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南中

汉末独行 第二百七十一章 南中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雍闿知道张苞这个就会恶心人的家伙再次出现的时候,他的脑仁也是有些疼的。

雍闿不担心有人冲到南中来,不管你是阴谋算计还是硬打硬撞,他都不害怕!

他身边有对他忠心耿耿的南蛮战士护卫,这些人都是这么多年他用无数资源换的!

他麾下还有蛮人统帅,蛮人大军,他作为大汉第一代的侯爷,什邡侯雍齿之后他在南中的威望也足够!

这些就是支撑着他在南中作威作福的根本!

可是不惧怕任何威胁的雍闿此时却也是很难受的,因为他这种不怕天子之怒的人,的确是有些恶心匹夫之勇。

这种抓不到的泥鳅还总是给自己惹麻烦,偏偏还如同附骨之蛆一样死死地缠着他!

这种家伙是让他最头疼的,杀又杀不了,追又追不到。

花费太大的力气不值得,可是不管他还真的不行,成天什么都不干就是盯着你,让雍闿干什么都是心惊胆战的!

“让咱们麾下的南中蛮人上!”最后雍闿还是决定先解决了这个附骨之蛆,然后再说前去永昌郡!

“既然那个什么吕凯封锁了永昌郡的四境进入之地,那咱们也干脆一点,直接将他给彻底的封死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让他想要出来他都出不来!”

说话的功夫,雍闿麾下的众多南蛮士卒就已经走了出来,然后朝着雍闿躬身行礼之后几天开始朝着山上走去。

爬山涉水如履平地,这是形容一个人身手矫健的,现在将这句话放到这群南蛮士卒身上那也是无比合适的!

看着麾下的这群南中蛮人士卒快速的朝着山上爬去,雍闿也是轻松了下来,然后大声的招呼着麾下的士卒。

“将永昌郡团团包围,不用担心他们偷袭,在将那些该死的虫子清理干净之前,我等就围住这个永昌郡!”

“诺!”

雍闿一声令下,然后他麾下的万人大军就开始了对永昌郡的包围。

他们此时就在永昌郡的东北方向,在这里其他的没有,就是各种山路足够多。

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这一片所有的山路都堵上,内外全都封锁,永昌郡那数万的百姓牲口,人吃马嚼的最多三个月他们就得断了粮草吃牛马,最多一年他们恐怕就只能每天河水了!

雍闿这里选择了围而不攻,另外的方向也都是大同小异。

朱褒作为蜀汉的牂牁太守,也是一个和高定一样有着各种不靠谱前科的人。

高定的前科就是各种犯上作乱,带着麾下的那些夷人蛮人外出劫掠郡县!

而牂牁太守朱褒和他高定不同,他作为一个标准的汉人,他是靠脑子过日子!

他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前科就是杀害巡视官员!

就在不久之前,益州从事常房巡视牂牁郡内的诸多郡县,但是常房刚刚开始巡视,还没有真的看出来什么,就直接被他这个牂牁太守给攻杀了,常房所带人马更是一个不留!

同样的,牂牁太守朱褒为了不让成都的人盯上了他们,他们更是直接从他们的行李尸体上得到了他们谋反的罪证,光明正大的诬陷常房等人谋反!

这种事情高定这种脑子里都是肌肉的家伙是干不出来的,也就只有朱褒这种背地里的阴险小人才能想的出来!

雍闿,高定,朱褒三个人其实还真的算是绝配了,若非是因为他们三个也有着小小的互相提防,他们在南中称王称霸一点问题都没有!

雍闿威望高,势力大,几乎有些源源不断的兵源在出现!

高定就不用说了,越嶲夷王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的。

高定麾下的夷人大军不单单实力最强,他们的勇武也是最厉害的,硬碰硬的话,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是他们的对手!

而最后的朱褒更加的像是一个智囊一样,虽然这个智囊更像是一个狗头军师一样无能,但是不得不说朱褒能力不错。

他们三个人在一起有兵马将校,有兵源和后勤,还有谋士的存在,不得不说这是绝配!

再加上孟获等南蛮之人的加入,可以说他们真真儿的算是兵强马壮,结果他们这么好的开局变成了这副模样啊!

此时当高定知道了雍闿居然直接堵住了永昌郡而不主动攻打城池之后,他直接摔了手中的酒碗。

“什么狗屁朝廷,都是一群缩头乌龟!”高定毫不客气的骂着蜀汉朝廷的无能,也不知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个什么立场!

不过在骂完以后他也紧跟着下了命令!

“令人私下多加防备,看着情况似乎已经有些不好的苗头了,同时去看看鄂焕将军有没有从山上回来!”

高定可不单单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越嶲夷人的首领,他还是越嶲太守,是官方承认的!

只不过这些年他对于越嶲郡县的发展他是真的是力不从心了!

“虽然你说的漏洞百出,但是某家也必须说上一句,这汉人不得不防啊!”

随着这句喃喃自语的话从高定的嘴里说出来之后,高定的这件事,也就开始了谨守家门几天再说!

而另一个最为奸诈的牂牁太守朱褒,此时更是过分。

作为蜀汉的牂牁太守朱褒,素来就有不轨之心也就罢了,但是还将它实现了。

可是当牂牁太守朱褒在知道了高定和雍闿两个人的动作之后,顿时改变了自己的做法。

从大军外出劫掠,瞬间变成了先是互相召唤回来,然后在郡县之中低调,好好的保护着这座老巢,还有他们的家!

现在在南中诸郡县之中,最为活跃的居然变成了这次压根就是来凑热闹的孟获了!

雍闿在永昌郡,继续想办法当他的永昌太守为止!

高定他们两个,最后还是回到了他们自己得穷乡僻壤之中,开始了战略防御。

但是孟获不怕,他也没地方去,总不能再次让他回到南中的深山老林之中吧,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若是战利品不够他们部落之人所用的话,那就太过分了,所以孟获没有选择!

看着自己麾下穿着的破衣烂衫,孟获直接啐了一口浓痰,然后将目光盯向了不远处的建宁郡郡城。

孟获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个什么南蛮首领,南蛮太大了,整个南中都像是一个无比广袤的大山林子,这里面别的东西没有,但是各种陷阱毒障和南蛮野兽几乎就是层出不穷啊。

最特别的是,他们还有着数之不尽的部落。

哪里有什么南蛮之王,他们不过就是一群各个松散的联盟罢了,而孟获只是因为比较能打,再加上为人比较仁义,所以在南蛮大部分的部落之中都比较仁义罢了。

而现在这个在南蛮之中颇为仁义的部落之主,却是只能看着面前的建宁(益州)郡城不断的留着口水,他们需要粮食,需要过冬的物资,他们没有生产粮食的土地,也不会干那种东西。

他们缺少粮食,他们缺少茶饼驱除炭烧野兽的油腻,他们缺少盐巴,他们甚至还缺少过冬的衣服和烈酒!

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做不出来,之前孟获还能够从雍闿的手中拿到这些东西,但是最近雍闿的手中都不多了,没有办法的他,最终还是被雍闿说动了,直接带着大军走出了南荒之地,来到了建宁(益州)郡城。

“尔等汉人,我等不想与你等为敌,速速交出尔等粮食,盐巴,衣物.....对,还有烈酒,谢谢!”

孟获不但血脉里有部分汉人血统,说的汉话也很果决,而且十分的...尴尬。

他孟获完全就是来这里抢劫的,但是这个家伙此时却是在那里对建宁城中的人高声道谢,似乎真的是来拿东西就走的。

不过他的感谢没有换来建宁(益州)郡的开门,更没有换来任何一句好话,换来的反而是一阵箭雨袭来。

“南蛮狗贼,尔等快来受死!”城墙上一个年轻将军,此时正在指着下面的南蛮大军怒喝不止,颇有一种少年英气的感觉。

而他也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呼,因为他叫李球,乃是庲降都督,交州刺史李恢的侄子,此时正在建宁老家读书,也算是陪在他伯父的身边,好生学习学问。

此时李恢驻扎在南中牂牁郡平夷县,而他这个侄子则是在这建宁(益州)郡的俞元城之中,除了读书习武之外,还有就是在建宁(益州)郡帮助郡守,各种处理事物,也算是提前实习了。

毕竟按照李恢和诸葛亮的关系,再加上现在李恢在这里的威望和势力,李球这个被他颇为重视的孩子,自然是不会失去好处的。

建宁郡的这些官吏乃至郡守,更是愿意和这个大官子弟好生交往,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能够和李恢扯上什么关系,毕竟这南中第一人,暗地里说的各有各的人选。

但是管面上的第一人,众所周知知,就是李恢这个蜀汉昭烈皇帝亲自任命的庲降都督,授予节符,领交州刺史。

而且这个人,就是南中建宁本地之人,另外他还是一个很传奇的人,毕竟从南中走出来的人之中,也就是他一个走到了蜀汉上方的人物。

李恢是建宁(益州)郡俞元县人,他能够进入仕途之中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姑父,李恢的姑父爨习是建宁郡(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所以也一路找了关系,让这个侄子去建宁郡本乡之中当了一个督邮。

但是在建宁郡当督邮当的挺好的,但是俗话说的好,成是那个啥,败也是那个啥。

李恢的姑父爨习被人抓到了违法乱纪,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为了这件事,李恢的姑父以及他身后的家族不断的去请求太守董和,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侄子不要被这件事所牵连。

毕竟这件事说是因为自己在建伶县当县令的时候违法乱纪了,其实到底是因为,大家都是清楚的。

当时的益州郡太守,也就是建宁郡太守,(建宁郡前称益州郡,蜀汉建兴三年后才改为建宁郡)董和考虑到爨习是当地的豪强大姓,于是没有答应免去李恢的官职。

不过董和也不是一个实诚人,在董和已经有些名气之后,他也是直接将这个自己看重的年轻人推荐了出去。

建安十八年,董和推荐李恢到州府任职,想让他也去侍奉州郡,最后若是能够运气好一些的话,日后董和还想让他去成都,若是能够得到刘璋的青眼,也算是能够出人头地有望了。

只不过董和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李恢在路上的时候听闻到刘备从葭萌南向进攻刘璋的消息。

当李恢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坚定的认为刘璋必定失败,而刘备必定会成功,于是假称自己是益州郡的使者,北上去拜见刘备,这一下子他不单单是自己投靠了,顺带还将董和给坑进去了。

当他的这个理由传出去之后,他的长官董和自己都没想明白自己是什么时候投靠刘备的,面对成都派来责难的人,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个家伙一刀斩了,真的投靠了刘玄德。

李恢最后是在绵竹见到了刘备,而刘备非常赞赏李恢的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那更是非常的开心起来,于是让李恢留在军中一起进攻雒城,也算是看一看李恢的本事如何。

建安十九年夏天,刘备军终于还是攻破了雒城,然后好事成双的情况下,刘玄德还收到了马孟起的一个消息,马孟起请求投降了。

这个时候马孟起远在汉中,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活计,另外最重要的是,这个消息尚且不知道真假呢,若是去了汉中,无论是马超是假的或者是因为张鲁想要卡住马超,这都是十分危险的。

但是李恢却是认为这个事情可以做,所以胆子颇大的李恢再次请命,希望刘玄德能够派遣自己前去汉中一趟,将马超这个想要投降的家伙带回到刘玄德的面前。

李恢没有让人失望,对于向来桀骜不驯的马超,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马孟起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单单成功的让马孟起真心实意投降了刘玄德,更是让他成功的带着大军从汉中之地走出来了。

要知道当初的马孟起可不是后世某本书上说的,带着大军在外,杀了使者就能跑,张鲁那是对马超防范的十分严谨,另外对于西川那也是各种防备的。

这一路上李恢也算得上是千辛万苦了,这才找到了马超,说服了马超,并且带着马超和他麾下的大军直接出发来到了西川,越过了阳平关,一路打到了成都去。

当马孟起率领他麾下那些本应该援助西川的西凉铁骑出现在成都外面的时候,城中震怖,不久后刘璋出降。刘备取得益州,自领益州牧,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

不过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李恢在刚刚有了些许起色之后,他就再次出现了问题,西川大变,很多人都只能无奈逃往,其中就有人首告李恢有谋反的事情。

不过正好赶上心情极为不错的刘玄德对这件事那是一丁点都不信的,直接为他清洗了污蔑之言,并升迁李恢为益州别驾从事。

到这里,李恢算是真正的踏入了蜀汉刘玄德的政治圈子之中,也算是作为一个南中人,出人头地了。

章武元年,刘玄德正是登基称帝了,然后在这个情况下,一直跟随着刘玄德,劳苦功高的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去世了,在这种情况下,刘玄德再次想到了他身边的李恢,并且朝着他问道,何人可以代替庲降都督邓方的地位。

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日‘莫若老臣’。臣窃不自量,惟陛下察之”。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么一句话,“既然你信我,那你就信任到底,知道啥叫毛遂自荐不,现在哥们就是在毛遂自荐!”

所以被李恢这个小套路弄得哈哈大笑的刘玄德,干脆就让李恢代替了邓方,成为了蜀汉第二任的庲降都督,同时授予他了符节,给了他南中的生杀大权,顺带还让他遥领交州刺史。

这种和江东对着干的事情,也就是刘玄德念念不忘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刘玄德才总是想着和江东打上一架,这也难怪人家交州的士家一听说雍闿和西川不对付了,立刻就忽悠着雍闿投降江东,还捎带着给了他一个蜀汉永昌郡的郡守。

这就是根源了,两方人马相互恶心罢了。

不过李恢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并且没有照本宣科,萧规曹随。

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是驻扎在朱提郡南昌县,靠着自己那轻财果敢,颇有威严,从而让南中士人还有南蛮之人敬服他的。

而李恢作为第二任的庲降都督,他非但将驻扎地方改成了牂牁郡平夷县,而且重心也更换了。

李恢的能耐是审时度势,同时还能摆明刑罚等等,这是另外一种很是厉害的能力了,因为李恢的出现,让雍闿这个建宁郡的豪强找到了逆流而上的机会。

而且另外两个人却是没有被李恢给压制住,自从李恢驻扎在了牂牁郡平夷县之后,豪强高定在越巂郡肆意妄为,豪族雍闿在益州郡飞扬跋扈,牂柯郡郡丞朱褒也在牂柯郡造反作乱。

凭借着道理来将,李恢算得上是失败了,或许是因为在邓方麾下的时候,这群南中的南蛮和士人都太过于疲懒了,所以来到了以心机和刑罚主掌南中的李恢麾下,他们就都受不了了。

不过好在当初高定和牂柯郡郡丞朱褒在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的时候也是出过不少乱子的,所以这才让李恢没有收到责罚。

如今南中乱成了一锅粥,益州太守又是个没有注意的,李恢远在牂牁郡平夷县和当地的叛军打的你来我往,谁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够抽出手来。

这种情况下,益州郡的大战,还真的就只能交给李恢这个刚刚学有所成的侄子了,至于李恢的儿子李遗则是远在成都,只能看着自己的父亲和表弟在南中生活在危险之中。

孟获听到了城墙上李球的辱骂之后,并没有怒火冲天,自己作为一个南蛮之人,在南中的汉人心中有多么的不受待见,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难不成还不知道么?

“冲上去!”孟获也是言简意赅,直接就是大军冲锋,同时还低声和下面的人吩咐道,“小心着点,莫要伤着上面的贵公子,千万要小心!”

不得不说孟获就是一个聪明人,他虽然不知道雍闿等人能不能成事,但是他的性格就是老老实实的缩着,轻易不会动手,就算是现在这种必须要动手的时候,他也是能不得罪人,他就不得罪人!

这是一个明白道理的人,也是一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

“杀啊!”南中蛮人士卒听到了这话之后,更是直接冲杀了过去,他们只选择了听到前半句,没有听到后半句。

他们可没有孟获的这种毛病,他们就是该杀就是杀,该抢就是抢。

看到冲杀过来的南蛮之人,李球和城墙上其他士卒也是冷哼一声,直接就是“防守,射箭!”

大战就在这么一瞬间,直接爆发了出来。

在这里大战爆发的同时,永昌郡外面的山川之中,一身血污,脸上满是泥泞,身上全是伤口,手中倒拖着一把精铁打造的丈八蛇矛,正是提前来到南中的张苞。

此时张苞这幅模样,还真是不容易了,后面那些嗷嗷大叫的南蛮士卒,让张苞的心中也是怒火万丈。

其他的暂且不说,这群家伙若是放到了平常,自己哪里需要这般的小心谨慎,直接三矛两刀就将他们斩杀当场了,可是现在再看看他们,一个个的紧追不舍,而自己却又是不停的出现眩晕之感。

“该死的,继续追,等老子身体好了,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张苞现在能够想的,也就是这种狠话了,其他的他是真的干不了。

不过张苞在这里骂骂咧咧的,后面的南蛮之人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停歇,只能不断的冲杀而来,这就让他颇为不满了,便是现在他若是和这群人单对单的碰上了他都不害怕。

但是他却是无法接受,这群不讲道义的家伙,一动手就是一群人扑上来,而且还不断的靠着什么毒针毒箭,让自己想要搏命都不行。

最后张苞只能选择不断的逃窜,而且这大山之中,他都已经分不清方向了,便是想要往永昌郡方向逃窜都做不到,只能找准一个地方, 玩了命一样的狂奔。

张苞最开始的想法是直接杀了这群冲过来的南蛮子,然后两次交手之后,他的毒更深了,所以他放弃了。

然后他打算用孙子兵法之中的走为上,然后靠着这茫茫大山,甩开后面这群人,后来他也放弃了。

因为他都迷路了,这群该死的南蛮子还上蹿下跳的,而且他们已经从追逐厮杀变成了猫耍耗子,而他就是那个耗子。

现在他想的就是,在自己体力耗尽之前,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地方,然后借助地势的优势,能够和这群人好生厮杀一阵。

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放弃,但是他的体力也的确是耗费了不少了,正在努力的坚持着,但是也仅仅只是坚持着。

就在张苞已经感觉到体力有些不支的时候,也就是他要奋力拼死一搏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后面传来一阵阵的惊呼之声。

张苞震惊的转过身子,看到的就是之前还如同戏耍他一样追在他屁股后面不断的放肆的众人,此时正在被人一个个的放倒,一个个的斩杀在后面不远的山林之中。

一个个身穿劲装的汉子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将这群刚刚还将自己弄得万分狼狈的这群南蛮之人,此时正在被人不断的虐杀着。

这一幕真的是让张苞吓了一大跳,颇有些不知所措。

“张苞将军?”就在张苞震惊的时候,他的身后再次传来一声呼唤,这一下子他又一次差点蹦起来。

张苞好歹也是有着张飞五分能耐的主,当今天下好歹也算是一个二流的战将了,若是再去战场上多厮杀了一阵子,他也不是不能再继续往上走一走的,可是自己刚刚竟然没有发现这个家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将军这是中毒不浅,耳目都不是那么聪慧了,倒是不用这么惊讶了。”张苞转过身来就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同时也看到了不远处的这个人。

这是一个年轻人,嘴角一直挂着半真半假的笑容,眼睛也是眯起来的,长得十分普通,绝对是称不上俊朗的,因为太黑了,皮肤也非常的粗矿难看,若是深闺之中的大小姐们,是绝对看不上他这个人的。

此时这个年轻人就在自己的面前,冲着自己轻笑着。

“你是.....”

“在下韩幸,封陛下之命前来协助将军!”韩幸说话的同时就将怀中,韩龙给他的那块印玺拿了出来,“我家大人名叫韩龙,因为腿脚不是非常的灵便,便让小的带着麾下先行一步来到这里,正巧碰到了将军。”

韩幸说话间,那手中的印玺也是送到了张苞的手中,看着手中的印玺,张苞的眼睛也是猛地缩了起来。

“这是陛下的贴身印玺,你们韩龙大人....”

作为刘禅的心腹之一,他当然是知道韩龙是谁,也自然是知道刘禅的这块印玺是什么东西,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才真的感觉到了吃惊。

“韩龙大人不过是受了陛下的托付罢了,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将军还是先行休息,我的人会护送先生出去,同时也会带着将军前往治疗一番。”

韩幸招了招手,两个劲装汉子就从后面跑了过来,然后搀扶着已经有些虚弱之感的张苞准备离开。

张苞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韩幸直接制止了他。

“大人说了,南中这里就交给我们了,张苞大人还是快去休息为好,陛下那里需要您!”

韩幸的话让张苞闭上了嘴巴,他也是有些理解,这段日子在南中游荡,他还真是发现了不少东西,他们蜀汉的那位丞相大人,恐怕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此时的南中....怎是一个乱子了得!

(刚刚说到的几个地方之中,益州太守也就是建宁太守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空挡出现,而这个空挡就是南中大乱的时候。

最开始的益州太守,也就是建宁太守是李恢的贵人董和。

董和字幼宰,是南郡枝江人,不过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州人,所以也算是半个蜀中之人,不过他不是跟随刘玄德入川的,而是早早的就已经避祸入了西川了。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以后,董和就已经率领家族西迁,直接在西川扎下根了,这是一个很果断的人。

他先后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为牛鞞县令,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三个官职,做事也算是中规中矩,但是能力却是不错的,特别是他的人品很好。

西川蜀地本来就是物资丰饶,其中的百姓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不错,再加上没有多少叛乱,而且刘焉和刘璋两个人对待百姓方面是真的相当的不错了,所以他们很是有些奢靡。

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一度攀比之风,简直是让整个西川都刮起来了。

但是董和不通,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还是一个很以身作则的人,他的节俭不单单让自己很特立独行,还让别人都不由自主的跟随了过去。

董和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率,粗衣素食,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生生的是将当地奢侈风气给转变了过来,奢靡之风大为改变之后,大家都对其心存存畏惧而不敢冒犯。

并且因为他的执法非常的严厉,让郡县之中的人都暗自称呼他为酷吏,可是这么一个家伙,却是对自己严厉到了极致,贪污贪污枉法了,便是一点其他的问题你都找不到他,想要诬陷陷害都没有办法。

县里的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厉,而且也是真的受不了他的这种勤俭到了极致的做法。

于是没有办法将董和拉下马的众多世家大族,干脆就反其道而行之,直接鼓动刘璋调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想要通过升官,让董和赶紧离开成都,能走多远走多远,只要不在自己这里祸祸他们,他们就烧香拜神了。

但是他们也真的是没想到,平素里最是好欺负的那些成都县中的官吏百姓,这次却是扶老携幼挽留董和,看他们的架势少说也有几千人,趁着这个机会,早就想要杀一杀世家豪强这种风气的刘璋也就只好让董和留任两年,再转升为益州郡太守了。

益州太守算是挡在了西川内府和南中之地的中间,不单单是挡住了南中的人,更加的是能够看着西川内府,以免他们出现什么乱子。

董和出任益州他在太守任上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让人不得不感慨,这就是一个哭醒之人。

他与周围那些南中蛮人还有夷人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心相待,没有丝毫占他们便宜的的意思,故此深受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董和在南中的风光是常人所不能及的,雍闿这个南中头号反骨仔在董和时期也应该是他最老实的时候,反正所有关于这个阶段的史书都没有关于雍闿闹事儿的记载。

高定和朱褒在史书上也同样非常的安稳,没有关于他们闹事儿的记载,但是作者却是觉得他们应该是不会太老实的。

一个原因是关于高定和朱褒两个人史书都是评价素有异志,若是只因为第一次蜀汉的南中大战,那么这个评价终归是有些过分了,应该说在之前的史书,对于刘璋时期,可以说都忽略了,所以才没有他们之前故事的记载。

第二个原因就是邓方接任了庲降都督之后,高定和李严曾经有过交手的经历,至于朱褒杀死常方这件事,暂时没有史书记载到底是哪一年发生的这件事,不过应该也是不会太晚的。

还有第三件事,那就是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上任之后,他将驻地从朱提郡南昌县改到了牂牁郡平夷县,而这个简单的变迁,代表的事情确实南中都督的防备重心改变。

朱提郡南昌县并没有对于南中太过于深入,或者说应该是在和南中诸多士人和南中南蛮的一种交流,在史书上也记载了,当初南蛮的蛮夷对于他都是很信服的。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朱提郡,本犍为南部,孝武帝元封二年置,属县四。建武后省为犍为属国。至建安二十年,邓方为都尉,先主因易名太守。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因易郡名,为朱提太守,选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住南昌县。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轻财果毅,夷汉敬其威信。

华阳国志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的史书了,这里面说的也算是事实,毕竟在那个阶段也就是发生了一件事,又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等到了李恢的时期,他直接将自己的驻地改在了牂牁郡平夷县,他的目标就很简单了,越巂郡肆意妄为的高定和牂柯郡郡丞朱褒都是他要防备的对象了。

所以说在刘玄德一死,最先出现问题的反倒不是他们两个有前科的,而是一直不声不响的雍闿。

同样咱们再说回来益州郡,董和在益州郡当太守的时间并没有到南中大战时期,建安十九年的时候他就离开了益州郡。

或者说他应该是托了李恢的福气,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投降了还在西川和刘璋大战不止的刘备了。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事务。

按照这个记载,他应该是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刘玄德的权利中枢,同时应该是勉强和诸葛亮做到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史书记载,在他进入成都和诸葛亮共事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但是董和的死期,史书上面的记载不全,不过应该是在章武元年之前,应该是在章武元年初期到建安二十五年左右。

因为《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这里面说,董和一共为官二十余年,他进入蜀中开始为官的时候,应该是建安元年左右,所以他的死期应该也就是在建安末期。 同时还有一个记载,诸葛亮曾经说过,“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这里说他参署七年,建安十九年进入中枢,七年的时间应该就是蜀汉的章武元年的前两年,也就是曹魏建立的黄初元年了。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於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於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

毕竟章武元年时候的刘玄德大封赏他应该是没有赶到,不过却也应该是相差的时间不多,当然,这个就不重要了。

咱们继续说回益州郡的事情,益州郡在董和离开之后,应该就陷入了权利交接,而新来的益州郡太守,应该就是那个被雍闿一刀剁了的可怜兮兮的正昂了。

《三国志》:“雍闿跋扈於建宁”、“雍闿等闻先主薨于永安,骄黠滋甚”、“雍闿恩信著于南土。”

这是《三国志》关于雍闿的记载,其中第一句话交代了他的地方,雍闿跋扈于建宁郡,蜀国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南中部族,三军会师味县,立纪功碑于城内。废益州郡设建宁郡,并将郡治由滇池迁到味县。

所以说,这位在建宁郡嚣张跋扈的雍闿其实就是和李恢算是老乡的益州郡之人。

而他所杀的太守,应该就是益州郡太守,负责代替董和的正昂了,而这个时候,雍闿应该还没有露出反义,或者说,这个时候其实雍闿是找到了正经儿理由的。

至少成都并不想用这件事治罪于他,这里确是有明确的记载的。

《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锺元常之伦也。刘璋时,举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

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於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

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

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闿遂趑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於是遂送裔於权。

这是三国志里面关于第二位倒霉催的益州太守张裔的记载,关于他的记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益州郡人杀死该郡太守正昂,有位年长的首领雍闿,他在南方一带威望名声很高,便派人四处活动,还远往孙权那里求情。

不料朝廷让张裔担任益州太守,张裔径直赴郡所上任。

雍闿于是闹别扭不服气,他借鬼教鼓动人说:“张府君像只葫芦,外面虽说光亮但内面实际很粗糙,不值得杀他,命令你们把他缚绑送往了江东的吴国。”于是他们把张裔押送给孙权。

第一次益州郡的百姓,也就是雍闿弄死了他们的郡守,这几乎一可算得上是杀官造反了,可是当时在牂牁郡平夷县驻扎的庲降都督李恢,还有益州郡周围的大军都没有反应,或者说谁都没有对这件事发声。

最神奇的是西川蜀汉朝廷最后,非但没有派人前去解决了这件事,反倒是直接再次给益州郡放过来一个郡守,还是一个能力颇为强大的郡守张裔大人。

当然,这个大人物没有死,而是被雍闿直接打包给送到江东了,从这里开始,南中应该就算是陷入了官方的真空期,整个南中似乎是没有郡守的存在了,如果有的话,应该就是雍闿这个威望颇深的本地老人了。

但是,益州郡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若是看着地图就能够发现,益州郡有些太重要了,这里卡在南中的群山外面,往里面走就是南中的群山环绕不绝,也就是所谓的南中。

往外走,那就是西川的内府之地了,过了益州郡之后,然后就是没有什么天险的朱提郡,和被汉嘉郡,江阳郡,犍为郡锁住的越嶲郡不同,和被江阳郡,涪陵郡以及巴郡锁住的牂牁不同,雍闿所在的益州郡可以直接打到朱提郡,之后更是直接就是江阳郡。

江阳之后就是成都,如果雍闿真的敢在益州站住脚,别的不敢多说,成都说什么也不会对他不闻不问的,而邓方时期,他们之所以将庲降都督的驻扎之地放在了朱提郡的南昌或者是马忠时期的庲降都督将驻地放在建宁郡的味县。

也是因为这里正好卡在了汉人和南中蛮夷的中间位置,往前走就是一水的西川内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汉人的底盘。

而益州郡或者说是建宁郡往西南方向,分别是云南郡,兴古郡以及最西南角的永昌郡还有就是两边的越嶲郡和牂牁郡,这是一个标志。

关上了建宁郡,整个益州就直接少了一半以上的国土,所以江东不敢给雍闿封益州郡太守,江东若是敢这么做,他真的就是离决裂不远了,同样的道理,雍闿也想要在益州郡发生一些什么,但是他不敢。

他可以在这里作威作福,但是他若是敢于进入益州郡的官府衙门,他就是在自取灭亡了,没有人敢于让他在这个地方出现什么势力的,这就是要分裂自己一大半的领土。

所以南中大战的时候,建宁郡谁都不敢要,西川成都朝廷来了,有着高定和朱褒两个人一左一右的就夹住他了,让他跑都不能跑的那种。

而建宁郡若是让雍闿等人拿了,就算是有江东的顾虑,这事情也做不成,成都不可能让足足六个郡从自己的手上消失,就算这六个郡是六个地广人稀,蛮夷遍地,那也一样。

而邓芝出使江东吴国,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将西川蜀汉朝廷任命的益州太守张裔给要回来,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卡回来益州郡的原因和理由。)

..............言归正传...........

孟获的大军好死不死的冲到了益州郡城下,然后就开始了攻打益州郡,和高定还有雍闿等人不同,孟获虽然也算是有些文化有点水平,但是他并不知道益州郡是个什么东西。

他只知道,这所有的地方,他所在的兴古郡和云南郡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他动手的,至于更加偏远的永昌郡,那就是益州的西南角,他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西川或者哪里的人马从后路绕道南中的后面,更是穷山恶水之地。

越巂郡和牂柯郡都是盟友的,不是他能够对付的了的,更不要说还有庲降都督在牂柯郡镇压着,他们哪里能够去的了,所以在左思右想之后的孟获大人,最后还是决定了。

放弃了雍闿给他的建议,不接受去劫掠云南郡和兴古郡,毕竟这两个地方和他一样,都是一群同为南中蛮夷的部落在待着,换句话说,抢劫他们谁知道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抢着自己的亲戚了。

还是建宁郡这种地方好啊,至少有着一半的汉人,虽然城墙高大,但是现在他们群龙无首,只要自己能够小心一些,应该不至于上来就将那个在城墙上指挥作战的年轻人弄死的。

而且孟获想好了,为了不影响自己和雍闿等人的关系,自己抢完了益州郡,他就跑,不会在这里多停留的。

而城墙上的李球在看到益州郡城外的南蛮士卒竟然真的毫不客气的冲砂了过来,不由的感觉到了一股从心头升起来的心寒。

他觉得这群人怎么也不可能真的撕破脸啊,为何现在他们竟然敢强攻益州郡,现在益州郡之中兵马不多,能人不多,将校不多,便是能够征战的士卒都不算多。

李球觉得自己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死战!

一直死战下去,直到自己哪一天自己坚持不住了,然后战死沙场,仅此而已!

“防御!”因为益州的两任郡守都消失不见了,一死一丢,所以现在益州郡上上下下的士气着实不高,不过即便如此,李球仍然没有放弃,他能够做的就是努力的待着这群士卒,抵挡南中蛮人罢了。

至于这益州郡的代理郡守,最开始的是雍闿自领,但是当他想明白之后,直接借着自己乃是永昌郡太守的事情,朝着永昌郡而去,发誓要做一个江东的好钉子,牢牢的将自己钉死在永昌郡那里。

至于现在的代理郡守,在孟获等南中蛮夷出现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逃跑了,跑的无影无踪了。

李球此时若是能够看到这群废物官吏,他一定二话不说,现将他们一个个的斩尽杀绝了才是。

只不过想归想,现在的事情却是真的很难办,他现在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要什么没什么,拉拢士气全凭一张嘴啊。

“李球公子,您这么做的话,这益州郡城保不住一天!”就在李球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让他愣住了那么一瞬。

一个穿着一身素雅的文士青衫的家伙就这么出现在了这里,那满脸平和的笑容和现在紧张不已的战事完全不搭套,似乎这就不是一个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你是何人?”李球有些警惕,看着模样应该是一个汉人,但是此时这益州郡城之中,谁敢说汉人就一定可靠呢。

“公子还是先看看下面吧,某家是谁这不重要,若是您在这么打下去,南中的这群蛮夷就登上城墙了!”

经过这句话,李球终于警惕了回来,直接伸出脑袋往下看去,这才发现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这群南中的蛮夷已经冲到了益州郡郡城的城下面了都,看他们的架势,登上城墙也不过就是片刻之间罢了。

“射箭,射箭啊!”李球顿时大惊失色,朝着这里面大吼了起来,但是他的大吼声却是没有任何的作用,城墙上的这群士卒仍然是这幅要死不活的模样。

看着他们似乎并不担心南中蛮夷冲上来,李球的脸色就更加的纠结了起来。

“公子,都说了这么打下去,你守不住这座益州郡城。”这个时候,李球再次听到了这个讨厌的声音,同时还有这个家伙的自我介绍。

“奉陛下密令,前来协助尔等守城,某家蒯蒙蒯玉灏见过李球公子!”

“奉陛下密令,你等乃是...”

“若是您还要浪费时间彻查我等,那我等自请离去,倒也省的在这里陪葬了,情势危急,还请公子赶紧决断!”

李球被蒯蒙打断之后,脸色就很是不好看了,但是当他听到了这些话之后,他也是有些难言的落寞,毕竟想要守住,却是什么都办不到,这种感觉也是着实不好。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需要我等做什么....”李球看着已经逐渐爬上城墙的南蛮士卒不由的有些语无伦次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家伙呢,哪里经受过这种阵仗。

“某家的人,很快就到了!”蒯蒙轻笑着朝着李球说道,同时抽出来了腰间的利剑,“公子还请退后!”

说这话,蒯蒙就直接在这城墙之上将李球的指挥之权接了过来。

“某家蒯蒙,现在乃是尔等的指挥,尔等在这里给某家听真!”先是朝着众多有气无力的士卒们一声大吼,“如今这益州郡城上下皆要听从某家的命令,尔等不得违抗!

从现在开始,斩杀一南中蛮夷者,赏钱一贯,杀敌十人,官升一级,杀敌百人可为将军,赏赐良田一顷!”

蒯蒙大声呼啸的话语传到了所有守城士卒的耳朵之中,让他们在惊讶之后也是都有了些许的兴奋,从而杀敌都有了些许的力气。

而后面的李球则是眼睛一亮,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不是什么多么神奇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之前因为他过于紧张了所以将这一点给忘了。

而随着蒯蒙的话语,城墙下面再次传来了些许的嘈杂,紧跟着蒯蒙朝着李球说道,“我等的钱财到了,麻烦公子去接应一下,让他们也上得城墙来!”

同时刚刚得到了封赏承诺的士卒,此时也是提起了自己的力气,便是打起来也有些水准了,倒是将南中蛮夷的进攻速度稍稍压了下去。

已经有些相信蒯蒙的李球听到这句话也赶紧的点了点头,然后快步朝着城墙下面跑了过去,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才从下面再次回来。

再回来的时候,他身后跟着很多人,还有很多看上去就非常沉重的大箱子,但是李球他的脸色已经有些铁青和阴沉了。

“将箱子打开,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蒯蒙看着他们已经上来之后直接一声令下,就要将那些钱财放到所有人的面前,也能够打消掉他们的怀疑。

众人领命之后,直接打开了一个个沉重的木箱,然后将无数铜钱倾泻在了这益州郡的郡城城墙之上,粗略看着少说也有万贯不止。

“嘶~”城墙上不知道有多少人长长的吸了一口凉气,然后看向那些铜钱的眼神都有些红了。

士卒防守的时候,他们的力气就更足了,若非是南中的蛮夷已经冲到了城墙下面开始搭人梯了,恐怕早就被汉军打回去了。

而到现在为止,蒯蒙仍然没有停下自己的布置,和其中一个探子对视一眼之后,蒯蒙脸色的笑容变得更加的深了。

“某家不单单给你们带来了钱粮和赏赐,给这群蛮人也带来了足够的礼物!”蒯蒙说着话,然后大手一挥,后面的这群探子再次冲到了前面然后从自己的腰间摘下来一个个的布兜囊。

“给他们扔下去!”蒯蒙一声大吼,然后一个个布兜囊就被他们打开了,显露出来了一个个面目狰狞的首级!

这一幕将城墙上的众人再次惊着了。

不单单是因为首级,更是因为这些首级太有标志性了,这些首级无一例外,全都是南中蛮夷的首级!

"扔下去!"蒯蒙再次大吼一声,然后无数首级被他们扔到了城墙下面,落到了那些南中蛮人的头上。

“今日某家便告诉尔等,益州郡郡城之中所有南中蛮夷,必死无疑!”一声大吼,震慑住了城墙上下所有人。

在远处督战的孟获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已经完全惊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