能是山越人干出来的事情么,纵观整个三国历史,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异族,也就仅仅有这么两次罢了,另一次是青龙年间的北疆轲比能。

孙权命南部都尉贺齐往讨,传命各县出兵五千兵卒,由县令、县长率领,统归贺齐指挥。

贺齐认为,山越人兵多,自己兵少,在部队到达余汗与山越军对峙之时,便不再前进,怕深入进军后被山越人断了退路。于是命令松杨县长丁蕃率所部留置余汗。

不过丁蕃确实不统一,他认为,自己原是与贺齐平起平坐的将领,如今成为他的部属,受其指挥,心中不服,不肯留下。

贺齐听完了他的见解之后,非常开心的执行军法,斩首丁蕃,于是全军上下,无不震惊,没有不服从命令的,都同心协力,拼死力战。

虽然不知道这个丁蕃背后有谁,但是众人都知道了贺齐这个二百五是一个真莽夫,是一个为了大战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的主儿。

贺齐具体是如何攻破那山越人的防守的,已经实在是查不到了,当初经历过那一战的活着的也不多了,只知道最终的结果是贺齐大胜。

他除了留下了一部份兵力留守后方,然后便直接亲率主力攻打洪明等部。

他就是靠着这种纯莽夫的行为连连大败洪明等将,并临阵斩杀洪明,迫使洪进、吴免、苑御、华当四将全部投降。贺齐又乘胜率军打败驻扎在盖竹的吴五,然后,军锋又转向大潭打败山越军,迫吴五、邹临也投降。

关于这场大战,很多人都觉得山越人之所以会失败,应该是他们终于学会动脑子了,结果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碰到了一个只会莽的,然后脑子并不算好用的他们就被贺齐一波带走了。

这一仗讨平东冶地,共斩杀山越军六千人,并且俘获了山越全部名将,收编精兵万余人直接就将他们划到了自己的麾下,恢复了原设县邑,稳定了统治秩序。孙权拜贺齐为平东校尉。重新恢复了名为汉廷、实为孙吴在东冶地所立的各个县。

贺齐最后又进军东冶地政治中心建安,在旗山设立了会稽郡南部都尉府,并出任南部都尉;且在所属建安、汉兴、南平三县各编配士兵五千,统归他本人指挥。

这么一场大战将他之前的那些人手已经打的差不多了,但是却直接收获了一万五千余更加精锐的士卒,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买卖了。

建安十三年,贺齐迁威武中郎将。同年东吴境内丹阳郡的黟县、歙县不断发生地方强族反吴起事。此时,孙权主力正包围合肥,为稳定境内局势,便派贺齐率部前往镇压。

特别是山越头领歙帅金奇,率万户山越民屯守安勒山;另一头领毛甘率万户屯守乌聊山;更有黟帅头领陈仆、祖山等率两万户屯守林历山。

林历山四面悬崖绝壁,高数十丈,山路危狭,仅容一人,叛众居高临下,难以仰攻。陈仆、祖山两位山越头领凭险扼守,临高下石,贺齐官兵久攻不下,将士忧患,束手无策。

贺齐毕竟是久经疆场的少壮勇将,他趁夜色亲自察看地形,选择山越人不备的隐蔽缘道,精选轻捷、勇猛之士兵,乘夜以铁戈斩山为梯潜爬上山,再用垂布以援下,士卒兵勇攀援而上,乘其不备偷袭,且四面俱鸣鼓角,呼号雷动。

陈仆、祖山深夜突闻鼓角喊声,惊惧慌乱,不知所措,放弃扼守的山道,逃归大营。吴大军随即登上山顶向敌营寨猛攻,一举歼灭盘踞林历山中的陈仆、祖山叛众,斩首七千级。歙县的金奇、毛甘率部众降。贺齐大获全胜,平定了整个黟、歙地区。

建安十四年,贺齐即在灵岩山之麓兴建新都郡城。

两年之后,吴郡余杭县百姓郎稚纠集宗族叛乱作寇,随即又有数千人加入其中,贺齐出兵征讨,很快又剿灭郎稚,上表述说,分析余杭县加设临水县。贺齐受命回往始新郡治所。

建安十八年,豫章郡东部百姓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贼叛乱,聚众万余人。贺齐讨伐平定,并诛杀首恶者,其余叛贼全部降服。贺齐挑选其中精健者加入自己的部队,差一些的就安置他们为本县编民。贺齐被升任为奋武将军。

林林总总二十多年,贺齐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家伙,他去哪里,哪里的山越就要出事儿,咱也不知道是山越先闹事儿,然后贺齐才去的,还是和柯某人一样,他去哪儿哪死人,整的自己和勾魂使者一样。

但是这样的贺齐,势力越来越大的贺齐,却是偏偏有着一个极为让人难忘的毛病。

贺齐和当初的甘宁一样,喜欢奢华,但是他和甘宁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甘宁是恨不得将所有的钱都放到明面上,锦衣华服不说,便是船帆都要用上好的蜀锦。

贺齐这个喜欢奢华用糜芳的话来说,那就是文雅的喜欢。

贺齐尤其喜好军事,兵甲器械都极为精良漂亮,所乘的船只都雕镂彩饰,青色篷盖、绛色帷幔,桅杆、桨橹及兵器上都描绘花卉瓜果的纹彩,弓弩矢箭,都取材上料,蒙冲战舰前后连接,远望犹如连绵山峰,相当的壮观唬人。

(在这里作者多说一句,总说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都是仪仗队的玩意,先不说那东西是不是真的是关羽和吕布的兵刃,但是江东名将贺齐就可以告诉你,仪仗队的兵器真的能打仗,就是贵!)

当初曹休在洞口战场上那就是看到了贺齐带领的大军,直接被他唬住了,先不说贺齐麾下的大军到底怎么样,就是这架势就受不了。

曹休最开始还以为来的不是贺齐,而是孙权直接带着自己的亲为大军出现在洞口战场呢,实在是有些懵。

而贺齐能够有这般的气派,那就是托了糜芳的福气,若是论如何奢华的让人震惊而不反感,整个江东所有人都加在一起,哪里能够比得上糜芳这个曾经的徐州第一公子哥。

徐州二公子糜芳,当初在号称中原最富饶的徐州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吃要吃最好的最贵的,穿也要穿最好的,便是玩个什么东西,那也是要玩最好的。

当初贺齐纵然是想要奢靡,但是又不想被人说是效仿甘宁,一直颇为苦恼,直到他在某个“侥幸”的时候遇到了糜芳,这才仿佛遇到了一个交心的朋友一样。

糜芳告诉他的玩法,送给他的装饰,那是他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甘宁只是用蜀锦做船帆,糜芳直接给他将他麾下的船队给翻修了,然后最好的甲胄和兵刃箭矢,每一根箭矢都是名家打造,据说为了贺齐的这个单子,江东的铁匠都差点被糜芳折腾死。

所有的兵器除了用最好的料子之外,还要弄得和仪仗队一样,让贺齐充分的体会了一把,原来那些看着花里胡哨的依仗兵器,还真的能用来去杀敌,而且还用的很顺手!

这次他得到了糜芳的召唤,二话不说就冲了过来,就是以为他以为自己又要知道什么名贵的好东西了。

“子方兄,你这着急忙慌的将某家找来,到底是有什么事情,快说,快说!”贺齐满脸都是喜色,他自从认识了糜芳,被糜芳相招那就是他最期待的一件事了。

“可是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了么?”

糜芳看着贺齐这幅模样不由的摇了摇头,他的确是有着不少的东西还没有拿出手,交州的珍珠珊瑚在扬州算不得什么,但是西域的好东西可是贺齐都没有见过的,不过这次将贺齐找来,却不是为了给他西域的宝贝的。

“这次将贺将军找来,主要是给您一次大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